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桃花源記 >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彙編10篇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彙編10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彙編10篇

桃花源記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導人課文,簡介作者。

有位英國文學家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 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象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着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遐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簡介作者(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解瞭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後,對提出的疑惑的字詞注音、釋義。

2.教師落實重要的字詞注音、釋義。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通假字、詞性活用字

3.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的古今異義的詞語。如:交通、妻子、無論、如此、儼然、鮮美。這部分可結合教學設計(一)的內容。

三、學生齊讀一遍課文。

要求:①聲音洪亮。讀準字音。

②把握節奏。讀出停頓之處。

③帶有感情。讀出韻律。

四、思考討論,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他進入桃花源之前見到了怎樣的景象?

2.漁人在桃花源見到的景和人有何特點?桃花源人對外界社會情況瞭解嗎?

3.人們根據漁人作的標誌再去尋找桃花源,結果怎樣?通過討論這幾個問題,搞清課文的基本內容和結構。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土地平曠,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無論魏晉。

(3).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五、根據以上問題,理清課文結構。課文從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的見聞。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再尋桃花源的經過。

六、完成下列練習。

1. 給下列加線的字注音:

儼然( ) 阡陌( ) 垂髫( )

諧太守( ) 邑人( ) 劉子驥(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斜字詞的含義。

①芳草鮮美:②率妻子 邑人來此絕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漢,無論 魏晉:⑤諧太守,説如此:

3.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從樹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鮮豔。 ( )

②閒適愉快,自得樂趣。 ( )

③比喻無人再來嘗試或過問。 ( )

4.口頭翻譯下列句子。

①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③不足為外人道也。

七、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背誦第1段。

八、推薦作業。背誦全文並默寫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

一、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要求學生仔細品味自認為文中寫得好的語句。説明:讓學生自己來談感受,教師可稍作點撥。

例:1. 第1段描寫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為什麼?寫出了花草的色澤、質地、形態,不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無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處;用四字句的形式,讀起來鏗鏘和諧,節奏整齊,朗朗上口。

2. 第2段寫桃花源居住的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勾勒出怎樣的田園生活畫面?平曠指土地廣闊平坦;儼然即整齊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詞並列,描寫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環繞以及樹木成陰的佳景;相聞則以動寫靜,既説明牲畜興旺,又讓人感受鄉村的寧謐,這些生動的用詞勾畫和展現出了桃源人安居樂業、閒適祥和的生活圖畫。

3.此人為具言所聞,皆歎惋,歎惋一詞表現了桃源人怎樣的心態?歎惋是感歎惋情之意,詞語用得十分精當、傳神,桃源人對世事變遷、人間滄桑的慨歎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難的同情,躍然紙上,可見可感。説明:可讓學生具體設想模仿桃源人歎惋時各種不同的語言、神情、動作。

二、領會課文在情節處理上的特點。思考討論:課文描寫的情節,處處體現出一個奇的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説明: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後發言。教師在總結時,可作如下啟發。

①.景奇。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等等。

③.蹤奇.後人再去尋找桃源,都一無所獲,不見蹤影。這些奇異之處.使課文情節曲致跌宕,懸念環生,充滿了神祕感,更增強了人們對桃花源的好奇和嚮往。

三、討論分析:聯繫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請你聯想桃源人的生活與當時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麼不同之處?桃花源寄託了作者怎樣的願望? 説明:應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聯繫課文內容加以比較説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環境,而外界卻是戰亂頻頻,烽火連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人們居住安定舒適,而外界百姓卻是顛沛流離.背井離鄉,國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礫。

③桃花源雞犬相聞,人們往來種作,怡然自樂,處處是人丁興旺、詳和愉樂的氛圍,而外界百姓卻飽受戰火磨難,過日如年,終日生活在痛苦之中。總之,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階級、人人平等自由、家家豐衣足食這樣一個安寧美好的理想社會,表達出身處黑暗、動亂社會之中的作者對美好理想社會的嚮往,寄託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滿生活的強烈願望。 自然,它是一個虛構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讀説訓練。

1.教師出示陶淵明的《桃花源詩》內容(略)。

2.學生朗讀該詩。

3.分析該詩與課文在表現手法上有何異同?

提示:①內容相同,表現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祕。

②所寫的重點不同。

③表現手法不同。

六、推薦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三、五題。

桃花源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其中藴含的思想。

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藴含的思想。

2.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及句法。

教學難點:

1.透過文章內容,結合時代背景,體會其中藴含的思想。

2.瞭解文言詞語,尤其是本課中古今異義的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七年級時學過的《飲酒》這首詩歌嗎?

