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數學生活日記錦集七篇

數學生活日記錦集七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生活日記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生活日記錦集七篇

數學生活日記 篇1

三八節那天下午,我們班大多數同學和我們高老師一起到郊外,拜訪她二十年前剛開始工作時執教過的母校。

因為,三八那天下午,我們放假一晌,沒有語文家庭作業。老師説:“如果誰願意和她一起去,下午1:40到2:00在綠地廣場集合。可以帶點水和食物,不能騎自行車,要步行。5:00返回到綠地廣場。”還聽老師説,以前老師乘坐校車走這一段路得用四十分鐘。我心中粗略的估計一下:走這段路乘坐校車單程得花去四十分鐘時間,我們小學生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走,假設比校車慢一半,那麼,我們單程得用八十分鐘時間,往返就得一百六十分鐘。

我們從兩點出發到五點返回原處,只有一百八十分鐘時間。一百八十分鐘減去一百六十分鐘,也就是二十分鐘。想到這兒,我決定不帶水和食物,去的時間喝足水,回來時媽媽接我時再讓她帶上水,就可以了,這樣我可以輕裝上陣了。由於,別的同學有帶水的、有帶吃的、有帶小動物的。而我是輕裝上陣,所以一路是遙遙領先。果然,我們在那兒只停留了大約十分鐘。因為學校已經搬遷走了,只留舊校舍在那兒,老師不由得見物思人。給我們講述了一些故事,此行的目的第一是磨練大家的意志;第二是讓大家知道以後要節約用水。返程時,老師用激將法,看誰先跑到綠地廣場,我們你追我趕,比去時的速度還快,我首先衝在前邊,由於跑得快,出汗多,缺乏水的潤澤,此時,使我真正懂得了水到關鍵時候的用處,平時我們要節約用水。

三八這天下午,我的收穫是:第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第二,陪伴老師過一個有意義的三八節;第三,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堅持就是勝利;第四,節約用水。

數學生活日記 篇2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裏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麼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計吧?我想了好久,假如我能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有一塊小區分佈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佈圖,我看到分佈圖上面最大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與層數,我就能算出户數,但每户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户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務後,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幹的,還能統計出小區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

數學生活日記 篇3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媽媽要去買菜。

我們來到菜市場,菜市場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特別熱鬧。我和媽媽來到一個攤位。“老闆,西紅柿怎麼賣呀?”“今天西紅柿的價錢是昨天的90%!”聽了老闆的話,我就想:今天的價錢是昨天的90%,那麼今天的價錢是多少呢?昨天是1。2元一斤,今天就是1。2乘90%等於1。08元。緊接着我又算出了今天價錢是昨天的95%的茄子的價錢,是1。2乘95%等於1。14元等等。最後,媽媽買完了菜,分別是:茄子3元,西紅柿2。5元,黃瓜1。4元,還有兩個雞腿共花10元,還買了一個西瓜花了8。5元,我算了算,共花了25。4元。

通過這次買菜我不僅學會了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充分地瞭解到社會中的物價。

數學生活日記 篇4

小兔花花、小豬胖胖和小猴靈靈是好朋友。放暑假了,它們結伴到森林公園裏去玩。玩着玩着,來到了智慧老人開的森林商店門口,看見許多小動物圍在那兒。性急的靈靈説:“它們在幹什麼,我們也去瞧瞧熱鬧。”原來商店門口有個答題送汽水的告示,題目是這樣的:汽水一元錢一瓶,每兩個空瓶可以換一瓶汽水,20元錢可以喝多少瓶汽水?答對題目的,可以免費喝一瓶汽水。

小猴靈靈説:“這還不簡單,20元錢可以買20瓶汽水啊。”

小豬胖胖晃了晃大耳朵,胸有成竹地説:“不對,應該是30瓶,喝完汽水的20個空瓶還可以換10瓶汽水呢!”

小兔花花眨了眨圓圓的大眼睛,細聲細氣地説:“你們都説錯了,20元錢能喝40瓶汽水。”

智慧老人也加入它們的談話中,“花花説的對,你能告訴我是怎麼想的嗎?”

小兔花花説:“先用20元錢買20瓶汽水,喝完後再用20個空瓶換10瓶汽水,10個空瓶又可以換5瓶汽水;然後,先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後再用6個空瓶,把剛才喝的一瓶汽水錢付掉再換2瓶汽水;接着,再用2個空瓶換一瓶汽水;最後,再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後用手中的兩個空瓶把汽水錢付掉。這樣就可以喝40瓶汽水呢。”

智慧老人高興地摸了摸小兔花花的頭,送給了它們一瓶汽水,三個好朋友拿着汽水開開心心地去分享了。

數學生活日記 篇5

我是一個喜歡研究數學推理問題的,覺得那些邏輯推理很有趣,能給我帶來心靈的滿足。一天,當我遇到這樣的題後,我就開始沉思,那道題是這樣説的:

有甲乙丙三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信筒,甲房信筒的標籤上寫到:小王在此房。乙房信筒的標籤上寫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標籤上寫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個信筒上的標籤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問:小王在哪個房間裏?

或許是當時腦子有些迷惑,或許是看到這滿滿的三行字發怵,大腦一片空白。我又仔細的從字裏行間尋找條件,決定用嘗試法來進行假設。

假設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標籤是正確的,説小王在甲房裏,那麼乙房信筒標籤上説小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確的,不符合題中”只有一個標籤是正確的“的條件。所以,假設一不成立。

抬頭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對於接下來的解題思路更加有信心了。

假設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標籤是正確的,説小王不在乙房,那麼甲房信筒的標籤上説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標籤上説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標籤上説的是錯的,甲房信筒的標籤上説的也是錯的話,那麼就表示小王應該在甲房又應該不在甲房。兩者矛盾,所以假設二也不成立。

假設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標籤上説的是正確的,説小王不在甲房,那麼甲房信筒的標籤上説小王在此房就是錯的,這一點符合條件。乙房信筒的標籤上説的是錯的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説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見,假設三成立,結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來後,我一蹦三尺高,興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題目拿給爸爸看,爸爸誇我思維活躍,又使我對數學更加感興趣了。從此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這些趣味數學題,在數學王國中探尋奧祕。

數學生活日記 篇6

今天,媽媽跟我説:“雪飛,跟你玩個遊戲吧!”我説:“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遊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説:“你自己想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如果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如果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數學生活日記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是不能缺少的。每一件事中都會有數學的成分。

比如説:商場打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數學。一件衣服打五折,現價250元,我們就可以求出原價,250除以10分之5得出500元。

裝修房子的時候,要買地磚,我們也可以運用數學算出最省錢的選擇。假如説這個房子70平方米,要鋪滿地磚。現在有兩種選擇,買5平方米的地磚,每塊20元;買10平方米的地磚,每塊50元。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運用數學來解決。先求出第一種的價格:70除以5等於14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塊地磚,再用14乘以20等於280元算出總的價格;再求第二種的價格:70除以10等用於7塊,再用7乘以50等於350元。很明顯第一種便宜。

再比如説,我們家要粉刷牆壁共57個平方。粉刷牆壁每平方米50元,共需要多少元?用57乘以50就得出2850元。

數學的用處還有很多很多……只待你發現。

標籤: 七篇 數學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w0x3g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