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企業進行投資的價值研究的論文

企業進行投資的價值研究的論文

投資是指為了獲取將來某些不確定的價值而放棄目前一定價值的決策活動。其目的是為了獲取一定數量的未來價值。同時,投資決策活動不可避免地存在時間和風險這兩個因素。在明確了投資的基本含義之後,擺在企業經營者和其他相關主體面前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合理衡量各種不同項目的投資價值,從而作出比較適當的投資決策。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對企業進行投資的價值作一番研究,具體分析影響投資價值的各個因素,以便為有關決策者提供建議。根據對投資價值影響方式的差異性,我們把相關因素分為影響投資價值的間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兩大類。本文以此展開研究。

企業進行投資的價值研究的論文

一、影響投資價值的間接因素

企業作為投資主體是市場機制能夠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之一。企業投資主體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無論企業投資主體採取何種組織形式,在確定投資項目價值並進行決策時,都將受到以下一些間接因素的影響,即它們是藉助其他一些因素,間接而非直接影響投資價值。

1、企業自身的利益約束機制。不同的經濟體制具有不同的利益約束。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統一制訂各種類型的投資計劃,投資風險完全由國家承擔,企業只是名義上的投資主體,既沒有真正自主的投資決策權,也不承擔相應的風險,這必然造成名義上的投資主體完全不受投資成本和風險的約束。在不講成本與收益的情況下,投資需求幾平是無限的,不論計劃者怎樣周密安排,都很難制約這種投資飢渴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應是完全意義上的獨立利益主體,市場價格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經濟資源的配置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調整。一旦投資需求大於投資供給,投資品的價格就會上漲,造成企業投資成本上升、預期利潤減少,投資風險增大,從而造成企業採取收縮策略,導致社會投資總需求下降,並促使社會資源流向預期利潤高的行業及企業。

2、企業投資主體的利潤極大化。在市場經濟中,投資活動以企業主體的經濟利益為基礎。如果預期利潤比較高,投資就會增加;相反,預期利潤比較低,投資就會減少。對全社會來講,預期利潤將不斷趨於平均;但對不同行業和部門而言,利潤水平又是經常變化的,從而誘導資金在不同行業和部門之間進行轉移。同時,追求利潤還需要服從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和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在國有生產資料所有者參與企業投資時,投資活動可能並非以經濟利潤為主導因素,難以保證國有資產的有效增值。為此,政府應逐步減少和消除人為干預,而應注重宏觀政策和經濟槓桿的調控作用。要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必須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在整個社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消除妨礙資源流動的障礙,從而實現以市場配置為基礎,市場配置與計劃配置相互補充的資源配置模式。

3、產權界限。產權界限是影響企業投資價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國有企業雖然也作為投資主體參與市場投資活動,但產權關係不明,企業投資行為不符合市場規範,企業並沒有真正的投資決策自主權,從而也無法承擔相應的投資風險,企業投資行為必將演變為政府投資行為。在產權關係改革上,我們主要偏重兩權——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希望通過“兩極分離”解決企業經營自主權問題。實際上,兩權分離是有一定限度的,經營必須以所有權為基礎,沒有所有權作基礎的經營權必然是有限的經營權。企業應當建立並完善現代法人產權制度,確保企業能夠獨立自主、規範合理地進行投資決策活動。

二、影響投資價值的直接因素

企業的資產,不管是貨幣資產還是非貨幣資產,通常都具有兩種用途可供選擇:一是用於即期消費;二是為了滿足未來消費而利用放棄即期消費的那部分資產進行投資。企業放棄當前消費的意願必然與未來消費或者説是預期收益有直接聯繫。在此。我們把企業作為投資主體,把各種投資的具體表現形式作為投資客體。影響企業投資價值的直接因素實際上也就是投資主體和客體的屬性。其中,前者主要是指無風險收益率和風險厭惡;後者主要是指預期收益、收益時點和風險水平。

1、投資主體屬性。無風險收益率是指投資於國債所能得到的回報率。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活動時,可能存在着許多收益不同、風險各異的投資方案可供選擇。從數量上來講,所選投資方案的收益率必然要求大於無風險收益率。如果這一收益水平都不能達到的話,企業應當選擇國債作為投資手段。對於無風險利率,西方貨幣理論把它稱之為“純利率”,它是對延期消費的一種補償。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無風險利率和投資價值存在反向關係:無風險利率越高,投資價值超低;反之亦如此。

企業對於投資活動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所具有的心理反感就是風險厭惡。儘管不同企業對於風險厭惡的`程度可能會有所差異,通常來講,在投資決策活動中企業對於風險都比較厭惡,經常會採取一些措施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而對於所承擔的風險,企業會要求有一定的補償。由於不同企業的風險厭惡程度有一定差異,它們所要求的補償金額會有多有少,對投資價值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一般而言,風險厭惡程度與投資價值呈反向關係:前者越高,後者越低;反之亦如此。

2、投資客體屬性。預期收益是指投資主體在將來所能得到的回報。作為投資主體,企業進行投資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在將來獲取一定數量的收益。預期收益越大,企業願意遞延的當期消費就會越多,也就是説進行更多的投資,投資價值也會越高。可見,預期收益和投資價值之間呈同向變動關係:在其他因素不變時,預期收益越大,投資價值就越高;反之亦如此。

顧名思義,收益時點是指投資主體取得收益的時間。依賴投資主體預期收益進行未來消費的時點離目前越遠,延遲預期消費的動力就會越小。原因在於,當投資者等待預期收益進行消費時,他們不僅放棄了當期的消費機會,而且放棄了在等待期間可能發生的其他投資機會。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等待預期收益的時間越長,投資價值就越小。

一般來講,對未來的預期都是不確定的,同樣,各種具體投資項目的收益過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我們把投資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稱為投資風險,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就越大。通常,投資者更希望收益是確定的,而不是具有比較高的不確定性。可見,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程度,即收益風險水平,會對投資價值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如果投資主體對於因承擔風險而得到的補償不滿意,它很有可能會選擇收益較低風險也較低的投資項目,而不是收益較高但風險也較高的投資項目。

以上是對各種因素對投資價值影響所作的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我們通常會使用如下的投資價值分析模型:

其中:V=投資價值;

Ct=t期的預期收益;

k=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

以上公式表明,投資價值等於投資所產生的預期收益現值。我們看到,投資價值取決於預期收益和貼現率,前面所探討的投資價值影響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就體現在這兩者裏面。需要説明的是,由於投資價值最終被用於所希望的未來消費,這裏的預期收益實際是指現金,而非通常意義上的收益。與投資主體有關的預期收益可分為兩類:契約性收益和非契約性收益。雖然經濟前景中藴涵着不確定性,投資者對於某些收益還是可以比較精確地計算預期收益,我們習慣上稱之為契約性收益,它們一般來源於債券投資、股票投資、貸款等金融投資領域。但是,對於許多實物投資而言,這種投資的收益依賴於企業運用經營性資產的成效,依賴於許多難以預測的經濟因素,如:新產品開發、房地產投資等,來源於這些投資的收益稱之為非契約收益。顯然,非契約性收益的不確定性要大於契約性收益。投資價值評價還需要反映預期收益能否足以補償投資主體所承擔的風險。投資價值評價模型中的投資主體所要求的收益率,就體現了這一要求,實際上它是無風險收益率與風險收益率兩者之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投資價值不僅受到收益、時間和風險的影響,而且也受到投資主體對風險厭惡程度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企業未來財富,也就是説實現企業財富最大化,如果一項投資能夠增加企業財富,那麼它就具有投資價值,否則就不具有投資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vg9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