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老師作文 >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集錦15篇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集錦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集錦15篇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

你知道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是誰嗎?你不知道吧,那就由我來告訴你吧: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不是教我學習的老師,也不是我的家長,而是“漂流書”。可能你又要問,為什麼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是漂流書呢?那就先説説髮漂流書前的我吧。

一開始我並不喜歡看課外書,因為我覺得看課外書煩死人了,尤其在看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讓我頭昏腦脹。你想對於這個不認識的朋友,還要查字典,有時一查就是好長時間,總之反正就是四個字“煩死人了”。由於不喜歡看課外書,所以語文成績下降,作文也寫不好。教語文陸老師説:“你要多看點課外書,補充些知識。”我對老師説:“我不喜歡看課外書。”

可自從學校開展“漂流書”活動以後,規定每人必須都要看漂流書。輪到我們班了,我們看的是《時代廣場的蟋蟀》,別班的同學都對我説:“這本書很好看。”可我不大相信,不過有點心動。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就來瞧瞧。於是,把作業快點做完後,我就翻開了這本書。沒想到,一拿起就放不下,蟋蟀柴斯特的命運緊緊吸引着我。沒幾天,我就看完了。呀,原來課外書這麼好看,我喜歡上了看書。現在,我看的課外書可多了,比如:《淘氣包和他們的魔法》、《窗邊的小豆豆》、《夏絡的網》、《小貓日記之球球老老鼠》……

我發現,書讀多了後,上課積極舉手了,自信了;作業不僅速度快(以前老磨蹭,總要老師催),還質量高;知道的知識也多了,學習越來越有興趣了;老師也不止一次表揚我,我更高興了,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漂流書,就是我們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2

人們都説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但是我想説我的啟蒙老師郭老師卻像爸爸一樣,他是一個嚴厲、認真的好老師。在我的記憶中我從小就是一個愛哭的孩子。在幼兒園裏,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哭,和小朋友有了矛盾我會哭,做錯了事情我也會哭。我自己也知道經常哭不好,可是,不知為什麼,只要遇到困難和受到委曲的時候,我的眼淚就忍不住地往下掉,在幼兒園的幾年裏,我總是改不掉愛哭的壞毛病。

上小學了,迎接我的新老師是一個男老師,他個子不高,瘦瘦的,可是,他每走一步路,每説一句話都非常的堅定有力。郭老師做事、上課都非常認真。當我們做錯事,遇到困難時,郭老師都會認真地給我們講道理,耐心地教我們如何解決困難,在郭老師的幫助下,我慢慢地不再經常哭了。

有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和幾個同學跑到離教室很遠的地方去玩了,上課鈴響了,我們沒聽到,等我們發現已經上課了,跑回教室時,同學們已經上了半節課了。我推開教室的門,看見郭老師站在講台上,嚴厲地看着我們,我的眼淚嘩啦嘩啦地往下掉。我説:“不是我自己想去玩,是其他同學叫我去的。”我想為自己找一點理由,希望郭老師不要批評我。放學後,郭老師把我留下來,在辦公室裏,郭老師對我説“一個人犯了錯誤不緊,但是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你要記住你是一個男子漢,不能輕易掉眼淚,掉眼淚是軟弱,害怕困難的表現!”我以為受了批評我會哭,但是,聽到郭老師的這些話,我突然不想哭了。我想:我錯了,我就要用行動承認錯誤,我不能哭!

