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模板9篇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模板9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模板9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説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閲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當中學習網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我們這次的課題是當代大學生人生追求與信仰的調查。隨着社會的發展,當今社會以飛快的速度日新月異的發展着,社會各方面的巨大變化都在不斷的衝擊着我們的觀念和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大學生的思想和精神還有我們的追求更值得關注一下。目前很多大學生面臨着信仰的缺失,而且沒有正確的人生追求。這些都有可能阻礙祖國未來的發展。為了更好的搞清楚我們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追求和信仰,我們決定將調查的方向分為追求與信仰,並採用調查問卷的形式來獲取我們的答案。經過我們的調查與總結,我個人發現我們絕大多數當代大學生還是人生追求和信仰的,雖然還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追求與信仰。然而相比之下,有一些同學來了大學就似乎忘記了高中時期的追求和夢想,整個人變得十分的頹廢,變得毫無追求,只是一味的放縱自己。

其實在進行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之初,我們在多個題目中經過再三考慮,最後大家一致決定選擇這個“當代大學生人生追求和信仰”為題,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課題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我們本身就是大學生,所以覺得這個課題相比於什麼民族文化之類的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一點。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隨着我們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着不少已經缺失追求與信仰之人,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從中能發現一點問題,並給出一定的解決方案。

因為大學生人生追求與信仰的範圍比較寬廣,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們小組為了明確方向,事先經過小組成員的討論並分工,大家一起合力出了一份問卷調查,主要針對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同學的人生追求和信仰。我們做好問卷之後,由負責這版塊的小組成員進行問卷的上載與回收。這次我們並沒有才用傳統的調查問卷的形式,而是在我們組長的建議下,把它上載到了一個名叫問卷星的一個專門做問卷的調查的網站。因為我們大家都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都是信息時代了,做個問卷只要點點鼠標就好,再説如果把問卷打印下來,我們也覺得不是很環保,畢竟這個數據分析完之後,這些問卷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最後,我們進行統計、總結和分析。然後各自根據自己負責的版塊進行了調查,尤其是我們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

對於人生追求這一個方面,人生追求是基於一定的人生需要為實現某種人生目標而自覺進取活動過程,它反應出一個人的價值觀。我們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追求,就比如説在大學入學前的專業選擇上,大多數人還是自我意願,當然也存在少數同學是採納家人的意見或者説是跟隨大眾。當然,不是説僅僅從這麼一道題就能看出你是否有人生追求,我們本次的問卷也不是很權威,我們只是從一些小的方面,或者某些細節中去分析一個人是否存在人生追求。或許當中可能存在一些誤差,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還請大家諒解。

關於信仰,信仰是人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選擇和持有,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及其相信和尊重,它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同時也包含着信仰者對未來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在我們當代大學生之中,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擁有某一明確的信仰而且不曾改變過,而存在一部分人,雖然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卻是一直在變化的。當然也存在極少數的不曾擁有自己的信仰,認為有沒有信仰對於他來講是無關緊要的。

最後,總結一下:我認為不管是追求還是信仰,都對個人的行為起到一定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對個人的未來發展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對信仰的選擇也要十分慎重。

此次調查中,我們小組由於準備充分,加之調查對象的積極配合,最終順利地完成了整個調查。藉着這次調查活動的機會,我在組織、策劃等方面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通過回收的問卷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問卷沒有注意到男女比例的平衡;少部分的選項存在一定的漏洞;由於時間、經費、條件等因素限制,我們調查的對象大多還是上海電力學院的本科學生,作為一份“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追求人信仰”存在着不夠全面等缺陷和不足。這些問題為我們今後的實踐積累了經驗,相信以後一定能做得更好。

在本實踐報告完成之際,我要向所有在此次實踐過程中對我們有過指導的老師以及積極配合我們調查的同學表示衷心感謝,是你們的幫助和建議,才最終使我們的實踐報告得以按期、保質地完成。謝謝你們。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結果分析

(一)現狀及特點

1、大學生博客羣體日益壯大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博客羣體日益壯大,博客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和關注度較高。絕大多數學生擁有一個博客,有的學生擁有兩個及以上的博客,就大學生博客讀者的規模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都瀏覽過博客,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從未涉足,從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瀏覽博客的頻率是相當高的,這説明大學生作為一個熱衷時尚、崇尚高科技的羣體,已成為博客這一新興網絡媒介的主要參與者。

