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關於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彙編九篇

關於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彙編九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生活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彙編九篇

數學生活日記 篇1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購物、設計等都用着他。在這兒,我談一談在家中處理家務,他也跟數學有緊密的聯繫。

設想一下,你要做以下幾件事:燒水(5分鐘),掃地(8分鐘),倒垃圾(3分鐘),拖地(7分鐘)。如果真按常規方法就要將5、8、3、7相加,得5+8+3+7=23(分)。但仔細一想,實際在燒水的五分鐘時完全可以做接下來的掃地這件事,這樣就省下了一部分時間。則(8—5)+3+7=13(分)。

還有烙餅,餅雖然好吃,但是還有不少學問呢。那天,媽媽要我幫她烙餅。烙餅時,我突然想到如何烙餅能夠節省時間?假設有三個餅,兩面都要烙,一個平底鍋能放下兩張餅,烙一次需要一分鐘,則最少烙完的時間是多少?一般來説,我們通常會這樣做:先放進兩張餅烙(1分鐘)→再翻過來烙(1分鐘)→拿出兩張餅,放進最後一張餅烙(1分鐘)→再翻過來烙(1分鐘)。則1+1+1+1=4(分)。而省時做法則是:先放進兩張餅烙(1分鐘)→拿出其中一張餅,放進另一張餅烙,將在鍋裏的另一張已烙好一面的餅翻過來繼續烙(1分鐘)→拿出一張餅,再放進另一張半熟的餅,將另放在鍋裏的一張餅翻過來繼續烙(1分鐘)。則1+1+1=3(分)。

想到這兒以後,我驚訝數學的實用性,不由得喜不自勝。烙餅,對我來説已成了一件趣事。在餅的香味中,我一邊開心的品嚐着,一邊想着數學的作用及普遍性,更加佩服、喜歡他了。

現在,大家應該體會到了數學的神奇了吧,我可是深深的迷上了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把他運用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數學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創造更簡潔,更舒適的生活。

數學生活日記 篇2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於發現總結,就可以解決身邊的許多問題。

一天,媽媽給我了9個硬幣,説:“這兒有9枚硬幣,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夠將假硬幣找出來?”我説:“這還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象沒什麼不同嘛。我又用東西敲一敲,聲音好象也一樣!怎麼辦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幣和假硬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媽媽笑了笑,給我了一個沒有砝碼的天平,説:“嗯,假硬幣的質量輕一些,但我只有沒有砝碼的天平,你想辦法把假硬幣找出來吧。”

我先把硬幣分成了3份,然後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天平沒有反映,我想假硬幣肯定不在這2份裏面。但我不放心,從天平上拿下了左邊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開始時沒什麼反映,但左邊的這端慢慢的翹起來了,哦,假硬幣果然在左邊的這3枚硬幣裏。我又拿出了左邊硬幣中的2枚稱,好象一樣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幣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來。“對,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出生活中的數學題,真不錯!”媽媽説。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需稱兩次,就從9枚硬幣裏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幣。

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數學——原來是那麼有趣

數學生活日記 篇3

週六的早上,我和媽媽去大時代,看見裏面正在搞活動,我上前一看,原來是羊奶粉優惠,變成了買三袋送一袋。一種36元,一種32元,還有一種28元。到底哪種更優惠?我拿起筆算起來。

先算36元1袋的。原來買3袋需要3×36元=108元,現在4袋才要10元。那現在1袋是108÷4=27元。

再算32元1袋的。原來買3袋需要3×32元=96元,現在4袋才要96元。那現在1袋是96÷4=24元。

然後算28元1袋的。原來買3袋需要3×28元=84元,現在4袋才要84元。那現在1袋是84÷4=21元。

36元的優惠了36——27=9元,32元的優惠了32——24=8元,28元的優惠了28——21=7元。通過比較,我發現同樣買三送一,價格越高,優惠的越多,價格越低,優惠的越少。

啊,生活中的知識真不少,只要細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數學生活日記 篇4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回濮陽。

在路上,媽媽問我:“從安陽到濮陽一共是100公里,我們現在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若是以這樣的速度我們什麼時候能到濮陽?”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終於回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路程問題。想到這個,我頓時茅塞頓開,對媽媽説出了我的解題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來每分鐘行2千米,然後用100除以2,算出來從安陽到濮陽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鐘就可到達。”

媽媽問我為什麼這樣算,我説:“因為路程除以速度等於時間,100千米除以每小時120 千米除不盡,所以我把每小時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鐘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時間。”媽媽聽了我的解題思路,直誇我知道動腦筋了。我得到表揚心裏高興極了,生活中到處是數學,學好數學知識真好!

數學生活日記 篇5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在我的數學啟蒙老師鄭徵的靈活教導下,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你去文具店買6本練習本,每本5角錢,一共要用多少錢?42位師生去遊樂場遊玩,門票每人5元,帶300元夠不夠?家裏要裝修估算要用多少塊兒瓷磚?

