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離騷 >

《離騷》譯文與賞析

《離騷》譯文與賞析

離騷》是屈原用血淚所凝成的生命輓歌,作品的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下面是《離騷》譯文與賞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離騷》譯文與賞析

  《離騷》譯文

顓頊啊,我是你的遠代子孫,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輝大名。歲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從天上翩然降臨。尊敬的先祖啊,仔細揣度我剛剛下凡的時辰和啼聲,通過占卜賜給了我相應的美名。給我取的大名叫正則啊,給我取的別號叫靈均。 上天既賦予我這麼多內在的美質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養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噴吐幽香的江離和白芷啊;又聯綴起秋蘭作為自己的佩巾。光陰似箭,我惟恐抓不住這飛逝的時光,讓歲月來塑造我美好的心靈。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蘭,傍晚,我揹着夕陽在洲畔採摘宿莽來潤德潤身。太陽與月亮互相交迭,未嘗稍停,新春與金秋相互交替,永無止境。想到樹上黃葉紛紛飄零,我害怕美人啊,您頭上也添上絲絲霜鬢!為什麼,為什麼你不任用風華正茂的賢者,廢棄污七八糟的小人?為什麼,為什麼你不改變已經過時的法度?駕着龍馬,飛快地向前猛奔!來!我給你充當嚮導。

沿着康莊大道走向幸福與光明。 憶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麼完美精純,一叢叢芳草鮮花簇擁着他們。那時節啊,花椒與桂樹層層相間,哪裏只是蕙草與白芷散發芳芬?哦!唐堯和虞舜是多麼正大光明,他們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邁進。夏桀和商紂是多麼狂亂啊,只想走捷徑,抄小路,結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黨人是這樣苟且偷安,他們一步步走向死衚衕而不思反省。難道我擔心自己會遭受災禍?不,我擔心的是楚國的車駕將要覆傾! 急匆匆,我為王朝的復興前後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腳印。君主啊,你不能體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大發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諫忠會招災惹禍,但我怎麼能看着祖國沉淪!我敢手指蒼天讓它給我作證,我對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想過去,你與我披肝瀝膽,定下約言,可後來,你卻另作打算,不記前情。我和你分別並不感到難堪,傷心的是你胸無定見、反覆無常! 我曾經栽培了大片的春蘭,又種下了秋蕙百來畝地面。我還分塊種植了芍藥與揭車,將馬蹄香與白芷套種其間。我真希望它們能夠綠葉成蔭、枝幹參天,到時候就可以收穫藏斂。即使花兒謝了,那又有什麼悲傷,最痛心的是,眾多的香草已經發生了質變。 那些個黨人爭着貪利奪權,孜孜以求地追逐着功名利祿。他們都猜忌着別人而原諒自己,彼此間勾心鬥角,相互嫉妒。像他們那樣竭盡全力去爭權奪利,實在不是我內心所要追求的東西。我覺得自己的老境將要漸漸到來,只擔心美好的名聲來不及樹立。清晨,我吮吸着木蘭花上的墜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只要內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純,我就是長久地面黃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蘭的根鬚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帶着露珠的薜荔。我用菌桂的嫩枝連綴起蕙草,再絞起胡繩的一串串花蕊。我是如此虔誠地效法古代的聖賢,絕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

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卻心甘情願沐浴彭咸的遺輝。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淚,聲聲長歎,哀歎人生的航道充滿了艱辛。我只不過是潔身自好卻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進諫,到傍晚就遭譭棄!既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我啊,又因為我採集白芷而給我加上罪名。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叫我死九次我也絕不改悔!我只怨君主啊你是這般無思無慮,始終是不能明察我的用心。你周圍的侍女嫉妒我的姿容,於是造出百般謠言,説我妖豔狐媚!那些貪圖利祿的小人本來就善於投機取巧,方圓和規矩他們可以全部拋棄。追隨着邪惡,背棄了法度,競相以苟合求容作為處世準則。我憂鬱煩悶,悵然失意,我困頓潦倒在這人妖顛倒的時期!我寧願暴死而屍漂江河,也絕不和他們同流合污,沆瀣一氣。哦,那鳳鳥怎麼能和家雀合羣?自古以來本就這樣涇渭分明。哪有圓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異路人能攜手同行!