2、大學生博客成為豐富互動的網絡社區

“個人性”是博客的核心特性之一。每個博客的頁面上都有博客作者的特徵標識。博客作者通過博客空間這個平台,向作為觀眾的博客讀者展示自我形象或分享信息,並與之進行互動。問卷統計顯示,貼文章、日誌、圖片和音樂是博客作者很常用的博客功能。博客作者還通過瀏覽、留言等方式與社區裏的其他博客作者和讀者進行對話,分享彼此的生活。

3、大學生博客的娛樂化高於知識化

博客匿名性、開放性的特點滿足了大學生表達自我、擴大人際交往的心理需要,為他們提供了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大學生註冊博客的原因中,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出於記錄生活、抒發情感及結交朋友的需要,少數學生是為了學習和自己今後工作的需要,而更多的學生是為了要追趕潮流。而對於大學生瀏覽博客的內容時,獲取學習知識的時間遠遠少於娛樂消遣的時間。而就博客內容及功能使用來看,無論是大學生博客作者還是大學生博客讀者,宣泄個人情感、敍述日常見聞、追逐時尚娛樂成為他們博客的主要內容。顯然,大學生對博客功能的關注總體上呈現出娛樂化大於知識化、感性大於理性的特點。大學生在博客空間裏宣泄情感、娛樂身心,這是自我心理調整和充氧的過程,有利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博客娛樂化、通俗化的應用,容易使大學生忽視博客內容的廣泛與思想的深度,無益於大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存在的問題

1、 大學生對待信息責任感不強

博客自由化的表達方式導致大學生在博客空間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 他們既不需要對其真實性負責, 也無需過多顧及別人的感受, 而讀者們也不會像相信權威媒體一樣去相信博客。調查顯示 ,有一半以上的使用者在博客信息上提供了虛假內容。大學生博客作者對待自己博客的認真度較低,博客作為一種傳媒, 如果參與其中的大學生缺乏必要的信息責任感, 缺乏求真求實的心理, 談何學習和交流, 這勢必會造成大學生對博客的信任度降低。

2、大學生博客資源利用不充分

從調查情況看, 註冊博客而不經常使用博客在大學生中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存在着絕大多數的學生抱隨意的態度, 不定期地對博客內容進行更新。很多大學生會經常性地甚至每天閲讀別人的博客, 但在自己開博之後, 卻使其處於閒置或半閒置狀態, 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網絡資源的浪費, 給網絡管理增加了運營成本。毫無疑問, 更新數量的減少會直接影響到博客空間的質量, 這與倡導節約網絡資源、提倡共享的博客精神背道而馳。

二、總結

博客是個人性和公共性的結合體,其精髓不是主要表達個人思想,不是主要記錄個人日常經歷;而是以個人的視角,以整個互聯網為視野,精選和記錄自己看到的精彩內容,為他人提供幫助。因此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應該要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博客,更多地用它來汲取知識,而不是用來娛樂。大學生應該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認識到博客空間並不是可以隨意放縱、毫無約束的真空地帶, 而應該是一個展示個人力量、體現個人智慧和價值的平台。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本次調查的目的有2個:

1.分析調查結果,進而探索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主流方向,並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做探究與分析,最後給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合理化建議。

2.通過本次調查,讓同學們再一次準確認識到目前(尤其是次貸危機發生後)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與發展趨勢。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

具體有以下2個要點:

1.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眼前的機遇盒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理,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

2.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尚處在職業生涯的準備或起步階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學,完善,可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調查的形式為:

1.問卷調查(隨機抽取在校大學生調查,網絡調查)。

2.向輔導員,職業規劃師和學長詢問意見建議與心得體會。

3.查閲相關資料。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共設計了三道關於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問題。並從大一的學生和網絡問卷中隨機調查了150份樣本,得到以下實驗數據:

問題1:您認為大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學習,為以後的事業、深造做準備

b.以學習課程為主,兼顧社會鍛鍊

c.着重參加學生會等,為以後進入社會做準備

d.直接參與社會

選項 a b c d

數據 14 118 13 5

問題2:您是否對本專業進行深入瞭解?

a.已有深入瞭解

b.瞭解一般

c.基本不瞭解

選項 a b c

數據 7 99 44

問題3:您將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a.畢業以後就業

b.畢業以後考研

c.畢業以後出國深造

選項 a b c

數據 44 83 23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的結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學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88%)依然將學習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見,總體來説,大一新生認識到了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並將繼續學習以獲得更高的學識來增加自己在未來就業中的身價砝碼。但與此同時,只有9.3%的同學選擇“盡全部精力學習”,而更多數同學選擇了“以學習為主,兼顧社會鍛鍊”這一方式進行大學生活的安排,可見同學們普遍接受了“大學生活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階梯這一觀點”,但同學們依然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習的主導作用,做到了本沒有過分誇大所謂“能力”的作用而放棄學習。

