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明史》節選閲讀題帶答案翻譯

《明史》節選閲讀題帶答案翻譯

胡翰,字仲申,金華人。幼聰穎異常兒。七歲時,道拾遺金,坐守待其人還之。長從蘭奚谷吳師道、浦江吳萊學古文,復登同邑先達之門。同郡柳貫▲文章名天下,見翰文,稱之不容口。遊元都,公卿交譽之。或勸之仕,不應。既歸,遭天下大亂,避地南華山,著書自適。文章與宋濂相上下。

《明史》節選閲讀題帶答案翻譯

太祖下金華,召見,命之會食。後侍臣復有薦翰者,召至金陵。時方籍①金華民為兵,翰從容進曰:“金華人多業儒,鮮習兵,籍之,徒糜餉②耳。”太祖即罷之後聘修史書書成而歸。愛北山泉石,築其下,徜徉十數年而終,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義》,文曰《胡仲子集》,詩曰《長山先生集》。

(選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刪改)

示順生③

胡翰

明招④山中人,高義無等倫。

恨子弗見之,一去五百春。

我學如贅疣⑤,未成先誤身。

誤身身不淑,誤世心不仁。

【註釋】①籍:這裏指徵召。。下同。②糜餉:浪費糧食,耗費糧餉。③順生:人名。④明招:武義明招山麓,晉元帝時阮孚曾在此築屋修行。⑤贅疣:長在皮膚上的肉瘤,比喻多餘無用之物。

14.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太祖即罷之後聘修史書書成而歸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來源:學科網]

①或勸之仕()②既歸()

③時方籍金華民為兵()④鮮習兵()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七歲時,道拾遺金,坐守待其人還之。

17.文中“”處原有一字,請根據上下文推測,最有可能的一項是(2分)

A.於B.以C.而D.乃

18.詩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2分)

19.胡翰“避地南華山,著書自適”,結合詩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請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參考答案

14.太祖即罷之/後修史書/書成而歸

15.①有人,有的;②已經;③正;④少。

16.七歲的時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邊等丟金子的`人,把金子還給他。

17.B。

18.表達了作者對順生未能見到山中人的遺憾之情,期望順生做山中人那樣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對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19.自認為學問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亂;熱愛山水;嚮往隱居生活;好讀書。善作文

【參考譯文】

胡翰,字仲申,金華人。幼時聰明超常。七歲時,在路上拾金,坐待失主來取。長大後從蘭奚谷吳師道、甫江吳萊學古文,又向同鄉許謙登門求教。當時,同郡黃晉、柳貫以文章遠近聞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後,滿口讚譽。漫遊至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稱讚。他與武威餘闕、宣城貢師泰為至交。有人勸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鄉。元末天下大亂,他避亂於南華山,著書立説,自有樂趣。其文章與宋濂不相上下。

太祖攻下金華,召見他,命與許元等在中書省任職。後來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薦胡翰,太祖召他至金陵。當時朝廷正在金華徵民為兵,翰從容諫勸道:“金華人多是讀書人,很少練習武藝,徵他們為兵,是徒費軍餉!”太祖立即下令停徵,後聘他參與修纂《元史》,書成後,受賞而歸。他喜愛北山的泉石,築屋于山下,留戀於此十數年而終,年七十五歲。學術著作有《春秋集議》,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詩有《長山先生集》。

【選詩賞析

《示順生》:在招遠山中隱居這一人,品德高尚無人能比。遺憾的是你沒能見到他,這一離開不知多久才有見到的機會。我學的東西多餘無用,未能成功立業卻先耽誤了自己的人生。耽誤了自己使自己沒有高尚的品質,耽誤影響了社會,就不仁義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3y8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