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最大的事情》閲讀答案劉亮程

《最大的事情》閲讀答案劉亮程

現代文閲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最大的事情》閲讀答案劉亮程

  《最大的事情》原文

  劉亮程

一年中我們在地裏忙上一個月(一輩子在村裏也就住幾十年),把麥子打掉,麥草扔在地 邊,便走了。不管活兒乾沒幹完,都不是我們的事情了。

老鼠會在倉滿洞盈之後,重選一個地方打新洞。也許就選在草棚旁邊,或者草垛下面。草棚這兒地勢高、乾爽,適合人築屋、鼠打洞。麥草垛下面隱蔽、安全,麥稈中少不了有一些剩餘的麥穗麥 粒足夠幾代老鼠吃。鳥會把巢築在我們搭起的草棚上,在長出來的那截木頭上,塗滿白色鳥糞。野雞會從門縫鑽進來,在我們曾經睡覺的草鋪上,生幾枚蛋,留一地零亂羽毛。

這些都是給下一年來到的人們留下的麻煩事情。下一年,一切會重新開始。剩下的事將被擱在一邊。

如果下一年我們不來。下下一年還不來。

如果我們永遠地走了,從野地上的草棚,從村莊,從遠遠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結束了,或者人還有萬般 未竟的事業但人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那麼,我們幹完的事,將是留給自然最大的事情。

別説一座鋼鐵空城、一個磚瓦村落。僅僅是我們棄在大地上的一間平常的土房子,就夠它們多少年收拾。

草大概用五年時間,長滿被人剷平踩瓷實的院子。草根蟄伏在土裏,它沒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窺聽地面上的.動靜。一年又一年,人的腳步在院子裏來來去去,時緩時快,時輕時沉。終於有一天,再聽不見了。草根試探性地拱破地面,發一個芽,生兩片葉,迎風探望一季,確信再沒杴來鏟它,腳來踩它。草便一棵一棵從土裏鑽出。這片曾經是它們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樣地聳着一間土房子。

草開始從牆縫往外長,往房頂上長。

而房頂的大木樑中,幾隻蛀蟲正悄悄幹着一件大事情。它們 打算用七八十年,把這棵木樑蛀空。然後房頂塌下來。

與此同時,風四十年吹舊一扇門上的紅油漆。雨八十年沖掉牆上的一塊泥皮。

厚實的牆基裏,一羣螻蟻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們把巢築在牆基裏,大螻蟻在牆裏死去,小螻蟻又在牆裏出生。這個過程沒有誰能全部經歷,它太漫長,大概要一千八百年,牆根就徹底毀了。曾經從土裏站起來,高出大地的這些土,終歸又倒塌到泥土裏。

但要完全抹平這片土房子的痕跡,幾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風,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功夫;一隻隨意棄在塘邊的碎瓷碗,三百年後依舊會硌疼一隻野鴨的蹼掌;一個從空中飄過的白色塑料袋,也許會造成千年後野地裏一隻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鋼筋,帶給土地的將是永久的刺痛;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消磨掉它。

除了時間。

時間本身也不是無限的。

所謂永恆,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但這件事物還在。

時間再沒有時間。

(選自《劉亮程文集》,略有刪改)

《最大的事情》閲讀題

20.請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3分)

答:

21.文章第3段“下一年,一切會重新開始”中的“一切”指的是什麼?(2分)

答:

22.從描寫和修辭的角度,賞賜文章第8段畫線的句子。(4分)

答:

23.請説説“時間再沒有時間”這句話藴含的複雜情感。(3分)

答:

24.閲讀全文,請探究題目“最大的事情”的內涵。(6分)

答:

《最大的事情》閲讀答案

20.(3分)內容上:通過描寫動物們重新迴歸自然的場景(1分),表現出動物們自由鮮活的生存狀態(1分)。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不是我們的事情”,同時為下文寫“我們留給自然最大的事情”做鋪墊(1分)。

21.(2分)一切:①人類的活動,人們料理麥地,收割麥子(1分);②動物的活動,老鼠、鳥兒、 野雞回到野地草棚、地邊草垛(1分)。

22.(4分)運用細節(動作)描寫和擬人手法(2分),通過一系列的動詞將小草人格化,形象地寫出了小草復甦的場景(1分),表現了小草對人類的謹慎,對重回地面的欣喜以及頑強的生命力(1分)。

23.(3分)①拯救自然的急迫之情;②對自然被人類破壞的無奈;③對自然的悲憫與同情;④對自然被傷害而無法彌補的痛惜;⑤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期盼。(每點 1分,答出三點即可)

24.(6分)①消除人類破壞的痕跡,是自然最大的事情;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最大的事情;③人類破壞自然太久,儘快拯救自然,是人類最大的事情;④人類留給自然什麼樣的痕跡,是人類最大的事情;⑤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最大的事情。(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jv3w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