生:記得……

師:那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歌背一遍。

師生齊背詩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師:好,那還記得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嗎?

生:陶淵明……

師:對,陶淵明,哪個朝代的人呢?

生:東晉。

師: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是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詩人。相傳陶淵明在40多歲時在朋友的勸告和幫助下,曾第二次擔任彭澤縣令,在他上任81天時,剛好郡裏的一個督郵下來視察工作,這個督郵是一個極度貪婪的傢伙,他經常以視察作為藉口,要下面的縣令給他送禮,如果有誰不送或者送的不夠的話,他就會栽贓陷害這個縣令。有屬下對陶淵明建議要他“束帶迎之”,也就是要穿戴的整整齊齊的,準備一份厚禮去參見這個督郵。沒想到陶淵明一聽居然説:“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説完就掛冠而去,辭職回家了,從此以後,他再沒有出來做官,一邊讀書,一邊耕作,過着清貧的日子。人們都感慨於陶淵明這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精神,尤其是後世的知識分子,更是將這種精神奉為道德行為的楷模,成為千古佳話。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請大家打開課文25課,把這篇課文齊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

生:(齊讀課文)

二、賞析內容

師:先來看課文的題目“桃花源記”,大家説説看“源”字是什麼意思呢?

生:源頭/水的源頭……

師:“源”指水流起頭的地方或者事物的來源,讀過課文我們就知道,課文中的“源”很明顯是指水流起頭的地方。那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呢?

生:(講述一個漁人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的故事)/一個漁人捕魚時無意間闖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受到了桃花源村民的熱情款待。出了桃花源後,想帶其他人重新去尋找桃花源,卻再也找不着了。

師:好,複述課文的故事要簡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及結果。那大家能否説説看漁人是如何發現桃花源的?課文中是怎麼寫的?

生:開頭第一段。

師:哦,僅僅是開頭第一段嗎?開頭第一段結束時漁人就發現了桃花源嗎?

生:還沒有發現。直到第二段的“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才發現了桃花源。

師:對了,第一段只是説漁人對發現的情況感到奇怪,想要去探索一下到底是什麼東西,只是起了好奇心,還沒有發現桃花源。直到第二部分的“豁然開朗”才可以説真正發現了桃花源。那請大家把漁人發現桃花源這部分內容齊讀一下。

生:(齊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到“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師:好,漁人發現了桃花源,那他所見到的桃花源是什麼樣的景象呢?

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師:對,大家很聰明,馬上就從課文中找到了。但文言句子聽起來有些拗口,大家能否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漁人眼中的桃花源是怎樣的呢?

生:房屋佈局嚴整、環境優美、勤勞善良、衣着獨特、悠閒舒適……

師:很好,從大家剛才所説的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個非常清幽、閒適而且環境優美的地方。文中哪一句指出了桃花源裏的人與漁人所在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呢?

生: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師:哦,對了,“悉如外人”一句道出了桃花源裏的人與漁人所在世界是不同的。那這句中的“外人”一詞是什麼意思呢?

生:外面世界的人/桃花源外面的人/東晉朝代以外的人……

師:“外人”在這裏應該要從漁人的角度來理解,指桃花源裏的人都不同於漁人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人。那對於漁人來説,他是無意間闖進了桃花源。對於桃花源裏的人來説,漁人的到來就像是一個外星人一樣。那對於漁人的到來,他們有什麼反應呢?

生:大吃一驚/感到非常吃驚……

師:文中哪裏可以看出來呢?

生:見漁人,乃大驚……

師:對,一個“驚”字寫出了桃花源裏的人對漁人到來感到非常吃驚的態度。那吃驚過後,他們又是如何對待漁人的呢?把他捉起來還是用掃把趕出去呢?

生:都不是,是熱情的招待漁人。

師:哦,大家認為都不是,説是熱情的招待。那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熱情的招待呢?

生: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師:對,“設酒殺雞”可看出漁人得到了桃花源裏的人熱情的招待。從中也可看出桃花源裏的人還具有怎樣的品格呀?

生:善良、好客、熱情……

師:對,很好客,很熱情。對於一個陌生人都能熱情招待,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多麼好客。一番盛情款待後,漁人與桃花源裏的人熱情的交談起來了。我想問一下同學們,桃花源裏的人可能是穿着哪個朝代的衣服,以哪個朝代的禮節來跟漁人交談呢?大家知道嗎?

