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通用9篇)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通用9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園共育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通用9篇)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1

家庭教育的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裏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裏包含着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説,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

2、學校;

3、兒童所在的集體;

4、兒童本人;

5、書籍;

6、偶然出現的因素。

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佔據相當的地位。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針對這一點我們作為幼兒園一定要做好家園共育工作,讓老師的付出能夠得到微笑的彙報,讓家長們能夠信任、理解我們幼兒園,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更快的適應社會的發展,讓他們成為我們社會的主人而不是家中的小霸王。本學期我們本着三步走的原則,讓家長更加關注幼兒的家庭教育,具體實施如下:

1、通過小的育兒文章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家中的家庭教育方法;

2、專家講座;

3、請家長自己來寫寫在家中是如何教育幼兒的一些心得體會,並且園內進行張貼進行相互的交流。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的家園共育工作,以全園工作思路為指針,認真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積極創建良好的育人氛圍和環境,向家長搭建家園之橋。繼續辦好家長學校,宣傳科學的育兒理念,育兒方法和策略,提高家庭育兒水平。加大溝通與宣傳力度,鼓勵教師走進家庭,提高家教質量,引領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一體化,做到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和諧、健康、全面發展。具體工作:

一、繼續辦好家長學校,引領家長科學育兒。

開學初,將召開新生家長會暨家長學校講座。向新生家長介紹我園的教育教學及發展概況,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理念及家庭育兒存在的誤區及解決辦法,讓家長真正的瞭解幼兒園,瞭解幼兒教育,更好的為幼兒服務。

三月份召開新生家長會暨家長學校講座。

各班召開以班為單位的家長會,增進班主任、保育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加深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溝通,和諧發展。

二、營造家園合作的教育環境,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和諧健康發展。

1、引導家長參觀幼兒園的環境,讓家長了解幼兒學習、生活的條件,讓家長放心、滿意。

2、為家長創造學習的機會。

本學期將開展教育教學風采展示暨家長開放日、遊戲比賽、月表演、慶“六一”和大班離園告別會等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多種活動,更好的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達到家園配合,同步育兒。

3、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教師要與本班家長委員會成員經常溝通,讓家長監督員發揮作用,瞭解收集並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積極參與幼兒園的管理,為幼兒園的發展獻計獻策,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的聲譽和辦園質量。

三、鼓勵教師走進家庭

本學期,加大教師與家庭的溝通和宣傳力度,鼓勵教師走進家庭,更好的瞭解幼兒家庭情況及在家表現,具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適宜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要求教師每月至少與每一位家長溝通一次,從多角度瞭解幼

兒的同時,做好家園教育協調工作。並做好家訪記錄。

四、繼續辦好幼兒園博客

繼續辦好幼兒園育苗人博客及以班為單位的班級博客,及時發表幼兒園及班級動態、教育教學情況及幼兒在園的進步,鼓勵家長參與到博客中來,讓博客促進家園教育和諧發展。

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家長學校講座。

四月份:教學風采展示暨家長開放日。

五月份:習慣攝影展示。

六月份:慶“六一”活動。

七月份:大班離園告別會。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3

幼兒園和家庭常被喻為車子的兩個輪子。古人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於幼兒的成長髮展來説,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好幼兒既是幼兒園的任務,也是家庭的責任。而幼兒園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兒園與家庭的聯繫,取決於家庭能否與幼兒園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兒。因此,我園努力做好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現制定本學期家長工作如下:

1、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全園性的環境創設,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和具體的主題活動,引導家長多方位的支持幼兒的活動。

2、召開“家長會”,加強家長之間的交流。向家長彙報班級的工作計劃,並聽取家長的意見,介紹交流家教經驗,宣講家教知識。開家長會前充分作好準備,並虛心聽取家長意見,通過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認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於幼兒來説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引導家長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注意讓自己的言行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和要求,以協助幼兒園工作,廣泛聽取家長對幼兒園保教工作、教師師德、幼兒伙食營養等方面的意見。

