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春殘閲讀答案

春殘閲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還在為找閲讀答案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殘閲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春殘閲讀答案

春殘閲讀答案1

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詩詞賞析

翁宏存詩僅三首,這首《春殘》有絕妙佳句,流傳於世。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繫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着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説不敢出翠幃。再聯繫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以下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説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反覆抒寫,意多重複,用語平常。惟獨第二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現在,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為繼,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樣嗎!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悽然。暮春天氣,微雨濛濛,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鬱積的女子呢!偏偏在這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穿去穿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綴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堪稱佳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説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恰恰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徐定祥)

春殘閲讀答案2

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的頷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歷來為大家所稱道,請簡要分析此聯的藝術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塑造了一個傷春自憐、孤獨寂寞、飽嘗相思之苦的閨中女子的形象。(意對即可)

2.①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②正反襯托,凸顯心境;③對仗工穩,妥帖自然。(意對即可) 馬上分享給同學

據魔方格專家權威分析,試題“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問題。春殘翁宏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主要考查你對古詩詞閲讀等考點的理解。關於這些考點的“檔案”如下: 現在沒空?點擊收藏,以後再看。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

考點名稱:古詩詞閲讀古詩詞閲讀:

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

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3)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敍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1)詩眼:“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抓住了詩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幫助解題。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

(2)煉字:煉字,修辭方法之一,即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其目的在於以最恰當的字詞,貼切生動地表現人或事物。古人作詩,常常出現“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意境。

(3)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説,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説來,可以説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説就是借物抒情。

(4)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注: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託物言志、寫景抒情、敍事抒情、直抒胸臆、對比、襯托、烘托、卒章顯志、象徵、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託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渲染環境、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伏筆照應、設置懸念、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修辭格、字詞錘鍊、以小見大、句式選擇等。

古詩文閲讀原則: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羣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着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詩歌鑑賞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託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係;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係,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託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係,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瞭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瞭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註釋(可以藉此瞭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鑑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鑑賞);

⑤必看題幹(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幹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鑑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詩歌鑑賞六讀:

一、讀詩題。

古詩詞,除一部分詞、曲只有詞牌、曲牌外,多數是有標題的,它們或標明寫作對象,寫作重點,或表現感情基調。如《春夜洛城聞笛》就交代了時間、地點及引發情感的事件。《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牆外是誰家”,扣“鄰家”;“疑是碧桃千樹花”,仍是扣題,即笙聲產生的幻覺(注意“疑”字),並非描寫“庭院美景”。

二、讀“明示”。

古詩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詩詞中個別詞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傾向,閲讀時對這些可貴的信息應圈點出來,結合全詩加以體會。如趙嘏《江樓舊感》“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獨上”,表現了詩人孤單的身影,孤獨的情感,第三句“同來”與之呼應。“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悵惘的情思。這種情思產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傷心”、“愁”觸景傷懷,孤獨生愁;表現全詞感情基調;“空”表現苦等無果;“歸程”明確表達思歸之情。高考所選詩歌,大都是絕句律詩。絕句一般是“卒章顯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城聞笛》“何人不起故園情”等。律詩一般是一二聯寫景敍事,三四聯議論抒情,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登岳陽樓》等。

三、讀形象。

詩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較穩定的含義,如楊柳、春草、殘荷、禾黍、菊、梅、竹、杜鵑(子規)、沙鷗等等。但又不能機械地理解,如“楊柳”一般用來抒寫離情別緒,但在“楊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頭”“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則不諧音“留”,與離情別緒無聯繫。意象應聯繫起來看,多個意象組合起來,形成意境。如有的學生看到“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就將“無人見”、“傍母眠”片面地理解為杜甫的孤獨寂寞。聯繫其它意象如“糝徑楊花”、“點溪荷葉”等看,詩人描寫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機和意趣,表現的是喜愛之情,並無孤獨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寫客體的形象,如“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詩人)的形象,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現的是抒情主人公(詩人)玉潔冰清的情懷。