在第三道題目中,我們直接向受訪者詢問了他們大學畢業以後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了考研的道路,將近三成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還有15.3%的同學選擇了出國進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把重心放在學習上的意義:一是在院系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在職業市場中使自己更具競爭力;二是為將來的深造做準備。

做職業生涯規劃離不開自己的專業,在第二道題目中,我們想被調查者詢問了有關對本專業瞭解方面的問題,只有4.7%的同學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將近七成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認識模糊。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雖然打算畢業以後進行深造,抑或就業,但對自己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專業)還是瞭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見,雖然很多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只有以少部分同學能腳踏實地地做好細節工作。

總而言之,大一新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志向,並且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了初步的規劃,但依然有很多細節需要去了解,學習以及掌握。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前言:

課外閲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開啟語文教學的又一把金鑰匙。隨着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課內閲讀的效率多高,沒有課外閲讀,都不可能獲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張志公説:“從我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將課內與課外三七開”。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閲讀,以及進行多種閲讀方式方法的訓練才能培養起閲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閲讀能力。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閲讀的研究,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因此進行了此次調查。

調查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三、四、五年級的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對課外閲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大量的課外閲讀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老師對此的認識卻有所偏差。23%的學生認為讀課外書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讀物的選擇上也偏重於一些學習輔導類。而家長們希望孩子時時看的也是學習輔導類而不是閒書,這樣才不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可見,由於長年來推行的應試教育,使得課外閲讀受到無辜的“冷落”,使得孩子竟然與“讀書之樂”無緣

2、學生閲讀的自主性還不夠強。

從閲讀習慣的調查來看,有43%的學生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閲讀,還有學生必須在老師或家長督促下閲讀,並且很多學生選書只選擇老師推薦過或課堂上講過的有關內容,這就説明,學生閲讀自主性不強,未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着為完成任務而閲讀的現象。

3、課外閲讀的時間不是很均衡。

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調查顯示,中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5%,35%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半小時——1小時,36%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1小時以上;高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8%,看課外書的時間是半小時——1小時的是66%,看課外書的時間是約1小時以上是6%,有部分同學閲讀時間能保證1小時左右,但這個比例很小。學生沒有從課外書籍中汲取足夠的“營養”,他們只是進行了“快餐式”閲讀。究其原因,電視、電腦遊戲等大眾

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有極大的衝擊。94%的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超過一小時,100%的學生每天超過半小時。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這些,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學的能力。

4、家庭讀書氛圍不濃。

七八十年代的“讀書無用論”、“腦體倒掛”的現象,使如今年輕的家長成為犧牲品;如今又因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父母們一方面疲於工作,一方面在工作之餘又只顧娛樂放鬆,他們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的成長需求,為孩子創設條件。學生家庭藏書量少,27%的學生家庭藏書達不到10冊,60%的學生家庭藏書在50冊以下。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閲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解決當前小學課外閲讀現狀的對策:

1、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激發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給學生先講故事,再讓學生複述;經常鼓勵愛讀書、善讀書、會讀書的學生並讓他們談體會;以古今中外苦讀成才的故事激勵學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開展讀書筆記評展、課外閲讀故事會、精彩詩篇朗誦會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閲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渴求性的自我行為。

2、學校、家庭營造氛圍,促進閲讀。

教師可通過讀書角、圖書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學生有足夠的書可讀;教師和學生可共讀一本書,共同分析,引起心靈

的共鳴,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同時學校可按校園環境的規劃,精心設計每個空間,使整個校園既有優美的環境,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這種無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將閲讀興趣轉化為自覺的閲讀實踐。家庭是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要場所,最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閲讀行為。因此,應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閲讀計劃,共同閲讀,或者在孩子讀完一部書後,給自己講主要內容,或者家長和孩子比賽讀書,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的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3、指導閲讀方法。

小學生課外閲讀的開始,均出自自發性並帶有盲目性。閲讀的方式也多為簡單的瀏覽。為了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精讀、細讀、劃線、加點、眉批、朗讀、默讀、速讀、精讀乃至背誦等方法閲讀課外讀物,既要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又要深入領會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指導他們學會摘抄好詞佳句、作批註、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讀書方法,做好知識積累。培養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他們將工具書放在案頭,凡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都要通過查閲工具書解決。