3、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如電話交流,家訪等,加強家園聯繫。

利用家長平時接送孩子的時間,及時讓他們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家長共同探討一致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對兩天不來的幼兒要及時進行電話家訪。

4、家園互動,積極籌備"六一兒童節文藝演出。

家園溝通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期間開展"我愛媽媽",慶“六一”文藝演出。發動家長參與我們的演出活動,請家長為孩子們籌備演出服、道具、觀看演出等,這樣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和孩子們的演出情況,同時也讓孩子和家長、幼兒園產生了互動。

總之,家長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內容是豐富的,只要我們班上教師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使家長工作創造出更多種多樣的形式,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不斷得到發展,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很好的發展。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4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任務,其本質就是一個共字,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指導家長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要求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為此我們進行以下活動:

一、開展日常性的"家園共育"內容:

①每週"家園聯繫表"。

②充分利用班級家園聯繫欄。

③電話、信息追訪。

④個別交談。利用晨間、離園活動時與家長的交流。

⑤家長會及家長開放日活動。

二、結合班級幼兒及家長情況開展具有本班特色的"家園共育"系列活動。

①、召開有針對性的"小型家長交流研討會"

根據本班幼兒的薄弱環節,例:"自助進餐、取餐"、"生活自理能力"及半數幼兒存在"挑食、偏食"等。開展"小型家長交流研討會",由家委會成員及幼兒能力較好的家長介紹經驗,(最好結為一對一的對子,)以點帶面的進行。並及時把幼兒的進步告知家長。

②定期舉行育兒經驗交流活動

充分利用"班級家委會"的作用,由教師與家委會共同商討,有針對性的家長專題講座。結合不同時期家長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邀請有經驗的家長撰寫經驗材料,向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和育兒方法。例:孩子在家中任性、發脾氣的原因及對策。

③開發利用家長資源:

徵詢班級家長志願者,瞭解家長志願者的資源,進行彙總。利用有特長的家長走進教育教學第一線。以節日的親教活動為基點,拓寬“快樂親教”計劃實施渠道,進一步嘗試把家長資源、社區資源引入“快樂親教”計劃實施中,形成“引導家長快樂親教,夯實共育平台。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5

冬天的氣息越來越濃,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有個健康的體魄,更為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作好家園共育,共同辦好幼兒園膳食工作。20xx年x月x日下午,美琪幼兒園召開了本學期第二次家委會、夥委會會議。我園的李園長、後勤園長、分管教師、廚師長、教師代表、各班的家長代表共同參加了本次會議。

首先,教師代表向各位代表針對家長關心的幼兒教育問題,本月我園為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教師素質的提高,在園務工作和教研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向家長作了彙報,並且將我園的教育改革新動態對家長進行了宣傳。

隨後,後勤園長,廚師長分別從秋冬季幼兒保健工作、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向家長做了詳細的介紹;此外就家長關注的幼兒園在進驗貨及供貨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在自由討論時間,家長代表各抒己見,提出了很多有利於幼兒園發展的建議,現場氣氛熱烈輕鬆。

最後,李園長對本次會議做了總結,表明了我園將會繼續強化精緻化管理,也再次表明我園將本着對家長,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對孩子有愛心、有耐心,並真心的對待每一位家長,接受家長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此次會議的順利召開,各位家長對我園的各項活動獻計獻策,促使家園形成一股合力,促進了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對創設和諧幼兒園,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相信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幼兒園工作和幼兒身心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導的本質是家長認識提高的過程,根本目標是促進幼兒發展。將家庭教育融入幼兒教育範疇,是為了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高;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提高家長對幼兒關心的程度;強化家長教育動機;提高家教素質和家教質量,為家園共育提供基礎。

二、情況分析:

上學期,我班開展了較多的家長工作形式,如:家長會、家長義工進課堂、家長講堂、及親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過一學期的家長工作,原先對幼兒不關心、無所謂的觀念已有很大改變,家長們紛紛主動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對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活動區活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給予了我們許多的配合。對一些不明白的事能進行電話聯繫,請假制度也開展得很好。但瞭解到班裏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家長工作繁忙,都由祖父母帶,存在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節假日不午睡等一系列不良習慣。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各方面能力還待培養。針對上述情況加強家園合作顯的尤為重要。

