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化石吟 >

化石吟解讀

化石吟解讀

《化石吟》簡潔凝練,涵詠品味的是她的藝術——語言之美,結構之美,意境之美。下面是化石吟解讀,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裏是讚頌的意思。

詩共7節,可分3層。1、2節是第1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祕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3、4、5、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所謂上帝創造萬物的説法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證嗎?古代生物雖已死亡,其肉體經過億萬年早就化為烏有,但它們作為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是實實在在的,有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斷的。在這些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着,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些有機物的殘餘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譯這些密碼嗎?第5節的前兩句寫“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

人臉上的皺紋就是生命歷程的寫真,這是每一個讀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並不是寫人,還是在寫化石。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荒,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無論多麼久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級向高級演化。皺紋和化石是什麼關係?作者為什麼要寫皺紋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臉,那麼刻在這張臉上的皺紋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第6節,作者轉入現實。當你參觀古生物博物館,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你會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頸長吼;當你站在重現的遠古林木之中的時候,難道你不會讚歎大自然的高妙嗎?“歎服大自然”,這是作者由衷的讚歎,大自然是魔法師,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達到高潮。讀到這裏,我們會突然感到,詩的第1節中接連四個問句是怎麼引起的呢?可能是參觀博物館時生髮的疑問。

最後一節迴應1、2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説話的人,並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教學時要注意詩的韻律,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化石吟》重點語句理解

1、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

最早的魚類化石沉積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巖石裏,距今已有大約四億年的歷史了。通過對巖石的研究,人們知道這種最早的魚類生活在鹹水環境裏,或者説是生活在海洋中,它們的身體外面披有鎧甲一樣堅硬的外骨骼。這些原始的魚類渾身佈滿了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於它們沒有頷,所以被稱為無頷類。

2、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

1861年,在德國發現了“始祖鳥”化石,這塊化石殘留有翅膀,嘴裏有牙齒,翅膀前端有爪,並有着像蜥蜴一樣的由多節尾椎骨組成的長尾。始祖鳥與一種被稱作虛骨龍的小型恐龍在骨骼上有非常相似之處,因此有一些古生物學者認為,鳥類的祖先是這個羣系的恐龍。

3、最早登陸的魚兒怎麼沒有腿

遠古時代的總鰭魚,長着獨特的胸鰭和腹鰭,這些鰭的內部骨骼跟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還有能呼吸的鰾。古生物學告訴我們,總鰭魚是兩棲類動物的祖先,它們在發展中分為兩支:一支登陸生活,成為兩棲類的祖先,發展成為陸地上的脊椎動物;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漸演變,大部分種類絕滅了。

4、最早的樹兒怎麼不開花

植物的發展是由藻類到蕨類,再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到裸子植物才開始算木本植物,也就是樹,但裸子植物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花被,也就是沒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才有真正意義上的花。

5、“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6、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冰冷的骸骨”“黑色的`軀殼”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斷的。這些有機的殘餘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在破譯這些密碼嗎?

7、“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形象地寫出化石上的條紋就是地球古代生物的檔案,猶如人臉上的皺紋就是生命歷程的寫真一樣。

8、説説詩的第2節和最後1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好在哪裏。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説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説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説,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拓展閲讀:《化石吟》賞析

這是一首宣傳科普知識的抒情詩。詩人以優美的語言、神奇的意境,熱情洋溢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化石,為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神話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觀,讓我們瞭解了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風采。詩歌構思巧妙、語言優美、意境奇麗、很有特色。

詩歌開篇,詩人用一組設問句組成的排比句,從個體到整體,由魚兒、鳥兒、樹兒推及到整個世界,發出一連串有趣的詰向,激發讀者的情思,激活讀者的思維,引導我們去思索探究億萬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礎上,作者十分機智地再用一設問擬人句:“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説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激qing滿懷,巧妙扣題,總領全詩。一個“沉睡”,一個“長眠”,一個“甦醒”,使詩歌上下呼應,環環相扣;一個“請”字,極富人情味,使詩歌情趣盎然。

接着,詩人用了四節詩,大肆鋪陳,吟詠化石,盛讚化石的功勞,為我們展現了億萬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為我們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遠古”,為我們描繪“生物進化的圖畫”,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進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的過程中,是化石,“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保存了“生命的檔案”;是化石,使我們得以復原恐龍、猛獁,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它們的“引頸長吼”;是化石,使我們得以重現遠古的林木,一睹它們“葱蘢、幽雅”的風姿。然後,詩人以一“啊”字領起,用第二人稱親暱地直抒胸臆,議論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讚大自然這位“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詩歌寫得美麗而深情。由於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歌精美而靈動。“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詩眼,詩人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又弘揚了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的真理,詩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後,詩人專門用了一節詩照應第二節,巧妙作答,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之美。結尾句“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不只是對第二節詩詩意的重申與反覆,而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總結全詩,有力收束。讀罷上文,化石講述的故事難道不“令人神往、驚訝”?詩人在這樣的抒情議論中收束全詩,不但獨具匠心,而且強化了主旨。

詩歌向我們講述了化石保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盛讚了化石,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直是難能可貴啊!

標籤: 解讀 化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ashiyin/zknm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