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優秀數學教學論文: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

優秀數學教學論文: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優秀數學教學論文: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

現代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態勢發展到今天,數字化校園已不再是遙遠的奢盼。我們的課堂教學,最初只是一隻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這樣樸素教學條件;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此發展過程中,我們也經過唯媒體是尊,花樣百出,虛虛實實的碰撞;現在,終於有了教者為信息技術真正在課堂落地生根,與教學有機整合,合理優化的不斷追求。

我想,各位教師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名詞應相當熟悉,這也是當前討論的熱點之一。我所認為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不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也不是説用了多媒體課件就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而是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尋找最佳的'結合點。整合的目的在於突出教學重點,解決難點,展示過程,刺激學生探求知識慾望,引發學生主動、積極思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效果由教學設計是否合理而定,不是由計算機技術高低而定。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成為教育技術的奴隸,而應當創造性的駕馭教育技術。

怎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的有效生成服務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方法設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即體現一個“巧”字。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呢?我初步以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特定的學習情景,能在新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靈魂是教學設計,在設計中,要體現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智慧。信息技術為何而用,何時用,何處用,如何用 ,都要充分考慮,再三權衡。比如在上《 行程相遇問題》這節課,教學目標與設計原則非常明確,即通過動畫演示,瞭解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等運動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係,掌握相遇應用題的特徵及數量關係。這一節課的設計找準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最佳結合點,因此,整節課,學生躍躍欲式,主體“自求” 的願望非常強烈,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從而使學生感知到了數學就是遊戲,如此有趣,毫不生疏。老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新,給學生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新鮮與特別。

2.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加教學容量,增強數學教學效果。

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的擴充教學知識量,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特別是現在網絡技術非常發達,在很多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大量的練習設計成網頁,學生當堂解答後,可以即時反饋,當堂鞏固。教師也可以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

3.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有的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學生的知識儲備又有限,思維也以形象思維思維為主,這就需要藉助課件形象直觀地演繹,化抽象為直觀,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建立比較清晰的概念。

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越性,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的轉化過程通過計算機演繹給學生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學認知結構,從而突破教材重、難點,使學生能夠主動全面準確的理解教材的整體內涵,能夠尋找提高學習質量的效率和方法,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優勢。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中產生的一些關於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當然,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還很多,像有效的評價、教師的專業素質等等。其實,以上每一點均可以繼續擴展研究,當然,時間有限,所以我也只能粗線條、蜻蜓點水般發表一點拙見。其實,通俗地説,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體現出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益。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要僅可能採用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出價值,讓學生一節課都有收穫,這樣的課就是“有效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vyk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