生:……/穿着秦朝的衣服,用秦朝以前的禮節跟漁人交談。

師:哦,有同學説穿的是秦朝以前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以前的禮節,你是怎麼知道的?課文又沒有告訴我們。

生:文中有寫到“自雲先世為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師:哦,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能否説説看?(提問學生翻譯這句)

生:自己説先祖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戰亂,率領妻子及鄰里人來到這個絕境,不再出去了,於是就與外面的人隔絕聯繫了……

師:這裏的“妻子”、“絕境”是什麼意思呀?與我們現在所説的意思一樣嗎?(視學生翻譯情況分析這個句子)

生:不一樣/……

師:對,不一樣,這兩個詞都是古今異義的詞。妻子是指“妻子和兒女”、“絕境”指“與世隔絕的地方”。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告訴我們桃花源的由來/告訴我們他們為什麼會來到桃花源這個地方。

師:對了,從這個句子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為了躲避秦末的戰亂才來這裏的,來了之後再沒有出去過。由這裏可以看出,大家剛才説他們穿的可能是秦朝時候的衣服,行的可能是秦朝時候的禮節,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中“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無論魏晉”一句我們可以知道什麼呢?

生:可以知道桃花源裏的人從來沒有跟外界的人聯繫/一點都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師:對了,外面的世界經歷了怎樣的朝代變遷,桃花源裏的人完全不知情,也許他們以為現在外面還是秦末那個時候呢。那面對着漁人介紹的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桃花源裏的人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玩一玩呢?他們動心了嗎?

生:不想/沒有……

師:怎麼説不想呀?與世隔絕了這麼久,怎麼會不想呢?能否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生: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師:哦,“不足為外人道也!”也就是説桃花源裏的人在漁人離開時還特意叮囑他不要跟外面的人説這件事呀!看來桃花源的人的確不想跟外面的世界有什麼聯繫。到這裏為止,漁人在桃花源中渡過的美好的幾天已經過去了。請大家把二三兩段再齊讀一遍。

生:(齊讀二、三兩段)

師:漁人離開了桃花源,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來到了桃花源,你捨得離開這裏嗎?

生:不捨得/捨得……

師:這裏環境優美,而且又舒適,人又好客,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不捨得的離開。所以漁人的想法也一樣,不捨得離開這裏。但他又不得不離開,那他怎麼做呀?

生:在路上到處做記號。

師:哦,處處做記號,文中寫到“扶向路,處處志之”,他做記號想幹嘛呢?

生:再來桃花源……

師:對,他想再來桃花源,而且不只是想自己來,還想帶更多的人來,他一回到州里就怎樣做呢?

生:報告給太守,讓太守派人跟他一起去找桃花源……

師:對,他一回到州里,可能飯都顧上吃,就馬不停蹄的跑去太守府報告這件奇特的事。如果你是太守,聽説自己的管轄地竟有這麼一個地方,你會覺得怎樣呢?

生:非常吃驚/很高興/很好奇/立馬想去找這個地方……

師:對了,大家跟太守想的一樣,都可以當那時候的太守了。太守一聽有這樣的事,立馬就派人跟漁人去找桃花源,那結果如何呢?找到了嗎?

生:找不到了,他們迷路了……

師:對,他們找不到了。文中寫到“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而且除了太守想去外,還有誰也想去呀?

生:劉子驥……

師:對,南陽劉子驥,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聽説了這件事也想去找桃花源,結果也沒找到。桃花源就這麼平空消失了。漁人無意間發現了桃花源,特意做記號想再去一次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讓我們感覺桃花源裏的人好像是神仙一樣,見首不見尾,就像後人詩中所寫的那樣“竊怪當日仙人,獨思漁父。遍尋此中村落,不見桃花。”

師:到這裏為止,課文內容我們基本上已經有個大致的印象了。而課文最後是寫別人包括漁人都再也無法找到桃花源了。那我們假設如果漁人等人順着記號再次來到了桃花源,會是怎樣的情景呢?下面給大家幾分鐘時間,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寫一段假如漁人發現了桃花源之後會是怎樣的情景。請大家動筆寫,看看大家誰的想象最奇特。

生:(擴寫想像的內容)

三、本課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對課文的內容做了分析,這篇文章的'故事很神奇,除了剛才的練習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想象:比如桃花源裏的人見到漁人時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漁人回到郡裏時會怎樣跟太守回報?如果你是桃花源裏的人,聽了漁人的描述之後你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俗話説“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篇課文有這麼大的想象空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着寫寫看,小説、戲劇等都行,這也是對文本的一種理解,一種再創造。