我在學習了米、分米、釐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就學會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測量身高。我給自己量的身高是146釐米,也可用學過的小數的知識表示為1。46米。我還給爸爸、媽媽量身高,分別量出的數據為175釐米(或1。75米)和165釐米(或1。65米)。我還通過測量我的一步長度,學會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個運動場的面積。長=一步長度(0。4米)×步數,寬=一步長度(0。4米)×步數,運動場的面積=長×寬。看到家裏的正方形地板磚,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邊長是80釐米。我很快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80釐米×80釐米=6400平方釐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釐米,所以6400平方釐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鋪了16塊,那面積就可表示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過實際動手測量、計算,加深了我對米、釐米以及小數和麪積的理解,鞏固了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身高的測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快樂。

我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繫得太緊密了。我知道只有學好數學,才能更好地讓數學真正地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數學王國的奇妙和樂趣吧!

數學生活日記 篇6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麼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的三角形,綠色的三角形面積佔矩形面積的15%,黃色三角形的面積是21平方釐米,問: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訴一個佔的面積與另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這怎麼求嗎?坐在椅子上的媽媽看了一眼,嘲笑我説:"哼,還説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媽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着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麼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並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佔了矩形的一半,一個黃三角形與一個綠三角形又佔矩形的一半,而綠色的三角形面積佔矩形面積的15%那麼黃色三角形佔矩形面積的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釐米)。

原來這麼簡單,多虧了媽媽的激將法啊!

數學生活日記 篇7

我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現,數學真的無處不在啊,仔細想一想,真的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有趣事情。

我的姑姑開了一家商店,裏面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煙酒等,很齊全,每次去姑姑那裏,替姑姑收錢成了我的樂趣。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一位阿姨來買東西,她買了一條毛巾六元,一盒紅燒牛肉麪3。5元,一塊香皂4元,1包瓜子2。5元。阿姨付了20元錢,姐姐説“姿萱:你算算應找阿姨多少錢?”我急忙接過錢去,在心裏算:6+3。5+4+2。5=16(元) 20——16=4(元)我向姐姐説應找回阿姨4元錢。姑姑連聲説:“你的數學很棒哦!口算就能算出來,而且又那麼快!”

過了一會兒,一個叔叔急匆匆來到商店裏,馬上要開會,需要一箱蘇打水,姑姑説:“一瓶單買2元,一箱是48元。”叔叔剛買過走後。姐姐問我,知道剛才一箱有多少瓶嗎?我腦海裏出現一個算式:48÷2=24(瓶)就脱口而出24瓶。姐姐笑着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開心的笑了。

無論簡單或是困難,生活中的數學都是那麼的奧妙。以前我認為數學很普通,但這次經歷給我很大啟發。原來生活就是學習的另一課堂啊!

數學生活日記 篇8

周天,我在姥姥家的時候,看見外公在本上認真的在寫着什麼,我就跑去看,外公告訴我説:“這個本是外公家記水,電,天然氣的帳本,是兩個月一記的。”

我翻着看外公的帳本,翻到記天然氣的其中一頁看見幾個數字,8月,3623,3585,38立方和60。8元,問了外公我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氣表上的讀數,3585是6月表上的讀數,3623——3585=38立方,就算出了6月和7月所用的天然氣量,每立方氣是1。6元,38*1。6=60。8元,這樣就知道了6,7這2個月天然氣花了多少錢。

水和電外公也是這樣算的,外公的.記賬本中用到了數學中最基本的減法和乘法,在生活中數學處處可見。

數學生活日記 篇9

語文教會了我們寫作,可是數學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數學,就像是一位愛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細地去尋找是很難發現的,但生活中又處處有數學,就請看看我的數學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學,媽媽説吃完飯帶我和弟弟去百貨大樓。我和弟弟高興得不得了,我還不停地催促媽媽”你快點做飯,我們都等着你呢!“”我還要煎餅哩。用一隻平底鍋煎餅,每次只能放兩隻,煎一隻需要2分鐘,還規定正反兩個面需要1分鐘,我們三個煎三隻餅需要多少分鐘?“我想了好一會兒才答道:”先將兩隻餅同時放入鍋中一起煎,一分鐘後兩隻都熟了一面,這時可以將一隻取出,另一隻翻過去,再放入第三隻,又煎了一分鐘,將兩面都煎好的那隻取出來,把第三隻翻過去 ,再將第一隻放入煎,再煎一分鐘就會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鐘。“媽媽高興的誇獎我:”看來你的數學學得不錯麼!“這時,餅已經煎好了,可我還在思考:對,數學就是這樣的!我們很快的吃完了飯,踏上了去百貨大樓的路程······

到了百貨大樓,我吵着讓媽媽給我買好東西,媽媽慢里斯條的説:”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於兩袋餅乾的重量,4袋牛肉乾的重量等於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餅乾等於幾袋牛肉乾的重量?如果你答對了,我就給你買。“”哼,這還不簡單。根據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兩袋餅乾的重量和4袋牛肉乾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兩袋餅乾的重量=4袋牛肉乾的重量。所以嘛,一袋餅乾的重量=兩袋牛肉乾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裏感謝數學,是它讓我得到了這麼多的東西。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能給細心的孩子帶來無限的歡樂,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卻找不帶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0zv4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