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藝術教育的論文

關於藝術教育的論文

藝術教育對於社會的發展有哪些影響呢?下面一起去看看關於藝術教育的論文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藝術教育的論文

題目:工業社會及現代藝術教育研究

摘要:工業社會的形成是在文明發展多元后並集體綜合地展現出的一場人類社會的革新。在西方現代美術教育中,產生了將產品的審美性與現代功能性應用相結合現代藝術教育理念。新的文化形式應運而生,在美術運動中,由於社會形態的劇烈變化,傳統的審美方式在大工業的快節奏發展中被逐步改變,此種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發展趨勢帶來全新的藝術審美,以藝術的形式美來反叛學院藝術的嚴肅的古典思潮。

關鍵詞:工業;美學;現代藝術;藝術教育

工業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標誌之一,它的文化藴含具有不可替代性,對於工業文化的梳理與保護在當代社會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的日心説重塑了人們對自然規律與人本質的定位,注重客觀與科學的自然本質追尋,開始影響着人們的意識形態。第一次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英格蘭中部地區首先完成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最初萌芽,以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換為標誌。科技的進步使得大機械生產規模化,從而取代傳統手工業作坊的小規模生產活動,機械生產代表着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進步。從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後,在大工業的時代背景下,工業文化衍生成為文明進步的組成因素,其中藝術也通過工業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全新的藝術載體形式。工業革命的標誌為瓦特對蒸汽機進行了全新的改進,此後眾多的科技進步推動着機械生產的步伐,這場重大的生產方式革命性轉變迅速席捲歐洲大陸,並在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電氣時代,以美國的大量生產的技術革新與德國的科技領先為主導。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工業革命的爆發至使工業體制與工業社會的產生,工業文明也隨之應運而生。工業社會的形成是在文明發展多元后並集體綜合地展現出的一場人類社會的革新,對待科學發展的理性邏輯思維成為這場革命的源泉。工業革命由資本主義經濟客觀發展所帶來,它的發展代表着工業體制的產生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在1870年左右,新的藝術價值取向開始在歐洲蔓延,藝術家的創作開始與哲學、科學、民族、社會等因素相結合,拓展出藝術的形式語言性、表現性、裝飾性等語言探索。藝術家個體的精英化精神,取代了美術創作的羣體化標準,個性語言成為藝術表達的宗旨。工業革命之後,機器生產帶來大工業的全新生產模式,它取代了手工業時代以勞動力為基礎的生產模式。生產模式的全新確立,產生了在工業流程中出現的具體分工,產品的生產與設計出現了與傳統手工業製造工匠完成製造與設計模式的區分。在社會分工上,設計成為單獨領域從生產過程中脱離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大工業的生產方式與傳統的藝術觀念出現矛盾,此時藝術設計出現依賴工業的機械生產,而並不關心產品的藝術性與普通人的關係的問題,工業生產流程化帶來產品質量的粗陋,產業技術開發人員與工廠僱主只關心工業產品的營銷與技術和材料的更新,對產品的藝術性與實用性持不屑態度。

一、亨利伯格森的哲學理論與現代藝術

工業發展與科學進步帶來人們生活和思想的轉變,思想觀念開始追求全新的藝術形態,努力尋找着全新的思維拓展領域,發掘着主題的深刻性,生活的瞬息萬變成為創作觀察的切入點,其觀念的產生依附於工業發展後社會出現的現象。法國哲學家亨利伯格森的哲學觀點對現代派藝術影響巨大,為現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思想。伯格森對人的思維中理性成分持批判態度,他主張藝術創作要避免理性將事物的真實性所帶來的靜止。他提倡運用人的直覺,因為直覺會持續推動事物變化的量,並延續事物的運動。事物的存在是發展的,在發展中保持運動的方式,也是事物相互作用中延續的過程。伯格森認為人類思維與生存意識的解放可以通過藝術的方式進行,它可以觸發人類在既定社會標準中釋放和投入對生命本質的需求。在藝術形式中,無論是一幅繪畫、一件雕塑、或是一首樂曲,其作品功能會讓人產生聯想與思維的跳躍,藝術成為精神載體的途徑來自作品在欣賞者中產生的共鳴,作品的來源出自作者的思想濃縮與對物質事物的提煉,在這裏,伯格森的藝術主張為“精神物質主義”。時間作為理論使得帕格森理論為對19世紀末期出現的新型藝術的解釋帶來啟發性的含義,在藝術創作中,時間作為無休止的'運動規律影響着藝術作品產生的即興感,其意在突出和重視作品產生過程的靈感。這一點從印象派開始,藝術創作與作者主觀感受便密不可分,作品以分離似的色彩附着於繪畫形式之中,使作品明晰作者的瞬間感受。藝術家的內心活動更加清晰地在藝術創造中顯露,在觀者的思維推動下,聯想、記憶、情感觸碰在與藝術作品的互動中出現新的感知觸碰。在科學技術與意識形態發展的推動下,19世紀以後的現代藝術開始與人的思維產生共識,並逐漸成為新型社會意識形態中藝術發展的主流。

