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離騷 >

離騷課文分析

離騷課文分析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徵的描繪,詩人都大量採用誇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離騷課文分析,更多內容請訪問()。

離騷課文分析

第一段

通過自敍的筆法,提出了積極用世的人生觀:首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國宗室之臣;詳紀生年和名、字的由來,強調稟賦的純美。這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就成為屈原生命中進步的動力。奠定了他那種堅強不屈的戰鬥性格的基礎。接着敍述他對待生活的態度。由於熱愛生活,所以特別感到時間的易逝,生命的短暫;因而孜孜不倦地培養品德,鍛鍊才能,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理想,明確的目標,在楚國政治改革中,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段

承接上文,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以及事君不合的經過。首先述三後以戒今王,接着陳堯舜以示典範。在古代社會裏,凡是具有政治抱負的士大夫,他們的理想都必然寄託在最高統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須爭取楚懷王的合作,首先是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懷王的態度是不堅定的。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開了屈原和“偷樂”的“黨人”之間的劇烈鬥爭;同時,懷王的聽信讒言,也就決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觀遭遇,為下文提出張本。

第三段

敍述自己在政治鬥爭中的客觀遭遇,並分析其原因。綜合起來,有下面幾層:第一,政治上的改革,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除了爭取君王的合作,必須培植人才,廣結同志,共赴其成。屈原在這方面作了充分的準備。可是想不到“眾芳蕪穢”,致使他的計劃落空,陷於孤立。第二,指出了他和“黨人”之間的矛盾的根本原因。他們之所以勾心鬥角,排除異己,只不過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屈原的堅持理想,則是為了“恐脩名之不立”,“哀民生之多艱”。這裏,他強調法度繩墨,進一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這和腐化沒落的貴族勢力絕不相容,因而這一斗爭是不可調和的。第三,在這樣不可調和的鬥爭中,懷王的昏庸糊塗,“不察民(人)心”,不辨黑白,助長了邪氣的高漲,造成了羣小進讒的有利條件。第四,從邪正不能相容,預測自己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強調不屈服、不妥協的頑強精神,並準備為此而不惜作任何犧牲。下文展開了劇烈的思想鬥爭而終於取得勝利,就是確立在這樣一個堅實基礎上的。

第四段

承上文説,既然理想不能實現,則退隱可以獨善其身;為個人計,又何嘗不心安理得?可是這種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的逃避現實的態度,和屈原的個性是絕不相容的。這使他暫時寧靜下來的情感又掀起無限的波瀾;在波瀾起伏中,一層一層地展開了內心深處的矛盾、彷徨、苦悶與追求,以及在這種心情中的鬥爭過程。從這段起,所寫的都只是一種思想意識的反映,並非事實的敍述。

第五段

敍述女嬃的勸告。她指出處於沒有是非曲直的社會裏,屈原如果不改變他那種孤忠耿直的作風,是不會見容於當世,而且會遭到殺身之禍的。她是屈原人世間唯一的親人,她所説的也是娓娓動聽的人情話;可是她的話僅僅是單純從愛護屈原、關心屈原出發,提高到思想原則上來説,她對屈原卻缺乏本質上的認識。女嬃尚且如此,那末屈原內心深處的痛苦又向誰去申訴呢?於是詩人就不得不把他生平的政治見解假託於向他所最崇拜的古代聖君帝舜來傾吐衷腸了。他徵引了豐富的史實。主要是為了證明他所堅信不渝的一個真理,一切不合理的政治,必然歸於覆亡,只有“義”和“善”,“循繩墨”“舉賢能”才能使國祚昌盛;而他所堅持的,正是關係楚國國運興衰的根本問題,他自然不能聽從女嬃的勸告,作明哲保身之計了。 “陳詞”中的反覆論證,即第二段“彼堯舜之耿介兮”四句的基本內容的具體發揮。這種認識所構成的理論上的完整體系,就使得屈原更進一步表現出一種“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的頑強信念。和其他偉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樣,他是“百變而不離其宗”,決不可能放棄他的主張的。這種主張在現實環境中既然找不到出路,於是下文就進入了“上下求索”的幻境。在精神活動的領域裏開拓了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把極其深刻而複雜的內心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

