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文言文解題(人教版高三必修)

文言文解題(人教版高三必修)

 文言文閲讀文言理解題解密

文言文解題(人教版高三必修)

    文言文閲讀中有一個考點為“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這是對考生分析、理解文意能力的綜合考查。應對這一考點,訓練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上。學會分析,又須從研究試題是如何“設障”(即設置與原文説法不一致的干擾項)開始。、

    綜觀2007年十八份高考試卷,命題者沒置干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曲解詞義

    指命題者在設置干擾項時,故意對文言材料中某一詞語錯誤地加以解釋,從而導致敍述出錯。

    1.四川卷第10題B項(選文出自《元史賀仁杰傳》):

    賀仁杰屢建戰功並數進忠言,頗得世祖喜歡;他敢於為民請命,深受百姓愛戴。世祖曾以供養母親為由把其父所獻之金送還給他,但他最終未接受。

    原文中寫“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謂之曰:‘此汝父六盤所獻者,聞汝母來,可持以歸養。’辭不許,乃歸白母,盡散之宗族”.這裏所謂“辭不許”,意思是賀仁杰推辭而皇帝不答應,最終他收下了銀兩;如果我們聯繫後面的“乃歸白母,盡散之宗族”,判斷起來就容易了。

    2.福建卷第7題A項【選文為《書博雞者事》(節選)]:

    博雞者一向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使性好鬥,所以鄉里俠者都瞧不起他。

    文中説博雞者“任氣好鬥,諸為裏俠者皆下之”,這個“下”是“服從、退讓”的意思。高中課文《信陵君竊符救趙》(節選)中有“公子為人,仁而下士”一句,其中的“下”就解釋為“謙遜地對待”,可見A項背離了原意。

3.上海卷第23題A項(選文為《(酌古論)序》);    

古代文士和武將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條。

    選項錯誤理解了文中“文武之道一也”這句話(主要是句中的“道”與“一”),原文意思是“文、武的規律是相通的”,而非“古代文士和武將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條”。    

    4.上海卷第23題C項(選文為《(酌古論>序》):

    後世的文士、武將只注重自己的名聲。

選項錯誤理解了“凡後世所謂文武者,特其名也”(主要是句中的“名”字),這句話的意思應當是“大凡後世所説的文和武,只是個名稱罷了”。

二、誇大其詞

命題者在構擬這類選項時,常常在大體準確的概括、分析中,夾雜一兩處故意誇大的地方作為干擾。    

    1.全國卷Ⅱ第10題B項(選文出自《新五代史安重榮傳》):

    安重榮憤然於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極力輕慢侮辱對方,甚至抓捕殺死他們,高祖屈己禮待契丹,而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

    “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這一説法誇大其詞,因為依據原文,當安重榮誘吐渾白氏入塞、契丹責問高祖時,高祖曾一度“姑息重榮不能詰”(即“姑息安重榮不加責問”)。

    2.重慶卷第11題C項(選文出自《明史李東陽傳》):

    李東陽一路上聽取了各種意見,認為產生災異的根源在於勢家巨族、親王貴戚、內廷官員互相勾結,危害百姓。

原文只説“臣訪之道路”(意思是“我在道路上詢問”),那麼選項中“各種意見”屬誇大其詞,事實上,李東陽是通過調查(主要是目睹)瞭解災異情況的。  

三、張冠李戴

命題人故意把發生在甲身上的情況説成發生在乙身上,這就屬於典型的張冠李戴。

    1.全國卷I第10題D項(選文出自《後漢書宋均傳》):

    宋均認為煩苛的人,可能廉潔守法,而那些狡詐刻毒的人,卻會帶來災禍;早年任尚書令時即想以此向上陳告,只是限於當時形勢,因而未敢上奏。

    原文中寫“均性寬和,不喜文法,常以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災害流亡所由而作”,意思是説苛察之人自身可能廉潔守法,卻也“巧黠刻削”、毒害百姓,而非“那些狡詐刻毒的人,卻會帶來災禍”,命題人有意張冠李戴,設置陷阱。   

    2.全國卷新課標卷第6題C項(選文出自《新唐書韋丹傳》):

    韋丹對貪污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比照原文,並不是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內如數補還,應該是當權的`官吏強取糧食,韋丹下令侵吞糧食的“權吏’’們一月之內如數補還--相關原文為“乃權吏所奪”、“召諸吏曰”。

四、顛倒事實

命題人故意顛倒事實,造成選項錯誤。

1.北京卷第10題D項(選文出自《淮南子泰族訓》):

治國離不開嚴刑峻法,否則就會人心渙散,亂象叢生。

《淮南子.泰族訓》總論天人之際,古今之變,而落實於治國之道;節選部分主旨在於強調禮義教化的作用,認為君主應該修治禮義,任用賢能,這樣就可做到“法設而不犯,刑措而不用”。D項的表述與文章主旨相牴觸,在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據。

    2.遼寧卷第12題A項(選文為《冉氏烹狗記》):

