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郭楓《空山鳥語》閲讀答案(2)

郭楓《空山鳥語》閲讀答案(2)

13、章主要寫鳥兒的鳴叫,但在第七段開頭卻寫山林入睡鳥兒靜默的場景,作者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14、作者在文中説“鳥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請分條陳述作者這樣寫的具體原因。

閲讀答案

1、 yì yì gù liáo

2、 娑 颯 喙 鷓

3、綠背黃紋的鳥,重複纏綿;山雀,短促嘹亮;鷓鴣,忽斷忽續。

4、答案示例:“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急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鳴叫聲比喻為“輕快的音樂雨”,這是用人的視覺、觸覺來描寫聽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雀的鳴叫聲給人的美好感受。

5、 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遠像山雀那樣歡樂,因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類。

6、 這是作者因聽到鷓鴣的鳴叫聲而勾起的對故鄉的回憶,表現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7、憧憬自然,讚美生命,謳歌自由。

8、(1)因為“鳥的鳴聲是世間最美的語言”,它們的歌聲中充滿了奔放的快樂,更充滿了狂狷放縱的自由。

(2)作者“想做一隻鳥”,是因為鳥是依戀舊林、追求自由與夢幻的精靈。作者寄情於鳥,也就是藉此具體描寫自己內心的愛和對自由夢幻的尋覓。

9、因為鷓鴣的鳴唱在時間、氛圍、情韻等方面與眾鳥不同,它是詩人的化身,是鄉愁的象徵。鷓鴣縹緲的鳴聲,把作者拉回到祖國大陸,童温那魂系江南的夢,抒發了遊子思鄉的情懷。

10、人一方面以自身的聰明才智發展着自己,推動着人類社會的前進;另一方面又不斷製造着物質的和精神的桎梏,將自己束縛起來。曲折地表達了多年來容身海島,隔海遙望故鄉的挹鬱。

11、B (B這篇散文最顯著的特點是創造了抒情性的意境,運用傳統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使全篇達到物我不辨、物我一體的境界。)

12、人都有鳥兒一樣的歡樂時光,但由於人自己製造出的桎梏,把自己套牢,而使歡樂流逝,成為自然中最可悲的族類(意思對即可)。

13、渲染一種寂寞清幽的氛圍,襯托鷓鴣縹緲幾聲鳴叫,引發寂寥、蒼涼的思鄉之情。

14、(1)鳥的語言永遠敍述着動人的愛情;(2)鳥的鳴聲裏透露着歡樂與自由;(3)鳥的鳴叫聲裏有詩情,能引發人的思鄉感情;(4)從鳥兒美妙的清音中能聽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滄桑。

標籤: 閲讀 郭楓 空山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rr9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