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魏武捉刀》閲讀答案附原文翻譯

《魏武捉刀》閲讀答案附原文翻譯

牀頭捉刀人

《魏武捉刀》閲讀答案附原文翻譯

【原文】: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牀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譯文】:

魏武帝將要會見匈奴使臣,認為自己形象醜陋,不能夠揚威遠方的國家,讓崔季珪代替,魏武帝親自舉着刀站在牀邊。見面完畢以後,讓間諜問(匈奴使臣):“魏王怎麼樣?”匈奴的使臣回答説:“魏王風雅威望不同常人,但牀邊舉着刀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魏武帝聽到之後,派人追殺這個使臣。

註釋

見:會見

雄:揚威

魏武:曹操

捉刀:手提着刀

雅望:儀表美好

非常:不一般,不平常

形:形象

牀:古代的坐榻

畢:完畢

【啟示】

1.深刻反映了曹操的矛盾心態。

2.表現出曹操心胸狹窄,奸詐狡猾,殘忍的性格。

3.描寫曹操羞慚,自卑心理。

4.怕匈奴使者回匈奴後説不利於自己的話(醜行、醜貌)。

5. 匈奴使者是人才,不為己用必後患無窮。

【例題精選】

一,解釋加點的詞

l.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 ) 2.帝自捉刀立牀頭( )

3.魏王雅望非常( ) 4.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二,填空

"魏武將見匈奴使"的"使",詞性為_____解釋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詞性為_______,解釋為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卻是氣度非凡.説明曹操雖"形陋",但英雄氣質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認為曹操陰險奸詐,你對曹操的看法是怎樣的

參考答案

一,1.認為 2.握 3.高雅的'風采很不一般 4.但是

二,名詞 使者 動詞 讓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自以形陋    以:________

(2)魏王雅望非常  非常:________

(3)既畢      既:________

(4)此乃英雄也   乃:________

2.將省略的句子內容補填在橫線上。

既畢________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

3.翻譯。

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4.魏武追殺匈奴使的真正原因是[ ]

A.認為匈奴使把“捉刀人”看成英雄是有意貶低自己。

B.認為匈奴使已識破自己的“調包計”,因此惱羞成怒。

C.殺雞給猴看,藉此警告手下人不要隨便議論自己。

D.認為匈奴使眼光鋭利,非等閒之輩,放回去恐於己不利。

參考答案:

1.(1)認為;(2)不同一般;(3)已經;(4)就是(才是)

2.帝(或“魏武”、“曹操”)

3.但是那位座位旁邊握刀(侍立)的人,才是位才略非凡的人啊。

4.D

1.簡要分析魏王是個怎樣的人。

2.“捉刀”流傳下來已成為一個固定詞語。不查詞典,模仿推敲的寫法,對“捉刀”進行解釋。

[推敲] 傳説唐代詩人賈島騎着驢做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猶豫不決,就用手作推、敲的樣子,無意中碰上了韓愈,向韓愈説明原委。韓愈想了一會兒説,用“敲”字好(見於《苕溪漁引叢話》卷十九引《劉公嘉話》)。後人就用“推敲”來比喻斟酌字句,反覆琢磨。

例:反覆推敲/推敲詞句。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一成語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當?為什麼?

4.用匈奴使的眼光,對魏王作一個肖像描寫。

只見那牀頭捉刀人,

參考答案

1.他狡詐,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畢後派間諜聽消息;他殘酷,怕匈奴使對自己不利,派人追殺。

2.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牀頭。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説:“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於《世説新語?容止》)後來把代替別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3.不恰當。因為匈奴使就是從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實際上卻很有本領的場合。

4.能寫出傳神的眼神和氣勢,就是佳作。(意對即可)

牀頭捉刀人這篇文言文運用了什麼寫法來刻畫曹操的?結合文意談談.

作者以記敍的表達方式,採用襯托的修辭手法從側面描寫曹操雖其貌不揚但野心勃勃表露於外的特點。

曹操為什麼不親自召見匈奴使者?

“自以為形陋,不足雄遠國”

曹操為什麼要追殺匈奴使者?

“匈奴使者是人才,不為己用必後患無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4ll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