二、包豪斯學院與現代藝術教育

工業進步帶來物質的豐富,在18世紀末,歐洲開始出現重視科學與發展的客觀思維,這種對自然物質發現與創造的過程的重視,至使歐洲社會的思想和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物質的迅速發展與進步的同時,道德、精神、審美取向等並未和物質的發展同步。在工業鏈條中,人的主導意識開始服從機械生產的束縛。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伊始階段,歐洲的復古風潮為工業設計的實用性帶來不切實際的繁瑣矯飾。英國人威廉莫里斯在19世紀後期發起了藝術與手工業運動,但是莫里斯在這場運動中過分強調藝術家的獨立性,而脱離了大工業產業化模式,這使他未能解決新興產品技術與藝術觀念的矛盾。20世紀初出現的新藝術運動,也未對大工業革命性生產作出明確的判斷。德國現代藝術史的代表人物海爾曼穆特修斯針對英國的藝術設計的問題,確立了以藝術設計的形式解決大工業生產與手工製造之間的矛盾。德國工業同盟組織的出現,為美術融合於工業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包豪斯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在青年時代成為該組織的重要成員。作為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誕生地,德國包豪斯學校的教育理念將工業社會的發展與藝術關於美的功能進行了現代含義的協調,將藝術的審美與技術發展融合於一體。格羅皮烏斯致力於在設計中向無生命的工業產品注入生命力,探究歷史上美術家將造型觀念融入各個領域的現象進行研究,推崇在歐洲古代的眾多畫家涉獵很多設計領域。格洛佩斯是德國現代主義建築的大師,包豪斯的校舍由他親自設計,並遵照建築的功能規律與實用性,突出現代工業技術材料與建築結構功能的特性,發揮建築自身構成所表現的美學特徵。這些校舍成為包豪斯建築設計的開端,開創現代主義建築的先河。在包豪斯的教師隊伍中包括了眾多的現代藝術的大師,抽象藝術的先驅之一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承擔現代構圖理論知識的課程,《點、線到面》的出版將美術中的組成因素,分化成構成要素之間的關係。俄國的至上主義和構成主義的理念被康定斯基帶入包豪斯的教學之中,他強調將線條的變化引入畫面的節奏的關係,在空間中創造出線條的三維變化,將藝術思維方式建立於想象、分析具象與抽象元素之間的內部聯繫。他將繪畫的抽象元素作為展開思想與精神的方式,在教學中,通過作品的實例來對學生進行實際的啟發。另一位在包豪斯執教的現代派藝術的代表人物瑞典藝術家克利,他被讚譽為最富詩意的造型大師,在克利的藝術中,他將圖像分解成幾何的形式與色域之間的體塊。他的藝術圖像風格多變,在物象的選擇上運用色彩來穿梭於具象符號與線面節奏之間的變換。由於他的繪畫主題充滿了幻想與奇妙,使他的藝術被視為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範疇。他將個人情感與繪畫中創造性的要素聯繫起來,將客觀存在的事物轉換成思想的意識形態。在設計中,包豪斯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熟悉現代工業生產技術方式的同時,並尋找現代設計中的規律性發展。將美學理念融入工業機器的生產複製方式中,形成一種簡便明快的工業生產形式,將工業設計中的現代性推向了一定的高度。包豪斯的教育理念與其教育過程,形成了現代設計理念誕生的過程。同時,包豪斯在其美學中也出現對構成主義的過度關注,為突出工業產品設計上的材料學與設計形式的簡約而忽略人在使用過程中的情感需求。在現代主義藝術思潮中,包豪斯學校把現代工業生產與傳統手工製造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將教學與生產製作工藝相結合,並形成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將藝術的形式帶給社會中的大眾,藝術的形式不在受控於階層的分化中,同時,它將現代技術革新融入生產設計之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現代材料的功能化應用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藝術開始走入普通人的現實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劉劍虹.具象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蔣躍.繪畫形式語言[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3]布倫丹普倫維勒著.20世紀現實主義繪畫[M].應沂,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標籤: 論文 教育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qvy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