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試論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論文

試論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論文

[論文摘要]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直接反應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是養成人才素質、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環節,在這個意義上,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等教學改革要獲得成功,必須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入手。本文着重論述了高等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創新的意義、原則、策略和創新過程中需要處理好的幾對關係。

試論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等學校 課程體系 教學內容 創新

隨着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新發展,高等教育作為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槓桿,其作用越來越重要。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如何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客觀的認識和把握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發展的基本趨勢,積極尋求未來社會變化的高度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策略成為一個重要的現實課題。

一、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意義

首先,是適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不斷髮展的要求,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的需要。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是一所學校整體實力的反應。如果一個專業或一所學校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從總體上能較完整和有特色地反應該專業或學校主體就業領域所需人才應具備的合理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及素質要求,那麼,其畢業生的質量就高,競爭能力就強,學校的辦學水平和適應性就強。這就是説,一個專業或一所學校的畢業生受歡迎的程度,取決於該專業或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適應社會需要的程度,高等學校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

其二,促進個體不斷髮展的需要。高等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該促使學生不斷髮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提供給學生一套學會生存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體系。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猶如大學針對社會的不同需要,向不同學科、專業及層次的學生提供的具有不同營養的“菜譜”,每一位學生可以據此選擇喜歡的菜單並品嚐其“美味佳餚”,以“吸取”自己需要的適合實現和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使其獲得不斷地成長與發展。

其三,以往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存在諸多弊端,已經不合時宜。比如:對科學技術發展缺乏深入分析,致使課程內容陳舊;對社會經濟需求瞭解不夠,造成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脱節;對課程體系內容要素缺乏深入認識,造成課程內容重複;對課程總體結構缺乏系統研究,致使課程門數增多,以理論為中心構建課程實施模式,相對忽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等等。

二、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原則

一是拓寬知識基礎。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必須強調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拓寬專業口徑,着眼於培養人才的發展後勁,致力於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一些專家指出,我們培養的人才應具備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開設與本專業相關的有關基本素質、基本能力的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發展自己的空間和條件,有利於培養多規格、多層次、有特色地複合型人才,充分滿足社會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二是前沿性。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必須注重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保持學科的前沿性,只有使教師和學生時刻站立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才能跟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步伐,才能培養具有創新視野的人才,才能孕育出原創性科技成果。

三是完整性。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以學科為基礎的,各學科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教學內容應保證基本原理、原則和知識在邏輯上的內在完整性。有的教學內容只講靜態的、分散的具體知識,缺乏動態的、發展的整體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發展趨勢等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內容,這樣,學生既無法掌握各門科學自身發展的規律,也無法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更無法達到創新性發展的高度。

四是實踐性原則。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必須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實踐性教學是一個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能夠使理論教學中一個一個獨立的知識單元在實踐過程中“串聯”起來,達到對專業知識的整體的把握。科技創新活動本身就是一項實踐活動,強調實踐性原則也能夠使人才較早地對“創新”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提高人才的創新素養的積累。

五是個性化。個性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注重學校個性,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中充分利用各學校的現有資源和辦學傳統,打破高等教育千校一面的現狀,進行“特色”教育,以達到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性。另一方面是注重人才個性,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既要保證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又要能夠為各類人才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策略

(一)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要進一步體現綜合化的特點

所謂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綜合化就是指高等學校的課程和教學內容要反映當今知識或學科綜合化的特點,打破文理工互不相通的局面,使文理相互滲透、專業知識與普通知識相結合。大學課程與教學內容之所以會向綜合化方向發展,一方面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高度綜合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當代重大社會生產、生活問題的解決需要多種學科協作攻關使然。現代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已不能囿於過去那種狹窄的知識面,而必須代之較寬厚的知識基礎和較廣博的文化素養。唯有如此,才能適應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自從“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實施以來,許多高校在這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認為,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的過程中,綜合化需要進一步加強。

