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理髮匠》閲讀練習及答案

《理髮匠》閲讀練習及答案

①理髮匠是個啞巴。大家就都叫他啞巴,叫了六十年了。

《理髮匠》閲讀練習及答案

②啞巴每天天一亮,就燒開水,把兩把開水壺灌滿。把一個鋁盆洗乾淨,竹椅也擦了幾遍,刮鬍子刀磨得鋒利,掏耳勺、毛巾、香皂等用具擺得整整齊齊,然後就搬一張凳子坐在門口,等理髮的人上門。有人來了,啞巴就咿咿呀呀地打招呼,啞巴説什麼沒有人聽得懂,不過看他的表情和動作,來人知道是打招呼。啞巴理髮的式樣簡單卻很認真,理髮時,不時後退兩步仔細看看,然後靠前繼續動手。

③頭髮理完,有長鬍子的,那就刮鬍子。啞巴拿毛巾蘸上熱水,打上香皂,用手擦起泡,捂在臉上,熱熱的,舒服,啞巴的手不動,等這份舒服勁過了,才慢慢擦,逐漸用力,把鬍子捂熱擦軟了,拿出刮鬍刀在一塊皮上來回正反刷幾遍,就是再次磨刀了。啞巴的手輕輕拉動,鋒利的刮鬍刀貼在臉上,刷刷地把鬍子齊根刮掉,臉稍微有點麻酥酥,很舒服。掏耳朵是啞巴的另一絕,用把細長鋒利的小刀在耳廓上走兩遍,把外面的細毛颳了,刀尖探進去,輕輕一旋,在你感覺麻癢癢的時候,手已經縮回來,耳洞裏的毛刮好了,然後換一頭,用小勺子慢慢掏。

④理完髮,給錢的時候,你給一塊啞巴也收,給兩塊啞巴也收,但不超過三塊。有誰想多給點,啞巴臉漲得紅紅的.,咿咿呀呀比劃,堅決不收。有人丟給他就走,啞巴卻急急地追上去。理髮的人只好訕訕地説:“這啞巴啊。”也有人理完髮,比劃着説手頭緊,先記着。啞巴點了點頭,有誰難為情地多説兩句,啞巴就笑眯眯地把你推出門,比劃着該幹活去了。到了年底,你隨便給啞巴帶米或者菜,柴火也行,這賬就銷了。啞巴最高興的時候,就是理完髮,有人朝他豎着大拇指誇他,他會咿咿呀呀地也朝誇他的人豎起大拇指。

⑤啞巴老了,到啞巴這兒理髮的人越來越少了,畢竟啞巴理髮的式樣太簡單,基本就是個桶圈或者平頭。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老年人,照顧啞巴的生意,後來連老年人也基本不來了。有時候一個月理不了三個頭,最後只剩下老張頭還找啞巴理髮。啞巴還是天天燒開水,洗鋁盆,磨剃刀、刮鬍子刀,把各種工具整整齊齊擺好,然後搬一張小凳子坐到門前。等不到人,啞巴的神情很落寞,見到人也不咿咿呀呀地打招呼了,經常自己一個人坐在門口一動也不動,雕塑一般。等到天黑,啞巴再一一把工具收起來。村裏把啞巴列為五保户,享受低保,村幹部告訴啞巴,“政府把你養起來了,穿衣吃飯有政府供着,不會讓你凍着餓了。”啞巴點了點頭。

⑥啞巴還是天天準備好開水,擺好理髮的各種工具,就等老張頭來理髮。儘管老張頭一個多月才理一次髮,不過就是老張頭剛理完髮的第二天,啞巴也是鄭重其事地做好準備,好像隨時有人來理髮一樣。老張頭一到,啞巴從理髮到刮鬍子、掏耳朵,嚴肅認真,要擺弄上近兩個小時。老張頭不催不急,老人反正有時間,讓啞巴盡興擺弄。完了,掏出三塊錢給啞巴,朝他豎起大拇指。啞巴咿咿呀呀,也朝老張頭豎大拇指。老張頭走後,啞巴就靜靜地坐在門口,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塑。

⑦老張頭死了,村裏人説啞巴這回該收攤了,最後一個理髮的人都沒了。“反正他不用愁吃不用愁穿。再説年紀也大了。”村裏人覺得啞巴沒頭髮可理也沒什麼。不過,忙完老張頭的喪事後,有村人發覺好幾天沒看到啞巴了,就去看了看。啞巴已經死了,啞巴把自己的頭髮理了,然後用刮鬍子刀切開手腕的動脈,自殺死了,所有的理髮工具擺得整整齊齊。

(有刪改)

(1)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小説圍繞啞巴理髮匠的理髮生涯,選取典型事例,從不同方面來刻畫人物形象,乾淨利落,手法簡練。

B.第四段中“理髮的人只好訕訕地説:‘這啞巴啊。’”既側面表現了啞巴的執拗,也包含了對啞巴的感謝和讚美。

C.儘管啞巴理髮匠手藝精湛、服務周到,但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也必然面臨着被淘汰的結局。

D.小説綜合運用了細節描寫、情態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多種手法來表現人物,使人物顯得生動豐滿。

E.這篇小説,敍述張弛有度,情節波瀾起伏,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性特徵鮮明的啞巴理髮匠的形象。

(2)請賞析文中劃線的語句。(6分)

①掏耳朵是啞巴的另一絕,用把細長鋒利的小刀在耳廓上走兩遍,把外面的細毛颳了,刀尖探進去,輕輕一旋,在你感覺麻癢癢的時候,手已經縮回來,耳洞裏的毛刮好了,然後換一頭,用小勺子慢慢掏。

②老張頭走後,啞巴就靜靜地坐在門口,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塑。

(3)請簡要概括啞巴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6分)

(4)你認為小説的結尾好不好?為什麼?請陳述理由。(8分)

答案:

11.(1)答案:CE(C項,歸因錯誤,啞巴理髮匠沒有生意的原因是“啞巴老了”“理髮的式樣太簡單,基本就是個桶圈或者平頭”,參照小説第四段。E項,“敍述張弛有度,情節波瀾起伏”有誤,整篇小説的敍述語言舒緩平和,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

(2)答案:

①採用細節描寫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啞巴掏耳朵的過程,突出了啞巴手藝的精湛。

②運用比喻修辭格,以特寫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生動表現了啞巴的落寞的心境。

(3)答案:做事認真仔細,手藝嫻熟精湛,待人熱情厚道,性格執著甚至刻板。

(4)答案:參考示例:觀點一:小説的結尾好。理由:符合人物性格特點,並能進一步凸顯人物的性格;悲劇式結尾更具有藝術震撼力,能引起讀者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觀點二:小説的結尾不好。理由:結局過於悲涼,違背生活的真實,“人為”痕跡明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xzz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