我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壓抑着自己的情感,暫且忍痛把譴責和恥辱一起擔承。保持清白之志而死於忠貞之節,這本為歷代聖賢所贊稱! 我後悔,後悔我當初沒有看清前程,遲疑了一陣,我打算回頭轉身。好在迷失方向還不算太遠,掉轉車頭,我依舊踏上原來的水驛山程。我走馬在這長滿蘭草的水邊高地,我奔向那長有椒樹的山丘,暫且在此停息。我既然進言不聽反而獲罪,倒不如退居草野,把我的舊服重整。我裁剪碧綠的荷葉縫成上衣啊!又將潔白的蓮花綴成下裙。沒人理解我,就讓他去大放厥詞吧!只要我內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我把頭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把佩帶加的很長很長。芬芳與污垢已經混雜在一起,唯獨我這光明潔白的本質未曾蒙受絲毫減損。急匆匆我回過頭來縱目遠望,我要往東南西北觀光巡行。我的佩飾如花團錦簇、五彩繽紛,噴吐出一陣陣令人心醉的幽香清芬。

人生各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愛,我卻獨獨愛好修潔,習以為常!就算把我肢解了我也毫不悔改,難道我的志向會因受挫而改變? 哦!女嬃她嘮嘮叨叨一聲聲把我指責,她説:“因過於剛直而惹禍遭災,到頭來慘死在羽山你難道一無所?聞。你為什麼要時進忠言而又愛好修身,獨具這美好的一片冰心?滿屋子已經堆滿了惡花穢草,唯獨你不願佩戴實在太天真。眾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一一説明,又有誰會體察咱們的內心?世人都在互相吹捧結黨營私,你為什麼連我的話半句都不願聽?” 遵循着先聖的遺訓來修身厲行,現實的遭遇使我悲憤填膺!我沿着湘江逆流而上,我要向大舜去陳説我的內心:“夏後從上天偷回《九辯》和《九歌》,到凡間縱情作樂恣意荒淫。

不居安思危預防後患,他的五個兒子終於失掉了民心!后羿也愛好田獵,溺於遊樂,一味沉迷於射殺那些猛獸和珍禽。本來荒淫之輩就少了有善終,他的國相寒浞殺了他,又和他的老婆成親!寒浞之子過澆依仗自己健壯的體格,放縱情慾而不肯控制自己的獸性。他每日裏尋歡作樂得意忘形,丟掉了自己的腦袋不自省。夏桀經常違背正道,終於落得個亡國喪身。殷紂把自己的忠良剁成肉醬,他的王位因此顛隕!成湯和大禹都嚴明而又謹慎,周文武都任法而講仁。他們都憑德才選用賢臣,遵守繩墨而不差毫分。

皇天啊!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偏愛,看見有德的人就設法讓他成為輔弼之臣。只有那德行高邁的聖人賢哲,方才讓他享有天子那樣的尊稱!回顧前王而又觀省後代,再仔細考察天下的民情。不曾有過不義的人可以重用,不曾有過不善的事可以推行。即使死神已經向我步步逼近,回想起初衷我也毫無悔恨。怎能將方榫塞進圓孔啊,古代的賢者正因此而碎骨粉身!我泣不成聲啊滿心悲傷,哀歎自己是這樣生不逢辰。拔一把柔軟的蕙草揩拭眼淚,眼淚漣漣沾濕了我的衣襟。” 我跪在鋪開的衣襟上傾訴衷腸,中正之道在我心中閃亮。鳳凰為車,白龍為馬,御着那飄忽的長風我飛向天上。

清晨,我從那南方的蒼梧之野起程,傍晚,我到崑崙山下的懸圃卸粧。我本想在靈瑣停留片刻,無奈太陽下沉,暮色蒼茫。我叫那日御羲和按節徐行,不要急急地馳向崦嵫山畔。前面的路程遙遠而又漫長,我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心中的太陽。我讓龍馬在咸池痛飲瓊漿,我把馬韁拴在扶桑樹上。折幾枝若木去拂試日邊的陰翳,我暫且在這裏休息徜徉。我派月神在前面充當嚮導,讓風神在後面緊緊跟上。鸞鳥與鳳凰為我在前面警戒開道,雷師卻説還沒有安排停當。我命令鳳鳥展翅飛騰啊!日以繼夜地向九天翱翔。旋風啊積聚着力量!率領着雲霓向我迎上。雲霓越聚越多啊忽離忽合,五光十色上下左右飄浮蕩漾。我叫守衞把天門打開,他卻靠着天門衝着我望望。

