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堂教學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堂教學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情真、景真,筆調靈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堂教學

一、 範讀課題,自主解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讀題目時老師為什麼在中間停頓一下?

生:因為“西江月”是詞牌,“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師:對!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瞭解?排;

生:我知道“黃沙”是指黃沙嶺。黃沙嶺在江西上饒四十里乾元鄉。

生:題目的意思是晚上作者在黃沙嶺的一條小道上散步。

生:我還知道詞的上半部分叫上闋,下半部分叫下闋。

[點評:開門見山,入課乾淨利索,直接導向課題的解讀。“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瞭解?”以此引出學生的已有知識,課堂起點立足於當下,是目中有人的教學。]

二、 初讀全文,讀通讀順

(生自由讀全詞)

師:好!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全詞)

師:他讀得怎麼樣?

生:“見”讀xiàn,不讀jiàn

師:對!為什麼讀“xiàn”?

生:就是出現的意思。

師:請你把這一句再讀一讀。

(生讀最後一句)

師:這個“xiàn”,還在什麼地方見過?

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記性真好!我們一起讀一讀全詞。

(生齊讀全詞)

[點評:讀通讀順,是深入文本的基礎。教者沒有平均用力,因疑而教,抓住最易錯的字,鏈接已知,強化感知。]

三、 自讀自悟,入境抒情——上闋

師:讀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默讀上闋,不懂的地方畫上“?”,小組討論討論。

(生分小組學習,教師參與並指導)

師:好,剛才我發現第一組的同學先自主學習,然後各自帶着問題共同討論交流。第三組呢?

生:我們先作了分工,然後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後再彙報交流。

師:看來你們挺注重合作效率。誰來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驚鵲”就是鵲兒被驚醒。

生:“鳴蟬”是指蟬兒鳴叫。

生:老師,“別枝”是什麼意思?

師:誰來幫幫他?

生:我知道“別枝”就是旁枝、斜枝。

師:那麼這一句什麼意思?

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就是月光明亮,驚醒的鵲兒飛繞在樹枝上。清風吹來,半夜裏蟬兒鳴唱。

生:老師,我不認為是明月驚醒了鵲兒,也可能是作者的腳步聲驚動了鵲兒。

師:有道理,詞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這幅畫面是明媚而柔和的,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師讀生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明亮的月光下,驚醒的鵲兒飛離樹枝,半夜裏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師:黃沙嶺的景色多麼迷人啊!能讀出這種感受嗎?一起體會一下。

生(齊):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師:還讀懂了什麼?

生:“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展現的畫面是:稻花飄香,農民們在談論豐收的年景;蛙聲陣陣,吸引許多行人側耳細聽。

生:老師,我有不同的看法。

師:好!你説説看。

生:我認為這裏的兩句應倒一下,“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裏説豐年”。青蛙專吃害蟲,一片蛙聲説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蟲就少,豐收也就大有希望。稻花飄香又預示着豐收,因此,這裏是青蛙在爭説豐收,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

[點評:“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對上闋的解讀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閲讀、互動交流,構建了一個相互啟發的對話場。學生步入個性化閲讀的天地,獨特見解灼灼閃光。]

師:你想象豐富、見解獨特,了不起!掌聲!“説豐年”的是農民還是青蛙,各人見解不一樣,重要的是讓讀者體會到豐收的喜悦!誰能把這種喜悦讀出來嗎?

生:“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多少年來,與農民朝夕相處的辛棄疾,看到黃沙嶺這喜人的豐收景象,他能不高興嗎?男生齊讀!

男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農民豐收多不容易啊!辛棄疾怎能不為農民高興呢?女生齊讀!

女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課件]“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豐年。”朝朝出,天天望,一份耕耘終有了一份收穫,辛棄疾又怎能不為農民興奮呢?齊讀!

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這裏不僅有稻花飄香,更有辛棄疾心頭漾起的興奮和愜意!再讀!

生(齊讀):“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一路上,風景如畫,天籟如歌,誰讀一讀詞的上闋?

(生讀上闋)

師:不錯!如果將“驚鵲”“説豐年”讀重一點,心情會更愉快。誰再來體會一下?

