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陳啟文《湘江口》閲讀練習及答案

陳啟文《湘江口》閲讀練習及答案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題。

陳啟文《湘江口》閲讀練習及答案

湘江口

那是一個雨天,我已經走到了一條河的上游。到處都是水流的聲音,但看不見河流。

哪裏是河的源頭呢,我茫然四顧。

出發前,我就被那個名字迷住了,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條河的源頭。

為了尋找這條河的源頭,我從北方的那片大澤一路尋來。這是通往瑤山的路,路越走越窄。在無邊無沿的蠻荒之中滿眼都是混亂的羣山,然而我已經走不出這大山了。我不知道,這湘南邊地的瑤山,是否存在着某種蠱惑人的魅力,但現在我確信自己迷路了。哪怕找到一條很小的溪流,我也有一個方向。我聽見了水響,我朝着那聲音奔去,那清脆的響聲又從我的身後傳來,而那是我剛剛離開的地方。我疲憊而無奈地轉回了原地。遠近,依然是深懷詭譎的大山。

我坐了下來。很快,我的黑夜降臨了。

忽然,青色的崖壁亮了一下。我下意識地抬頭望去,那是光。後來回想,我十分感激那個夜晚竟然黑得那麼深,不然我是不會注意到那遙遠的一星燈火的。我終於看見了我渴望已久也尋覓已久的東西,我很激動,但又很害怕。在空無一物的夜空忽然出現的燈火,遠遠的,你會以為那是幾千年前的一點火光然而那已是我生命唯一的指引。我渾身發抖地朝那看上去比另一個世界還要遙遠的一點火光走去。慢慢地,我平靜下來。在寧靜的矮林裏頭冒出一座吊腳樓的輪廓,老屋四周的樹木都像與天地萬物連在一起了。漸漸地,這樹影和吊腳樓的暗影後邊又冒出了更多的燈火,揭示了一個隱祕人間的存在。

就這樣,我走進了一個瑤人的山寨,我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又看見了樹木、溪流、人,又嗅到了熱烘烘地撲過來的牲口糞味。

那一刻我感覺就像世界又回來了。

不用我敲門,狗已經報信了。瑤山人聽見狗吠就知道有遠客上門。一位瑤族大娘用手護着一點兒搖曳的燈光走出來。她替我攆走了狗然後把半掩的門打得更開了。她沒問我從哪裏來,她也根本不問我是幹什麼的,就向一個陌生人,完全敞開了瑤家的大門。也許,她已經不止一次地接待過我這種沒頭沒腦闖進大山裏的不速之客。

外面還在下雨。大娘生起火,烘着我那被雨淋濕了的衣服。我聞到了那火焰的香味,像是香杉樹枝的香味。大娘的兒子,一個頭裹羅帕的紅臉漢子過來陪我喝酒,我看見一隻壁虎爬到他身上,他也不趕。瑤家人愛惜而敬畏一切生命。

很烈的包穀燒酒,很辣的辣椒,吃着喝着我渾身就像燃起了火苗子。好長時間都沒有這種熱烈的生命感覺了。我想要尋找一條河的源頭,我覺得這可以讓我的生命平添某種神聖感,但沒想到自己找到的卻是這樣一間有點貧寒的吊腳樓。大娘掏出針線來納鞋底,把一根繩線從鞋底的另一面長長地伸出來,又一針紮下去,不緊不慢的,悠閒裏透着滿足。

寂靜地躺在角落裏的是一隻石缸,整塊石頭掏空了,不知是怎麼掏空的。水缸裏的清水,被大娘一勺一勺舀出來,灌進銅壺裏,架到柴火上。當我除下鞋襪準備用熱水來燙腳時,大娘看見了我滿腳的血泡,她心疼得不得了,把那隻正納着的鞋底緊緊地按在了心頭。