通過這節課的分析希望有助於加深大家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助於大家背誦課文。剩下時間請大家齊讀全文,會背誦的可以合上課本齊背一遍。

生:(齊讀全文)

四、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冊課內部分。

五、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發現桃花林——異

進入桃花源——驚

離開桃花源——不捨

再尋桃花源——不見

桃花源記教案 篇3

本文是一篇經典名作,課時安排為兩課時。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重點語句含義,最後再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這一內容。在教法上主要是採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學習,體現捆綁式評價機制,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就本節課的發言程度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熱情較高,能主動在小組中尋求幫助並能合作學習。但本課也存在不少問題,在朗讀這個環節上,指導得還不夠深入,總感覺不是那麼得心應手,時間上有些倉促。老是擔心時間不夠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學生髮言顯得膚淺,但教師的追問沒有跟上,沒有抓住學生思維的火花。這些都是我以後教學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小組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我採用的小組是每組四人,按成績的高低排號,一號二號課堂發言一次各得1分,三號四號學生髮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課下課時組長算好分數,交給課代表,評出兩個優勝組,那麼這兩個優勝組的每個人學生在班級考核中各獎勵一分。畢竟教學中什麼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但學生反映還不錯,有一次我也就這個問題向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上課問學生大家對這樣的合作學習,捆綁評價怎麼看,當時學生髮言非常踴躍,都爭着説:“能調動積極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廣益,能體現團結合作的樂趣,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鍛鍊反應能力……”

總之,象這樣的發言很多,竟然有個學生起來説:“老師,我覺得這樣能讓有的學生不走神了”,這個學生平時學習熱情不高,以前上課不太注意聽講,所以當時我就説:“主要是讓你不走神了吧”。學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學生可能就是為了為組裏多掙點分,他或許沒有考慮老師是為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我們要善於抓住這個契機,在後來的教學中我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有的學生就給我反應,説:“老師,那個XX,他回答的次數是多,但都沒有説對,這樣就不應該加分”我覺得這個建議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對學生説:“發言中明顯的錯誤,本次發言無效”。

還有比如平時分析課文遇到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需要你自己組織語言,像這個事或這個人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你怎麼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學生説,發言必須是三句以上,並且語義不重複,這樣漸漸向發言質量靠攏。現在我不光在課堂上用,平時作業也用,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就扣該組本節課的發言分數,所以其他組員有責任監督這個學生課後完成作業,起初我自己來檢查作業書寫情況,現在我開始採用組與組間互相檢查,挑毛病,這樣就促使一部分學生能更認真些。當然,這裏也存在問題,比如在前面説的那次調查中,就有一個學生髮言説:“老師,他們説的都是優點好處,但我覺得不好,他們就光想着怎麼去搶答問題了,你講的他們都沒有聽。”我説:“你觀察得太仔細了,説得太好了,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辦法,怎麼才能讓學生該安靜聽課就安靜,該活躍時就活躍。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關於合作教學的一點粗淺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桃花源記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敍事的表現手法。

2.能辯證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託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價值目標

瞭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

2、掌握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學法指導:

1朗讀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精心導入

1.“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個環境優美而生活安樂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麼説它在“世外”呢?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2.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多媒體展示)

二、整體感知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瞭解課文大意。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 )儼然( )阡陌( )詣( )

2.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律。

朗讀指導:

①對偶句、四字句要讀出對稱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②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a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c無論魏晉。”一句,加着重號的詞宜重讀,語調稍慢;a句讀得略平緩,b、c句宜有起伏;a句後停頓略久些,b、c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讀,能較好的讀出感情意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

4.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聲音要洪亮、節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5.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提示:⑴重點字必須解釋出來,單音節變成雙音節。

⑵根據課文內容,補充省略的內容。

(二)知識點歸納(多媒體展示)

1.通假字

(1)具答之。(具,通“俱”,都)

(2)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詞

(1)阡陌交通

交通:古義,為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無論:古義為“不用説”“更不用説”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係的關聯詞。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美:古義,色彩鮮豔美麗;今義,味好,香濃。

(5)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足: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

3.一詞多義

①便舍船,從口入(放棄,捨棄,動詞)

②屋舍儼然(房屋,名詞)

①處處志之(作標記,動詞)

②尋向所志(標記,記號,名詞)

①尋向所志(尋找,動詞)

②未果,尋病終(隨即、不久,副詞)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這、那,指示代詞)

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漁人,人稱代詞)

①見漁人,乃大驚(就,於是,副詞)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竟,竟然,副詞)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動詞)

