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景觀化城市設計基礎研究論文

景觀化城市設計基礎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分析當代人類對空間的需求入手,對社會、文化、自我、空間等客觀需求因素探討了景觀化城市設計的思想基礎和基本原則,重點闡述了景觀化城市設計的應用所帶來的功能影響。對於協調當代建築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有重要意義。

景觀化城市設計基礎研究論文

關鍵詞:景觀;城市;設計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於城市設計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同時伴隨着人們對於自然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無論是政府的高度關注,還是人們的自覺認識,環境保護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當中。對於公共空間藝術中體現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已日漸成為人們的迫切需求。為了更好的融合城市與自然,藝術與生活,景觀化城市設計成為了當下公共空間藝術中的潮流。

一、景觀化城市設計的思想基礎

景觀化城市設計的核心觀點都牽涉從社會文化到物質文化再到人類需求的必然過程。城市設計應該被看作是人們面對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的社會文化構造的產物。而在日益發展的今天,隨着人們對物質條件的逐漸滿足,漸漸轉向了對文化內涵的精神追求,以及對自然生態的自由嚮往,景觀化城市設計則是以人們的需求為設計思想的基礎。它通過提供交流的環境與空間,從而在象徵意義上為人們提供了歸屬感的需求;它通過提供符合審美情趣的環境與空間,從而在心理情感上為人們提供了尊重感的需求;它通過提供自由可選性的環境與空間,從而在個人價值上為人們提供了實現自我精神感的需求;它通過提供個人審美觀或是個人對藝術形式的理性審美環境與空間,從而在藝術追求上為人們提供審美的需求等等。無論社會與文化如何的相互影響,人類的需求無外乎都包括以下幾種:

1.健康生態的生理需求

人類的生理需求包括身體狀況、生存環境、個人發展,最主要的是生活環境的舒適性。景觀化城市設計要想滿足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其一要考慮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滿足生存環境與個人發展的需求;其二要提供健康服務的環境,要做到合理分配與保證健康質量的需求;其三要促進重新創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活動空間,滿足社會和諧發展的需求;其四要構建存在於日常生活發展機遇的空間,而人類所需要的恰恰是開放的空間。

2.空間安全的心理需求

空間的安全性是設計師必須要考慮的,營造具有安全性和防禦性空間則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其一最好是有清晰的邊界,即用實體或標誌性的障礙將空間分隔為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或者處於清晰管轄權的開放空間;其二有自然監督機會的空間,保證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其三要通過利用建築和景觀的形式和材料的結合設計,傳達出空間等級的概念印象;其四要考慮以弱勢羣體提供安全保護地區;其五要在場所內獲得空間方向感和時間感。

3.自我實現的個體需求

景觀化城市設計中需要可以尋求學習機會和滿足審美的景觀,它不僅僅是基礎結構設施的`相對完善,更是為了可以進行個體的自我實現,人們需要這種提供探索性的場所。在現如今的城市設計中,人們最主要的批評之一,就是場所提供探索和表演的機會太少,許多城市設計中所創造出的場面都一覽無餘,對人類沒有一點神祕感。城市應當由豐富的生活中心、優秀的教育中心和深厚的文化中心所組成,城市中不僅要有充足的運動設施供人們使用,還要有供人們觀賞各種表演的場所。

4.社會尊重的秩序需求

擁有自我尊重的方式包括掌握和自如運用知識、管理個人生活、擁有財富等。增強自尊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提供給他們要尋找的私密性。地位越高要求的私密性越高。獲得他人尊重的方式包括獲得外部獎勵,個人的接受和表揚,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得到尊重的方法之一是文化展示:就個人而言,人類所選擇的居住環境不僅是有基礎結構設施的原因,也是有社會地位的原因。人們希望自己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建築環境也就成為了他們所居住生活的一個標誌。對於城市而言,在城市設計中有聲譽的大廈和傑出的藝術品通常是作為提高整個城市形象的一種媒介物,其作用甚至是遠遠超過了當地所進行的其他熱門活動本身,更可以營造出令人們心靈舒適的絕佳環境。

