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蘋果變成瓜教師教育隨筆

蘋果變成瓜教師教育隨筆

孩子們最喜歡的泥工活動開始了,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拎來了自己的橡皮泥桶,豆豆取出了一團綠色的泥放在泥工板上,雙手伸長用力地搓着泥團……一會兒就團出了一個圓,她用手指在頂上一扣,很快蘋果出來了,她高興極了,一邊玩,一邊看,一邊開心的自言自語起來。過了一會兒豆豆小心翼翼地捧起她的那個圓溜溜的東西,躡手躡腳地走到我身邊,對我説:“老師,老師請你吃西瓜!”咦,一個圓溜溜的蘋果身上被手指劃出了一條條的印子,一看,還真像是西瓜身上的斑紋。瞧着她殷勤的模樣,我被她感動了,情不自禁的在她臉上親了一口。一邊對着她的西瓜“啊嗚,啊嗚”的幾大口:“謝謝你,你的西瓜真好吃。”她興奮而得意的大笑起來。我看後,認真地對豆豆説:“你這個西瓜變得還有點像,不過我們不光可以在它的身上劃出印子,還可以在它的身上添出一條條紋路,還可以在它的頭上給它長出藤蔓。”她立刻凝神,若有所思似的,“再來一次吧,做個更漂亮的!”我用期待的口氣鼓勵, “你一定可以!”她高興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再次興致勃勃地研究這個“大西瓜”……

蘋果變成瓜教師教育隨筆

分析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看似沒有安排什麼具體的目標,其實是有用意的。一個多學期下來,孩子們有了一定的捏泥經驗。而以水果為主題的.泥工活動也進行了一段時間,孩子們已經學會了做很多種水果,掌握了一些製作水果的簡單技巧,會利用捏、團、搓來做出蘋果、香蕉、櫻桃等。所以這次活動,沒有明確孩子們你需要捏什麼,而是充分讓孩子發揮想象,想捏什麼就捏什麼,而我只是做一名安靜的觀察者。豆豆年齡比較小,動手能力不是很強,但她的想象力很豐富。在活動中,豆豆把橡皮泥搓成圓,先做出了她前期已經有經驗的“蘋果”,然後展開聯想,圓圓的水果還有別的呢。於是有了用手指添上劃痕,變成一個大西瓜的情景。連她自己都為此驚訝,同時也多麼高興呀!這對於她來説的確值得讚許。這時的她不僅有一種強烈的因自我肯定而產生的愉悦感,更期望能夠立刻得到他人的認同,於是他向老師表現出發自內心的渴望。我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在情感上及時的迴應“親了她一下”並不時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謝謝”,同時又間接地建議“不過我們還可以在它的身上添出西瓜的紋路,甚至添上西瓜藤”,有意識的引導她該怎麼做,讓她滿懷信心的再次進行創作。

措施

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玩橡皮泥,在平時的活動中,孩子們常常會做出很多不一樣的作品。讓孩子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面對孩子的創造過程,面對活動的師幼關係,我們要做的是: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給予自己更多的觀察機會。無論孩子最後能夠拿出一份什麼樣的作品,老師要能在這份作品的創作中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成長需要”,對這種創作精神給予正確的認可和肯定,再加以適當的啟發,讓孩子嘗試着把自己正在創造着的作品與已有的認知經驗進行“鏈接”,拓展更多的思維空間,以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和操作樂趣。

曾經聽説過這樣一句話:“智慧的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由此可見孩子在泥工教育活動中,不僅僅是製作出了一些滲透其個性特長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實踐,將學到的知識得到自由廣泛的運用,將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個性化發揮,使願望變成現實,從而體驗到積極創造、勇於求異的成就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77n0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