(生讀上闋)

師:真美!咱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生讀上闋)

[點評:對詞的感悟,不在於字面之意,而在於背後的情味和意藴。這裏扣住詞人的心情,以一連串的反問或感歎的句式,一唱三歎,迴環往復,品讀詞句,讀中悟情,悟中抒情,以引領學生讀出詞背後的那份情、那份愛、那顆心、那種味,掀起了課堂的高潮。]

四、 自讀自悟,入境抒情——下闋

師:黃沙嶺有青蛙歌唱,有稻花飄香。走着走着,發生了什麼?請同學們默讀下闋,看看能讀懂什麼?

(學生自由學習下闋)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從這句話可以想象,辛棄疾遙望天空,尚有七八個星兒閃爍。忽然,山的前邊,有輕微的雨兒飄落。

生:老師,這句應該顛倒理解,就是……就是“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

師:你能發現這裏的倒裝寫法,不簡單!掌聲!

生:老師,“社林”什麼意思?

生:我知道,“社”是指過去的土地神廟。古時候農民會在土地廟周圍栽上許多樹,“林”説明樹木茂盛,所以稱“社林”。

師:看來你預習很充分。還讀懂了什麼?

生:“溪橋”就是溪上的小橋。

生:從“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中,我彷彿看到了辛棄疾,在土地廟的樹林旁,拐了個彎兒,溪上的小橋一過,看到了熟悉的旅店。

師:多麼有趣的農村生活啊!不過,把“旅店”説成茅草屋更恰當。同學們,讀到“忽見”,有什麼感受?

生:“路轉”説明道路非常的彎曲。因為樹木茂盛,道路彎曲,辛棄疾當然找不着舊時的茅店,所以在十分着急中“忽見”。

師:噢,樹木茂盛,道路彎曲,舊時茅店不易尋,辛棄疾一時着急,可忽然找到了!

生:老師,我有不同意見,雖説辛棄疾剛出來時是明月當空,可下雨前,烏雲密佈,天一定很黑,辛棄疾看不見,所以找不着。

師:能聯繫實際,合理想象,真棒!陣雨來臨,天黑乎乎的,舊時茅店很難找,辛棄疾非常着急,可忽然看到了!

生:老師,我認為,夏天的雨來得很突然,可能辛棄疾還完全沉浸在豐收的喜悦之中,一時沒有準備,正在着急的時候茅店出現了,所以“忽見”。

師:好樣的!能設身處地的想象!辛棄疾欣賞月夜,呼吸稻香,一路陶醉,可意外的雷陣雨使辛棄疾十分焦急,忽然,舊時茅店意外地出現了。齊讀!

生(齊):“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這一陣子詞人是什麼心情?

生:由焦急變為驚喜,因為在雷陣雨到來之前終於找到了茅草店。

師:讀出你的驚喜!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生:放鬆。正在為避雨着急,現在看到茅草店,心情放鬆了。

師:讀出你的輕鬆!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生:興奮。進了茅草店,又可以與農民們一邊喝酒,一邊説豐年。

師:你真會想象,讀出你的興奮!

生:“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請同學們再細細品味,這裏的“忽見”如此豐富,如此生動,如此傳神,齊讀!

生(齊):“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有句詩最能表達詞人此時的心情?

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太好了!能帶着這種感受讀好下闋嗎?

(生讀下闋)

師:我似乎感受到了詞人先憂後喜的心情,誰再來體會一下?

(生讀下闋)

師:似乎感受到了詞人先緊張後放鬆的心理,咱們齊讀。

(生齊讀下闋)

[點評:教者注意激發和尊重個性化閲讀,堅持因學定教,順學而導。對下闋的品味,主要採取“自由論壇”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所思所想。“情”要靠 “象”去顯,教者緊扣“忽見”,讓平面的詞句通過學生的想象體悟,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把學生引入了詞的意境,想詞人所想,感詞人所感,急詞人所急,學生的感悟與朗讀實現了無縫焊接,詞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藴,在“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湧而起,一瀉千里。]

五、 整體感悟,賞讀記憶

師: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這首詞(讀全詞)。上下闋的讀法有什麼不同?

生1:上闋喜悦,下闋焦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yueye/7m4g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