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短歌行 >

《短歌行》教學設計評析

《短歌行》教學設計評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8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短歌行》教學設計評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短歌行》教學設計評析

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

背景音樂: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導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他曾經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儘管人們對他的評價不盡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梟雄”之別,但不爭的事實是——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尤其他是一個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的詩人。大家在初中學過曹操的什麼詩?哪些詩句曾經深深地震撼過你?

學生回顧和交流。

(説明:學生對已學詩歌的簡單回顧可以幫助其進一步鞏固已學知識,也為接下來的學習和理解作好鋪墊。)

教師點明主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當年他親率八十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夜宴羣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

(説明:激昂的背景音樂加上老師的慷慨陳詞,為整個課堂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學生心目中的曹操被喚醒了,他們正在一步一步地走進詩歌,走進曹操的內心。)

2、比較鑑賞

請學生觀看《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剪輯,同時給學生布置兩個思考練習。

【幻燈片展示】:

(1)剪輯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與課本上的《短歌行》有幾處不同?

(2)剪輯當中的曹操留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讓學生結合課文註釋理解詩句,並反覆誦讀,以體會把握。

(説明:將曹操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橫槊賦詩的場景與課本中的詩歌原作進行對比是本課的一大特色,本課力圖通過這樣的設計開拓學生的思維,雖然是兩種不同藝術表現形式之間的對比,但是這樣的安排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比較中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附)詩歌原句與電視劇歌曲唱詞的不同之處(如下):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皎皎如月,何時可輟?

何枝可依?——無枝可依。

海不厭深。——水不厭深。

3、合作探究

在學生充分閲讀了詩歌之後,師生共同就影視作品中的詩句和原詩做比較,討論並明確兩者之間的差異,最後問題集中於: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它反映了曹操當時的怎樣的心境?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①首先從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義。

②接着討論不同文字有什麼不同的表達效果。

③最後明確兩個文本所表現出來的曹操的不同心境。

(説明: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適時引導。如:“掇”和“輟”分別是什麼意思?“掇”和“輟”分別造成了什麼表達效果,從中我們又可以體會什麼不同的心境呢?分別討論完兩個文本的三組不同之處後再對曹操的心境進行全面的總結概括。教師應引導學生要結合文本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達到既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又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附教師理解參考:可以説電視劇剪輯中呈現的是一個豪情滿懷、壯志凌雲的曹操,顯然,這是劇作者為劇情需要所塑造的;原詩表現得更多的是曹操的隱憂。

4、深入探討

(1)朗讀體悟。在學生自主閲讀、探討的基礎上朗讀體悟詩人在詩歌當中體現的思想情感。

(説明: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適時穿插進朗讀,使學生的感悟和理解與文本有效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整理歸納。根據自己的閲讀體驗,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已經大體感受到了曹操的“憂思”,現在結合原詩進一步明確:①曹操有哪些“憂思”?②曹操是如何解憂的呢?

學生通過小組的進一步合作和交流,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説明:要求學生結合詩句作細緻的分析,不得脱離文本。)

【幻燈片展示】

憂 解憂

人生苦短 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 招納賢才

功業未就 天下歸心

(3)深入開拓。

換角度思考並討論:從賢才們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體會他們看到這首詩的感受,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詩的內涵和魅力。

(説明: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品味曹操禮待賢才的詩句,體會曹操良苦用心,以達到培養學生結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結:通過多種形式的閲讀鑑賞,學生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明白曹操在詩中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求賢之心,也表明了對賢才的禮待,更表現着一種感人的'力量。可以説,這首詩本身就是在為求賢做着努力。

5、總結提升

(1)探討詩歌的感情基調

請學生結合誦讀自由發表看法,教師作有效引導,但不限制學生的答案,鼓勵個性化的解讀。

閲讀參考:慷慨激昂。

學生在理解感情基調時會聯想到初中學過的《龜雖壽》和《觀滄海》,可以輔助理解本詩歌的感情基調。

標籤: 短歌行 評析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uangexing/4nmw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