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明史》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明史》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唐順之,字應德,武進人。祖貴,户科給事中。父寶,永州知府。順之生有異稟。稍長,洽貫羣籍。年二十三,舉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張璁疾翰林,出諸吉士為他曹,獨欲留順之。固辭,乃調兵部主事。引疾歸。久之,除吏部。十二年秋,詔選朝官為翰林,乃改順之編修,校累朝實錄。事將竣,復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有言順之慾遠璁者,璁發怒,擬旨以吏部主事罷歸,永不復敍。至十八年選官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諫。與羅洪先、趙時春請朝太子,復削籍歸。卜築陽羨山中,讀書十餘年。中外論薦,並報寢。

《明史》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倭躪江南北。趙文華出視師,疏薦順之。起南京兵部主事。父憂未終,不果出。免喪召為職方員外郎進郎中出核薊鎮兵籍還奏缺伍三萬有奇見兵亦不任戰因條上便宜九事。總督王忬以下俱貶秩。

尋命往南畿、浙江視師,與胡宗憲協謀討賊。順之以御賊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鹹受禍。乃躬泛海,自江陰抵蛟門大洋,一晝夜行六七百里。從者鹹驚嘔,順之意氣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師邀之海外。斬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僕少卿。宗憲言順之權輕,乃加右通政。順之聞賊犯江北,急令總兵官盧鏜拒三沙,自率副總兵劉顯馳援,與鳳陽巡撫李遂大破之姚家蕩。賊窘,退巢廟灣。順之薄之,殺傷相當。遂欲列圍困賊,順之以為非計,麾兵薄其營,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屢告急,順之乃復援三沙,督鏜、顯進擊,再失利。順之憤,親躍馬布陣。賊構高樓望官軍,見順之軍整,堅壁不出。顯請退師,順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賊營百餘步。鏜、顯懼失利,固要順之還。時盛暑,居海舟兩月,遂得疾,返太倉。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順之右僉都御史,代遂巡撫。順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辭。渡江,賊已為遂等所滅。淮、揚適大飢,條上海防善後九事。三十九年春,汛期至。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訃聞,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賜祭,順之以勞得賜葬雲。

(節選自《明史》,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永不復敍

復敍:再度任用

B.督舟師邀之海外

督:督促

C.堅壁不出

壁:營壘

D.條上海防善後九事

條:分條陳述

答案:

B解析督:率領。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順之隨着年齡的增長,博覽羣書,而且融會貫通。二十三歲時,在會試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隊,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順之率領水軍,把倭寇引到海外予以全部殲滅,斬殺了一百二十個敵人,擊沉十三艘敵船。

C.在姚家蕩和三沙兩戰之後,由於李遂被調往南京任職,唐順之就被提升為右僉都御史,代替李遂任鳳陽巡撫。

D.淮、揚二州發生大饑荒時,唐順之於是上書提出了加強海防、處理善後事宜等九條措施。汛期時,唐順之帶病巡海,後來病逝。

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信息篩選和理解文意的能力,此役為小勝,不是“全部殲滅”。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免喪/召為職方員外郎/進郎中/出核薊鎮兵籍還/奏缺伍三萬/有奇見兵亦不任戰/因條上便宜九事。

B.免喪召/為職方員外郎進/郎中出核薊鎮兵籍/還奏缺伍三萬有奇/見兵亦不任戰/因條上便宜九事。

C.免喪/召為職方員外郎/進郎中/出核薊鎮兵籍/還奏缺伍三萬有奇/見兵亦不任戰/因條上便宜九事。

D.免喪/召為職方員外郎進/郎中出/核薊鎮兵籍還/奏缺伍三萬有奇/見兵亦不任戰/因條上便宜九事。

答案

C解析

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通讀文段,理解文段大意;其次要仔細體會詞語的含義和詞語之間的關係;三是先易後難,逐步縮小範圍,直至斷開整個文段。結合畫線句所在文段可知,畫線句主要交代唐順之在父喪期滿以後職務的變動及上書朝廷整頓軍務的事宜。首先可由表示官職名稱的'“職方員外郎”和“郎中”兩個詞語排除B、D兩項。接下來,由交代唐順之活動的詞語“出核”與“還奏”可以排除A項。據此得出答案應為C項。

7.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事將竣,復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3分)

(2)遂欲列圍困賊,順之以為非計,麾兵薄其營。(3分)

(3)故事,四品但賜祭,順之以勞得賜葬雲。(4分)

參考答案

(1)當任務快要完工時,唐順之又一次聲稱有病,想請假回家,張璁扣下了他的請求報告,沒有給予答覆。(得分點:“竣”“下”各1分,大意1分)

(2)李遂計劃佈置軍隊包圍倭寇,將其圍住,唐順之則認為這樣不妥,他率領部下迫近倭寇營壘。(得分點:“列”“薄”各1分,大意1分)

