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

相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記敍文,記敍文根據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寫人的記敍文、敍事的記敍文、寫景的記敍文、狀物的記敍文幾大類。那麼優秀的記敍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1

小時候,當我第一次聽爸爸念《滿江紅》時,雖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卻會跟着爸爸抑揚頓挫的語調,依依呀呀,手舞足蹈。爸爸告訴我,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詩詞。多麼好聽呀!

一年級的時候,看到五年級大哥哥大姐姐在舞台上激昂地朗誦着:“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我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們吟誦起來。那一次,我知道了寫這首詞的是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在懵懵懂懂中,這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滿江紅》,透着一種浩然正氣,一股英雄氣概,一直敲打到我的心靈深處。多麼激動人心啊!

三年級了,我到圖書室裏閲讀了許多經典名著,也特別找了一些有關《滿江紅》的書籍看,岳飛老前輩誓死保衞家鄉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尊敬和佩服。岳飛親眼目睹了華夏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以“精忠報國”、“還我山河”為己任,即使遭受了小人陷害,他的滿腔愛國熱情不減半分。讀着他的詩詞,心裏總有一種一往無前的衝動,多麼希望祖國母親永遠強大啊!

《滿江紅》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經典啟蒙的老師,是它把我領進韻味十足的中華詩詞中,是它讓我激起無窮無盡的學習慾望。“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只有從小珍惜光陰,發奮讀書,長大之後才能報效祖國,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2

説起《弟子規》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説它是根據什麼來寫的呢?卻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弟子規》是以“孝悌”來寫的。尤其是“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是《弟子規》的總敍。

《弟子規》是我的啟蒙老師,它讓我學會了孝、禮、勤、信、仁這五條,讓我成為了一個好孩子。

它是讓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格外守規矩。

《弟子規》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距今約廣泛流傳了三百多年。希望大家都學《弟子規》,讓《弟子規》繼續廣泛流傳下去。

《弟子規》是仿照《論語》、《三字經》來寫的。

孝:長輩叫你做什麼你就趕快去做、在家在外長輩説話不能插嘴、長輩沒有坐,你也不能坐,長輩坐下了之後讓你坐你才能坐、做什麼事情不能自作主張,必須要長輩允許才能做……

禮:見了熟悉的人要問好、不能對大人發脾氣…

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很累的時候還在做家務,就要幫着去做、哪裏髒了,就要清潔乾淨…

信:説到做到、借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儘快做到……

仁:不要同別人打罵、要幫助弱小的人、不要與他人攀比……

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弟子規》啊!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記敍文3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當我踏入小學校園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有一個“萬能”的人她就是我的啟蒙老師——呂老師。

我的班主任呂老師,是一個和藹可親、心地善良、知識淵博的老師。我第一天上學起,我們班主任呂老師就告訴我們每一位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找呂老師、學問不會的時候找呂老師、受委屈的時候找呂老師,呂老師都會幫你們一一解決。那時呂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是媽媽一樣。每當我們不聽話淘氣的'時候,我們呂老師從不嚴厲的訓斥我們,而是耐心的給我們講故事説道里,知道我們都乖乖的聽話為止。

在我們教師裏有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那裏卻是我們班所有同學的“小天堂“,因為那裏有我們呂老師為我們精心佈置的書架,裏面擺放着的書除了同學們從家裏帶的,大多數都是我們呂老師用自己的錢為我們買的,她讓我們從小就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在我們老師的影響下,我已經閲讀了500多本國內外少兒讀物。還記得我們學校為偏遠山區的孩子組織了慈善捐款活動,學校並沒有要求捐多少錢,可我們的班主任呂老師把一大把錢都投進了捐款箱,老師的這個動作深深打動了我,我覺得我們班主任呂老師不光對我們好,對所有的小同學都。

好我們的呂老師好善良。我們班主任呂老師她有高山那麼高的學問、有大海那樣大的知識,因為我問她《十萬個為什麼》這裏面提出的問題,我們呂老師都能快速的回答出來,從上學第一天起,呂老師就讓我們學背“弟子歸”,並讓我們學以致用,讓我們都知道了儒家的智、信、聖、仁、義、忠,孝、友、睦、姻、任、恤,禮、樂、射、御、書、數的道理。

我好佩服我們老師的學問,如果有一天我能向我的呂老師那樣有學問我一定成為一位科學家。這就是我的啟蒙老師呂老師,她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愛都給予了我們,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老師。我喜歡我的啟蒙老師。

標籤: 老師 記敍文 啟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4j00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