第六段

寫幻想中的境界,借求愛的熾熱和失戀的苦痛來象徵自己對理想的追求。綜合它的內容,有下列幾點值得注意:第一,由於屈原愛國之深,儘管在上述惡劣環境中備受各種打擊,但耿耿此衷,他仍然是鍥而不捨的。這種發自內心不可抑制的強烈情感,亦惟有愛情的追求能彷彿其萬一;因而就產生了以“求女”為中心的幻想境界,並形成這種上天入地馳騁幻想的表現形式。第二,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必須爭取統治者的信任,正如愛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必須有其具體的追求對象一樣。屈原所追求的,有九重的天女,有高丘的神女,有人間的佚女,她們的身份不同,但在她們的身上同樣可以寄託愛情;也如楚國統治集團當中的任何一員,都有可能通過他們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舊説,以求女喻思君,基本上符合於屈原當時的心理狀態。可是所謂“女”,決不僅僅是象徵“君”。張惠言認為這一段是説“以道誘掖楚之君臣卒不能悟”,最為切合原文文義。至於哪一類的女性是影射哪一種人,則文學作品裏的藝術形象不同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邏輯思維,是不可能刻舟求劍機械地加以分類的。第三,屈原求愛的心情是熾熱的,可是他選擇對象的條件則是極其苛刻的。他不僅追求美麗的容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質。那就是説,政治上的結合必須建築在共同的思想基礎上;同時,即使有了適當的對象,又必須通過媒介的關係。那也就是説,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決不肯枉尺直尋,不擇手段以求進身的。愛情的熾熱和求愛條件的苛刻,正是矛盾的焦點;失戀的苦痛,就是在這個焦點上形成的。因此在“上下求索”的過程中,回答他滿腔熱情的只是空虛和幻滅,悵惘與彷徨。他在幻覺中的一切感受,正是“溷濁不分,蔽美稱惡”的醜惡現實的反映。

第七段

屈原在極度苦痛的複雜的矛盾心情中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去和留的問題而加以分析。戰國時代,是中國大一統局面出現的前夕,當時所謂士,為了實現其理想,政治活動的範圍並不限於本國。求謀個人功名富貴的“朝秦暮楚”的蘇秦、張儀之徒固不用説,就是儒家的大師孟軻也是終身過着“革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的生活。荀卿則以趙人終老於齊。法家的韓非、李斯也都不是為故國效力。以屈原所具備的卓越才能,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當他在政治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理想不可能在本國實現的時候,考慮到去留的問題是非常自然的。這一段分三個部分:首先是問卜於靈氛,接着取決於巫咸。巫咸和靈氛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所得出的兩種不同的結論,再一次地引導屈原把楚國的現實和自己的處境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問題的癥結是在於整個環境的日益惡化。儘管自己能堅持理想,決不動搖;但留下來,希望又在哪裏呢?結果,靈氛的勸告在他的思想上取得了暫時的優勢;於是他就衝破了楚國的範圍,進入了“周流上下”,“浮游求女” 的另一幻境。