從那次以後,每當我想哭的時候,就會想起郭老師的話,郭老師治好了我愛哭的毛病。在我的心中,郭老師就像爸爸一樣,他教會了我勇敢和堅強!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3

20xx年,我從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孩子成為一名學生。在這快三年的時間中,我的語文老師阮是和我接觸最多的老師,也是我的啟蒙老師。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她就引導着我們誦讀經典。我每天都會被教室裏濃濃的誦讀氛圍感染着、感動着。

每天的誦讀大大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我從中獲得了自信和快樂,懂得了勤奮和堅持。老師最初領着我們誦讀《三字經》,《三字經》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類文化最寶貴的財富。通過誦讀《三字經》,我的閲讀能力提高了,在反覆誦讀中,不但誦讀的水平在逐步提高,而且知識也在不斷的增加。

不僅如此,這些琅琅上口的經典誦讀還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是説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曾經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上的布來教育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是告訴我們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做兒女的,從小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裏學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還有《弟子規》上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在教我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要感謝阮老師,是她帶我走進了經典文學殿堂,讀聖哲之言,體聖哲之心,發聖哲之語,讓我知道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我深深地感到:做一箇中國人,是多麼的自豪!我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一定會讓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煥發出更加燦爛的生機;我們將會在經典誦讀的伴隨下快樂成長!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4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哦,媽媽應該是我的第一個經典啟蒙老師。

從我記事起,媽媽便不厭其煩地給我講經典小故事,不但開啟了我的智慧,也讓讓我從中學到很多道理。

當我呀呀學語時起,媽媽便經常教我讀《唐詩宋詞》;再大些了,我已經能流利地説話了,媽媽便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她經常對我説,做人要善良;“子不學,斷機杼,幼不學,老何為”媽媽説:“小孩子,從小就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了就沒有作為了…

上幼兒園了,我把《弟子規》帶回家,媽媽又開始和我一起誦讀。記得有一回我的文具盒裏多了一塊不起眼的橡皮,媽媽發現了嚴肅地問我:“這是你的嗎?”我不以為然地説:“不是呀!”媽媽隨即説道:“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第二天,我及時把別人的東西還給了小朋友,回家後媽媽高興地誇我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媽媽經常教育我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可是在家中我可是“小皇帝”,那天奶奶管我,我順口説了句:哎呀,不用你管!媽媽聽見了立刻對我説:“父母責,須順從”,她還説:“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對奶奶不敬會很傷老人的心的”,以後的日子裏,我再也不對奶奶大吼大叫了。

現在,我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學校裏我們也在學《弟子規》我更進一步懂得了,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不忘本,處處以經典為伴,在經典的教導下努力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好學生。

誦讀經典,使我懂得該怎樣做人,要學會知恩圖報、生活自理,厚修養、會寬容,禮孝敬,尊老愛幼……是媽媽在叫我誦讀的同時,及時地監督了我,教育了我,他怎能不是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呢?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5

是誰給我指明瞭通向知識寶庫的道路?是誰使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教養的少年?是她,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楊老師。

老師,在這短短的一年中,您為我們灑下了多少汗水,您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瞧着您額上的一條條皺紋,頭上增添的一絲絲白髮,我不禁要對您説:“楊老師,您辛苦了!”

人們常把教師比做慈母、園丁。的確,您為了我們的成長,花費了多少心血啊!

記得剛來紅旗實驗小學的時候,我們班同學的字寫得普遍不好,您為了讓我們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堅持為我們寫“字頭。”班裏四十多個同學,每課十幾個生字,一天除了備課,改作業,光“字頭”就得寫五百多個。但是,您從來沒有寫亂過一筆。那些作業本,我至今還珍藏着,那蒼勁有力的字跡,滲透着您多少的心血呀!經過一個階段的練習,同學們的寫字水平都有了提高。而當您寫板書時我們卻發現,您的手腕上貼着傷濕止痛膏。多麼好的老師呀!

班裏做掃除,我們的個子小,教室的窗子高。您為了不讓我們費勁,自己登上了窗台,費力的揮動手臂擦玻璃,嚴冬時節,您在涼水裏洗抹布,一雙手凍得紅紫,可您的臉上始終帶着微笑。

您的.家離學校很遠,交通也不方便。記得那個寒冷冬天的早晨,天下着大雪,路上己積了厚厚的一層了。己經是7點50分了。這時,只聽“吱”一聲,門開了,您走了進來,雖然拿着傘,衣服卻濕了一大片。您頭髮上,眉毛上沾滿了雪花,腳上的雨靴沾滿了泥水,挽上的褲腳邊都己濕透。看得出來,您是走了很長的路。可您把雨傘一放,嘴角上掛着歉意的微笑,連水都顧不得喝一口,就開始上課了......