人生如夢。當我在這遠離城市的吊腳樓裏沉沉躺下時,我彷彿掉進了人類的最後一個恬靜的夢鄉。很久都沒有這樣放下過自己的身體,我願永不甦醒。但我還是醒了。夜裏,一雙手摸摸索索地探到了我的腳底,伸過來的'還有那針尖大小的一點兒清涼,在我熱辣辣的腳板上悄無聲息地移動。一張若隱若現的臉,慈祥地,浮現在寂靜的月光中。我沒醒。我假裝沒醒。説真的我也怕自己醒過來,怕突然發現又是個夢。直到大娘挑破了我腳底的全部血泡,悄然離去後,我突然感到了我內心的冷酷。那年我三十出頭,剛剛經歷了人生的一場大變故,於是把尋找一條河的源頭當成了方向,我希望在艱難的跋涉尋找中體會價值,在別樣的自然風景裏得到撫慰;説穿了卻是為了掩飾自己漂泊無依的處境。

清早,起來,看見大娘面對上天,口中喃喃着不知在祈求什麼。或許,這個世界是需要有一點信仰的,一個心裏有信仰的人,對這個世界會多一些敬畏,肯定也要比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活得踏實。而我,這麼多年來,都找不到這樣一個可以寄存自己靈魂的角落,只好選擇了一條河流的源頭作為寄託,我尋找,與漂泊。

又要上路了,天已放晴。空氣中散發着濕樹葉子的味道。大娘一直把我送到了進出瑤村的那個唯一的山坳。我愣愣地站在一片被風吹得搖曳不止的竹林旁,仰起頭來看着山頂的藍色。我問大娘,這裏離湘江口還有多遠?大娘指給我一條從竹林裏流出來的溪澗。大娘沒説那是湘江口。大娘説,伢崽,你順着這條溪走,就能走回家了。我的大娘,她竟然真把我看作一個迷路的孩子,一個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孩子。

我便順着這條溪走。走了一程,扭過頭去看大娘。大娘正在挖竹筍,風吹起她鬢角的銀髮,撲打着那張飽經滄桑的臉。她活着,辛苦而又安然地活着,只為顯示一種頑強、美好的生命。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種潛在的心心相印之感。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尋覓一條河的源頭了,我願意把這樣一位母親作為我的湘江口。

(取材於陳啟文同名散文)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首段中,“已經”一詞暗示了作者此前的跋涉,“到處都是水流的聲音,但看不見河流”與後文在大山中的迷路呼應。

B.作者在迷路時説“我的黑夜降臨了”,一語雙關,既是説當時天色已黑,也是説自己的內心陷入了絕望。

C.文章描寫了大娘家燒柴取暖,以及爬到人身上的壁虎、整石掏空的水缸,意在説明大娘家生活的貧苦落後。

D.文章對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受的大量描寫,既體現了作者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又使得文章細膩豐富、生動傳神。

18.文中的畫線句子都有“醒”字,下列對這些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願永不甦醒”,作者終於可以放鬆身心俱疲的自己,想享受這恬靜的夢鄉。

B.“但我還是醒了”,儘管來挑血泡的大娘很小心,還是使睡得很沉的作者醒了。

C.“我沒醒。我假裝沒醒”,表達前後矛盾,是因為作者在半夢半醒時思緒不清。

D.“我也怕自己醒過來”,作者感動於大娘對自己的關愛,很留戀這久違的美好。

19.“湘江口”在文中有哪些含義?文章是如何圍繞“湘江口”展開的?請根據文章內容具體説明。(6分)

20.一位學者認為,人類“與其看風景,不如看靈魂”。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結合本文或其他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四、(18分)

17.(3分)C18.(3分)C

19.(6分)

答案示例:

“湘江口”指湘江的源頭,曾是作者人生價值的寄託處;也指作者偶然遇到的體現頑強、美好生命的瑤族母親。

文章從尋找湘江的源頭切入;接着寫因迷路而夜宿吊腳樓,在感受到瑤族母親的關愛後開始反思自己尋找湘江源頭的價值;最後寫離別時的感悟,願意將瑤族母親當作“湘江口”,當作自己人生的方向。

【評分參考】含義2分,“如何圍繞”4分。意思對即可。

20.(6分)略

【評分參考】看法2分,結合材料分析4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qdg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