為②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介詞)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給,介詞)

4.一義多詞

悉如外人——具答之——鹹來問訊——皆歎惋

緣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還家——延至其家

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5.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

B.問所從來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問(之)所從來”。

C.林盡水源

介詞省略句式。即“林盡(於)水源”。

6.出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落英繽紛雞犬相聞怡然自樂黃髮垂髫

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三)學生齊讀課文

提問: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三個單音節詞概括。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美、樂、奇。

三、欣賞探究

(一)學生瀏覽課文,找出漁人的行蹤(線索):

發現→進訪→離開→再尋

(二)分步品味課文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讀課文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裏的美,你看”的句式給大家描述一番。(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

明確:這裏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裏,中間沒有別的樹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豔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一隻只飛舞的粉蝶……

這裏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垠,就像一塊大氈子……

這裏的屋舍美,……

這裏的田池美,……

這裏的桑竹美,……

這裏的阡陌美,……

教師小結:聽着大家的描述,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優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2.理解桃源之“樂”

提問: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讓人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學生交流討論明確:男女、老幼、漁人。

提問:他們分別為什麼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説説看?

(老師以記者採訪的形式跟同學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的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明確:

(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能安居樂業。

(2)女人雖採桑養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怡然自樂”,樂在悠閒自在,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4)小孩“怡然自樂”,樂在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父母疼愛。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樂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諧親密。

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令人為之神往。

3.評讀桃源之“奇”

提問:桃花源的美麗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祕更是引人入勝。那麼,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為”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儘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彷彿若有光”,且形狀奇特,“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人奇。人氣,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太守竟然“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4.齊讀課文,神遊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景。

(三)思考,合作探究(多媒體展示)

1.桃源人見漁人為什麼“乃大驚”?

2.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歎惋”?

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4.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學生討論)

明確:

1.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2.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歎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

3.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人的平靜生活。也為下文尋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4.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無的。

5.在思考下面句子説明了什麼?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祕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託)

6.總結結構,思考文章主題

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穿起來了。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四、拓展延伸

1.提問:有人説《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有人説《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積極的理想追求,你怎樣看這個問題?

(可以讓學生討論,形式不拘一格,可集體討論,也可分組討論。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教授要鼓勵學生大膽評價,自圓其説即可)

2.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願意做一個桃花源中的人嗎?為什麼?

教師總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五、反饋練習(多媒體展示)

1.《桃花源記》作者,(朝代)著名詩人。

2.在括號內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歎惋。餘人各復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雲:“( )不足為外人道也。”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蒐集積累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略

桃花源記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敍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huo)嚴然(yau)阡陌(qian mo)詣(yi)

2.熟讀課文,參考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2導語: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2.請同學們試翻譯課文。(每生翻譯一句)

3.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捨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

悉:全。信然自樂:喜悦,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

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歎惋:感歎,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説。

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卧…·怯。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四、小結

1.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説,更不必説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如此

古義:像這樣 説如此

今義:這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 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2.一詞多義

^舍:捨棄 便舍船 尋:尋找 尋向所志

房子 屋舍儼然 不久 尋病終

志: 做標記 處處志之 向: 以前 尋向所志

標記 尋向所志’ 對着 眈眈相向

3·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下列加點詞解釋不全對的一項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捨棄、放棄)屋舍嚴然(房屋)

C.緣溪行(行船)復行數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二)選出下列“之”字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漁人甚異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

C.具答之D.聞之,欣然規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點字,不能用“都”解釋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C.問所從來,具答之

D.此人—一為具言所聞,首歎惋

(四)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此人—一為具言所聞。

4不足為外人道也。

第二課時

一、導人

上節課我們已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從第4節到完)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派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問:漁人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並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並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並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呼陌交通,雞犬相聞。

6.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並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為什麼“乃大驚”?

討論並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8.提問: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歎惋”?

討論並歸納: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歎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歎惋。

9.提問: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裏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0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並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1.提問:為什麼説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討論並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中心思想)

四、板書設計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

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嚴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環境良好)

怡然自樂(生活安定)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與世隔絕之久)

所歷: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民風淳樸)

離開桃花源

導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無

問津者

似有而無的

理想社會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閲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縣各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雲先世進秦時亂,申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邊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號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語,請補出。

2.文中加點的“要”讀作____, 加點的“間”讀作___。

3.文中加點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這段文字中還有個表達這意思的詞,它是___.