您是我最好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6

我的啟蒙老師是一所經典國學教學幼兒園的利老師。該幼兒園是專門教“三字經”、“論語”、“孟子”等經典國學的,學生和老師一起住校,還要吃素,還要遵守很多中國的傳統禮儀。對於年輕的老師們來説是很辛苦的,但利老師卻很有耐心和熱情。

當媽媽告訴我很快要送我去上幼兒園時,我就想上幼兒園應該很好玩,因為有很多和我一樣大的小朋友。可是當我懷着興奮的心情來到幼兒園時,雖然看到幼兒園有一些喜歡的玩具和一些喜歡看的畫,但牆上更多掛的是看不懂的字,還有很多哭泣的小朋友,吵着鬧着要跟媽媽回家。此時我也很想跟媽媽回家。當我來到教室時,到了一個高鼻子、高個子的男老師,他穿着紅襯衫、黑褲子,正在不斷地和每一位小朋友打招呼,安撫着每一位哭鬧的小朋友,等到小朋友們都平靜了,就開始上課了。

“小朋友們好!我姓利,以後大家就叫我利老師,我們一起做朋友好嗎?”李老師的話音剛落,一個小朋友又大哭起來。只見利老師慢慢哄着他,好久才把那小朋友哄好。接着,利老師就帶我們玩玩具,第一天並沒有學什麼。

第二天開始正式學習“三字經”,利老師帶着我們一句一句朗誦,可有許多小朋友沒興趣不想學,只想玩,不時還有人哭呢。利老師就會講三字經中的故事給我們聽,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隨着時間推移我們就想學了。利老師一字一句地教,有的地方要重複好幾遍。學完“三字經”接着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

總之通過利老師的教育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因爸爸去外地工作我就中斷了經典國學的學習,真想念我的啟蒙老師——利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7

從我記事開始,媽媽就給我報了很多課外班,遇到了許多啟蒙老師,如:鋼琴啟蒙老師李明福,舞蹈啟蒙老師劉秀芝,還有讓我愛上讀書的啟蒙老師彭老師……但是我認為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是我的媽媽。

媽媽是我的繪畫、手工啟蒙老師,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在班裏辦黑板報,學會做玫瑰花,還學會做麪塑,學會了很多面塑技能:捏、搓、團等。媽媽在幼兒園上美術課,我在旁邊看着媽媽上課,開始我連筆都不會拿,媽媽手把手地教我,從起輪廓到塗色,慢慢地我步入了繪畫的殿堂,喜歡上了繪畫。

媽媽是我的學習啟蒙老師。媽媽在我沒有上學時,就開始教我認表,寫拼音,寫算數題。晚上回家已經八點了,吃完飯我和媽媽就趴在餐桌上學習。媽媽為了我學習認表,專門在單位休息時間給我做了一個表的模形。雖然那時的我還在上幼兒園,但是我已經知道媽媽為了讓我提前學習這些知識,這都為了讓我上學能夠輕輕鬆鬆地學習。媽媽還是我的生活啟蒙老師。從小在媽媽打掃衞生時我就跟在媽媽的身後,看着她的動作,模仿學習。雖然不能真正幫助媽媽幹活,但是從不訓斥我,從而讓我在四歲時參加了“民生大參考——小鬼當家”欄目中有了傑出的表現:疊被子、疊衣服、擇菜……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將永遠引導我、激勵我、啟蒙我勇往直前……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8

彩虹橋、路彎彎,牽着手兒不怕摔,池塘邊荷葉下避着一隻小田雞,我鈍要長大了,別在鳴我小友人,車窗外雨賴大青蛙要一集體歸家。伴着甜蜜的歌謠我長大了,伴着父母的雙手凝集的愛我長大了,陪着我的開蒙老師《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我長大了。

