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論文

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論文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特徵的世紀,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使我們的接班人適應信息社會,中小學正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市,信息技術課已經成為中小學學生的必修課,那麼,信息技術課該怎麼做,要使學生掌握什麼知識,培養什麼能力?怎樣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這是廣大信息技術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

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論文

關鍵詞:提高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效果

信息技術課被許多人誤認為是電腦課、計算機課,與傳統的美術課、音樂課等相提並論,在教學思想、內容、方法、評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脱離不了傳統的窠臼,實際上是把信息技術教育引入歧途。與傳統的一些學科相比,信息技術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知識更新速度快,新概念,新方法,新思維不斷湧現,新軟件和硬件層出不窮。

二、實踐性,實用性,操作性強。

三、學生學習興趣特別濃厚,但起點極不平衡,學習的條件差別較大。

四、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受到升學等壓力,把它當成娛樂課。

在這種情況下,怎樣來上好信息技術課,提高教學效果是刻不容緩的,我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變課堂,現將我在工作中的做法介紹如下,供大家探討。

一、教師必須更新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有兩種角色,即教師和學生。其教學目的是學生從教師那裏學習知識和價值觀念。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處於中心地位,是真理的持有者和知識的權威,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能適應的,教師首先應該從觀念上轉變,由“授之於魚”向“授之於漁”過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更新速度快,新的軟件、硬件、思想不斷湧現,今天才出現的新知識,可能明天也就過失了,教師絕不是某知識的權威。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説過:“教師不一定樣樣先於學生,學生在許多方面可能已經超過了老師。”在過去,表揚教師的高尚就是“給人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而在今天,教師擁有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給人一碗水,必須自己長流水。”教師要保證知識永不幹枯,必須時時注入新的血液,與人交流。所以我們不只教給學生知識,最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手段,培養他們終生學習的習慣和本領。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激發創新的源動力。我們的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非常濃厚,那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重視挖掘和體現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娛樂性等魅力,來吸引,引導學生。正如我們常説的“打鐵要趁熱”。不能讓學生在沒有興趣之後再來想辦法,在選擇教學軟件時要注意操作難度、內容等要適當。我在教學中,遵循“學中玩,玩中學,既要學好,也要玩好”的原則。有的教師既沒讓學生學好,也沒玩好,從而減輕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情緒。例如:在學習完鼠標的五種操作後,我就教學生玩WINDOWS98自帶的掃雷,紙牌,以及射擊,桌球等遊戲,學生肯定喜歡玩啊,學習氣氛濃厚,情緒高漲,學生在玩遊戲中迅速掌握鼠標的左右單擊,雙擊,拖動等操作,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在學習完輸入法後,不能只讓學生用打文章來練習,利用一些聊天工具如QQ、UC等進行聊天,有利於學生思想交流也提高了學生的輸入速度。此外,每學期還應組織一些比賽,如:打字比賽,FLASH動畫製作比賽,網頁製作比賽,板報比賽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和手段,學生願意學,願意做,也使學生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學生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濃了,教學效果相應也就提高了。

三、提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即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方法,通過一些手段去了解、掌握知識。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習的目標任務通過網絡發給學生,學生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目標與任務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來完成學習。從而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東西。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增強學生靈活分析問題的能力。由於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只能以學生“做”為主,注意“精講多練”,“因材施教”的原則,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我贊同有些人的觀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是在課堂上一句話都不説。”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採用任務驅動法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我在教學“因特網應用之下載”一課時,要求學生下載一首“春天的.故事.mp3”,學生通過Internet網、教材、教師收集的資料等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下載的方法多式多樣,有用迅雷的,也有用網絡螞蟻的等等,從而掌握知識。但在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加強巡迴指導,及時發現錯誤,反對學生放任自流,無目的的實踐,幹課堂無關的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和掌握知識。

四、注重學生協作學習

由於學生知識水平嚴重不平衡,協作學習有利於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如班級聊天室,QQ,BBS,等工具進行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學習中,利用小先生制等協作手段,讓學生帶動學生,學生幫助學生,鼓勵學生聰穎而出,積極思考。我校的機房是將八台電腦圍成一個圈,八個學生一個組,這在形式上有利於協作學習。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在每組推薦一名信息技術水平相對教高的學生成為該組的小老師,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首先問小老師,小老師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組八名成員相互討論,如還沒有結果,我就組織全班同學大家一起來學習、研究。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幫助水平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敢做、敢思考,使他們迅速的掌握知識。

五、時刻進行教學反思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貽”。反思是在學習教學過程中不斷審查自己,進而培養自己不斷髮現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對廣大教師談到:“如果學生不理解某種知識,如果他的思維猶如籠中之鳥無援地顫抖着,那就請你們留意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對教師而言,反思極為重要,只有對自己的行為深刻反思,才能使教學水平更進一步。教師應多學習,多思考,可以通過撰寫教學日誌、博客、教學隨筆等形式來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也可以用BBS論壇,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看法、觀點積極思考,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的教學是靈活多樣的,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也非常多,這裏是我個人的教學心得,希望各位同仁相互交流,把信息技術教學搞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x4v0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