這時候日色已經昏暗,我扭結着幽蘭久久地在那裏盤桓,這世道是一片渾濁,總愛嫉妒他人之才,掩蓋他人之長。 拂曉,我度過崑崙山下的白水,把龍馬拴在閬風山上。舉目四望我眼淚潸潸,傷心這高山上竟沒有美妙的女郎。匆匆地,我游到了東方的chūn宮,折下玉樹瓊枝插在我這蘭佩上。趁着這瑤花還未凋謝,我要到下界送給心愛的女郎。我吩咐豐隆駕起彩雲,去尋找宓妃幽靜的門巷。我解下蘭佩寄託自己的一片深情,請那蹇修當我的紅娘。宓妃她開始對我還若即若離,突然間卻對我冷若冰霜。晚上她到窮石同后羿消夜,清晨她卻在洧磐河把頭髮梳晾。她自矜貌美,滿臉高傲,整天在外縱情放蕩。即使她的確長得很美,可待人實在太沒修養,我只好放棄她另謀新歡。

我周遊了九霄,觀察了八荒,回到了熙熙攘攘的下方。望見高聳華麗的玉台,看見了有娀氏的美女簡狄,她真是舉世無雙。我託鴆鳥為我説謀,它卻撒謊説簡狄不良。那雄斑鴆一邊飛翔一邊高叫,我想託它又嫌它更不端莊。我的心裏躊躇而又狐疑,想自己親往又覺得不好向她啟齒開腔。雖然鳳凰已經為我送去了聘禮,我又怕帝嚳的我搶先爭強。我想到遠方棲身又怕沒有容身的地方,只好在此到處逍遙,隨處飄蕩。趁着少康尚未成家,留下了有虞氏兩位美麗的姑娘。一想到使者這般軟弱,媒人這樣笨拙,我真怕他傳達不了自己的九曲衷腸。這世道實在太混濁,總喜歡掩蓋美德,嫉妒賢良。那王室的內宮是如此幽深,你明智的君王又始終不肯醒來端詳。

滿懷着忠貞之情卻又不能對你面講,我怎能忍受痛苦的折磨,直到老死。 我將靈草與竹枝取來占卜,請靈氛為我解釋疑團。他説:“郎才女貌一定會結成眷屬,哪有真正的美人沒人喜歡。你想想九州是這樣遼闊廣大,難道只有這裏才有雲鬢玉顏?快遠走高飛,別遲疑掛牽,誰個求美會將你丟在一邊?這世上哪裏沒有芳草鮮花,你為什麼一定要戀着自己的家園?這兒世道黑暗,人妖顛倒,有誰能辨別出邪惡與良善?人們的好惡本來就各不相同,只是那些黨人總是與世人相反,他們户户都將惡草系滿腰間,反而説幽香的蘭草不可佩在身邊。香花惡草他們都不會鑑別,那美玉他們又怎能正確評判?他們將污土填滿自己的佩囊,反而説大花椒並不香豔。”

我想聽從靈氛的卦辭,可心裏卻猶豫而狐疑。今晚巫咸將要從天上降臨,我懷着花椒祭米去求伊。啊!天上諸神遮天蔽日齊降,九嶷山上的眾神紛紛前來迎之。他們靈光閃閃地顯示着神異,那巫咸又告訴我將要大吉大利。他説:“你應該努力上下求索,按照原則去選擇意氣相同的同志。夏禹商湯都嚴正地選拔賢才,皋陶和伊尹因此能做他們的輔弼。只要你真正愛好修潔,又何必到處去求人託媒。傅説曾經在傅巖做過泥木工,武丁重用他而不生疑。姜太公在朝歌操過屠刀,遇上週文王就大展才氣。甯戚放牛時引吭高歌,齊桓公聽了把他看作國家的柱石。趁你年華還未衰老,施展才華還有大好的時機。當心那伯勞鳥叫得太早,使得百草從此失去了芳菲。” 為什麼我的玉佩如此美豔,人們卻要故意將它的光輝遮掩?這些小人真是不能信賴,擔心他們會出於嫉妒而將玉佩折斷!時世紛亂而且變化無常啊,我怎能在這裏久久流連。

