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春江花月夜 >

盛唐第一詩春江花月夜賞析

盛唐第一詩春江花月夜賞析

《全唐詩》中只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在古代眾多詩人中毫不起眼,但是他所作的《春江花月夜》,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春江花月夜這個名字,原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昏庸荒淫的陳後主陳叔寶所作,但原詞已經失傳,而後隋煬帝曾作過此曲,但只有寥寥幾句,內容也十分單調。而張若虛的這首是擬題作詩,全詩只有36句,卻生動再現了江南春天夜晚的迷人景色,闡述人生哲理的同時也寄託了遊子思鄉的惆悵情懷。雖然和原先的曲調已經不一樣了,但是卻是最著名的,有“以孤篇壓倒全唐”、“盛唐第一詩”的美譽。清末王闓運評價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足以見得《春江花月夜》在詩壇的地位。

作者以江南春夜裏最美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為中心內容,生動描寫了春夜江南揚子江的絕美景色。全詩共分3部分,由景,情,思依次展開。

第一部分共四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作者開篇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春夜的絕美景象:江南春夜,一輪明月高掛空中,江海相連,海天相接,潮水隨明月湧生。作者巧用了一個“生”字,彷彿賦予了潮水生命,生動的寫出了潮水隨明月湧動的動人美景。第二句寫水波瀲灩,在銀白色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月光彷彿隨水波流動一樣照耀五湖

四海,哪一處的江水不在明月映照之下呢?第三句寫江水隨着田間原野彎彎轉轉流淌,銀色月光照在花木上就像下雪了一般,作者只用一筆“月照花林皆似霰”便勾畫出了“春江花月夜”的“花”字。第四句寫銀白色的月光灑遍神州大地,將整個世界都染成聖潔的銀色,因而使得“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作者用短短四句,便為我們勾畫了一個童話般聖潔美妙的畫面,江南春夜的良辰美景彷彿一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春江花月夜因此而顯得聖潔神祕。

第二部分着重勾畫了一個“情”字: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江天一色,沒有一絲塵埃,夜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映照大地。如此美不勝收的畫面,彷彿讓人進入了太虛幻境一般,作者因這等美妙的景色引發了無盡的遐想:揚子江畔是誰第一次看見如此美麗的明月?而明月又是何時第一次照耀他人呢?作者由此開始思考人生的'哲理與探討宇宙的奧祕。從而將單純的寫景詩中加入了哲理。古往今來,對宇宙的探索及思考人生的詩句並不少見,中國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就有其名作《天問》,但《天問》僅僅是抒發了對宇宙浩瀚無邊的感歎,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並沒有停留在這個層面上,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每個人的生命雖然非常短暫渺小,但是人類的存在是亙古不變的,人生雖短,但是我們並不會因此而頹廢,反而要更加珍惜短暫的時光,要學會享受人生。“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句承接上一句的“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的

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江月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人一代一代在變,但是江水明月永遠不會變化,江水明月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這不就是所謂的“江月無情人有情”麼?由此,作者引發出下篇的“思”第三部分着重寫一個“思”字: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粧鏡台。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白雲悠悠盪盪不知飄往何處,站在青楓浦上愁死萬千。白雲,青楓浦,都是古人用於比喻離別的事物,今夜是誰家的遊子?在哪望着明月思念故鄉呢?作者用扁舟子比喻遊子,“何處相思”表明了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可憐??水成文”八句則着重渲染了愁婦對於遊子的思念之情,最後八句則寫出遊子在異鄉對於家鄉、親人的思念。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不同於以往單純描寫景色的長篇景物詩,它在描寫春夜江南揚子江美景的同時也闡述人生哲理、抒發愁思。他將景、情、思、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細細品讀一遍,彷彿能看到揚子江畔,作者站在江邊眺望江水明月,眼中盡是愁思。全篇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主題,且以“月”為主旨,圍繞着不同形態不同時間的“月”,從月升寫至月落。在描寫明月的同時,作者也描繪了“春江”、“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白雲”、“扁舟子”、“鴻雁”、“魚龍”一系列的詩歌形象,通過這些形象的巧妙組合,作

者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唯美瑰麗的畫卷。

張若虛一生中僅在《全唐詩》中留下了兩首詩,一首是《代答閨夢還》,另一首便是這有名的《春江花月夜》。初唐時盛行從南朝流傳下來的宮體詩,當時的宮體詩多描寫宮廷xx生活,辭藻華麗奢靡,多為豔情詩。而《春江花月夜》言詞清麗,曲調悠揚婉轉,極富情感,一改初唐豔麗奢靡的詩風,可謂是將唐朝引入詩歌時代的代表作。王夫之説其“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爾成章,令淺人言格局,言提唱,言關鎖者,總元下口分在。”中國近代偉大詩人聞一多稱其為“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又説“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説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説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個頂峯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可估計的。”足以見得張若虛對古代詩壇的巨大貢獻。

《春江花月夜》全詩僅36句,張若虛用短短的兩百字,便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春夜的美妙畫卷,詩中沒有任何華麗辭藻,詩人彷彿手執畫筆,一筆一畫,隨着月升月落,畫出一幅清新淡雅的中國水墨畫,將整個春夜揚子江的景色展現在我們面前。鍾惺評曰:“淺淺説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真真是將《春江花月夜》之美之奇描述的淋漓盡致。而張若虛,也因此“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unjianghua/9rwk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