4、 保證充足的閲讀時間。

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課外閲讀,沒有整塊時間,就用零散時間,讓學生學會擠時間讀書,同時不侷限閲讀地點,可以是教室、閲覽室,也可以是綠蔭下、操場上、走廊裏等,另外也不強求獨立閲讀,可以是兩人、三人甚至是小組閲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前言:瞭解春節

我們都知道在去年奧運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實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調查數據中顯示35%的人羣還沒有真正地去執行。不過我們知道這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對於政府社在環境保護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訪者的態度是政府的環保的監管力度還是有待提高和改進。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內容: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小年——臘月二十三

當代許多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發現自己所學知識難以達到市場需求,從而缺少了很多從事社會實踐的機會,自然對社會調查報告也是採取不在乎的態度。

我們北方的“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衞生。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衞生大掃除。

小年也叫祭灶節。祭灶,即祭送灶神昇天,據民間傳説,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接玉皇——臘月二十五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調查顯示,選擇做技術工人或農民的人數合計不到8%,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當前工人和農民的境遇和社會地位的確無法與其他幾種職業相比。而且這一代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即使農村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也遠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學生勞動的機會更少。家長、老師僅對學生的成績提出要求,甚至還向學生灌輸“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落後思想,這些都增加了學生對勞動的鄙夷。事實上國家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而且學生中的大多數也將進入普通勞動者的大軍,追求較高層次的職業本也無可厚非,但學生對勞動的鄙夷的態度既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也不利於個人成長。因此在中小學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對生產勞動的深厚感情是一項亟待加強的重要工作。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説,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服邪氣者也。” 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 後來,隨着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説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經濟、管理、旅遊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遊規模等,從而提出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範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遊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並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於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説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

有些人經常隨便地把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料杯,還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隨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裏面的污染物會滲透到深水裏。水就會污染,也會造成白色污染。

現在世界上的能源供應量已經為數不多了,我們必須在能源枯竭之前開發新的能源,所以我們要知道能源的發展史,這樣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這樣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嚴重的話,恐怕還沒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為混球一個。所以我們要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保護能源。正因為這樣,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大年初一,開門炮仗。

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鬥毆。

大年初一早晨,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每户人家都要起來。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紅爆竹,即做爆竹的紙必須是紅色的,保證爆炸以後紅的紙屑能夠遍地鋪滿,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象徵新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時滿院瑞氣,喜氣洋洋。這就是“開門爆竹”一説。而且,滿院的爆竹碎紅是不能掃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如果非要掃地不可,必須從屋子周圍掃到中央,這稱為“聚財掃”,據説這樣可以聚集財氣。同時,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現在許多地方還保存着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被調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長都在雙休日為孩子安排了興趣班課程,有關子女的各項支出中,佔據前兩位的是:上興趣班(佔80%以上)和買書(近60%)。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結尾:春節的意義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前言

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亙古以來,生存和延續生命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發展的首要問題.只要翻開一本字典就行了,婚姻,這一神聖的詞,就是對男和女結合在一起關係的社會現象的表述.生命的延續是我們肩膀上最沉重的使命,延續生命又是強盛生命的影像.

人類的生命延續離不開婚姻,婚姻又離不開共同相愛,共同的付出.愛情是生命的必需,沒有感情的婚姻是社會的悲劇.即使是在我國古代“先結婚後戀愛式”的父母包辦婚姻下,兩夫妻在同一屋檐下,日夜相對,漸漸有了默契,也會產生柴米油鹽一輩子的相守.

自從民國開來,在有識之士的大力提倡下,到了如今,自由戀愛早已深入了人心,不可抹滅.婚姻,更加離不開愛情了.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物慾的衝擊,生活的壓力,憧憬與現實之間的玩笑,信仰的缺失,因跟風的跟風,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婚姻觀,愛情觀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遭到了很大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最具代表性的一代,祖國明天建設的棟樑,備受各界人士的關注與重視.因此,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對於把握他們未來人生征途的正確航線,珍惜眼前誠摯和純潔的愛情有着重要意義.人只能活那麼一次,每次的初次排練都是生命的本身.在的慾望和共眠的慾望中,我們如何選擇,這是一個問題.

