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離騷 >

《離騷》知識要點

《離騷》知識要點

離騷》表現了詩人眷念祖國和熱愛人民的胸懷。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有着宏偉的抱負。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國的危亡:“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並且還願意奮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驅:“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離騷》知識要點,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

《離騷》知識要點

一.屈原的生平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後遭讒去職,迭遭放逐。至首都郢為秦兵攻破,遂投汨羅江而死。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本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

《離騷》代表一種類型,它們大都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情愫;《天問》代表一種類型,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説創作的詩篇,表現了他的學術造詣以及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代表另一種類型,它是楚國祭祀樂曲,在人物感情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二.屈原創造《離騷》的原因

根據《史記》記載:“屈平疾王之不聽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做《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也,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做《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史記》作者也看出了屈原詩歌“好色而不淫,怨誹而不亂”這一“温柔敦厚”的“詩教”特色。孔子曾説:“詩可以怨”,也就是可以發牢騷,但要“怨誹而不亂”,“怨”,也就是“牢騷”,是可以的;但“亂”也就是抗爭、叛逆是不允許的。屈原未必經習儒教,但在遵奉“詩教”方面,與儒教所倡,是一致的。

三.屈原的美學品格

(1)“水的生命精神”

在人們認識屈原的'時候,往往是從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出發來分析和評價的,因為詩人的命運悲劇性的因素,使人們更加註重從詩人的“內美”和“耿介”的角度來認識他的人格精神。現在當我們重新面對《楚辭》時,有必要從屈原臨水文化的特徵,也就是有人所説的山水互依,情變以孕的東方氣派的詩情與品格精神去解讀,而並不是從單純的景觀美學的角度來看待屈原的作品,因為屈原作品中所經常引用的蘭、芷、桂、若、蕙等草木,並不只是楚地的自然之物,更重要的是詩人在這些楚地的草本身上,找到了可以寄託感情的載體的東西。

拒絕污濁,拒絕世俗的誘惑,堅信自己的理想與道德操守,屈原洗滌並撅取了浩淼水國精神層面之下的芷蘭之根,表現出“驚採絕豔,難以並能”的風采。事實上,在《楚辭》的一些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悽惻錦麗而又恢宏放逸”的地域風格中,是有水的清流文化的淵源的。水的生命精神是我們對屈原人格崇高美審視的又一角度,我們的心靈可以因此再一次面對他人格美的博大情懷。

(2)水的生命歸宿

有人説屈原的精神是由楚國的碧水所締造的,水的生命精神在他身上還表現為一種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品質,以水作為自己的生命精神歸宿。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跡。

屈原的人生歸宿由於受水文化的滋潤,使中國的傳統文人的明志方式有了載體。幾乎所有的傳統文人都具有的潔身自好的品性,但正是從屈原始,文人對於這些令人無力承受的愁苦和感傷,心存一種抗爭的勇氣:當活着會更加痛苦,那就潔身自好,不與污濁同流,就以芷蘭之香抵禦世間污穢之氣;當所有的吟詠和酬唱沒有任何的效果,那就清清爽爽地離世而去。正是這種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達到了一個理想的高度,成為詩人人生放達和恢弘氣勢的心理展示。

(3)“棄婦式的審美心理”

《離騷》中,屈原為自己定位了一個美好高潔的女性形象。“她”愛好“蕙纕”“攬茝”;長着秀美的“蛾眉”,令眾女嫉妒;其穿着美好——“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配飾華麗——“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雖然“她”如此美好,但“眾女”“謠諑”,“靈脩浩蕩”加上“時俗之工巧”,“她”只能“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詬”。

對此,雖然他滿腹牢騷之氣“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但,內心十分堅定要守住節操“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屈原的“棄婦式的審美心理”怎麼理解呢?屈原把自己比喻為棄婦的心理,其實是詩人對“美政”理想的追求,不能實現的無奈勢必演化為懷疑和抗爭,這些就造成屈原的借問於天的不解和苦悶,並演化為一種狂狷精神。源於自身的棄婦形象和心理的文學創造形態的轉換,在屈原作品中就是表現出了一種憂怨的哀婉,進一步深化就是憤恨難平,感傷色彩較濃。這種色彩的進一步強化,就表現為悲愴而有憤怨。詩人在不能施展自己的報國之志和實現美好理想的時候,他心目中最美好的東西,就是面前屬於楚地地域的悠悠江水和楚地無處不在的香草佳木——在被棄的心態中,這是他傷感情懷和失落心態的寄託。

四.給下列紅色詞注音:

(一)《衞風·氓》

1.氓之蚩蚩  2.匪來貿絲  3.送子涉淇

4.匪我愆期  5.子無良媒  6.將子無怒

7.乘彼垝垣  8.載笑載言  9.爾卜爾筮

10.體無咎言  11.以我賄遷  12.于嗟鳩兮

13.猶可説也  14.其黃而隕  15.自我徂爾

16.淇爾湯湯  17.漸車帷裳  18.靡室勞矣

19.夙興夜寐  20.靡有朝矣  21.咥其笑矣

22.躬自悼矣  23.及爾偕老  24.隰則有泮

(二)《離騷》

1.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覽揆餘初度兮

4.又重之以修能

5.扈江離與辟芷兮

6.汩餘若將不及兮

7.朝搴阰之木蘭兮

8.不撫壯而棄穢兮

9.豈唯紉夫蕙茝

10.何桀、紂之昌被兮

11.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12.及前王之踵武

13.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

14.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五.背誦下列詩句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4.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5.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6.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

7.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附參考答案

(一)

ī   2.fěi    3.qí    ān   5.méi

āng  ǐ yuán  8.zài   ì     ù

ì   12.xū     ō   14.yǔn    15.cú

āng  ān cháng 18.mǐ   19.sù     āo

21.xì    22.dào     é  24.xí

(二)

1.yì zhèn       2.zōu gēng yín    í

óng        ǐ        6.yù

ān pí       ì        ǎi

10.pī         11.dàn yú       ǒng

án jī       ǎn

標籤: 離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isao/zwe4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