    作者對冉氏烹狗的行為雖然表示理解但並不讚賞。

    原文中説得很清楚--“苟其職之不舉,斯固無所用矣,況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由是言之,冉氏之智,過人遠矣”,而非“並不讚賞”。

    3.湖南卷第12題B項(選文出自《韓非子新校注》):

    在作者看來,“舜鼓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都是治國有“術”的表現。

    “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不是作者所贊成的--文中説“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故羣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離世”(意思是“君主聽取言論時欣賞説話人的口才,君主觀察行動時讚賞他們遠離實際,所以羣臣、士人、百姓講話都深遠闊大,行為也遠離實際”),它不屬於治國有“術”的表現。

    4.廣東卷第8題C項(選文為《聊齋志異。郭生》):

    葉公名氣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卻在抄本上潑墨,郭生便明白了葉公的文章並不出色。

    選項中“郭生便明白了葉公的文章並不出色”與文意相悖,原文為“忽被傾濃墨碗許於上,污蔭幾無餘字;又擬題構作,自覺快意,悉浪塗之:於是漸不信孤”。

    5.上海卷第23題D項(選文為《(酌古論)序》):

    作者對於寫文章和行軍打仗都很擅長。

與原文“吾鄙人也,劍栝之事,非其所習;鉛槧之業,又非所長”相矛盾,作者明確表示“非其所習”、“又非所長”,即自己不擅文武。

五、無中生有

這種陷阱的設置,在高考中是常見的--干擾項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據,是命題人臆造出來混淆視聽的。

    1.安徽卷第10題D項(選文為《古硯説》):

    文章對當時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風氣進行鍼砭,體現了作者直面時俗的批判精神和卓爾不羣的個性特徵。

    實際上,《古硯説》一文並沒有談到“仿古、造假的風氣”,只是談及“真好古”與“假好古”;另外,“體現了作者……卓爾不羣的個性特徵”,也屬無中生有。

    2.江西卷第12題B項(選文為《催科》):

    駝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駝醫”告到了官府,“駝醫”辯白説,自己的職業是治療駝背,只負責使駝背變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原文為“駝者隨直,亦復隨死。其子欲嗚諸官”,這個“欲”是“想要”、“打算”的意思,顯然“告到了官府”一説在文中是找不到依據的。

六、偷樑換柱

命題者通過偷換某個概念來設置陷阱,這在高考中也是很常見的。

1. 天津卷第14題D項(選文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

文中有的事例“類是而非”,有的事例“類非而是”,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錯在“文中有的事例‘類是而非’,有的事例‘類非而是…,選文中講得明白--“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D項將“言辭”偷換為“事例”,添加上原文中沒有的“類非而是”的“事例”,這樣的理解和分析自然不準確。

    2.湖北卷第12題C項(選文為《先祖事略》):    

    潁川公聰敏好學,博覽羣書,為官即赴潁川王府任教授,剛到任就患病,一年後去世。

    “為官即赴潁川王府任教授”不合文意,原文的説法是“官永平郡司訓,勸學興行,為多士式。最後遷教授潁川王府”。

    3.浙江卷第14題B項(選文為《王定國詩集敍》):

    作者在評論王定國詩歌時,稱讚他的“清平豐融”之作,認為有“治世之音”;對他的“幽憂憤歎之作”則略有微詞,“廢卷而歎”。

    本項錯在“對他的‘幽憂憤歎之作’則略有微詞,‘廢卷而歎’”。“幽憂憤歎之作”是王定國詩歌的一部分,表達的是報答“天子之恩”的願望,本文作者蘇軾並無微詞;“廢卷而歎”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淺也”,即對自己“期人之淺”的行為感到遺憾。

    4.江蘇卷第lO題A項(選文出自《三十國春秋》):

    高進之十三歲,母親去世,父親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殺人,亡命江湖,進之四處尋父不得,便投奔徵北將軍劉牢之。

    “高進之十三歲……父親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殺人”説法有誤,原文為“父瓚,有拳勇,嘗送友人之喪,喪反,友妻為士宦所掠,瓚救之,殺七人,而友妻亦刎頸死,遂亡命江湖。進之生十三年,母劉死,葬畢,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謁徵北將軍劉牢之”,也就是説,高進之父親“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殺人,亡命江湖”的具體時間,原文並未涉及。所以正確的表述應是“高進之父親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殺人,亡命江湖;進之十三歲時母親去世,他四處尋父不得,便投奔徵北將軍劉牢之”。

    5.山東卷第12題C項(選文出自《晉書王戎列傳》):

    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後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枴杖才能站起來。

    選項因果關係不當,“在母親去世後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枴杖才能站起來”本身相當牽強,不合常理;其實,王戎容貌憔悴是因“性至孝”--依據原文“至於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戎先有吐疾,居喪增甚”,這一點不難判斷。

    此外,命題人還可能“綜合設誤”,即在同一個選項中,綜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設誤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z3l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