蘭與芷都消盡了芬芳,荃與蕙都化為了草蔓,為什麼過去那些香草,今日竟變成了蒿艾而不鮮?難道會有別的緣因可找?都只怪他們自己沒有勤加鍛鍊。我本以為幽蘭可以依靠,誰知他也虛有芳顏。拋棄了自己的美質而隨俗浮沉,苟且地列入這眾芳之班!花椒謅上傲下自有一套,茱萸也想鑽進香襄裏面。他們既然只會拼命地鑽營,又怎能望它們保持美質不變?這些世俗之徒本就趨炎附勢,又有誰能在這惡劣的氛圍中不受污染!香椒和蘭草已經完全腐臭,更何怪那揭車與江離都已改觀!只有我這玉佩最為可貴,人們拋棄了它的美質,而它卻堅定自己的冰清玉潔!它馥郁勃盛,清香四溢,直到如今還未曾有絲毫變換!保持着沖和的態度,歡愉的心態,我姑且再四處神遊去尋找理想的女伴。趁着這佩飾還閃耀着璀璨的光輝,我要去天地四方再一一觀光。 靈氛已告知我卜佔吉祥,選定好日子我將再出走四方。我折下瓊枝作為珍餚啊,又舂好玉屑作為乾糧。騰飛的神龍啊,是我乘車的坐騎,我的車馬,又用美玉和象牙裝潢。我怎能跟這些黨人混在一起,飄然遠逝,我要去創造自己的輝煌。

我將行程轉向西方的崑崙,道路遙遠而又曲彎,滿天雲霓像彩旗飄揚在九天,玉製的車鈴,發出鏗鏘的音響。早晨我從天河的渡口出發,黃昏我到西天徜徉。鳳凰的彩翎接連着彩旗,高飛在雲天任意翱翔。轉眼間我來到這一片流沙,沿着赤水河我又從容盤桓。我指揮蛟龍在渡口搭起橋樑,叫西皇幫助我涉過這赤水急灘。行程如此遙遠,天路這般艱難,我叫隨從的車隊侍候兩旁。翻過不周山巒,我們向左拐彎,那浩瀚的西海才叫人神往。我們成千的車輛列着隊伍,玉製的車輪在隆隆地轟響。每輛車駕着幾條蜿蜒的神龍,車上的雲旗啊飄揚在雲端。控制着滿腔的興奮,我的心如奔馬,馳向遠方。演奏着《九歌》,舞起了《九韶》,我要盡情地歡樂和歌唱。上升啊,翱翔,我剛剛升上燦爛的天宇,猛回頭卻望見了熟悉的故鄉。啊,我的僕人悲泣,我的馬兒旁徨,它蜷曲着身子,頻頻回首,不肯再在茫茫的穹蒼……

尾聲:算了吧!算了吧!舉國沒有人,沒有人理解我,我又何必迷戀着故鄉!既然沒有人能與我一同推行美政理想,我就去追隨那前代的神巫彭咸,相依為伴。

  《離騷》賞析

《離騷》是屈原自敍平生的長篇抒情詩。它的名稱有雙重涵義:從音樂方面來説,《離騷》,可能是楚國普遍流行的一種歌曲的名稱。遊國恩曰:“《楚辭·大招》有‘伏羲駕辯,楚勞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駕辯、勞商,皆曲名也。’‘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或即同實而異名。西漢末年,賦家揚雄曾仿屈原的《九章》,自《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為疊韻字,韋昭解為‘牢騷’,後人常説發泄不平之氣為‘發牢騷’,大概是從這裏來的。”(《楚辭論文集》)這一論證是確切的。屈原的創作是從楚國的`民間文學汲取豐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內容,“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黃伯思《翼騷序》),那末作品的名稱襲用民間歌曲的舊題,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然,這一句詞並非有聲無義。司馬遷《史記 ·屈原列傳》引劉安的話,説:“《離騷》者,猶‘離憂’也。”《離騷》就是“離憂”,也就是前面所説的“勞商”“牢愁”和“牢騷”,都是一聲之轉的同義詞,同樣是表示一種抑鬱不平的情感。《史記》本傳説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足見標題是決定於作品的內容,而標題的音樂意義和作品的內容是統一的。 “離憂”“離騷”以及“勞商”“牢愁”“牢騷”,都是雙聲或疊韻字所組成的聯綿詞,只是一個完整的意義。班固《贊騷序》説:“離,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王逸《楚辭章句》説:“離,別也;騷,愁也。”顯然,他們都是在替司馬遷“‘離騷’者,猶‘離憂’也”這句話做註腳,但卻誤會了司馬遷的原意。又,項安世《項氏家説》説:“‘楚語’:‘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韋昭曰:‘騷,愁也;離,畔也。’蓋楚人之語,自古如此。屈原《離騷》必是以離畔為愁而賦之。”也是把“離”和“騷”分成兩個字來講。把兩個字義湊成一個詞義,以致理解不同,紛歧百出,都是由於不明詞性的緣故。

