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思考論文

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思考論文

分析了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的必要性,指出其制約因素,並提出對策,以期促進農業科技的創新與推廣。

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思考論文

1.制約因素

1.1農業技術創新與推廣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在農副產品日趨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形勢下,農户增收的願望十分強烈,但農民引進新技術僅憑一些簡單的聽、看和有限的光盤資料,手段不夠完善,發揮不出好的效果。農民又比較因循守舊,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達不到快速的目的。只有發揮鄉鎮級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建立一些試驗田、示範基地,在農技推廣技術人員的正確指導下,有目的直觀地向農民展示必要的效果,農民才會體會到更多的收穫,才能大面積的推廣使用農業新技術。農技推廣工作是一門科學,需要人才作支撐。目前,基層農技人員的文化程度偏低。由於一些鄉鎮人員編制少,還有部分其他非農技人員頂替農技人員,佔農技人員的編制,嚴重降低了農技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農技隊伍中接收繼續教育的人數也在逐年下降,儘管他們通過多年基層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時代,知識面與知識結構還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存在知識“老化”現象。

1.2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的機構不健全

目前,鄉鎮機構改革後,人員得到了精簡,農技站機構已不存在,人員也合併到了鄉鎮機關。這樣不僅使縣級農業部門對鄉鎮農技業務難於管理,而且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農技人員當行政人員使用,農技站人員在業務上沒有自主權,技術幹部做行政事務的多,搞業務技術的少,直接影響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一方面,鄉鎮農技人員合併到鄉鎮機構,機構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級農技員多年前就已取締,導致農技推廣網點解散,農技推廣工作“棚架”。

2.具體措施

2.1加強農業技術引進力度,促進現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2.1.1以推動農業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及增強我國農業技術儲備的前沿技術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的先進實用技術為主,以促進結構調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技術為主,加大技術引進力度。

2.1.2以農產品商業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工廠化農業發展為目標,加快農業高新技術及手段的引進,以提高我國農業高新技術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強科技儲備和發展後勁。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核心,以搶佔市場和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對一些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進行工程化開發。如在種子(種苗)、種畜禽、疫苗與獸藥、農藥、肥料、飼料、農產品產後加工和節水灌溉技術及設備等方面,發揮龍頭企業、近農產業等企業的作用,建成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的高新技術企業或企業集團,使其成為推動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品種、提高品質、增加效益的重要載體,進一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2.2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以及農村幹部和農民科學技術的培訓

2.2.1利用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高等農業院校、中等農業院校、成人院校、農業職業學校、遠程教學等資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齊全、佈局合理的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和健全的培訓制度,為全面實施各類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奠定基礎。

2.2.2以實施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為依託,建成國家農業科研基地和產業綜合研究中心,加強農業基礎研究、重大應用技術研究和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儘快提高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2.2.3加強對農技人員的培訓,特別要注重鼓勵他們到各類院校深造,進行知識更新,以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

2.2.4加強基層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基層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的投入,鼓勵大學生、研究生到基層第一線工作,加強農村技術員的培養,逐步形成上下貫通的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網絡格局,解決好農技推廣工作在基層“棚架”問題。

2.3加快農業科教體制和機制的創新

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按照有利於科技與農業的有效結合,有利於農業科技創新,有利於新農村建設的原則,加快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合理配置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農業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現有基礎,集中力量從事重大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農業科研機構應逐步轉變為科技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的技術開發機構,建立起分別承擔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服務的農技推廣隊伍,逐步形成國家興辦和國家扶持、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

標籤: 農業 創新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7wm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