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工程倫理學的境域及研究方法論文

工程倫理學的境域及研究方法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程倫理學的境域及研究方法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倫理學的境域及研究方法論文

一、工程倫理學的境域

普遍認為"倫理"有三種理解和解釋:第一種等同於道德的詞語。第二種是指哲學的一個具體分支和領域。第三種是適用於組織成員的行為的標準。工程倫理的範疇更多地落在了後兩種含義之內。

工程倫理學產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現已臻於成熟和規範,形成了大體完整全面的倫理章程與穩定均衡的學術建制,保證了當時美國工程的良性發展。國內對工程、工程師的哲學研究相對薄弱。我國工程倫理的相關研究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科學技術倫理學的體系中進行,忽視了對工程的屬性把握和工程倫理問題的系統研究。

工程倫理學的誕生是源於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案例。例如著名的DC10飛機墜毀事件,由於艙門設計失誤以及發動機從飛行中從機翼上裂開問題共同造成的劇大的人員傷亡。根源是工程倫理章程的缺失,研發的工程師將利潤的獲取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放在首位,忽略了公眾安全和福祉。近些年,案例研究涉及一些"樣板工程"或"善舉工程",如花旗銀行大廈事件。

紐約市曼哈頓區的花旗銀行大廈是結構工程師威廉勒·曼歇爾的設計。大廈的抗風支撐的結構架傳導樓體的重量負載及風負載。

建成後,曼歇爾關注到結構對從斜對角線吹來的強風的超負載問題。經計算和實驗後發現:斜向風負載引起的應力超過實際承受力的百分之四十,足以致關鍵螺輇連接失敗使整個大樓出現倒塌的危險。

意識到建築存在的風險的曼歇爾面臨着一個工程倫理的困境。

首先,他有保證建築物對用户安全的'責任。其次,對用户的安全責任與對各方面經濟合夥人和自己利益的責任之間的衝突。最終他選擇與他的合夥人、律師和城市建築部門達成了翻新改造的計劃:在螺輇結合處焊接厚鋼板,加固抗風支撐等,修復工程花費了數百萬美元。面對嚴重的工程危機和工程倫理困境,選擇了對公眾的責任而不是個人利益。迅速果斷的善後方案防止了一場災難發生。

二、工程倫理學的研究方法與方式

作為一種實踐倫理,工程倫理學自然地引用了倫理學的方法。

德性論和康德的尊重人的倫理學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兩種方法,並與功利主義倫理方法共同構成常見的三種方法。其中,德性論是將個人內在德行作為基本價值尺度和評價標準的道德觀念體系。德性論主要代表有亞里士多德、中國儒家傳統倫理思想和麥金泰爾的倫理思想。對同一個工程問題,人們可以用這三種方法分別地作出分析。

工程倫理問題較工程技術問題相比具有一種不確定性,即人們的抉擇不是在對錯、是非之間進行,而從特定的視角作"應當"或"最好"之類的價值判斷。工程倫理的發展目前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工程倫理學是否有其獨有的區別於其他學科方法。古老的決疑法可以在工程倫理學中解決當前的工程倫理的新困境,而劃界法因其特別的方式與屬性為工程倫理難題的解決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方法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目前大多數學者贊同運用多層次的方法解決問題,迴避方法的統一性。歸結起來有五種研究方式:

哲學的、決疑的、社會的、技術的和職業的。工程倫理學方法在本質上是一種哲學方法與經驗科學的方法論集合。

三、工程師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問題

卡爾·米切姆在被認為是"當代技術哲學之大成"的《通過技術思考》一文中指出了哲學與工程的關係中的倫理問題,即工程中工程師的"倫理責任"問題,構成了工程哲學研究核心。工程倫理是一種社會中的實踐活動,有其特定的倫理維度。同樣,工程師也具有其獨特的職業倫理。工程倫理從實踐倫理角度或是職業倫理角度出發,均有規範性的維度和描述性的維度。

1970年之前的工程倫理章程認定,工程師的最高義務是對僱主忠誠,鮮有對公眾負責的提及。之後的倫理章要求工程師的首要義務是公眾的生命健康與安全的保障與福祉的構建。肖平的工程倫理的着述將人道主義確認為工程倫理的首要原則。

工程這種"社會實驗"可能給"實驗"對象帶來一定的風險。

所以科學家和工程師應儘可能少的採用功利主義的方法。不只是通過不確定的量化結果來評估未知的風險。工程師必須具備在問題失控前後做出有效的規避、消減和解決的能力。不僅關注過錯和防範,更是為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採取措施。工程師比其他職業在環境方面有更大的影響。工程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已得到公認,但工程師對環境是否應承擔責任,以及這種責任的基礎和範圍如何仍然存在爭議。

工程倫理學發展要求在技術上的不斷革新和倫理上的不斷完整,即過硬的專業技術與完善的人格。倫理上的完整不拘泥於基本的遵守法律與職業規範,也在於承擔起特定的社會責任。因為人們對醫生職業的信任會向醫生毫無隱埋地陳訴病情。同樣,人們心安的入住高樓大廈是因為對建造工程師持有一種職業信任。特定的職業行為才能滿足社會所給予的信任。工程職業者的職業誠信,對於建設和諧社會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卡爾·米切姆[美].通過技術思考[M].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

[2]肖平.工程倫理學[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3]哈里斯,着.叢杭青,譯.工程倫理:概念與案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4]李世新.開展工程倫理研究增強工程師責任意識[J].中國工程科學,2004(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874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