三、目標:

(一)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的聯繫、交往,力爭讓每位家長都能時刻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滿意放心。

(二)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請家長務必關心家園欄,關心主題教學,做好家園配合工作,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三)請家長獻計獻策,共同商討教育良方。

(四)根據家長的需要,提供便利服務。

四、本學期家園共育工作安排:

(一)召開新學期家長會,對本園的教育理念和主要活動安排對家長進行宣講;公佈熱線電話,對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瞭解,及時解決。

(二)班級教師對每一位幼兒家長進行懇談,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更好的發展幼兒潛能。

(三)成立家長委員會、伙食委員會。使家長在遇到困惑和疑難問題時,及時的與園方溝通,對幼兒園工作起到監督和檢查的作用,促進幼兒園不斷的發展。

(四)繼續開展家長義工工作。對有意向參加義工的家長安排時間進班進行保育員工作,瞭解幼兒園工作,更加理解幼兒園老師。

(五)開展幼兒園半日開放活動,把家長請進課堂,瞭解幼兒在園情況。

(六)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比如:親子户外拓展活動、21天讀書計劃等增進親子關係,讓更多的父母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來。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7

一、適應幼兒園生活

為了讓新入園的孩子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對老師和環境不陌生,我們在開學前就已經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温馨、愉快的環境。為了能更快的記住孩子們的名字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給每一個孩子準備了一個漂亮的名字掛飾,還向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詢問了他們平時有哪些生活習慣並將它記錄下來。為了讓他們能在情感上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在平時就親親、抱抱孩子,還允許他們帶喜歡吃的食物和玩具來幼兒園。

二、從生活的點滴做起(生活及保育)

我班孩子的整體年齡偏小,01年出生的孩子只有8個,有3個孩子只有託班年齡。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吃飯、挑食偏食現象嚴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只有6個);不會自己大小便,經常有孩子小便小在褲子裏;不會睡覺,少數孩子還不睡覺;不會自己穿鞋,多數幼兒還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我們兩位老師,在學期初的第一個月,沒好好的吃過一次飯。從生活的點滴開始,耐心、細心的不斷重複、引導孩子,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還進行個別的指導,如:手把手的教孩子穿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帶孩子入廁、洗手、擦毛巾(我班許展碩小朋友從來不會自己小便,為了幫助他每次小便時,我們都會有一個老師在旁邊指導他),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認真進餐,學習户外鍛鍊和操節等。

本學期天氣變化較大,一會高温,一會冷空氣,這給小班的保育工作帶來了難度,但我們沒有因為困難就回避。我們積極做好孩子的衣服添換工作,並及時提醒家長做好預防工作。對於體弱和生病的孩子,我們對他們加強關注,並按時為他們服藥及提醒他們多喝水。午睡時為每個孩子蓋好被子,並在午睡期間多次巡視,檢查及幫助孩子蓋好被子。在用餐時,孩子們每次能將自己的飯菜吃完,少數孩子還要添飯;在吃點心時每次都能把所有點心都吃完。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身高、體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少數幼兒增長明顯。在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班的出勤率一直能保持在93%以上。