本次的關於大學生婚姻觀的研究,以整個大學生羣體為研究對象.這裏就對大學生的婚姻觀進行分析,並提出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

現狀分析

我想,不論你有沒有戀愛過,對愛情都有一定的獨特的看法;不論你有沒有結過婚,對婚姻也同樣存在着自己的理解.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愛情在婚姻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現在就就各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1.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婚姻是愛情的昇華

據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77.1%的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象徵,沒有愛情是不幸福的.贊成先有愛後有性的也佔了54.2%.對於因為生活壓力,於是傍大款的女大學生或被的那大學生,47.1%的人感到不齒,也有22.9%的人能夠接受.

2.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並非有了愛情,就必須結婚,婚姻還需要一定的生活基礎,也因此而需要承受一定的生活壓力.物質基礎,對維持婚姻的穩定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調查顯示,認為26-30歲左右,工作幾年之後,有了經濟基礎,才結婚的大學生佔68.8%的,不贊成“畢婚族”的佔了43.8%,對此無所謂的,但自己不會成為“畢婚族”的也佔了37.5%.有66.7%的男大學生希望,配偶在顧家之餘,也能有自己的工作.

3.家庭組建少不了小孩

生育態度上,有47.9%的大學生希望組成核心家庭(父母,小孩),希望生育小孩,總體上來説,都希望撫養小孩.對於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50%的人表示無所謂,順其自然.對於“未婚先孕”的問題,31.3%的大學生認為即使不結婚,也要保住孩子,相比之下,也有27.1%的表示茫然.

4.忠誠維護幸福婚姻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是中國自古以來對婚姻未來的美好願望.調查顯示,64.6%的大學生把相互忠誠放在婚姻幸福最重要因素的首位,66.7%的大學生婚姻應該從一而終,但亦有29.2%的保留意見.對於婚外情,62.5%的大學生表示,決不能發生,而且45.8%的人認為這是違反道德規範的,另外31.3%的認為婚外情好不值得同情,不可效仿的.當發生戀人與第三者發生性關係的情況,70.8%的大學生表示直接分手,不容原諒;也有22.9%相信這對他們的感情影響不大,可以處理好.但是,結婚之後,考慮的問題要更大,當背叛出現時,50%的大學生認為,出於各種原因的考慮,可以適當容忍.

5.貞操十分重要,為愛可以付出

調查顯示,64.6%的大學生認為貞操對男女都十分重要,也有20.8%的表示,對女生重要,對男生無所謂.當找到自己認為可以相守的另一半時,54.2%的大學生認為,只要兩廂情願,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另外,31.3%的保留意見,實際問題實際分析.

6.同性戀公開受外界影響

同性戀,一直是人們心中難以啟齒的暗病或畸形之症,同時亦是對傳統婚戀觀念的挑戰.輿論的壓力對同性戀有着一定的影響,28.2%的人應為,若作為一位同性戀者,不會忍受世俗的眼見,公開自己的戀情.相比之下,18.8%的人認為,出於對對方的尊重、肯定和承諾,會公開自己的戀情.然而,存在20.8%的人對這個問題表示茫然,不知素錯.

成因分析

1.在大學濃厚的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大學生間存在着很多的理想主義.大學,也是一個潮流的國度,特別是在如今日新月異的當代,戀愛的自由和解放,使得大學生們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愛情.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人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而且,受到電視劇或小説等的影響,瓊瑤式的“山無稜,天地絕,才敢與君絕”愛情,越來越深入人心.

2.即使我們如何渴望的與相愛的另一半長相廝守,我們仍需考慮到來自現實的壓力,畢竟按照一般的社會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物質支持的愛情只能是“牧歌式”的愛情.假設將負擔理想化的拋離我們,我們就會越來越遠離大地和生命,那麼愛情又會有什麼價值了?這是生存與婚姻之間的矛盾.

3.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生存和延續生命,一直以來都是亙古不變的主題.與此同時,在古代推崇的綱理倫常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思想,早已滲入人們的骨髓和靈魂.因此,生育長久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結婚之後的首要工作.而且,撫育孩子,對維持婚姻穩定具有積極和有效的作用.同時,孩子還可以寄託自己年輕時達不到的理想和目標.

4.在古代的任何一段偉大悽美,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中,忠貞的思想一直是永恆不變的主題.古代的中國,雖然是一個男權社會,男人三妻四妾還有法律保護,女人就要恪守婦人之道,不得逾越.然而,時代早已改變了,隨着時代的發展,男人也逐漸意識到忠誠的重要性.白頭偕老,不僅是卓文君的美好願望,也是當代大學生對婚姻美好的憧憬.