在我四歲時媽媽購了這標書,天天晚上枕着媽媽的單臂聽着媽媽道書中的小故事我入進了夢城。懵懵懂懂中我機械地記住了鐵杵磨成針的李文、尊老愛幼的子路、愛國愛官的林則徐不理解他們所作的做想的包露多多意義,只感到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佳玩,就跟我望奧特曼似的有戰神和怪獸腳夠出色的了。

但跟着我緩緩的長大,啟始正規的教習生涯,我開初理結其中所包括的意思了。通功李紅的故事我知講了盡力學習“書山有路懶替徑,學海無涯甜息船”從現在訖要養成良惡的學習習慣。通過子路借米的故事,爾開始懂得“老吾老,以及我之老,幼無幼,以及己之幼”,從現在伏要尊重大家的父母,以及其餘的白叟,愛惜比本人小的小敵人。通過虎門銷煙的林則疾,我開端曉得“地下興滅,匹婦有責”,從當初起要酷愛我們的國度幹咱們邦野的棟樑之材。

現在我不侷限於聽,我開始往瞅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的經典故事,能夠説它是我學習和生活甚至我以後人生的承受。書中我感悟故事,書外我閲歷成長。願我當前的學習和人生像書中人物一樣異樣精彩。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9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弟子規》,《弟子規》裏面的內容教我們怎麼做個有禮的孩子。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幾條都是關於如何孝敬父母的,這一直銘刻在我的心裏。它讓我一直孝順父母。父母叫我時,我會迅速答應,並且很快的來到他們面前。媽媽叫我做的事,我會馬上去做,不會拖拖拉拉,及時完成。而父母教育我的時候,我會認真的傾聽,並接受認真改正。記得有一次,因為我做錯了一件事,當時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媽媽教育我的時候,我還不理解,我認為她冤枉我,經過媽媽的一翻教導,我想起了《弟子規》中的“父母教 須順承”,我趕緊接受了教育,並在以後的學習中改正過來。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這裏也讓我深受教育。在吃飯的時候,我總要把家長的長輩叫一遍才開始坐桌吃飯,吃飯時,長輩先起筷我才動筷,這一點讓我經常得到爺爺奶奶們的表揚。在和他們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我會讓他們先走,而我緊跟在他們的後面。他們想叫什麼人,我會主動幫他們去做,不用他們要求。特別是家裏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們又不在,我會主動招呼客人,等待他們回來。

在《弟子規》的規範下,我更加聽話,更加懂禮了,它是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0

我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爸爸媽媽説,這兩年我的變化可大了,一年級剛剛入學時,那個莽撞調皮的孩童,已經漸漸地知書達禮了。我的啟蒙老師張老師,不但教我文化知識,還一次又一次地教育我如何與同學相處。

一年級時,有一天放學了,我背起書包就往外衝。想着奶奶做的好吃的,我像一名籃球隊員,超過了一個人,超過了兩個人,超過了……。吔!今天又是“第一名”!這時,身後有人喊:“李奕驍同學,等一等!”原來是班主任張老師。我想,張老師總是笑嘻嘻的,我才不怕她呢,等一等就等一等!

張老師説:“奕驍,你打破同學眼鏡了,告訴老師是怎麼回事呀?”我想:“是哪個壞蛋乾的,又冤枉我!”於是,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沒有!”

這時,一位同學捧着眼鏡,對張老師説:“剛才就是他,把我撞翻在地,鏡片都掉了。”我猛然記起,剛才身後有東西摔在地上的聲音,原來是眼鏡。但我突然害怕起來,剛才不承認,現在才承認,老師同學會以為我成心撒謊,那多沒面子啊!

