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簡析公民教育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及實現論文

簡析公民教育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及實現論文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公民教育功能應該是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是要培養合格的公民,培養合格的公民關鍵在於公民教育。本文對高中教育進行了思考,分析了當前在高中教育中開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並對其實現方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簡析公民教育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及實現論文

關鍵詞:公民教育中學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的任務也是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推行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施教者不僅僅是教師,受教育者也不僅僅是在校的學生,但廣大教師在公民教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開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公民教育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積極進取的精神,尊重個人的自由和個性;要求"經濟人"作為獨立的主體,遵守社會運作規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提倡理性的行為方式、寬容的態度。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公民教育,使公民樹立起健全的責、權、利觀念,成為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主體,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康發展。

2.公民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即把人的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發展依靠人、發展為了人。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是要培養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能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素質的公民,而培養公民主要是通過公民教育。

3.公民教育是順應國際潮流,適應經濟全球化、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的需要

現代公民教育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已被世界各國和地區廣泛採納。作為培養下一代、使之成為適應現代社會公共生活、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合格公民的'主要形式,從世界範圍看,公民教育已經很成熟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公民的國際意識和國際視野必須不斷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必須實現質的發展。

4.中學生公民意識現狀令人堪憂。缺乏公德意識,表現為在於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亂丟垃圾、破壞公共設施等不良行為;傳統美德逐漸缺失,表現在尊老愛幼、艱苦奮鬥等傳統美德殘缺,盲目嬌生慣養、怕苦怕累等習氣愈見增多;心理健康問題凸顯,如孤僻內向、冷漠任性、妒嫉心強、沒有腳踏實地地精神、叛逆怨恨情緒;法制觀念、規則意識淡薄等。

二、當前中學公民教育的具體內容

公民教育最終的目的在於把中學生培養成有主體意識、有法律和道德意識,有國家意識同時又有世界精神的健全的公民。就當前現狀來看,中學的公民意識教育應該注重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1.法律意識教育和規則意識教育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中學時期是人格養成的最關鍵時期,是進行法律教育、公民教育的最佳時期。

同時,應重視各種法律法規的教育,要讓學生知法、守法、用法。中國社會實際存在着一種不成文但又獲得廣泛認可的規矩,這就是"潛規則"。這種背離法律和制度的"潛規則"對社會現實的支配作用不容忽視,其存在是對依法治國的巨大挑戰。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公民意識教育中,特別強調規則意識的教育。

2.公德意識教育

社會公德雖然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共生活的道德規範,但它卻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一個國家公民的公德水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形象,一個人的公德水平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們應該把公德教育納入公民教育的體系中,把是否遵守公德看成是否是一個合格公民的重要衡量標準。

3.人權意識教育和民主、自由、平等意識教育

當代中學生的人權意識還是比較淡薄的,我們的一些學生缺乏同情心、沒有惻隱之心,"藥家鑫"事件儘管只是單一事件,但也在提醒我們,對人生命的尊重,對人的尊嚴的尊重亟待加強,包括起碼的生命權在內的人權意識教育以及健康人格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民主、自由、平等意識也是公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這就意味着每個公民都是平等的,是享有民主和自由的。但是"官本位"思想至今還有很大的市場,甚至在中小學也流行跑"官"、要"官"。因此我們在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尤其要重視公民民主平等意識的教育。

4.生態意識教育

在現代化進程中,全世界正面臨着生態危機問題。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地球的生態受到了破壞。人類在地球生存上都出現了問題,還談什麼國家、政治?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的高度責任感和珍惜態度,是公民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三、中學教師在公民教育中應擔當更多的責任

由於公民教育已經超越單一學科的範圍,所以教師必須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教師必須在實踐中總結公民教育規律,同時又用所學所悟指導我們的實踐,引導學生使之朝合格公民方向發展。為此,作為中學教師應該:

不斷學習公民教育相關理論。目前,我國公民教育還未成型,我們要通過認真學習相關理論書籍,積極參與公民教育理論上的討論,勇於探索出符合我們中國國情的公民教育理論和公民教育模式。

深入瞭解社會,瞭解生活。中學教育的功利性趨勢,使得廣大教育者目光過多地集中在升學率上,其實這是一種悖離教育本質的畸形工作思路。所以才會出現公民教育滯後的教育瓶頸。教師要緊緊抓住每一個機會,充分利用每一種途徑,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視野,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

總之,教師既是公民教育的教育者、宣傳者,同時也是學習者和研究者。有計劃地把自己培養成公民教育的實施者,是中學教師應該承擔的職業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or2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