(1)課程設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滲透。懷特海説過:“沒有人文教育的技術教育是不完備的,而沒有技術教育就沒有人文教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成為博學多才和術精藝巧的人。”①從世界範圍看,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幾乎所有進行課程內容綜合化改革的大學都採用了這一途徑,其基本做法就是讓修習某一學科領域的學生選習其他領域的課程。有些國家的大學甚至把這一途徑作為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旨在使學生有較寬廣的視野和較寬厚的基礎。在這方面,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也在通過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知識的適度引入,擴寬專業口徑,使單一的適用於培養專才的知識教育轉變為適合於培養具有綜合知識結構和智能結構的通才教育。

(2)設置綜合性專業。因校制宜地設置一些綜合性的新專業,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實現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和課程綜合化的一種較高級的形式,如清華大學將原來分設的材料科學(材料物理)專業、金屬材料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合併,設置了材料科學和工程專業,有利於培養全面掌握材料科學和工程綜合能力的複合型人才。華中科技大學所設置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打破了過去機電分離的狀況,有利於培養既懂機、又懂電和自動控制的高級工程技術專門人才。在綜合性專業建設方面,應注意開發與擴展應用專業、新興專業、特色專業、整合專業與國際化專業。

此外,還可以設立跨學科、跨專業、跨課程的綜合研究中心,組織不同領域的教師進行共同研究;實行主輔修制;開闢第二專業;實行學分等值與交換;設置雙學士學位課程;加強綜合實驗、實踐課程;重視第二課堂課程;提倡開設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綜合性研究課程;引進新編課程、原版外文教材及國內外高水平課程、主講教師授課等等也是實施大學課程綜合化的有效途徑。

(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進一步多樣化

(1)開設大量選修課,使課程種類多樣化。開設大量選秀課,不僅可以使學生根據不同的志趣、知識基礎、學習能力以及其他有力條件,進行有選擇地學習,促使人的興趣、愛好、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而且能方便地實現大學課程目標的多樣化要求。從世界範圍來看,歐美許多國家的大學選修課的比例都很高。美國大學的選修課程約佔課程總量的1/3;法國大學本科課程的選修課佔所有本科課程的比例高達40%—60%;英國大學各科系也普遍開設了靈活、廣泛的選修課程,並有逐步增加選修課程比重的趨勢。在我國,為增強學生社會職業和生活的適應能力,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權利,發展個性,也應該允許學生在校內跨院系、專業選課,甚至允許跨院校選課,並承認所得學分,還應適當增加選修課在全部課程中的比例,發展多樣化的課程體系。   (2)開設自由研究課程,使課程形式多樣化。自由研究課程過去只在研究生階段才開設。20世紀50年代後,隨着大學教學與科研、生產之間關係的日益密切,許多國家的大學在本科階段也陸續開設了這類課程,而且比例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在這方面,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比較緩慢,亟待逐步加強。也就是説,在完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儘可能讓學生經歷知識和真理的探究過程,把學生的科研訓練作為課程的重要內容,使學生懂得如何獲得充分的事實依據,如何預言可能的結果和結論,如何形成合理的邏輯結構,如何真實地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等等。

(三)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考慮實踐性

由於社會的發展和經濟部門的要求,導致了注重實際、應用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大學不能再封閉於“象牙之塔”中,必須應對社會需求。注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成為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方面。在西方,如1993年德國科學審議會就指出,大學的教學目標、課程安排都要正視一個事實,即絕大多數學生對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感興趣,因此,大學的課程設置應努力實現學術性和應用性的結合。1988年,由法國教育界知名人士與工商業代表共同組成的“教育與經濟高級委員會”在向政府提交的調查報告《教育與經濟——2000年的教育體制》中,強調高等教育要圍繞未來五大熱門職業進行,即側重於培養工程師、企業管理人員及國家公務員、商業人員、醫生和教師。在我國,對於一些應用型、技術性較強的學科,許多學校普遍加強了實踐與實際操作的教學內容;對於一些理論性、學術性的學科,各高校也重視了與實際的聯繫,運用該學科的理論觀點分析解決當前重大的實際問題。

