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朱佩弦先生閲讀理解附答案

朱佩弦先生閲讀理解附答案

  朱佩弦先生

朱佩弦先生閲讀理解附答案

  葉聖陶

朱佩弦先生是國立清華大學的教授,任職已經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幾個中學當教師,也在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教過書。他畢了北京大學的業就當教師,一直沒有間斷。擔任的功課是國文和本國文學。

他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教師有所謂“預備”的工夫,他是一向做這個工夫的。不論教材的難易深淺,授課以前總要揣摩,把必須給學生解釋或提示的記下來。一課完畢,往往滿頭是汗,連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現出舒適愉快,這一課是教得滿意了,如果有點兒緊張,眉頭皺緊,就可以知道他這一課教得不怎麼愜意。他教導學生採取一種平凡不過也切實不過的見解:欣賞跟領受着根在瞭解跟分析,不瞭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瞭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因為我們跟作者接觸憑藉語言文字,而且單隻憑藉語言文字。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瞭解跟分析的障礙。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為什麼起這樣的波瀾,寫成這樣的一篇文字或一本書。這時候,説欣賞也好,説領受也好,總之把作者的`東西消化了,化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補益品了。他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無非如此。我們想,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裏,如果沒有辦法對付他,好只好在它那裏,與我全不相干。意識跟觀點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過語言文字關,就沒法徹底分析意識跟觀點等等。不要以為語言文字只是枝節,要知道離開了這些枝節就沒有另外的什麼大事。

他是個不斷求知不憚請教的人。到一處地方,無論風俗人情,事態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廟似的“每事問”,有時使旁邊的人覺得他問得有點兒土氣,不漂亮。在文學研究方面,這種精神使他經常接觸書刊論文,經常閲讀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這些,而且與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見解説,身為大學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經形成的一套,就把這一套傳授給弟子,那是份內的事兒。很有些教授就是這麼做的,大家也認為他們是行所當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們,也隨時受青年們的教育。單就他對於新詩的見解而言,他歷年來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今後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詩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論詩的文字就是證據。

他待人接物極誠懇,與他做朋友的沒有不愛他的,分別時深切的相思,會面時親密地晤敍,不必細説。他在中學任教的時候就和學生親近,並不是為了什麼作用去拉攏學生,是他的教學和態度使學生自然樂意親近他,與他談話和玩兒。他在大學裏還是如此,學生就是朋友,他哪裏肯疏遠朋友呢?可是他決不是到處隨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責功課是嚴的,沒有理由的要求是決不答應的,當過他的學生的都可以作證明。學生對於好好先生當然不至於有什麼惡感,可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會由敬而生愛。像朱先生那樣的教師,實踐了古人所説“教學相長”,有親切的友誼,又有堅強的責任感,這才自然而然成為學生敬愛的對象。

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下筆不怎麼快,有點兒矜持。非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決不亂寫。不憚煩勞的翻檢有關的材料。文稿發了出去,發現有些小節目要改動,乃至一個字還欠妥,總要特地寫封信去,把它改了過來才滿意。

他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他在學校裏教的也是這些。“思不出其位”,一點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從這裏可以見到一個完美的人格。

  (選自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葉聖陶卷》,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朱佩弦先生認為,瞭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個字、一句話,就能打通語言文字,就能觸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朱佩弦先生還寫了不少文篇,闡述打通語言文字才可以從閲讀中獲得補益的觀點。

C.朱佩弦先生有堅強的責任感,是學生敬愛的教師,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正當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所以下筆不怎麼快,有點兒矜持,不是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他決不會亂寫。

E.本文通過記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師時的一些具體情況,勾勒出一位盡職盡責、樂於合作、親愛學生、嚴於律己的教師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體現在那些地方?請簡要説明。(6分)

(3)朱佩弦先生“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他在這兩方面的貢獻。(6分)

(4)關於讀書,朱佩弦先生認為打通語言文字是關鍵,陶淵明則主張“好讀書,不求甚解”,即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你贊同那一種觀點?請結合原文和自己的閲讀體驗談一談。(8分)

       答案:

(1) B 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課前的“預備”工夫,授課以前總要揣摩。②教會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欣賞和領受文學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有堅強的責任感。④不囿於自己已經形成的一套,受青年們的教育,實踐了古人所説“教學相長”。(答出3點即可)

(3)①大學畢業後一直擔任國文和文學教師,盡職勝任。②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闡明閲讀主張。③文學研究方面,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發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

(4)第一種情況:①贊同朱佩弦先生的觀點。②因為欣賞跟領受着根在瞭解跟分析,不瞭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瞭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瞭解跟分析的障礙。③結合自己的閲讀體驗談,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種情況:①贊同陶淵明的讀書觀點。②“不求甚解”同樣需要用心讀書,只是不死摳字眼。因為讀書者擺脱單純的“咬文嚼字”後,專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對問題的實質認識得更加深刻徹底。③結合自己的閲讀體驗,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點即可)

標籤: 閲讀 朱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eg0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