5.文化歸屬的內涵需求

人類的生存需求一旦獲得到滿足感,隨之便會感到有必要加入一個組織。好的社會能夠提供機會讓人類直接按照固定的聯繫通過正式的和公共的組織得到相應的發展,也能夠達到各種有益的社會目標。完善解決社區的基礎結構設施和過度空間的處理問題,可以增強社區的歸屬感。其實在生活中不難發現,一些受人歡迎的聚集場所就是提供舒適的座位、良好的照明並且便於觀察和有媒介的地方。標誌和文脈也可以使人產生歸屬感。通過為使用或居住在那裏的人提供明顯的標誌,賦予整個地區的標誌性,為人提供個性化環境的機會,從而讓他們產生主人翁的意識感。新建築物,要同周邊環境基本是同風格或者是同體量,若不是,則是用當地的傳統建築語言滿足當地的歷史文脈的需求,比如可以是建築形式、使用材料、建築系統或者建築風格。

6.藝術審美的精神需求

人類的日常生活環境其實是一系列行為活動的空間場所,現實生活中,人們面對周圍的一切,想要單純的為了“看”而“看”,想要單純的在觀察時而沒有功利只有享受,這種行為是奢侈的。設計者要考慮文脈,要把每個項目都被看作是整體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設計要注意提高人的感知能力、提高藝術的形式審美、提高象徵審美的體驗,還要考慮實現特定人羣的特定需求,達到了這些,設計所要體現的審美效果就會隨之展現出來了。想要達到人對環境產生愉快經歷的情況,可以從感覺、形式和標記入手。感覺是源自純粹的感知享受,形式是對環境集合地貌三維或者四維的感受,標記是對周圍那些圖案進行聯想而產生的。設計原則其實無外乎一系列關於時間、行為和環境的組合。比如對於人們的活動環境,它提供給居住者不同的感覺、形式和標誌性的經歷,使得居住在那裏的人感到心情愉快;或是提供了連續的令人愉快的經歷或者場所圖案;或者場所有清晰的理論概念,而理念其實是場所的幾何形態和他們之間所相關聯的基礎。其實綜上所述,就是要把人的需求作為景觀城市設計的主要目的,要建立以景觀為首的景觀化城市設計理念,並在實踐中不斷更好的服務於人類。

二、景觀化城市設計的基本原則

肯格林伯格曾説過:“我們正在學習‘城市如何設計’,城市設計並不產出明確的產品,而是日益成為對沒有明確重點的長期轉型的預測和指導,同時權衡價值、目標和實際效果。”設計是要符合人類需要的,要貼合當今的時尚潮流,景觀化城市設計原則有幾點:1.要在日益多樣化的社會中構建“景觀化”的社區通過景觀來重塑我們的社區,首先要建立能夠聚集人氣的場所,要有多種多樣的豐富的活動,支持社會平等。其次要關注公共領域的使用,比如廣場、街道、公園和其他公共空間,無論貧富、老幼、種族,讓每個人融入到這個公共的場所中。2.要在各個層面加強景觀的可持續性通過景觀來促進社會更飛速的發展,通過緊湊、“飛地”轉型、填充式開發、功能混合,繼而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對可持續性的支持;並且創造吸引人們生活、工作、參觀和購物的舒適的城市中心。3.要擴大個人景觀選擇面通過景觀設計來建立可以支持更多選擇的場所,從而吸引更多的人羣。建立互相聯繫的交通網絡,通過多種的交通方式,為社區尺度公共交通做嚮導,避免了大尺度高速公路和汽車導向型發展,增強可步行性。還能提高生活質量的選擇,功能混合開發模式在步行範圍內滿足了人們對娛樂、購物、文化以及其他生活核心元素的需求。4.要加強個人景觀健康感通過景觀來促進公共的健康。鼓勵步行和其他健康的交通方式出行,貧富的混合居住模式可以更新社區街道,避免城市的蔓延。拆除學校和周圍社區彼此之間的護欄,但是要加強個人的安全意識,提供足夠的照明設施和環境,避免創造可躲藏的、便於從事違法行為的空間。確定街道中心的存在,打造多個居住區的道路出口,創造出熱鬧親切的高密度社區空間。

三、景觀化城市設計的功能影響

景觀貫穿於擁擠、快節奏的城市中,景觀的設計無處不在,它在豐富了城市視覺效果的同時還帶給城市居民以精神上的放鬆。景觀化城市設計的功能影響大致有三個方面:

