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化石吟 >

《化石吟》課題探究

《化石吟》課題探究

《化石吟》向我們講述了化石保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盛讚了化石,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真是難能可貴啊!

【目標導航】

1、瞭解生物進化方面的有關知識。

2、理解聯想和想像在詩中的作用。

3、品味詩的語言,體會説明與詩有機結合的特點。

【課時導學】

〖日積月累〗

1、關於“吟”:

吟,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如唐李白作有《江上吟》、《玉壺吟》、《梁園吟》、《樑甫吟》等,孟郊作有《遊子吟》,明於謙作有《石灰吟》。這類詩都有讚頌的意思。本詩標題《化石吟》,就是讚美化石的意思。

2、關於化石:

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埋藏在地下變成跟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是化石。在沉積巖裏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記載在地層書頁裏的文字。由生物的遺體而形成的化石叫遺體化石。它保存着生物體原有的形狀和結構,一般保存下來的多是生物體的硬質部分,如動物的骨骼、牙齒、介殼等,植物的莖、花葉、種子等。由遺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遺物化石。如動物的糞便,魚卵爬行類和鳥類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燒骨、裝飾品等。動力的足跡,昆蟲的爬跡,也可以形成化石,這一類化石叫遺蹟化石。

3、詞語積累:

骸骨遠古潛行葱蘢幽雅化為烏有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知識點撥〗

1、內容結構:

全詩共七節,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節。通過提問,引出遐想。第1節的提問,引發了人們的思考;第2節的提問,引出了説明的對象。

第二部分,第3~6節。圍繞“化石”具體抒寫遐想內容,描繪逝去的多彩世界。第3節寫化石承載的信息,揭示生命的真正起源。第4節寫化石經受了億萬年變遷的考驗。第5節寫化石具有永恆的記憶力。第六節讚美化石的偉大功績。

第三部分,第七節。收束全文,迴應開頭第2節,稱讚化石的記憶萬物的歷史作用。

2、寫作亮點:

⑴想像豐富,內容充實:

這首是抒情詩,但意象甚多,內容極為豐富,縱向想像到遠古,橫向想像到各種對象,而這都以“化石”為聯想點。“化石”是本詩的聯想的“點”由此及彼,先後聯想到魚兒、鳥兒、樹兒、海枯、石爛、日轉、星移、恐龍、猛獁等,它們都是通過化石來重現復原的,都與化石密切想關。這樣點面結合,虛實相生,今古交織在一起,拓展了想像的空間,豐富了詩的內容。

⑵擬人比喻,生動形象:

全詩運用擬人手法,將化石當成會説話的人來寫,並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同時也增加了詩的靈性,便於抒發感情。“生命的檔案”“生命的航船”“高明的魔術師”“卓越的雕刻家”,這些都是對化石的恰當的比喻,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擬人和比喻手法的運用,增加了詩的形象感和意象美。

〖疑難探究〗

1、詩的開頭兩節連用六個問句有什麼作用?

詩的開頭兩節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了讀者的聯想與思考。後兩個問句點明抒情對象,領起下文內容。兩節連續不斷的提問,表現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祕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奇幻的神話。

2、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第七節是對第二節的回答,構成前後照應的關係。“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否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説話了”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説話”。前有提問,後有回答,有放有收,這樣寫,使全詩結構完整而又嚴謹。

3、具體説説“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這兩句詩語言運用的妙處。

這兩句詩兼用擬人和比喻。“皺紋”使人聯想到人,人臉上的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照。但不是寫人,而是在寫化石。如果化石是人的臉,那麼刻在這臉上的皺紋就是古生物的生命檔案。這裏用比喻和擬人形象在説明了化石的作用──記錄生命的歷程。用詞方面,“道道”與“細細”是重疊詞相對使用,給人以迴環往復、節奏和諧之感。

拓展閲讀:《化石吟》內容分析

《化石吟》所在的這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容豐富多彩。閲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化石吟》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化石功不可沒,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學習這一課時,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有必要聯繫生物學的內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獁等內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課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標籤: 化石 課題 探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ashiyin/3p02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