4.“妻子”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詞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個___短語。

5翻譯句子。

不足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歎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的語句。

(附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着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裏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就離了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悦之情,顯得心滿意足。(那裏面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盡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説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説魏晉了。這個人(為他們)詳細的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裏)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這裏的人告訴(他)説:“(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説啊。”(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裏,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前次做的標記,競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路。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的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路訪求的人了。

桃花源記教案 篇6

【設計指導思想】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2、突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

【教學重點】

1、文言字詞。

2、引導學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這篇文章的創作目的。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字詞、課文誦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成語世外桃源或陶淵明詩句導入

二、陶淵明簡介

三、學生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為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字詞訓練(投影)

1、重點實詞和虛詞:緣、窮、然、屬、聞、具、足、之、志、規、尋、向、詣。

2、古今異義詞:鮮美、交通、妻子、絕境、間隔、無論

3、特殊用法字詞:異:意動用法;通:使動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義詞:都:悉-鹹-皆-並;邀請:要-延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會生活,討論陶淵明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畫面

三、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三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

四、分類感受

1、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⑴ 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⑵ 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2、感受桃花源的神祕:

桃花源神祕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祕: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祕:彷彿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祕: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3、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⑴ 發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⑵ 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⑶ 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學生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社會理想

(反對戰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話表現了桃花源中人的這種社會理想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七、文中哪一句話還表現了林中人不願與世俗交往,受到干擾的心理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八、深入討論

1、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2、陶淵明為何要虛構?聯繫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説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説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自由辯論。)

九、總結結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十、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書後思考練習。

3、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2.學習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進行記敍的寫作特點。

3.瞭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積累部分文言常用詞語。

教學重點;

以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

教學時數:

用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由成語“世外桃源”導入課文。引起學生閲讀課文的興趣。

2.介紹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3.老師範讀課文

4.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老師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朗讀。要求:一 句讀分明;二 節奏合理;三 語速適中,四 語句流暢;五 注意音韻鏗鏘。老師也可以邊提要求邊做示範。)

5.對照註釋,理解課文。(注意重點詞語的解釋。)

(如果程度好的班級,可以對照課文,直接筆譯,然後站起來讀,同學補充,老師作點撥)

6.第一段翻譯與評點: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漁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重點詞語:行:指船行。忽:説明是偶然的。之:指見到的景象。異之:為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窮:窮盡,走到頭。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夾着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評點: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林經過。這是故事的開端。

7.讀第2段課文,翻譯並評點:

原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重點詞語:舍船,丟下船。才:只,僅僅。悉:都。屬:即類,之屬:即這一類事物。

譯文: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着)就有座山,山有個小洞口,裏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便丟下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人通過。只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舍很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竹一類的樹林。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狗的叫聲不斷傳來。裏邊的人來來往往耕種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邊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地自由自在地娛樂。

評點:這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環境,見到一片安寧和樂的世外天地。

朗讀第3段,翻譯並評點

原文: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重點詞語: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兒女。焉:相當“於之”、即“從這裏”。語:()告訴。足:值得。“問所從來”:即“問從何來”。“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乃”,即“竟然”,“無論”是兩個詞。無:不要;論:説。跟現代漢語用的“無論”不同。“餘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邀請。

譯文:桃花源裏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了一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他們便邀請漁人到家中,擺酒殺雞招待他。村中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桃花源的人説自己的先輩們為了躲避秦朝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親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和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起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説魏晉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對他們説了,大家聽了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住了幾天,漁人告辭離去。這裏的人叮囑他説:“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説啊!”

評點:這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2、3段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發展。

朗讀第4段,翻譯並評點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重點詞語:志:同“”,做標記。“便扶向路”:向:從前,“向路”:去桃花源時走的路。詣:到……去,這裏指謁見。如此:象這樣。

譯文:(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見太守,告訴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先前所作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的那條路。

讀第5段,翻譯並評點

原文: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重點詞:劉子驥,與陶淵明同時代的人,把他寫進去,表示真實可靠。

譯文:南陽的劉子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聽了這件事。很高興地前往,還沒有實現,不久就病終了。以後就再沒有問路探訪的人了。

評點: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討桃源未果的情形。這是故事的結局和尾聲。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覆朗讀課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請同學複述課文。

2.分析課文:

提問:課文以什麼為線索?怎樣劃分結構?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藉此寄託社會理想。

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提問:作者為什麼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

明確:文章的詳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嚮往安定、幸福生活願望的。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完成目的一)

提問:根據課後練習四,談談我們該怎樣認識作者的理想社會?