5.在如今物慾橫流,信仰缺失的社會,即使大學生們沒有接受系統的學習,秉着探索與學習的心態,在朋友和同學之間的隻言片語影響下,加上從眾心理的影響,依然會改變他們對貞操的看法.雖然他們依然將貞操視為男女都是什麼重要的寶物,但是當他們認為真愛來臨時,為了雙方關係的和諧與幸福,貞操還是可以為對方付出的.

6.古人云:“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在傳統道德倫理的薰陶下,人們很難接受與自己行為不同的事發生.與此同時,戀人之間為了避免外界對他們看法和評價,在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一般不會公開自己的戀情.雖然有的人會迫不及待的告訴別人,這僅是因為他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但是對於特別的愛情,人們為了保護自己與愛人,只能選擇不公開愛情.

對策與建議

1.不要將愛情與婚姻的概念混淆,婚姻要承擔的責任比愛情重得多.我們要在與之睡覺和與之共眠之間作出恰當的選擇,避免逃離現實.否則,僅會讓自己更加痛苦.雖説婚姻是愛情的昇華,但是沒有責任和物質基礎的婚姻,婚姻只能是愛情的墳墓.

2.大學教師要注意引導和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婚姻價值觀,讓他們認真清楚地認識到婚姻的偉大,美好和責任.

3.加強人生觀的教育,明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使大學生們清楚認識到當下最重要的任務是讀書學習,並不是叢眾的卻享受愛情的滋潤,不宜過早的涉足情場.人生是廣闊的,除了甜蜜的愛情外,我們還有理想,事業,學習和工作.它們與愛情交織出了生命的樂章;僅有愛情的人生就像是一首循環往復一個音調的歌曲,乏味和恬噪.

4.注意在大學生羣體中,宣揚家庭美德,鄰里和睦,尊老愛,男女平等,勤儉持家等維護婚姻穩定的思想.

5.對於婚姻,不可隨波逐流,太過在乎他人的看法.有時,在符合現實生活的條件下,為了愛情和婚姻,是可以盲目一點的.如果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一輩子,不僅會讓自己後悔,還會影響孩子對婚姻的看法.

6.大學生戀愛社會發展必然的趨勢,與其苦苦阻撓,倒不如好好規勸.勸戒他們避免未婚先孕,因為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同時對未來工作都會帶來很大的不便的壓力.不可因一時之快,斷送自己的美好前程.這方面,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和性格的原因,在男生與女生都需要引導的時候,偏重於對女生的引導和教育.

結論

大學,是一個無憂無慮,遠離父母而又富有理想主義的象牙塔.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作為社會上最活躍,最有文化知識的羣體,是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最有力的代表.婚姻,作為人類進化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在人類生命的延續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引導大學生們正確的面對婚姻.婚姻,不僅僅是愛情的昇華,在愛情昇華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面對生活現實的多方面壓力.領悟正確的婚姻觀,擁有幸福的婚姻,才能讓我們的未來走的更遠,讓我們的事業和工作錦上添花。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消費佔家庭消費的比重逐年上升,旅遊消費也逐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作為我國旅遊業的特殊消費羣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小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解我院大學生旅遊狀況以及相關看法。

關鍵字:大學生,旅遊消費,調查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4月,調查地點: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調查對象: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問卷情況:本次抽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調查問卷80份,有效問卷80份。 調查目的:解大學生旅遊狀況以及大學生對待旅遊的相關看法。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進行調查,然後進行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一)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每年旅遊次數適中,並且對待旅遊態度較合理。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我院學生43.75%每年旅遊兩次,且僅有7.5%的少量學生每年旅遊次數多於4次。對於大學生而言,每年旅遊4次以上為過度旅遊,這將花費很多的時間以及金錢。所以我們應該適量控制,合理對待旅遊。

(二)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旅遊花費較合理。統計數據表明:我院學生22.5%旅遊花費在300元以下,48.75%的大學生旅遊花費在300~500元,僅有28.75%的學生花費在500元以上。對於廣大的大學生而言,我們的生活費及其有限,除在校的日常開銷之外,我們沒有過多的積蓄。所以旅遊的每次花費不應該過多,300~500之間較合理。