本篇原名《離騷》,到了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卻稱之為《離騷經》。他的解釋是:“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這話的牽強附會,無待辨明。“經”,當然是經典的意思。《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把《離騷》下面加上一個“經”字,正如洪興祖所説,“古人引《離騷》未有言經者,蓋後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耳。”(《楚辭補註》)又,本篇也有人簡稱之為《騷》,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就以《辨騷》名篇;甚至有人竟把屈原的作品以及後來模仿屈原的作品都稱之為“騷體”。這也是原於王逸,因為他在《楚辭章句》裏,把凡是他認為是屈原的作品概題為《離騷》,凡是模仿屈原的作品概題為《續離騷》。如《九歌》,題作《離騷·九歌》,《九辯》,題作《續離騷·九辯》。這些名稱,雖然相沿已久,但並不合邏輯。複次,本篇也有人稱為《離騷賦》。這起源於漢朝,因為“漢賦”的表現形式是從“楚辭”演化而來,所以漢朝人的眼光裏,屈原的作品無一不屬於“賦”的範疇。司馬遷説屈原 “乃作《懷沙》之賦”(本傳),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屈原的作品二十五篇,則更進一步都稱之為“賦”。其實,“賦”到漢朝才成為文學形式上一種專門體制。稱屈原作品為“賦”,由於受了漢朝人對“辭”“賦”的概念混淆不清的影響,是不恰當的。

關於本篇的寫作時代,過去和現在都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據《史記》本傳記載,是敍述在上官大夫奪稿,“(懷)王怒而疏屈平”之後。但這並不等於説,就是這一年的事;而只是説,《離騷》是屈原政治上失意以後的作品。這裏所指的時間是廣泛的。但《離騷》作於楚懷王的時代,這一點完全可以肯定。究竟是哪一年呢?遠在二千年前的司馬遷已經感到文獻不足徵的困難,而無法作出絕對的論斷。當然,今天更不能加以主觀的臆測。可是,在司馬遷的提示下,如果作進一步的探討,多少還可以尋找出一點關於這一問題的消息。我以為《離騷》既然是一篇抒情詩,而它的具體內容又屬於自敍傳的性質,則作品本身有關客觀事件的敍述,個人遭遇的因由,情感上所表現的憂憤之深廣,創作上所表現的氣魄之雄偉,這一切,都透露了它自身產生的時期:既不可能是少時的作品,也不會是晚年的創制,最適合的那只有是四十左右的中年時期。篇中關於年齡的敍述,處處都證實了這點。我們試把篇首“恐美人之遲暮”,篇中“老冉冉其將至兮”,篇末“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其猶未央”等句綜合起來,互相印證,就不難得出一個整體的理解:假如是三十以下的少年人,無論怎樣多愁善感,也不會説出這樣老聲老氣的話;但要把它作為五十以上的人的語氣也不妥貼,因為那就談不上“時亦其猶未央”了。屈原四十左右正是楚懷王的末期,當時楚國屢次兵敗地削,懷王主張不定,楚國政府內部親秦派和抗秦派之間的鬥爭非常劇烈。尋繹《離騷》文義和上述的時代背景,是完全吻合的。

本篇是屈原用血淚所凝成的生命輓歌,作品的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正反映了作者豐富而複雜的鬥爭生活,堅貞而熾烈的愛國心情;精神實質的內在聯繫,使得它成為天衣無縫,冠絕千古的名篇。可是後世讀者的欣賞往往停留在音調的鏗鏘,詞藻的瑰麗的上面。甚至有人認為“古今文章無首尾者惟莊騷兩家”。説它“哀樂之極,笑啼無端;笑啼之極,言語無端。”(陳繼儒語)這種似是而非的十分抽象的模糊概念,其結果必然陷於不可知論。關於本篇的主題思想及其篇章結構除了上面分段説明(見譯註)外。茲提出下列幾點:

