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青藍工程隨筆文章

青藍工程隨筆文章

學校的“青藍工程”為我們年輕一代的成長搭起了橋樑,我有幸與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張麗老師結為師徒,使我在教學上有了引路人。陳老師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理論,還有工作中那份認真的態度,常常讓我在感動之餘,獲得了很多學習、工作動力,幫助我逐漸走出尷尬、困窘的境地,使我大膽放下包袱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也明確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這份事業中去。回顧這一學年的.體驗與感受,真可謂是收穫頗豐!從師傅身上,我獲得了很多的啟發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使自己在教學方面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青藍工程隨筆文章

在教學上,年青的我缺乏經驗和認識,總是不能很好的處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為此,陳老師對我提出以下幾點指導

一、鼓勵我多學

“教師一旦今日停止學習,明日就將停止教學。因此,一年以來,我通過參加培訓、座談會、聽專家講學、閲讀有關雜誌等各種方式獲取課改信息,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二、鼓勵我多上

張老師常鼓勵我多上公開課,回想每次上課,從準備到每次試教修改教案他都親自來予以指導。張老師這種高度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三、鼓勵我多評

新課改以來,我聽課的機會很多,組內老師的輪流課、迎接各級檢查的展示課等……每次課後張老師都要求我進行評課,他説:”這是對上課老師的一種禮貌,也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一種途徑。張老師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每次與他一塊兒聽課,他總是能給上課老師提出中肯的建議,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與聽課老師們共同探討。

師徒結對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聯結在師徒之間,使我們在有意無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從而得到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yvpx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