第八段

屈原考慮接受靈氛的勸告以後,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展開了最後一次的幻想。幻想終於破滅,這樣就結束了全篇。綜合其內容,有下列幾點值得注意:第一,表現在本篇裏,屈原的內心矛盾正如蠶的作繭自縛一樣,愈來而愈益錯綜複雜,無法解脱;而這錯綜複雜的矛盾始終圍繞着一個核心,沿着一條線索逐步向前發展的。那就是個人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如何求得統一的問題。假如單純為了不忍去國,則留下來而採取一種消極逃避的態度;儘管在極端黑暗的現實環境裏,又何嘗不能作和光同塵,明哲保身之計?但這是屈原所萬萬做不到的。假如單純為了抒展個人的政治抱負,則屈原的主張正符合於大一統前夕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正如司馬遷所説的,“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本傳贊)但這又是他心所不忍的。留既不能,去又不可,最後所接觸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個人的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的不但無法統一,而且引起了正面衝突的問題; 這樣就把矛盾推進到最高峯,而無可避免地使得馳騁在雲端裏的幻想又一次掉到令人絕望而又無法離開的土地上。第二,在這段裏,極馳騁想象之能事,浪漫氣息非常濃厚。這是屈原靈魂深處苦痛的絕叫,生命活力最後的顫抖,這種精神活動,儘管迷離恍惚,空闊無邊,但它所反映的現實心情並不是不可捉摸的。在準備離開楚國的大前提下,屈原究竟想到哪裏去呢?他所飛翔的幻想始終是指向西北方,而且明確地説,“指西海以為期”,這決不是偶然的。中國民族來自西北高原,矇昧時期,我們祖先的活動是以西北地區為起點。因而遠古的神話傳説,絕大部分集中於以崑崙為中心的西方和西北一帶。這是從我國最早的民族發展史上所形成的一個古老的.神話系統。到了戰國後期,隨着生產的發展,疆宇的開拓,東方文化中心的齊國,以陰陽家鄒衍為代表又出現了一支以瀛海、蓬萊為中心的新的神話系統的萌芽。秦漢以後,有關神話傳説才漸漸由西北轉向東南。楚國在當時是保存遠古文化最完整的唯一的國家,因而以神話傳説為背景的屈原的創作,自然是詳西北而略東南。這僅僅是從文章的取材的地域性和歷史意義而言的。就作品本身所表現的語氣結合着當時的客觀現實,則其中透露出一個作者所不忍明言的隱約心情。那就是它所指向的西北方,正是秦國所在地。李光地曰:“是時山東諸國,政之昏亂,無異南荊。惟秦強於刑政,收納列國賢士;士之慾亟功名,舍是莫適歸者。是以所過山川,悉表西路。”(《離騷經注》)這話是不錯的。七雄並峙的局面,到了後來,大勢漸趨統一,山東六國必然被強秦所吞併,已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和屈原同時的荀卿在他所著“強國篇”(見《荀子》)裏就有具體的分析。屈原也不可能不是從這一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因而出現在他思想裏暫時的幻境,不但要離開父母之邦,而且是適仇讐之國,這樣就使得矛盾的衝突表現得更為尖鋭,更為劇烈。這段一開始,屈原驅役龍鳳,揮斥雲霓,表現得如何的活躍和愉快!他的精神似乎已經超越現實境界,而離開了苦難的深淵;可是當他忽然臨睨到故鄉的時候,血肉相聯的情感,又立刻粉碎了那一剎那間所呈現的美妙幻境;也就在幻想的破滅裏,放射出強烈的萬丈愛國主義光芒;而這種駿馬注坡,帷燈匣劍的表現手法,和他當時真實心情是完全相適應的。

最後五句

是全篇的總結和尾聲,在上面八段外具有其獨特意義。它高度地概括了全篇的主要內容,簡要而深刻地闡明瞭屈原以身殉國這一偉大悲劇的真實歷史意義。五句分兩層:龔景瀚曰:“‘莫我知’,為一身言之也; ‘莫足與為美政’,為宗社(祖國)言之也。世臣與國同休戚,苟己身有萬一之望,則愛身正所以愛國,可以不死也。不然,其國有萬一之望,國不亡,身亦可以不死;至‘莫足與為美政’,而望始絕矣。既不可去,又不可留,計無復之,而後出於死,一篇大要,‘亂’之數語盡之矣。太史公於其本傳終之曰:‘其後楚日以削,後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言屈子之死得其所也,是能知屈子之心者也。”(《離騷箋》)死,在今天看來是消極的,但兩千年前屈原所採取的這種行動其中卻包涵着極其嚴峻的積極的現實鬥爭意義。王夫之日:“原之沉湘,雖在頃襄之世,然知幾自審(預見未來,考慮到自己所應該採取的態度),矢志已夙(早)。君子之進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樹立,惟極於死以為志(在思想上能作最後犧牲的準備),故可任性孤行也。”(《楚辭通釋》)先大父(名其昶,字通伯)曰:“死,酷事耳;志定於中,而從容以見於文字,彼有以通性命之故矣(有了正確的人生觀)! 豈與匹夫匹婦不忍一時之悁忿而自裁者比乎?”(《屈賦微》序)這些,不但説明了為什麼屆原在沉湘前二十多年的《離騷》裏會出現“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樣的句子,而且有力地駁斥了一般封建正統文人們有意誣衊屈原,毀謗屈原,像漢朝班固所説“露才揚己,忿懟沉江”之類的謬論。

拓展閲讀:離騷課文簡析

第一節:

長聲歎息擦拭眼淚啊,哀傷人生多災多難。我雖然崇尚美德並且約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進諫而到晚上就被廢斥離間。

屈原從事政治活動,是想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他的政治理想接近於儒家,要求統治者“聖哲茂行”,“舉賢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楚懷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應屈原實行他的政治主張。但懷王是一個庸懦無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執政,形成了一個腐朽的統治集團,排斥賢臣,他們伺機陷害屈原。他們對內搜刮無厭,政治腐敗;對外貪圖小利,聽信秦國而和齊國絕交,失去外援,屢次被秦國打敗。懷王后來竟聽了他們的以讒言。他時刻憂念國家和人民的安危,“長太息以淹涕”,正是因為“哀民生之多艱”。

第二節:

既因為我佩帶蕙草(行以忠正)而受到斥責,又因為我採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決不改悔。

詩人以身許國,堅決、頑強、奮不顧身地戰鬥,以“九死”、“體解”的大無畏精神來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國危亡的決心。

第三節:

怨恨君王荒唐(糊塗;無思慮、茫然;放肆縱恣貌)啊,始終不能體察人心。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説我好邪作亂就對我進行造謠誣衊。

詩人一心為國、為君、為民,別無他圖,正是這樣詩人“雖九死其猶未悔”至死不渝地為崇高的理想而獻身。可是“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第四節:

誠然,是世俗之人善於投機取巧啊,違背規矩而不走正道。違背規矩追求邪曲啊,競相以苟合取容於眾人作為正當的法則。

這是比喻時人反常妄作,違背正道,追隨邪僻。詩人站在正義的一邊,痛斥賣國貴族集團的荒淫無恥。

第五節:

我煩惱苦悶,憂愁重重啊,我在此時悵然失意。我寧可突然隨着水流而長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苟合求容於世的樣子呀!

詩人憂鬱不安,詩人感到孤獨,詩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長逝,也決不卑躬屈節,同乎流俗。

第六節: 勇猛的人超出流俗啊,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樣子。方和圓怎麼能相合呢?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哪能相安無事呢?

鷙鳥,不與眾鳥同羣,喻詩人忠貞自守,不同流合污。道不同不相為謀,涇渭是分明的。

第七節:

委屈自己,剋制自己啊,飲恨忍辱。保持清白而獻身正道啊,這本來就是前代聖賢所嘉許的。

詩人委屈着情懷,抑制着意志,忍受着歸咎,忍受着恥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節。

第八節:

詩人説,我悔恨觀察正道沒有看清楚啊,我久久佇立而想返回。轉過我的車子返回原路啊,趁着踏上迷惑之路還不算遠趕快罷休。

悔恨,是詩人自我反省。行則兼濟天下,不用則獨善其身。

第九節

讓我的馬車徐徐走在長着蘭草的水邊啊,讓我的馬車急馳在長着椒樹的山岡。我入朝做官而不見用反而遭受憂患啊,如果退而不做官,我就回鄉整理我未進仕前的服飾。

初服,是指未進仕前的服飾,比喻詩人想退隱以行夙志。這就説明詩人即使退隱之後也還要繼續培養自己的才德,保持自己高潔的品質。

第十節:

要把碧綠的荷葉裁成上衫啊,我要把潔白的荷花縫綴成下裝。不瞭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本心的確是高潔的。

詩人追求美好的理想,潔身自好,永遠要保持崇高的品德。

第十一節:

把我頭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讓我項下的環佩美好漂亮。芳香和污垢縱使會被人混淆啊,只有我光明純潔的天質卻絲毫沒有虧損。

這形象地表明瞭詩人“其志潔,其行廉”的高尚情操。

第十二節:

我忽然又回過頭來放眼縱觀啊,將去觀察遼闊的四野八荒。環佩五彩繽紛何其眾多啊,馥郁的香氣更加顯著。

放眼世界,無邊無垠,更襯托出詩人光彩照人、香氣四溢的光輝形象。

第十三節:

人生各有各的喜好啊,而我就是習慣於修身養性。即使把我車裂了我也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心可以受創而終止嗎?

這是詩人最後的誓言:“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為國為民,追求美政,堅持真理,獻身理想,嫉惡如仇,潔身自好,剛直不阿,一身正氣。鏗鏘有力,石破天驚,這是詩人的豪言壯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isao/edm9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