第一,本篇以現實的火熱鬥爭作為通篇的主題思想,它不但説明了屈原和貴族的腐化惡劣勢力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反映了他是怎樣在殘酷考驗中戰勝了自己思想裏脆弱的一面,完成了他那種堅強的具有偉大悲劇意義的高尚人格。圍繞着這一核心,層層深入。例如女嬃、靈氛、巫咸三大段談話,本身並非事實,只是表現屈原在現實鬥爭中曲折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他(她)們同樣是同情屈原的;可是他(她)們的身分不同,表現在語氣上的關切程度不同,而且論點也是各異的。女嬃單純從愛護屈原、關心屈原出發而説出娓娓動聽的人情話,她只是勸屈原作明哲保身之計。處於這樣黑暗的政治環境裏,要想明哲保身是不容易的,那就只有消極逃避之一法;這正符合於戰國時代盛行於南方的道家思想。靈氛回答屈原問卜之詞,是為屈原的事業前途着想而提出的當時士的階層社會意識的普遍誘惑。巫咸的語言表面僅僅是一篇不切實際的大道理,實質上則是以妥協代替鬥爭,為同流合污、苟合取容的作風和行為自己在思想上先找好一個防空洞。這正反映了屈原在思想上可能動搖的三個方面。對這,屈原都沒有作正面的答覆:聽了女嬃的談話以後,借“就重華以陳詞”從理論上予以否定;回答巫咸的則是從具體情況的分析來粉碎其客觀現實的根據;靈氛的誘惑,雖然引起了他暫時的動搖,可是偉大的愛國熱情終於使得這種誘惑完全破產;而屈原也就在思想鬥爭中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樣不但在表現手法上極盡變化之能事,而它主題的突出是如何的明朗而深刻!

第二,本篇在組織形式上一個最基本的特色,那就是現實的敍述和幻想的馳騁的互相交織;而這,又是被它的內容所決定的。詩篇一開始是從現實的敍述着手的,接着他就現實問題加以詳盡的説明和反覆的剖析,可是精神上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於是醜惡的憎恨和光明的憧憬,就使得他那迷離恍惚的心情進入一種縹渺空靈的幻想境界。隨着幻想的開展,擴張了作者憂憤的深度和廣度,馳騁着人生的熾熱愛戀與追求。可是這幻想是無法脱離現實的,這就決定了幻想最後的破滅,它終於不得不回到現實而結束全篇。本篇的結構,就是這樣統一起來而達到完滿的高度。

第三,儘管幻想和現實交織,全篇的線索是分明的。作為本篇的具體內容是屈原的自敍生平;而屈原的生平是和楚國客觀形勢密切聯繫着的。伴隨楚國客觀形勢的不斷變化,屈原所採取的態度是怎樣呢?最初他滿懷信心的提出“願俟時乎吾將刈”,可是現實不允許他實現他的理想,接着就是“延佇乎吾將反”;再次,是“吾將上下而求索”;複次,是“吾將遠逝以自疏”;而這都不可能,最後是“吾將從彭咸之所居”了。這五句所標明的是思想發展變化的五個過程,相互之間的內在關係是緊緊相聯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這樣就很自然的劃清了文章的層次;更重要的是,引出了貫串全篇的一條主要線索。從這一主要線索派生出來的其他各個方面的敍述亦莫不如此。例如:篇中以男女的愛戀象徵理想的追求,始則曰,“吾將上下而求索”;繼則曰,“哀高丘之無女”;繼則曰,“相下女之可詒”;繼則曰, “閨中既以邃遠兮”;繼則曰,“豈惟是其有女”;繼則曰,“聊浮游以求女”。又如用芬芳的服飾,比喻自己的好修,遣詞用意,也都是前後一貫,脈絡分明,自成體系的。

拓展閲讀:《離騷》全詩概述

上半部包括七個完整意段。敍述文路:緣起,失敗;反思,家人埋怨,評理。

第一章《被貶》53行:敍述被貶的前後過程。夾議推行美政的必要性和推行美政失敗的深層原因,並抒發情感。

第二章《反思》38行:思考被貶原因。認為正直無錯。不理會“姐姐”的責怪,論證推行美政的合理合法性。

下半部也包括七個完整意段。詩人行走路線:上天宮不成後想去崑山求仙家指引,但回頭見家鄉無女(女媧般的能女),便轉而去求女,求女不成後才去崑山,在崑山求神問卜,得到仙家指引後轉去投西皇,中途卻又思鄉停步,最後還是決定找彭咸(先王)去了。

第三章《再試》38行:經過反思,堅定了信念,明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推行美政)是對的,於是“上叩天門(直接找楚王)、下求美女(走後宮路線)”。希望能東山再起,繼續推行美政。

第四章《徘徊》38行:但“天關門(王不理)、女隱藏(王妃也不理)”,君王未醒。進路阻塞,便只好去“問卜、求神”,再思考決定何去何從。

第五章《他投》21行:一波三折:最初決定依照神靈指引離開楚國投奔西皇,但思鄉難行,停步放棄。但若留在故居卻又沒有知己!無奈最後還是選擇了以死報答楚王世恩的結局。


標籤: 譯文 離騷 賞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isao/dlvp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