張老師一直靜靜地看着我,彷彿看穿了我那點小心思。她摸摸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説:“奕驍,同學相處,貴在誠實。要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這樣,同學們才會信賴你、喜歡你。你説是這樣嗎?“

我慚愧地低下了頭,鼓起了勇氣,對那位同學説:“對不起!我錯了。”他開心地説:“沒關係!你真勇敢!”我們手拉手一起走出了校門,我轉過頭,看見張老師一直目送着我們。

張老師你不但教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教我做人的道理,你是我心中的奧特曼。你知道嗎?奧特曼可是我的偶像哦!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1

我四歲的時候,為了增強自信心,提高我表達的膽量,媽媽叫我跟隨前郭縣文化館館長張雅蘭老師學習口才與表演。

張老師的課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儘管那時我年齡很小,但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清楚的記得,上課時她常説:“挺胸抬頭,坐要有坐樣,站要有站樣,表演要動作到位。”

一次她領我們學習《沁園春。雪》,只見她向前邁了一小步,消瘦的瓜子臉上帶着意氣風發的神情,雙手微曲,攥成空拳,腰板挺直,聲音洪亮:“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北國莽莽遼闊的大地中,似乎能見到那遼闊的土地上古代英雄們金戈鐵馬,笑指山河的氣概。她的聲音裏總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力量,深深地吸引我們。在跟張老師學習的時間裏,我們先後學習了《七律。長征》。《滿江紅》等詩詞,無論學習哪首詩,張老師都會給我們講詩詞背後的故事,慢慢的,我克服了上台的畏懼,同時也愛上了朗讀,愛上了表演。課上我努力學習張老師的語氣、表情、動作,真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樣,表演得生動自然。經過張老師的細心指導,我的表演曾在全省少兒才藝表演中獲得了二等獎,這全是張老師的功勞!

張老師常説:“無論學什麼都要認真,學習一怕馬虎、二怕短、三怕停止、四怕懶,勤學苦練,鐵杵成針。”張老師正是以她活潑樂觀的方式,認真細緻的態度領我們學好每一節課,她的口才課是我最喜歡的課程。在她的課堂裏,我們不僅能學到口才表演,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學習和做人的態度。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餘香久遠,回味無窮。張老師那爽朗的笑聲將會伴我很久很久……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2

人們常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的確是這樣,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是我的媽媽。

父母生我、養我、教我,尤其是媽媽,她用自己的乳汁餵養我,哺育我一天天長大,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我,是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你看她那漸瘦的身體和眼角的魚尾紋,不正是為我的成長操勞而來的嗎?白天,媽媽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努力工作賺錢,晚上又為我輔導作業,當繁星點點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給我上課了,我聽着《醜小鴨》的故事,為它的遭遇而感到傷心,《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個沒媽的,大年夜光着腳丫的可憐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被凍死在牆腳下,不由我落下憐惜的眼淚……。

我記得四歲的時候,媽媽已經教我認識了好幾百個英語單詞,當我在奶奶面前念起apple、orange……時她眼睛早已笑成一條縫,並豎起大拇指表揚我,我就念的愈加帶勁了。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把幼兒園裏的小鴨子玩具拿回家來玩,媽媽看見了問我從哪來的玩具,我説是幼兒園裏的,媽媽就批評我“不能隨便往家裏拿別人的東西”,並且第二天把玩具當面交到老師的手裏,向老師道歉。從那以後,我不論到那裏,都不隨便動別人的東西。媽媽不但教我學知識,更重要的教我做一個誠實的人。

我的媽媽,我的啟蒙老師,我愛你!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3

小學三年的生活猶如一張神聖的白紙。在這張紙上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過酸甜,有過苦辣;有過老師的諄諄教誨,也有老師的誇獎。

打開記憶的窗簾,腦海裏久久不能平靜。我駕着記憶的帆船,向遠方的彼岸駛去,我站在船頭眺望:啊!我看見了,我看見了盧老師,她可是我印象最深的啟蒙老師呀。

她叫盧麗勤,三年前來到了龍橋小學,她教我們唱歌,教我們跳舞,教我們知識……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每天老師到學校要轉兩次車,非常辛苦。可她永遠是快樂的使者,她的笑容永遠是那麼燦爛!那麼陽光!她可真是一個親切、關心同學的老師。她博覽羣書,知識淵博,不僅教語文,而且教數學。她讀課文時那抑揚頓挫的聲音深深地感染着我們,讓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