1.視覺影響

景觀首先具有視覺審美的價值。景觀使城市環境視覺變得多樣化,帶來視覺上的喜悦感。植物、建築、色彩都為單調冰冷的現代化城市空間增添了豐富的視覺變化,軟質植物與硬質建築彼此相互搭配呼應,圍合成各式各樣的大小不一的空間,搖曳的植物使看到的畫面更加生動有朝氣。

2.實用功能

景觀除了承擔觀賞作用以外,還具備強大的實用功能。建築是為人們提供庇護的場所。綠地、廣場、小品可供休閒娛樂所用;道路的指示牌,標誌等都是承載着信息傳遞的功能,而且作為城市導視系統中的一部分。現如今在嚴重的空氣污染的狀況下,植物不僅可以影響風速與氣候,還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有毒氣體,起到淨化空氣、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

3.精神慰藉作用

景觀有時是極富有故事性和傾訴性的。尊重受眾羣體的精神波動和心理活動,使得景觀設計更容易被認可、引起共鳴,從而予以人在精神上的安撫作用。綠植景觀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抒發情感的對象。在我國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的今天,有許多二三級的地區城市都改善了城市景觀的風貌,比如湖南省常德市景觀再造已初見成效。常德市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户”,是一座擁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裏依山傍水,整個城市都是綠色植物的天堂。相對比杭州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煙雨水城,雖説景觀佔總面積比例很大,但少了些當代科技進步的痕跡。上海是改革開放的經濟試點城市,到處高樓聳立,展現出經濟繁榮昌盛的景象,但人們的生活節奏過快,每天人們在忙碌中與自然的接觸少之又少。而常德市不僅依靠洞庭湖的分支“柳葉湖”作為出發點,控制住水質的環境,改善了湖上岸的周邊環境,調節了城市的空氣質量,這裏不僅僅是居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同時每年都承辦了全國皮划艇錦標賽。常德的景觀化城市設計從柳葉湖重新改造規劃出發,全城重新擴建公路,道路兩旁全程綠化相輔。常德市內的兩個轄區都有多個開放自然公園。這個景觀化城市設計不僅保證了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同時巧妙的把環境與生活結合在了一起,上班的四周就是公園,站在高樓中俯覽四周,宛如站在山頂欣賞美麗的大自然一般。景觀化城市實際不僅讓城市不再充斥着冰冷的科技感,而且為居民保證了健康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撫慰了人們在喧囂中浮躁的心。所以常德作為景觀化城市的代表,它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首屆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榮譽稱號。

四、結語

“景觀”一詞如今之所以被大家所熟知,其實與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生態共存意識的覺醒、城市區域個性化以及城市建設擴張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有關,它強調了自然與生態在生活中的主導地位,有自身範圍上的一定的限制。而景觀化城市設計的核心,就是從景觀的角度去解決城市所面臨的文化傳承、健康保護、生活幸福感等一系列的問題,把生態策略作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把城市標誌性“建築”代換成城市標誌性“景觀”,這種生態景觀與經濟發展同生共存的意識成為決定一個城市形態和城市體驗的最基本要素。景觀化城市設計是融合了基礎設施、商業和信息系統的空間形態設計,它保證了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它是對公共空間重新詮釋的過程,人們只有在生態自然的環境中才能放開私密空間的枷鎖,把自己完全的釋放出來,這是大自然獨有的魅力。它是對其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探索,一個城市的生活節奏舒適,生活環境優質,無論從生理到心理,都構建了綠色健康、積極陽光、充滿正能量價值觀的城市氛圍,這種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是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發展的基礎。它同時把關注點也延伸到了生態、文化、歷史和自然等方面,不在單一的着眼於某一個點,景觀化的城市設計可以完美的把這些都融合到一起,最自然的才是傳承最永久的。在經濟不斷進步的今日,生活節奏快導致的亞健康狀態、環境污染導致病變概率增加,這些人們越來越不容忽視、迫在眉睫的問題,景觀化城市設計無疑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它給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改良後當下的環境改善,更多的是百年之後它留下了一個完整的、理想的、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讓人們的生活與生態密不可分的聯繫在了一起,創造了一段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文明。

參考文獻:

[1]烏峻.第三自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

[2]徐守珩.道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2xk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