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編九篇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編九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生活日記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範文彙編九篇

數學生活日記 篇1

生活中的數學需要我們細心發現,為同學們特別提供了數學生活日記容積與體積,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由於容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學認為容積就是體積。其實,體積與容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是有區別的:

一、意義不同。體積是指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而容積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一個物體有體積,但它不一定有容積。

二、測量方法不同。求物體的體積是從物體的外面測量它的長、寬、高進行計算,而求物體的容積則必須從裏面來測量它的長、寬、高,然後計算。因此,對於同一個物體,一般地説,它的容積要比體積小。

三、單位名稱不完全相同。體積單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體、氣體的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相同,而盛液體的容積單位一般用升、毫升。

本文就是我們為廣大同學準備的數學生活日記容積與體積,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學習起到一定作用!

數學生活日記 篇2

幾天前數學課,邵老師帶我們去體驗一千米有多長。

老師告訴我們操場一週是200米,要走幾圈是一千米呢?同學們異口同聲説:“5圈”老師有點擔心又有點神祕地説:“你們走得下來嗎?”我們自以為是説:“能”。

開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盡了,但是我還是艱難地走完了5圈,別人也都像我一樣。有同學還記錄了我們走得時間,我們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鐘。老師問我們:“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學説:“累、苦、腰痠背痛、全身乏力”老師笑着説:“還自以為是嗎?”我們有氣無力地回答:“不了。”

這就是邵老師帶着我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故事

數學生活日記 篇3

今天,我去學校回家後,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他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麼呢?”我咬着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隻筆袋8元,一隻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數學生活日記 篇4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今天我就遇到了一個,它給我很深的教訓

下午五點多,媽媽讓我幫他照看小賣部,他還告訴我各種商品的價格。如果記不清商品的價格可以不賣,會算賬的儘量算。媽媽走後不久就有一位叔叔來買東西了,他買了四包糖,兩瓶綠茶和兩瓶紅茶一瓶礦泉水一瓶飲料,還有兩瓶營養快線。我來算一下帳。“一瓶綠茶和紅茶,一瓶礦泉水,一瓶飲料都是2。5元”“不用麻煩你了,小朋友,我已經替你算好了,一共是23元”那位叔叔説。他遞給我30元錢。我心想竟然有人給我算賬太好了,不用費力了。我就從抽屜裏拿出一張五元和兩張一元錢找給他。叔叔離開後我美滋滋的,替媽媽賣了這麼多東西媽媽一定會表揚我的。一會兒媽媽回來了,知道事情經過後説:“你算錯了兩瓶營養快線8元,四包糖4元,幾瓶飲料每瓶2。5元,加在一起是27元,應找回30——27=3元”。我這是才明白上了那位叔叔的當。慚愧的低下了頭。

生活中還有許多數學,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和思考才能發現。我以後一定要多思考多留心。

數學生活日記 篇5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有好多人捐錢給那些沒有學上的人,就想起:我的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民,如果每個人每天節省1角錢,這樣的話,我國全國節約了1300萬元了,每個人從小學上到大學要用1萬多元,照這樣計算可以讓1085為沒有上學的小朋友,把這些錢給那些小朋友多麼好阿!如果我有這麼多錢一定平均分給小朋友們!

我突然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也有壞處阿,恩不好不好!因為如果每個人每天多要浪費13億水了,多不話來阿!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了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子:1300000000除以1000乘200等於260000000克再用260000000等於260噸水就是足足可以用上個2,3年了呀!我去問爸爸媽媽:“1噸水可以發電100度電?”我有想了想,算了算想出來了,哪就是説260噸水就可以發26000度電了。

哇哇!我一下子驚呆了五分鐘,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會這麼多的作用阿!所以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起要節約水利用水,不要浪費一滴水了,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浪費了!

我相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遊戲中也能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數學生活日記 篇6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媽媽要去買菜。

我們來到菜市場,菜市場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特別熱鬧。我和媽媽來到一個攤位。“老闆,西紅柿怎麼賣呀?”“今天西紅柿的價錢是昨天的90%!”聽了老闆的話,我就想:今天的價錢是昨天的90%,那麼今天的價錢是多少呢?昨天是1。2元一斤,今天就是1。2乘90%等於1。08元。緊接着我又算出了今天價錢是昨天的95%的茄子的價錢,是1。2乘95%等於1。14元等等。最後,媽媽買完了菜,分別是:茄子3元,西紅柿2。5元,黃瓜1。4元,還有兩個雞腿共花10元,還買了一個西瓜花了8。5元,我算了算,共花了25。4元。