三、班級管理

從我們瞭解的情況中我們得知,我班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三代同堂及平時日常起居由老人照顧的佔多數。個別幼兒曾上過託班,有一定的知識準備。但由於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在日常生活及學習常規方面差距較大。另外,年齡的差距也造成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上相差甚遠,給常規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本學期我們在充分觀察、瞭解孩子的基礎上,依據《綱要》,以整合的理念去組織孩子的一日活動,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從培養最基本的遊戲常規、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入手,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活潑開朗、樂於交往、友好相處、禮貌謙讓、愛學習的好孩子。”如:為了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洗手習慣,我們在每次洗手時都會用獎小紅花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洗手能力及興趣。同時在常規的培養上,我們兩位老師仔細觀察,堅持統一原則,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種較自覺的行為,如:為了能讓孩子養成按小組活動的習慣,我們給每個小組都取了一個好聽的水果名字,讓孩子在喜歡名字的同時養成這一習慣。在教育教學的實施中,從活動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的採用,都力求以“人文教育”為出發點。環境是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在環境創設中我們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和本班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一些有特點的裝飾佈置,並根據每個主題設計出與主題活動密切相關的主題牆。同時為了節約紙張,在佈置時還利用了一些廢舊物品。在佈置中,我們讓孩子們參與到其中,鼓勵他們多動手、多操作,既體現了孩子才是環境佈置的主體也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我們帶着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一方面,體現出老師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着不斷的調整和更新;另一方面,我們在仔細觀察着孩子與我們的互動情況,有時孩子們的某些話語或動作就是我們一個新活動的開始。用孩子的眼光去看,用孩子的去體會,把視線放低,讓孩子在幼兒園除了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更能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四、家園共育 小班的家長是幼兒園的新成員,一切工作從頭開始。首先,讓家長充分了解我們的“園本”課程,和教育思想、觀念,瞭解每位老師對孩子的一片愛心。

學期初,我班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大部分孩子由於沒上過託班,所以各方面的表現較弱。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將班級前期工作重點放在與家長一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上,特別是針對能力弱的孩子重點培養。我們在家園聯繫欄中、寶寶成長錄中、班級論壇中積極和家長溝通,立足於向家長傳遞先進、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老師們的密切,更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持。為此,我班把家園配合工作作為重點來抓。通過家訪、家園聯繫欄、寶寶成長錄、網上交流等活動,讓家長們瞭解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我們以家長園地為穿、窗口,及時介紹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情況,將孩子在園的情緒、飲食、學習等情況以“明星寶寶”的形式向家長彙報,幫助家長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的工作。為了讓家長更好的與我們溝通,我們還向家長告知了我們的電話號碼。在早晚接待中,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針對我們班級裏有一半的孩子是由老人帶的情況,我們更是做到主動的、積極的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情況,凡事耐心、細心地回答他們的疑惑,讓老人們放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來。在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在園、在家表現,耐心、細緻的解決問題,統一教育目的、方法中,我們取得了家長的信任及配合。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8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任務。可在以往的工作中"家長不配合工作",是我在"家園共育"中成效平平,而抱怨最多的一個理由。我總是羨慕的説:"x老師,你看,你們班的家長真好,什麼都能帶來,真支持你們工作。"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不是自己沒遇到"好家長",而是自己工作做得還不到位。以往的工作就是:給家長寫"家園聯繫表";給未入園的幼兒打個電話、發個信息;及在有活動時,向家長要一些廢舊材料及相關資料;再就是利用晨間、離園活動時與家長簡單的交流幾句。好像已成為工作的固定環節,談不上創新和"責任",就是"例行公事"而已。這樣的付出只能得到"家長的不配合"。

為改變現在的這種"例行公事"的"家園共育",我們進行一下活動:

一、繼續開展日常性的"家園共育"內容:

1.每週"家園聯繫表"。

2.充分利用班級家園聯繫欄。

3.電話、信息追訪。

4.個別交談 。利用晨間、離園活動時與家長的交流。

5.家長會及家長開放日活動。

二、結合班級幼兒及家長情況開展具有本班特色的"家園共育"系列活動:

1.召開有針對性的"小型家長交流研討會"根據本班幼兒的薄弱環節,例:"自助進餐、取餐"、"生活自理能力"及半數幼兒存在"挑食、偏食"等。開展"小型家長交流研討會",由家委會成員及幼兒能力較好的家長介紹經驗,(最好結為一對一的對子,)以點帶面的進行。並及時把幼兒的進步告知家長。

2.定期舉行育兒經驗交流活動充分利用"班級家委會"的作用,由教師與家委會共同商討,有針對性的家長專題講座。結合不同時期家長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邀請有經驗的家長撰寫經驗材料,向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和育兒方法。例:孩子在家中任性、發脾氣的原因及對策。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篇9

