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湖心亭看雪》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湖心亭看雪》教學片段

《湖心亭看雪》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師:你認為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是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生1:是知音,從文末舟子的話‘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中得知。

師:文中的“痴”,是“傻”的意思嗎?從這個“痴”字中,你能發現張岱與亭上兩人的什麼特點?

生:從‘痴”中看出他們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痴迷於世俗之外的閒情雅緻。

生2: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

思考一:

有位教育家曾經這樣説過:“教學的藝術全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這位老師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張岱的性情特點,設計了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當然,學生也很聰明,很快就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理解。當學生回答:“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老師若能再追問“文中還有什麼地方能看出他孤傲的特點嗎?”引導學生從明明有舟子陪同,‘與餘舟兩三粒而已’,卻説‘獨往’湖心亭看雪中讀出他是個孤高自許的人就更好了。但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還是激起了學生思考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思辨能力。所以,我認為,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應該體現在課堂提問的啟發性上。

思考二: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所以語文課一定要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寫什麼”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部,揣摩“怎樣寫”“為什麼這樣寫”,理解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領會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只有這樣做,語文課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語文學科本色特點,又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有效訓練。上述三個教學片段中,我們發現兩位老師都很注重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品析景物特點,這些過程都體現了濃濃的“語文味”,他們的問題設計應該是有效的。《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教學片段與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xinting/mm3l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