(三)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更喜歡與熟人一起旅遊。調查統計數據顯示:與朋友一起旅遊的佔統計總數的60%,和班級同學一起出遊的佔1.25%,這都是與熟人一起出遊。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單獨出遊不能給予自己安全感,依賴感較強的90後更喜歡與熟人一起旅遊。所以單獨出遊的人數僅佔13.75%,和旅遊團出遊佔到18.75%。

(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更熱衷於選擇短期假日出遊。我院學生一部分需要通過轉本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有的則要面臨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他們更需要通過旅遊來舒緩壓力,放鬆心情。週末時間短暫,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出遊的人數較少,僅佔總人數的11.25%。寒暑假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兼職,所以此時出遊不是最好的時機,只有30%的同學會選擇。而像清明五一這樣的短期假日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有50%的大學生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放鬆一下。

(五)費用問題成為我院學生旅遊出行的決定性因素,旅遊的安全性不受重視。俗話説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如果沒有足夠的旅遊費用,那麼出遊就變得異常艱難。所以我院40%的人選擇費用作為影響旅遊的決定性因素。只有25%的被調查者認為旅遊途中的安全十分重要,這才是關鍵因素。當今交通事故頻發,在旅遊中受傷甚至喪命的遊客層出不窮。作為大學生更應該注重安全,而不能將安全問題忽視。

三、總結與建議

(一)南京信息職業學院學生旅遊現象普遍,並且旅遊在大學生心目中佔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不難看出,我院學生基本每年至少都有一次旅遊經歷。這對放鬆心情舒緩壓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一年兩次旅遊安排較為合理,部分學生一年旅遊次數達到四次以上。對於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也能夠充分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與便利。所以我們更應該支持與提倡大學生旅遊。

(二)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旅遊上的花費比較合理。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十分有限,除日常開銷之外,每個月也只剩下很少一部分錢,所以在旅遊的花費上應該做到用錢有度。48.75 %的學生旅遊花費合理,花費適中,值得提倡。多於500元的同學應該適量控制,避免多餘的開銷,杜絕過度消費的現象。作為大學生更應該以節約為榮,適度消費。

(三)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忽視旅遊過程中安全問題。“旅遊熱”這一詞彙為大家所熟知,如今旅遊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往往是這些問題不受大家重視。每次到短期假日,黃金週,大家紛紛選擇出遊來緩解工作或者學習的壓力。這使得安全問題凸顯,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在旅遊中受傷的遊客。安全問題永遠是第一位的,我院學生則把旅遊的費用放在首位,作為制約旅遊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極少一部分同學重視安全,我們更應該通過這份調查問卷讓大學生重視安全問題,維護好自己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只有這樣,旅遊才具有意義與價值。

(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較多選擇與熟人一起旅遊。對於愛旅遊的遊客來説,當自己看到喜愛的景色時更多的是分享。這時就需要一個或者多個好友結伴而行,既能相互照應又能分享喜悦,這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在此我想提以下幾點建議:

1:隨着旅行社數目的不斷增加,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我們更應該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自己權益被侵犯,要學會拿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不可以走極端做違法的事情。

2:網絡是把雙刃劍,隨着它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很多虛假信息通過網絡傳播,我們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這些信息。在選取旅遊目的地信息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網站,必要時可以到旅行社親自解相關信息。

3:現在經常出現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的情況,我們對此應該學會抵制,必要時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同時做到理性消費。

4:旅遊對大學生來説是個不錯的選擇,大家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一定要做好規劃,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

篇二:

一、調查説明

(一)、調查目的

近些年來,隨着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旅遊也就成現在的熱門詞彙。在整個旅遊的羣體當中,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羣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有大學生,2468.1萬人,可見大學生旅遊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所以,大學生旅遊的意義在哪?

大學生如何選擇旅遊路線,以及如何在旅遊中確保自己的安全。這一系列問題就有必要做一份調查報告來分析一下。所以,我們通過問卷形式做相關調查。並在本校發放調查問卷。通過對學生的旅遊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對得到的相關數據進行解釋分析。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8日至5月9日

(三)、調查地點

淮南師範學院

(四)、調查對象

淮南師範學院部分在校學生

(五)、調查方法

由於本次調查時間有限,且考慮到科學性和可行性。採用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計發放100份問卷,實際收回100份問卷。 方式:採取在校內隨機發放填寫問卷

二、報告正文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1、樣本結構分析

(1)、性別結構特徵

本次調查的女生佔73%,男生佔27%。女生比例大於男生比例。

(2)、年級分佈特徵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一佔40%,大二佔33%,大三佔26%,大四佔1%。大一學生居多。