明確: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他生活的東晉末年是一個戰亂不斷、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他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要想改變這種現實又根本不可能,於是他憧憬着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民生活寧靜和樂,風氣淳樸、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他這種理想的寫照。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但這樣的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種空想。桃源究在何處,無處找尋。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背誦課文。

5.作業:

(1)完成課後作業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古今詞義的差別: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芳草鮮美。

桃花源記教案 篇8

《桃花源記》是萬古一夢,屬於每個人的美麗之夢。它藉助一個充滿神祕離奇的故事,傳遞着人們對幸福自由美滿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內,作者用飽蘸着絢麗憧憬的妙筆,極富誘惑力地描繪出桃花源的綺麗風光之美,恬靜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説,每一處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處都吸引着讀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導學生去發現平淡表述背後的強烈情感,挖掘每一處所展現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後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學習,學生在翻譯上應該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諸如翻譯的策略、翻譯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敍述為主,難理解的詞句不多,所以在翻譯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給學生,以此來檢驗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藴含的中華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美好生活的心靈之 源,學習它,不能僅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悵,而要讓學生的心靈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學生要愛上本文,更愛上這個永遠不會褪色的夢想。

課前預習

1、查閲有關作者的資料,特別要關注他生活的時代和他的隱士風格。

2、 複習他的《飲酒》。

教學目標

1、檢驗並提高學生獨自翻譯能力,掌握諸如“妻子”一類的重要文言詞。

2、在品讀中,能夠體會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對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養學生對中國古文化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評價設計

1、學生能夠根據已經掌握的方法獨自翻譯文章,並及時積累重要詞語。

2、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能夠通過想象的方法展現桃花源的美,並結合課前查閲資料,進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學生能夠聯繫現實,個性化地談談自己對這個“夢”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萬古一夢桃花源

用中國人遠古之夢導入。《禮記》中關於“大同世界”的論述,孟子所暢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諧關係,逐漸引出“世外桃源”。

(讓本文站立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課堂,讓學生在追夢的神聖氛圍中走入文本)

二、翻譯--走近桃花源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小組分任務,串讀課文。

其他同學邊聽,邊注意:本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讓學生自由發言。抓住“一位漁人,一次偶遇,一個地方,一段傳奇”來理解。

(一是檢查學生在沒有翻譯情況下,能不能借助讀就感受到基本脈絡。二是為下面的翻譯做好鋪墊。)

4、教師讀“開首至欲窮其林”,學生不看註釋口頭翻譯,並交流難懂的地方。

在這個過程裏,要引導學生考慮“翻譯方法--留,調,刪,換等,翻譯角度--直譯和意譯”

5、學生獨自翻譯全文。首先,不看註釋,不交流。然後查閲註釋,檢驗翻譯準確度。接着小組交流個人不能解決的難點。

6、班內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分析一些重要詞: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組合作,翻譯全文。

一個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評議。

(第二步,要以學生自己翻譯為主,甚至可以加大難度,比如不看註釋先猜譯,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的語感)

三、品讀--走進桃花源

1、聽老師讀本文,同學思考: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説説你對桃花源的印象,你會怎樣表達?

2、學生自由發言。可以引導出“神奇”“美麗”“幸福”等詞。老師提議:桃花源真美!

3、小組合作交流:從文章哪裏你讀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後組內分任務,一人讀原文,一人説美的原因。

4:班內展示交流。

教師引導抓兩個點: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後者為富饒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資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熱情好客的真,也有寬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發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中的每一處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的每一個人是如何的樂?可以想象一種境。讓學生進行口頭描繪。

(此處是理解文本的關鍵之處,不能僅僅從文字表層點幾處美,而要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的內層,理解人性美,生活美,還要藉助想象,把更豐富的景象幻化為最幸福最優美的感覺。觀察學生,如果他們臉上沒有愉悦,目光裏沒有羨慕,那麼就可以説,這個環節是失敗的。)

4、提問:陶淵明為什麼描繪出這樣美麗的地方?他那個時候真的有這樣一個桃花源嗎?

小組結合課前查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可以從《天上的街市》來做輔助點撥,從而更準確地的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把握文章主旨。

5、帶一份情感再讀課文。

發現桃花源:驚奇--初入桃花源:驚歎--做客桃花源:讚賞--離開桃花源:擔憂--難尋桃花源:惆悵

(理解了課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師要做這樣的朗讀指導:讀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牽強附會稱作桃花源,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嚮往的夢就在這裏,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2、你嘗試做個比較:今天的生活狀況和桃花源相比,哪個更讓你喜歡?

