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旅遊作文 >

樂山大佛遊記六年級作文

樂山大佛遊記六年級作文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佛緣的感化,在這農曆八月初一陽曆九月一號的巧緣中,濛濛細雨的天晴了,心情也隨着天氣的變化清爽了很多!

樂山大佛遊記六年級作文

我們也進行着我們的繼續旅程來到美麗的成都。沿着寬闊的馬路直來了樂山大佛之地凌雲山。

凌雲山有多高即佛就有多高,山體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尊高大的佛坐像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佛像的正前方就是岷江與大渡河的交匯處。據説建修這尊佛像主要是祈禱佛祖保佑沿江兩岸的百姓安寧沒有水患。説未也怪,自從這尊佛像建好後,一千多年來從未有過江水禍害百姓。

沿着陡峭懸崖絕壁的懸梯踏步,領略這尊千年佛像的浩大,七十二米的佛像迎空天而坐,沿着三百三十三個雲台繞佛像而行,似感佛光陣陣傳來,頓覺佛靈夢迴,心間清爽了許多。佛足下是浩浩蕩蕩的江水滔滔,佛背靠着凌雲山的青山環抱,千百年天佑華夏兒女,千百年佛光耀中華!

來這裏頓悟了佛學乃哲學的前端,來到這裏學知了佛殿廟門門檻是佛的雙肩,跨佛殿廟門時應左腳先行,一步跨越門檻,是過門,踏在門檻上即是人生之坎;識學了因果循環,因果報應,佛像前擺的花是因,放存的水果才是果;識學了佛寺、廟沒有回頭路。

原來人的第六感覺才知道是佛學,知道了佛學不是封建述信,是理性思考的前端科學。怪不得千里百年來佛事一直在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佛在人們的思想與理念之中。由此看來佛之光廣、佛光之普照,萬物之承佛佑確是應該。

學佛禮,知佛識,懂佛語,覺佛語,拜佛祖,迎佛光,祈佛佑,是樂山大佛行的悟。

來這裏才知道佛祖的接班人是阿彌陀佛,知道了觀世音還沒有修成佛。佛祖之大難有容乃大,佛光普天地滋潤萬物,佛佑世間萬物都是平安吉祥。佛學是哲學而超哲學,是科學而超好科學,是宗教而超宗教的一種文化,也是最早的辯證法。

佛在心,愛在心中,心中有佛,胸中有愛。參佛經,覺佛悟,你我始從,行善舉,積大德,善行天下,徳贏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lvyouzuowen/md43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