盧老師的數學課更是精彩。一次,盧老師講一道數學題的時候,我想出來的方法和老師不一樣,於是我大膽地舉起手,説出了自己的解題思路,老師思考了一會兒,點點頭説:“袁博,你這個方法也很好,與眾不同。大家今後在解題過程中也應該像這樣,多動腦筋。”這節課,盧老師教會了我一個幾乎跟數學不搭邊的道理: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能只用一種方法,應該從不同的視角來觀察事物,要靈活多變,要敢於創新,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老師,一個多麼神聖的職業,老師,沒有你的昨天,就沒有我的今天,您教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您的諄諄教導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會一直努力的!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4

奶奶把我撫養長大,不僅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的成長,更是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當我還在襁褓中時,奶奶就一邊抱着我,一邊吟誦古詩。在奶奶有節奏的哼讀中,我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夢鄉。直到我開始牙牙學語,無意識地跟着奶奶一起發出詩句中的字音,奶奶又是欣喜,又是自豪,見人就説:“我們家的寶寶,説第一句話,就是背古詩。”看着奶奶的笑臉,聽着奶奶的讚美,小小的我覺得背古詩是件快樂的事。

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奶奶的呵護下,在古詩的伴隨中一天天度過。春天的清晨,在送我上幼兒園的路上,我和奶奶吟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秋天的黃昏,林間散步,我們一起脱口而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冬日雪後,打開窗户,奶奶又教我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一首首詩句如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滋潤着我幼小的心田,引領我走向詩的國度。

讀詩,不僅讓我感受到經典的魅力,更讓我沐浴在濃濃的親情中。每年中秋,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滿小院。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嚐奶奶做的月餅。奶奶忙完廚房的事,坐到桌前,興致勃勃地説:“我們來背有關月亮的詩!”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一馬當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奶奶拿起酒杯,仰望明月,吟誦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媽媽也詩興大發。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歡樂的氛圍中。

在奶奶的啟蒙中,我敲開了經典文學寶庫的大門。謝謝您,奶奶——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作文15

書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一看見書,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來津津有味地看。我喜歡書,這與我的經典啟蒙教師有關。我的經典啟蒙教師既不是幼兒園的老師,也不是現在的老師,而是我的媽媽。

媽媽對我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視,也比較有辦法。從我出生到學説話的階段,媽媽就開始以“鸚鵡學舌”的方法教我學經典,常常用錄音機播放古詩和童話故事給我聽。媽媽説我在錄音機旁興奮不已,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學起來。我會説話時,已經會背了好幾首古詩了。同時,媽媽還用剪刀把硬紙剪成一張張卡片,在卡片上寫字,製成“字牌”,用打“字牌”的方法教我認字,讓我在玩中學,學中玩。上幼兒園前,我已經認識了好多字。

在我上幼兒園期間,媽媽又用臨摹的方法教我摹寫古詩和童話故事。就這樣,我越來越喜歡看書了。上小學時,我已經能自己看童話小故事了,後來媽媽又教我看中國經典名著,有空時,還教我練習背誦。現在,我已經能背誦《西遊記》《楊家將》《三國演義》等名著裏的不少片段故事了。上學期末,學校舉行講經典故事比賽,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參加了。我沒有辜負期望,榮獲了二等獎。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很高興,鼓勵我繼續努力,下次爭取獲得一等獎。媽媽還説:“讀書就像蓋房子,只有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蓋得又高又大,讀書也一樣,如果基礎不打好,以後就很難讀下去。你只有基礎打好了,以後才會越學越好。”

啊,媽媽不愧是我的經典啟蒙教師。

標籤: 啟蒙 集錦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laoshizuowen/dr80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