2、旅遊基本特徵分析

(1)、旅遊喜好

根據統計結果,非常喜歡旅遊的人佔26%,喜歡的佔61%。

(2)、旅遊次數

根據顯示,本次調查中至少每年旅遊次數在1次以上的比例為78%,2次以上的比例為43%。

(3)、旅遊花費

調查表明1000元以下的學生所佔比例為73%。1000元以上所佔比例為27%。 説明大部分大學生經濟條件有限,在旅遊花費上面投入不多。

(4)、旅遊時間

根據調查顯示,多數人選擇寒暑假旅遊,佔總人數的48%,選擇在法定假日旅遊的比例排第二,佔38%,週末旅遊的人數佔總調查人數的24%。説明寒暑假比較長適宜長時間的外出旅遊。

3、旅遊的目的地及意義

(1)、旅遊地點的選擇

92%的人選擇國內遊,僅有8%的人選擇國外遊。國內遊中,省外佔的最多,為47%。説明大學生旅遊地點的選擇呈現多元化。

(2)、旅遊景點的選擇

這個問題的選擇上,調查中顯示大學生偏好於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觀,其人數佔到總數的38%。其次是歷史文化景觀,人數比例佔總數的31%。而對於其他景觀和現代都市文化景觀只佔到20%。這説明大學生旅遊景點的選擇偏好自然和歷史文化。

(3)、旅遊的意義

調查中發現,休閒娛樂為主要意義,佔總人數比例的47%。增長知識為意義的有24%。走親訪友為目的的則有10%。

(二)、建議與結論

大學生旅遊市場前景廣闊,旅遊市場龐大。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綜上所述,給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結論:

1、本次調查中男女比例失調,女生過多。

2、法定假日和寒暑假是出遊高峯。

3、多數大學生喜歡旅遊且偏愛自然和歷史人文景觀。對現代都市人文景觀興趣較低。

4、制定旅遊計劃時要根據大學生的經濟狀況來定。

建議:

1、薄利多銷

旅遊價格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旅遊產品的競爭力,影響着市場開拓的效果。大學生旅遊市場相對集中,規模大,但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來源相對單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家中給予的零花錢和兼職所賺。金錢成為大學生出遊的重要考慮因素,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旅遊企業要想取得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價格承受力,才能取得價格優勢,激發大學生的出遊熱情,形成規模市場,通過“薄利多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機動靈活,誠信為本

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因此要靈活推出旅遊產品組合,令旅遊方式多樣化。

3、推出多種符合學生需求的主題旅遊產品

像體育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等等,以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度,提高旅遊企業的知名度及信譽度。

4、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

比如與高校社團合作、培養學生直銷店、利用網絡促銷、採用宣傳單及海報等宣傳形式宣傳。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本小組這次調查的主題是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實況,主要採取的是問卷調查方式,調查的主要人羣包括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數信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各抽取的兩個班級,以及隨機的過路人總共400人次。由於不同學院,不同人羣之前的消費情況可能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本小組採取固定調查與隨機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增加了本次調查的準確性。本小組成員共六名,在本文最後將附上本次的問卷調查表及各人員分工情況。

調查結果

根據本組成員的調查,得出了幾個結論。第一,大多數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在800-1500元之前,1500-2500的人數則要少一些,而生活費在其他區間的人數則佔少數。第二,在我們調查的所有人當中,有65%以上的有過網購的經歷,有大約30%的人喜愛網購。由此,在大學生中網購的比例正在大幅度增加,而外出逛街購物的情況保持平衡。第三,在調查中只有10%左右的學生每月固定消費在學習方面。而除了主要的飲食消費外,大學生最主要的消費活動是外出與朋友吃飯或者玩樂等娛樂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意識並不強。在調查的最後,我們加上了一個問題,加入每月減少三分之一的生活費,你能夠正常生活麼?有70%左右的學生回答了不能。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深思。

總結

此次調查,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隨時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由此產生的消費心理也越來越高。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説,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處於被動享受的過程中,他們認為自己在大學學習階段的消費是應該的,而自己的父母供自己消費是合情合理的。這種心態的存在造就了越來越多類似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情況產生,大學生沉迷於享受和話費的越來越多,而能夠理性消費和學習性消費的卻只有一小部分。所以,我們希望學校可以加強大學生在消費方面的教育,多舉辦類似於如何理性消費。合理消費的教育講座等,讓更多的大學生學會真正的自制,自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r9dg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