家園共育一直是我們班級工作的重點之一。如今我們把家長工作的切入點放在孩子身上,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影響家長的觀念與行為;同時,使家長感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用心。通過孩子的表現和教師的教育行為來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並逐漸內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瞭解家長需求,變“希望家長做”為“指導家長做”;

2、發揮幼兒的紐帶作用,從“欣賞”到“分享”;

3、讓環境與家長對話,變“被動了解”為“主動參與”;

4、整合教育資源,由“雙方互動”為“三方互動”。家園共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僅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也嘗試了一些具體的做法。但是,多數幼兒園的家長工作存在着走過場、實效性差等問題,出現了“教師指揮多,家長參與少;教師説得多,實際做的少;單向灌輸多,雙方互動少”的不良傾向。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還是脱離不開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的思想,單方面要求家長配合工作,沒有考慮家長的需求與處境。

2、當我們提到家園共育時,總是把切入點放在家長這一方,家長會、家長學校、家委會、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等等,卻忽略了幼兒在家長主動參與教育中的作用。

3、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方式方法不太瞭解,只通過家長開放日和有數的幾次教育活動達不到目的。

4、幼兒園、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識卻沒有實際的行動。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的家園共育工作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建立在家長需要基礎上的家長工作。

2、把搞好家園共育的切入點直接放在了幼兒身上。

3、通過日常活動、環境影響家長的教育觀和教育行為,使家園共育日常化。

4、由教師、幼兒、家長三方形成互動的良性循環,創設賞識的大環境。

一、瞭解家長需求,變“希望家長做”為“指導家長做”

案例1—“小貼畫”:在剛入園的家長會上,我就用小貼畫獎勵孩子們的例子指導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得到的獎品,對孩子的成績及時給予讚賞和鼓勵。您可以把它貼在當天的日曆上保存起來,就像冠軍保存獎盃、獎牌一樣。表示對孩子的成績很在意,激勵孩子還想再次得到。”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家長主動反映説:“我和孩子已經攢了18個小貼畫,如果孩子在家表現好,也會得到我們的獎勵。”“孩子現在本事大了,開始評價爸爸、

媽媽、爺爺、奶奶了。有時他覺得我們表現好,還給我們獎勵小貼畫,真有趣。”“孩子現在可積極呢,你們老師真有辦法,謝謝啊!”不僅如此,孩子們意外的認識了日曆。老師每天點名時,很多孩子能包出當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星期幾。

以往我們經常對家長講:“要重視孩子的成績,要多鼓勵孩子”。但家長不知道怎樣重視、怎樣鼓勵。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對家長工作給予具體指導是家長在教育子女中最需要的,也是幼兒園教師應盡的義務。我們讓家長把小貼畫貼在日曆上,方法簡單有趣,可操作性強。既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又認識了日曆。家長即容易做到,又能從中得到啟示。

其實,教師獎勵孩子小貼畫、五角星、小紅花是常有的事。但一般情況下,教師認為獎勵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至於是否給家長看、家長看了怎麼辦、與自己工作無關。如今我們增加“指導家長保存”這一環節,

卻無形中對家長的家教水平起到了啟示與提高的作用。

二、發揮幼兒的紐帶作用,從“欣賞”到“分享”

案例2—“幼兒作品展示壁”:一天,辛可穎小朋友帶來她製作的沙畫送給我們。我請她把沙畫展示給大家看。孩子們高興地鼓起掌來。我擁抱着她説“你真棒!”,

並把沙畫鄭重地貼在牆壁上。之後告訴小朋友們也可以學着做。第二天,有很多幼兒帶來了不同圖案的沙畫,我都一一展示在牆壁上。有一天,辛可穎小朋友奶奶還告訴我,説她在家裏製作時的認真勁、睡覺時都放在枕邊、她是多麼地看重自己的作品。當我把這件事以後告訴小朋友聽時,小朋友們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種肯定與鼓勵是我意料之外的,辛可穎更是一臉的自豪與滿足。在以後的日子裏總會有孩子帶來在家與父母製作的各種小作品。牆壁上也經常會貼上各種作品,孩子與家長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