(兩個問題,課堂上只需要用一個則可,根據前面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個問題。學生理解還需要加深,用第二個問題。)

五、作業

1、積累重要詞,背誦課文。

2、給“桃花源之行”擬出一段解説詞。

桃花源記教案 篇9

①範讀課文

②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研讀理解

① 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户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②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b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a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老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作總結歸納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為己有

b“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説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説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指導誦讀

①理清文章脈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説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①故人不獨親其親;②男有分,女有養;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為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②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c“不必為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户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e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朗讀課文三遍,試着背誦

④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業

①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②背誦並默寫全文

桃花源記教案 篇10

《桃花源記》中有三個“外人”,即:

1、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與外人間隔

3、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三個“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個“外人”如果也這樣解釋,則與後文《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相牴牾,因為時遷世異,秦代的衣制當然不可能和幾百年後的晉代相同。

近日讀到了《中學語文教學》20xx年第5期顧月華先生的《也談外人》一文,頗有感慨,遂將以前收集的資料略作整理,彙集成文。

一、“外人”諸説

據我們所見,對“外人”的解説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至於解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為最常見之解釋,今人論之已詳,故不贅述)。

(一)“陌生説”

此説包括兩種大同小異的見解:1、“外人”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個世界的人”2、“外人”為“外國人”。兩種解釋雖有不同,但思路和結論並無大異,他們都從桃花源中人與外界的服飾差異切入,試圖解決《記》《詩》差異和衣制變遷這一矛盾。他們的結論也相似,即:在漁人眼裏,桃花源中人絕不應與外界人相似,他們應該是漁人眼中的來自“另一個世界”或者“另一個國度”的衣着奇異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統稱為“陌生説”。

(二)“紀實説”

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中説:“陶淵明《桃花源記》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也。其為寓意之文,則古今所共知,不待詳論。其為紀實之文,則昔賢及近人雖頗有論者,而所言多誤。故別擬新解,以成此篇。”陳先生以為,《桃花源記》中“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之“秦”,不是“贏秦”,而是“苻秦”;所謂的桃花源不是人間仙境,而是北方人民為了躲避“苻秦”的戰亂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塢堡。因此,陳先生説:“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堅之亡國至宋武之人關,其間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當時避亂之人雖‘問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陳先生這篇發表於1936年的論文是我們所見的最早提出“外人”問題的文章。

唐長孺先生《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發展了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桃花源不應該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帶:桃源中人“避亂”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賦税。他還搜索到了陶淵明同時代與《桃花源記》相似的多種版本的民間傳説,及飽受官府剝削奴役、社會動亂之苦的鄉民逃入溪峒蠻族的山澤中的史料,進而作出論斷:“我們認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種傳説,這種傳説晉、宋之間流行於荊湘,陶淵明根據所聞加以理想化,寫成《桃花源記》,但聞而記之者不止淵明一人。”

劉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記)旁證的旁證》贊同陳先生之論,他從語言變遷、衣制變遷兩個角度加以佐證,並提出“陶淵明在作此文時,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小説創作。”

以上三位所論,都是從桃花源記故事的來源和作者創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張《桃花源記》應該有一個現實的模型,並從這一角度解釋“外人”問題,因此。可以統稱為“紀實説”

二、評議與討論

第一種解説,是至今為止我們看到的最廣泛的一種思路和觀點,而且在教學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為一種共識了。但是,我們對此有以下三點疑問:

(1)“外人”解為“世外人”或“外國人”,古書中例證不多。持“世外人”説者沒有舉例子。“外國人”説雖免於單文孤證,可例子既少,又並非“外人”一詞的常見用法,難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淵明作品中,未見類似用法。

(2)從情理上説,東晉戰亂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幾人見過外國人實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難尋。在地處偏僻的武陵郡漁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國人”。他們如何能一見面便以衣冠而知其為“外國人”或“世外之人”呢?

(3)從文義和時代背景而言,漁人對桃花源的奇異感,不是因為服飾的不同帶來的陌生和恐懼,而是在戰爭不休、賦役苛重的亂世裏,發現了一處“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間樂土而油然而生羨慕和嚮往,這或者就是桃花源記本文的“寓意”所在,而這與強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處。

我們贊同第二種思路,即陶淵明這篇文章當是根據某些地方的民間故事或傳聞所作,只不過在寫作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對和平世界的嚮往,或者還摻有老子“雞犬之聲相聞”那樣“小國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這才將一個避亂的塢堡或者逃避賦役的蠻族山寨美化成一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理想社會,並且將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亂的遺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aohuayuan/m4vv9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