(3)按照舊例,四品官員只賜予祭奠,唐順之因為有功勞,得到恩賜祭葬的待遇。(得分點:“故事”“以”各1分,大意4分)

【參考譯文】

唐順之,字應德,武進人。祖父唐貴,曾任户科給事中。父親唐寶,做過永州知府。唐順之頗有天賦。從小聰明異常,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博覽了眾多的文獻典籍。在二十三歲時,他參知了嘉靖八年的會試,榮登榜首,(以進士資格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曾為會試主考官的張璁與翰林學士們過不去,將諸位翰林學士調任其他部門,只想留唐順之繼續供職於翰林院。唐順之堅決地辭卻這一特別恩惠,於是調任兵部主事。(為此唐順之)稱病歸家休養。過了一段時間,唐順之被任命為吏部官員。嘉靖十二年秋天,皇帝下詔從朝臣中選拔翰林學士,唐順之改任翰林院編修,校訂各朝實錄。當任務快要完工時,唐順之又一次聲稱有病,想請假回家,張璁扣下了他的請求報告,沒有給予答覆。有人進言説唐順之是為了迴避張璁,張璁(聽説)大為惱火,為皇帝擬出一道聖旨,將唐順之從吏部主事任上罷免放歸,並永不起用。直到十八年,朝廷選拔宮廷官員,才以以前的官職起用兼任春坊右司諫。(後來唐順之)與羅洪先、趙時春請求朝見皇太子,(惹惱了嘉靖皇帝)又被削職歸田。(從此,唐順之)在陽羨山中隱居讀書十多年。雖然朝廷內外不停地有人推薦唐順之,但皇帝一概不予理會。

當倭寇蹂躪大江南北時,趙文華(在浙江)督察剿倭戰事,上書推薦了唐順之。唐順之被起用為南京兵部主事。由於父喪期限未滿,唐順之並未立即出山。喪期結束後,朝廷召用為職方員外郎,並晉職為兵部郎中。兵部派唐順之到薊州鎮核查軍籍情況。回京後,唐順之上奏報告説該鎮缺額三萬多員。在籍兵員也沒有什麼戰鬥力。為此,他上書提出了九條解決辦法。(由於唐順之的報告,)薊州鎮總督王忬以下諸將都受到降級處罰。

不久又派唐順之到南畿、浙江督察軍務,與胡宗憲一道商議剿除海盜諸事。唐順之認為抵禦海盜的上策是將海盜阻截在海岸線外,如果讓其登上陸地,內地就都會受到禍害。於是唐順之親自巡視海上,從江陰抵達蛟門,一晝夜行駛六七百里。隨從人員都驚恐嘔吐,唐順之依然精神抖擻。倭寇屯集在崇明三沙島,唐順之親自率領水軍在海上對其攔截攻擊,斬敵一百二十人,擊沉敵船十三艘。(因戰功唐順之)升為太僕少卿。胡宗憲説唐順之權力小,(不宜於指揮戰事,)又加職為右通政。唐順之聽説海寇將進犯江北,於是急令總兵官盧鏜在三沙島阻擊,自己率副總兵劉顯迅速增援,與鳳陽巡撫李遂合力大敗海寇於姚家蕩。海寇困窘,退駐廟灣。唐順之乘勢進擊,敵我傷亡相等。李遂計劃佈置軍隊包圍倭寇,將其圍住,唐順之則認為這樣不妥,他率領部下迫近倭寇營壘,用火炮攻擊,但沒有攻克。三沙島的官軍又頻頻告急,唐順之於是又率兵增援三沙,督率盧鏜、劉顯進攻,卻再次失利。唐順之十分憤恨,親自躍馬布陣。海寇構築了高高的望樓。(在樓上)看見唐順之軍伍整齊,因而堅守陣地不出戰。(見此情形)劉顯請求退兵,唐順之不同意,他手提戰刀,衝到距敵人營地百多米處。盧鏜、劉顯擔心出事,堅決要唐順之退回。這時正值酷暑,唐順之在海船中居留兩月之久,患上了疾病,於是返回太倉。李遂調任南京,唐順之即升為右僉都御史,並代替李遂為巡撫。唐順之的病日益嚴重,由於戰事棘手,他不便辭職歸養。(唐順之)到達江北時,海盜已被李遂等人剿滅。這時淮、揚二州正好發生了大饑荒,唐順之因而上書提出了加強海防、處理善後事宜等九條措施。嘉靖三十九年春天,汛期到了,唐順之帶病巡視海上,過焦山,至通州病逝,時年五十四歲。訃告傳到京師,皇帝令公祭安葬。按照舊例,四品官員只賜予祭奠,唐順之因為有功勞,得到恩賜祭葬的待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vz89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