在案例2中,我們讓幼兒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明我們對他們的作品非常重視,也表明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和對作品的讚賞,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機會,足以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正因為這種對幼兒作品的重視與讚賞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的積極性又感動了家長,帶動了家長的參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績讓大家來分享,會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產生共鳴。因此,對於幼兒的成績不能只是單純欣賞,要讓大家一起分享。

其實,孩子經常會帶作品給老師看,以往我們總會説:“好,不錯。”就隨手處理了,而如今多了“請大家分享”這一環節,卻可以大大提高家長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三、讓環境與家長對話,變“被動了解”為“主動參與”

案例3—“展示時間”:我們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一點時間向家長表演剛剛學會的各種本領,如:兒歌、歌曲、手指遊戲、音樂遊戲,雖很不成熟,家長卻看得有滋有味。家長紛紛説:“要不是親眼看見,真不知孩子會這麼多東西。”“還是在幼兒園好”“每天一到時間趕緊跑,生怕來晚了看不到”。許多家長還會主動抄下我們教的內容,回去進一步指導,或者與孩子一起在家玩幼兒園教的遊戲。

不變的環境會讓家長熟視無睹,而經常變化又反映教學內容的環境一定能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家長看到孩子的表演,就會激動。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孩子的進步,我們抓住了家長這一心理,讓家長儘可能多的瞭解幼兒在園活動情況,於是家長就會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其實,利用一些節日、開放日展示幼兒活動是幼兒園的常見形式,但這畢竟向家長展示得還太少。我們利用接送孩子的點滴時間,隨時向家長展示最新的教育活動,讓家長天天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是最真實可信的。不像以往只有在幼兒園組織演出等集體活動時才能見到孩子的表演。雖然我們只是多了“隨機展示”這一環節,卻讓家長清楚地瞭解了幼兒每天在園的學習情況。瞭解的多了,自然也就參與了。

四、整合教育資源,由“雙方互動”為“三方互動”

案例4—“神舟五號”剪報:一天早晨,周佳煊小朋友的奶奶帶來“神舟五號”的自制剪報説:“老師,這是昨天佳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原來他和爸爸看到了大班哥哥姐姐的剪報做的特別漂亮,所以也做了一張。於是全班孩子開始討論“神五話題”。許多孩子都堅定地説:“以後我也要當宇航員。”以後的一段日子,孩子和家長共同蒐集了許多有關神五的資料。每當家長帶來信息和材料時,我們都會利用集體談話時間表揚,請孩子帶一朵小紅花送給家長,以表示我們的感謝。之後家長總是積極配合各項活動並主動的提供他們認為對孩子有益的材料。許筱春的奶奶拿來了去上海野生動物園拍攝的動物照片、王濤的爸爸拿來了香港海洋世界的照片等等。我們也經常會因此改變原教學計劃而臨時改為由家長提供、孩子喜歡的有益活動。

教師和家長都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之間的合作與配合,直接影響着幼兒的發展。從案例4不難看出,家長已經主動參與到幼兒教育活動中來,開始向我們提供教育信息,而我們又適時地抓住了教育契機,生成了教育活動。可見,教師的教育行為吸引家長參與到了幼兒園的活動中,家長感受到因他們的參與使孩子的進步更明顯,孩子明顯的進步帶動了家長的積極性,家長的積極參與又激勵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實現了教師、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三方互動,形成家園共育的良性循環。

其實,家長提供信息在幼兒園也都會遇到。通常我們會説聲:“謝謝”。但如今我們重視家長參與,把家長提供的信息轉化成了教育內容,滿足了家長的需要,讓家長體會到了參與的成功。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雖然家園共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受益,但反過來利用幼兒影響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效果是也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我們教師平時的家長工作再細緻一點,再深入一點,樹立指導家長工作日常化的意識,營造相互賞識的班級環境,就一定能使家園共育產生良好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mzwl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