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姓  名:       分 數:

説明:本試卷共六大題共四頁,滿分為120分

一、精心選一選,請把唯一正確的答案填在下面表格內。(每小題3分,共30分)

1、若∠1=30°,則∠1的餘角等於(   )

A、160°         B、150°         C、70°        D、60°

2、計算2x2·(-3x2)的結果是(  )

A、-6x5         B、6x5          C、-2x5         D、2x6

3、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

A. (xy2)3=xy6         B.(3ab)2=6a2b2

C.(-2x2)2=-4x4        D.(a2b3)m=a2mb3m

4、當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變為原來的2倍,高變為原來的時,它的體積變為原來的(  )

A.1  B.2  C.3  D.4

5、如圖:不能推出a‖b的條件是(  )

A、∠1=∠3    B、∠2=∠4     C、∠2=∠3       D、∠2+∠3=180°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6、如圖2,已知B、C、E在同一直線上,且CD‖AB,若∠A=105°,∠B=40°,則∠ACE=(  )

A、145°   B、105°  C、40°  D、35°

7、下列説法錯誤的共有(  )個。

①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③相等的角是對頂角。④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⑤等角的補角相等。

A、0                B、1               C、2             D、3

8、下列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第2張

二、細心填一填。(每小題3分,共15分)

11、若4x2+axy+y2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則a=

12、“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這句諺語反映了我國新疆地區一天中, _________隨 _________變化而變化,其中自變量是 _________,因變量是 _________.

13、如圖3,已知直角形線a‖b,c‖d,∠1=115°,則∠2=   ,

∠3=

14、如圖4,DE‖BC,BE平分∠ABC,若∠ADE=80°,∠1=

15、△ ABC的底邊BC長為l2cm,它的面積隨BC邊上的`高度變化而變化,則面積S(cm2)與BC邊上高度x(cm)的關係式是 _________,當x=20時,S=_________.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第3張

三、用心做一做。(每小題6分,共24分)

16、|-3|+2-1-2008°

17、(0.2x-0.3)(0.3+0.2x)

18、(7ab+2)219、(x-2)(x+2)-(x+1)(x-3)

四、沉着冷靜、縝密思考。(每小題7分,共14分)

20、先化簡,再求值:(4ab3-8a2b2)÷4ab+(2a+b)(2a-b),其中a=2,b=1。

21、如圖,以點B為頂點,射線BC為一邊,利用尺規作∠EBC,使得∠EBC=∠A。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第4張

五、滿懷信心,再接再厲。(第22,23,24每小題9分,第25題10分共37分)

22、已知a+b=5,ab=6,求下列各式的值。

(1)a2+b2                       (2)a2-ab+b2

23、如圖,∠1=∠ABC,∠2+∠D=180°,EF與CD平行嗎?AB與CD平行嗎?説明理由。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第5張

24、一列快車從甲地駛往乙地,一列慢車從乙地駛往甲地,兩車在凌晨12點同時出發,相遇後快車繼續行駛,中午12點到達丙地,兩車之間的距離為y(km),圖中的折線表示兩車之間的距離y(km)與時間x(時)之間的關係.根據圖象進行以下探究:

(1)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為 _________km;

(2)兩車之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是在什麼時候?

(3)從一開始兩車相距900km到兩車再次相距900km,共用了多長時間?

(4)你能不能再找到一個實際情況,大致符合上圖所刻畫的關係?(去掉數字和單位)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題 第6張

25、一個梯形,它的下底比上底長2cm,它的高為3cm,設它的上底長為xcm,它的面積為y cm2.

(1)寫出y與x之間的關係式,並指出哪個變量是自變量,哪個變量是因變量.

(2)當x由5cm變到7cm時,y如何變化?

(3)用表格表示當x從3cm變到10cm時(每次增加1cm),y的相應值.

(4)當x每增加1cm時,y如何變化?説明理由.

(5)這個梯形的面積能等於9cm2嗎?能等於2cm2嗎?為什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408r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