通過這次買菜我不僅學會了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充分地瞭解到社會中的物價。

數學生活日記 篇7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學到了年、月、日這一單元,可有趣了。

第二節課是數學課,清脆的上課鈴過後,我們的胡老師快步走上講台滿臉微笑地説:“請大家把書翻到46頁,看第一題。”老師問大家:“同學們知道不知道新中國成立是哪一年呢?”同學們齊聲答道:“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老師説:“同學們真棒,接着聽下一題:申奧成功是哪一年?”同學們都鴉雀無聲都不知道了,老師説:“我來告訴大家,申奧成功是20xx年7月13日”。接着老師詳細的講了一些有關年、月的知識。

‘年’有平年和閏年,平年的二月是28天,平年有365天。閏年的二月是29天,閏年有366天。每隔四年閏一次年,要想知道哪一年是不是閏年,要用年數除以400就能算出來,能被除盡的就是閏年,比如:明年是20xx年可以除盡,明年就是閏年。一年的12個月中:一、三、五、七、八、十、臘是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個月有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

學了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古代人們的智慧,數學知識太奧妙了,我要在數學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吸取更多的知識。

數學生活日記 篇8

以前,我一直都對自己的數學成績不穩定而煩惱。因為每一次考試我總不能如願拿到100分。每一次考得不好,回家總是要遭到對我數學要求很高的爸爸的質問,而我卻找不出理由解釋。因為錯的題目都不是難題。可見,我是敗在“粗心”上啦!所以,我一直都在苦苦的尋找着克服“粗心”毛病的好方法,我可不想每一次都遭爸爸的拷問。

我不敢相信,我找了將近一年多的方法竟然在一次數學考試後找到啦!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在今天數學期中考試中,曹老師在考前一再提醒我們,每個題都要要打打草稿再寫到試卷上去,檢查時也得在草稿紙上再算一次。開始考了,我認真的答着題,當然,也不忘老師的提醒,在草稿紙上一筆一劃的寫着算式,還不時請尺子來幫忙。我把每一道題都在草稿紙上算兩三遍,再驗算一次。為了保險,每一道應用題,我都把過程寫了下來,每寫一步,先想想理由,再寫下一步。為了使自己看得清草稿,我一改往日的亂寫亂畫,草稿紙上的字也寫得工工整整的。我時而閉眼冥思,時而低頭默想。哈!終於順利答完了試卷!我長吁了一口氣!一看時間,還有15分鐘,我覺得應該再檢查一遍,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嘛。我又拿起尺子和鉛筆,又慢慢地琢磨起每一題來。收完卷,老師又收了草稿紙。只聽曹老師一個勁的表揚我,説我的草稿書寫得很工整,考得應該不錯!我有點勝利在望的感覺!

試卷發下來了,我的數學果然考了100分!我內心一陣狂喜!看樣子打好草稿真是一種克服粗心的好辦法!後來我總結了經驗,以後做題,每寫一步,都要認真思考,一步三回頭,發現錯誤,就會立即改正。不然,當你走完全程時,再回過頭來找錯誤,可就難得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草稿不僅要寫,而且要認真寫,這樣你的心也會隨之靜下來。若是你的草稿亂寫亂畫,那你可能啥都看不清,就算看得清,也要費很長時間去辨別。有了這把金鑰匙,我再也不用擔心“粗心”這個“大敵人”啦!

數學生活日記 篇9

今天下午,姑姑告訴我,要帶我去商場買東西,我真是太高興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然後高高興興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場裏,姑姑買了好多的東西,然後,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場的收銀台前結賬,只見商場的阿姨點清了姑姑買的所有東西之後説:”您一共119元。“姑姑給阿姨200元時,我在想商場的阿姨應該找給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當我算出來的時候,商場的阿姨已經找過姑姑錢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麼更好的計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案呢?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之前我在數學課裏學過的知識,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數120“,然後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後,利用多算要用減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方式,80+1=81元。這樣快多了,我高興的把想法告訴了姑姑,姑姑聽完之後,摸摸我的頭,笑着説:”遠遠你長大了,知道把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了,真為你高興。“我得到了姑姑了稱讚,心裏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後,在休息的過程中,姑姑突然給我出了一道題説要考考我,問題是”小明有49本作文本和99本數學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業本?“我當時沒有想太多的拿起筆就筆算起來,這時姑姑卻告訴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鐘左右才算出來是148本。姑姑笑了笑,説”剛才在商場不是很會動腦子嗎?現在怎麼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剛才的一幕時,哦,原來,姑姑是為了讓我更多的去經歷生活中數學運用方法呀,哼哼……我腦子靈機一動,很得意的告訴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聽,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後50+100=150,150裏面我多算了2個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對了吧!“這時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實實在在的經歷到了生活當中的數學,想不到看似簡單的一道數學題,竟會有這麼大的奧祕呀!看來,真不能小看了這些不簡單的數字和數學算術題呢,呵呵,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數學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epqp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