(四)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應朝靈活化方向發展

封閉和僵化的課程體系已無法適應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現實,高等學校必須建立開放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並儘量使其彈性化、靈活化,努力構建一種充實而富有個性的、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因此,改革、重建專業課程,加強課程結構的靈活性,軟化學科邊緣,加強與現實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繫,增進各學科之間在知識技能和方法上的聯繫便成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創新孜孜以求的目標。縱觀世界各國大學課程結構改革,雖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和高教傳統所採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總體説來,較為突出的特點是建立模塊化、學分制的課程體系,即將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分成幾個小的單元或模塊,並且授予學分。這種課程體系包括橫向與縱向兩大部分。橫向部分分為普通課程模塊、學科專業課程模塊、特色課程模塊等等;縱向部分分為必須與選修兩個系列。這種課程體系的安排,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便於不同專業、不同系、不同學校之間的流動,甚至可以在大學和非大學機構之間、不同國家之間流動。如日本為促進教育的開放化,短期大學實行與其他高等院校學分互換制度,承認學生在對方院校學習所取得的學分。在我國,也有許多大學相互之間與國外一些大學之間實行學生交流、學分互換制度。這種課程設置的靈活性,打破了地方和國家的限制,為世界各國大學之間的校際合作和國際合作創造了條件。

四、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過程中需要處理好的幾對關係

(一)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之間的關係

專業教育是大學的主要特徵和本質反映,只要社會分工的基礎不變,只要高等複雜的專門化職業領域還存在,專業教育的合理性就不容置疑,它主要給了學生一個不確定的職業世界裏生存的能力,在大學教育中的獨特功能不容抹殺。同時,應該認識到加強通識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品味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應當使人養成善於求真的習慣、反思與批判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視野。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好公民,應塑造與其知識水平、智能水平相匹配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發展水平。這些都要通過加強通識教育才能實現。高等教育應當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中尋找最佳的結合點,幫助學生構架起人文課程與職業工作之間的橋樑。

(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關係

眾所周知,必修課程是保證所培養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基本質量要求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選修課則是照顧個人興趣、愛好和特長,滿足個性發展需要而讓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發揮着各自獨特的作用。在我國,長期以來,由於高校的必修課分量過重,學生只能侷限於狹窄的學科領域,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受到壓抑。因此,增加選修課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問題在於,選修課並非設置得越多越好。在那些教師與課程資源部很充裕、學術水平不高、課程管理欠佳的院校選修課的比例就不宜過大。高校選修課的設置必須掌握好以下原則:廣博性,加強文理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平衡性,實現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之間,必修課、限定性選秀課、任意性選修課之間的相互平衡;相關性,各種知識與課程之間應有機互補,避免給學生以片段、零散的知識;適應性,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及學生個人的需求。

(三)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高等教育在加強學生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教學的同時,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的動向,或讓學生深入社會和生產部門,以豐富社會經驗,學習並應用實際知識,或讓學生通過自主的科研活動,加深與實踐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在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要求。但總體上看,在我國,實踐教學長期受到忽視。懷特海説得很妙:“事實上應用是知識的組成部分。因為所知事物的意義在於超出它們自身的各種關係中。因此,未被應用的知識是沒有意義的知識。小心翼翼地保護一種大學,使其獨立於周圍世界各種活動之外,是扼殺興趣、阻礙進步的最有效途徑。獨身不適於大學,它必須與行動結為伴侶。”②懷特海的論述當然已經超出了實踐與理論關係這一範疇,但對我們正確理解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仍然大有啟發。

總之,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應正確處理專業與通識、共性與個性、實踐與理論的關係,在學生、學科、社會三者之間追求最大限度的統一,尋求整體價值的融合,努力把人的發展、社會的要求、學科的進步貫穿於課程體系的設置之中,讓學生在一個“寬專業、厚基礎、重實踐、強個性”的課程體系中受益。

註釋:

①博耶.美國大學教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129.

②約翰·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3,93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m8p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