四、讀註釋。

註釋有交待寫作背景的,有解釋疑難字詞的,有揭示典故含義的。它們對理解詩詞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高考天津卷《聽蜀僧浚彈琴》,提供了三條註釋。“①綠綺: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鍾,霜降而鳴。”

這三條註釋分別寫到了名琴,聽者的感受以及琴聲與鐘聲的交融。據此可推測理解本詩的基本內容。

五、讀“有無”。

無中見有,有中見無。古詩詞言簡意賅,是濃縮的作品,有很多空間需要讀者去合理填補。

如:“西出陽關無故人”,

無中見有:再見不到故人,只見到黃沙、西風、夕陽殘照,只有綿綿無盡的思念之情……“唯見長江天際流”,

有中見無:只見流向天際的長江水,而極目遠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隨舟遠逝,思念逐水而來。“山圍故國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華已不復存在。類似的還有“國破山河在”,“空有姑蘇台上月”等句。

六、讀類型。

讀詩時,根據題材瞭解所屬類型,有助於對詩的理解。

如:寫景詩、詠物詩、送別詩、邊塞詩、詠史詩、遊子思歸詩、思婦懷人詩等等。

春殘閲讀答案3

春 殘

陸游

石鏡山前送落暉,春殘回首倍依依。

時平壯士無功老,鄉遠征人有夢歸。

苜蓿苗侵官道合,蕪菁花入麥畦稀。

倦遊自笑摧頹甚,誰記飛鷹醉打圍?

⑴請結合全詩賞析“依依”一詞的妙處。(3分)

⑵“時平壯士無功老,鄉遠征人有夢歸”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3分)

⑶頸聯寫景很有特點,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春殘閲讀答案4

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14.下列對這首詩的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

B.“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

C.尾聯兩句描寫月亮升起時的景象,營造了一種淒涼、憂愁、冷寂的意境,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主旨。

D.詩歌主要通過寫主人公院中所見所感,抒發其憂思難解,但反覆抒寫,意多重複,用語平常。

15.詩歌頷聯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試結合詩句簡析如何達到這一效果。(6分)

14.C【解析】本題考查詩歌中對起句、結構、意境、情感的理解。C項尾聯中“夕”,傍晚。“暮”,傍晚。這兩句描寫的應是“蟬在淒涼蕭索的夕陽下映出光輝”。

15.(1)映襯。春殘落花無數,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芳齡女子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再,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悽然。

(2)反襯。暮春天氣,微雨濛濛,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更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鬱悶的女子呢!偏偏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飛去飛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

(3)融情入景或情景交融。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融情入景(或情景交融),把它們連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

春殘閲讀答案5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題目。(5分)春殘(唐)翁宏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題目。(5分)

春殘

(唐)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小題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2分)

小題2:翁宏詩僅存三首,此首因為有頷聯之絕妙佳句,而流傳於世。試從手法角度賞析它的妙處。(3分)

小題1: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寫出哀怨之情得1分,寫出點題或籠蓋全篇得1分。)

小題2:(1)作者將落花、微雨與思婦的心境互相映村(襯托),倍覺悽然。暮春天氣,微雨濛濛,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鬱積的女子呢!(2)詩人又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3)這兩句對偶工麗而渾然天成,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堪稱佳句。

(每點1分;只寫手法,沒有分析,最多給1分。寫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可酌情給分。)

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起句在詩歌中的作用。首句“春殘”點明瞭節令,古人總愛傷春悲秋,面對殘春,不可避免地生出傷感之情,一個“又”字表明抒情主人公孤獨寂寞不只在今年,所以哀傷愁怨更加濃重。以下各聯中“獨立”、“魂斷”、“向愁”等語皆圍繞哀傷愁怨而抒發。所以,詩歌開篇的作用是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並以此基調統領全篇。

小題2:試題分析:本題明確從手法即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頷聯,縮小了理解範圍,審題難度較小。解答此題,學生要具備兩方面知識,一是詩歌的基本常識,頷聯指哪一聯;二是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能否根據詩句分析判斷主要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標籤: 春殘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o778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