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老舍《茶館》(節選)導讀

老舍《茶館》(節選)導讀

《茶館》(第一幕)是中國話劇史空前的一幕,出場人物之眾多、對白之精到是中外話劇罕見的。這有賴於劇作家老舍、導演焦菊隱以及滿台好演員的“絕配”。現從劇本角度提幾個可供分析的問題:

1、欣賞劇本主要是看對話如何展現人物性格和推進戲劇衝突,本劇出色之處也在人物對話,比如台詞最多的王利發與最少的馬五爺,都能以極普通的日常口語將他們的身份、性格展現出來。馬五爺開口三次,台詞一共三十個字,卻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請為每個角色找一句最能體現性格的台詞。 2、角色眾多,滿台都是人,不可能同時參與對話,本幕可分數節,每節以幾個人為主,發展一個衝突。請為劃分段落,並體會如何過渡,以哪個角色“串場”。 3、《茶館》曾拍成電影,有條件可以一看,注意舞台設計、演員調度等細節,並與劇本比較異同。

※《茶館》語言風格的特點是簡潔犀利明快,含蓄風趣生動,人物對話極富個性化色彩,同時有濃濃的“京味”。

第一幕,兩家人為爭一隻鴿子,約請了打手準備大打出手,但因有幫會頭子出面調停,所以來到茶館裏吃講茶。只因茶客常四爺説了句“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了,到茶館來幹嗎?”引來了打手二德子的尋釁鬧事。這場戲人物語言不多,但是簡潔犀利明快,充分個性化,表現了各個人的性格。如常四爺面對打手的挑釁説:“要兜威風,跟洋人幹去,洋人厲害!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着官餉,可沒見您去衝鋒打仗!”真是快人快語,表現出他性格梗直,有正義感和愛國心,最看不慣在洋人、有勢力人面前似狗,而對老百姓似狼一樣的惡奴相和他不畏強暴,敢作敢為的性格。鬆二爺則對二德子説:“我説這位爺,您是營裏當差的吧?來,坐下喝一碗,我們也是外場人。”説好話,套近乎,是一種軟弱怕事的性格。二德子則説:“甭説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怎麼着?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打手的蠻橫兇惡嘴臉畢現;但一聽見馬五爺叫他,馬上跑過去請安:“喝,馬五爺,您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表現出一副奴才嘴臉。這兩副嘴臉正是惡奴型的打手的特徵。王利發則馬上跑過來説:“哥兒們,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話好説。德爺,您後邊坐!”是茶館掌櫃口吻,勸架,講場面話,不管是非,息事寧人,兩邊都不得罪,但對惡奴打手特別客氣一點。馬五爺在劇中只出現這一次,只説了三句話:“二德子,你威風啊!”“有什麼事好好説,幹嗎動不動就講打?”這兩句話,算是平息了這一場爭鬥。但常四爺要湊過去向他發牢騷,他卻説:“我還有事,再見!”不答理常四爺。馬五爺是吃洋飯信洋教的,這幾句話,他並非是打抱不平幫常四爺,而是要在常四爺這個不服洋人的人面前抖自己吃洋飯的威風,表現了他高級洋奴的性格特點。這一場戲的全部人物對話,都非常個性化,簡潔犀利明快含蓄,具有濃厚的“京味兒”,是老舍特有的語言風格。

欣賞劇本主要是看對話如何展現人物性格和推進戲劇衝突,《茶館》常四爺與打手二德子發生了一場衝突中,馬五爺開口三次,台詞一共三十個字,卻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茶館》中的對話,都是“人物自己應該説的語言”,因此,人物性格區別非常鮮明。

戲剛開始時,有錢人家為一隻鴿子在茶館裏鬧糾紛,引起鬆二爺、常四爺、二德子、馬五爺的一段對話是如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見教材620--621)

鬆二爺 好象又有事兒?

常四爺 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到茶館來幹嗎?

--

常四爺 我就不佩服吃洋飯的。

這是一場小小的衝突,每個人不過講了兩三句話,但是五個人的.語言,彼此有極為鮮明的差異。鬆二爺的話平穩、周詳;常四爺的話直率、硬梆,有一股倔強勁兒;王利發温和乞求;二德子的話窮橫、帶有無賴氣;馬五爺的話霸氣、傲慢;

《茶館》的語言往往能做到“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能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老舍《對話淺論》)

他們五個人講的話,鮮明地顯示着不同的性格特點:鬆二爺軟弱、膽小怕事;害怕惹事常四爺耿直、剛強,富於正義感和愛國心;二德子霸道、逞兇、蠻橫不講理,一副地痞流氓相;王利發息事寧人,害怕在茶館鬧出點亂子,因此 多説好話多請安;

馬五爺雖然只説了三句話,卻塑造出一個靠吃洋教而擺威風、傲慢、虛偽的人物形象。馬五爺在《茶館》中總共只説了三句話便塑造出這個吃洋教的惡霸形象。尤其是第一句話説:“二德子,你威風啊!”此時此刻正是二德子逞兇之際,能夠壓住地痞二德子威風的馬五爺該是多麼霸氣,多麼威風啊!真是先聲奪人!當二德子忙去請安時,他説:“有什麼事好好地説,幹嗎動不動就講打?”又表現了他以所謂的文明人自居的傲氣和虛偽。當常四爺要請他平理時説:“這位爺,您聖明,您給評評理!”馬五爺卻站立起來説:“我還有事,再見!”拂袖而去,表現出他對沒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的蔑視。話雖有三句卻把一個靠吃洋教而擺威風、傲慢、虛偽的洋教徒形象栩栩如生的活畫出來。

以上通過旗人子弟常四爺和鬆二爺、打手二德子、茶館的王掌櫃、吃洋教的馬五爺、等人物出場的頭一次開口,三言兩語就勾畫出他們的性格特點來。這正印證了老舍所説的:“我要求自己始終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與生活上,以期開口就響,聞其聲知其人,三言五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輪廓來。”第一幕中龐太監和秦仲義的對話也非常精彩。雙方脣槍舌劍,話中有話。龐太監氣焰囂張,語含殺機。秦仲義以軟對硬,以守為攻,語含譏諷。表現了封建頑固派和維新派的各自身份特徵和性格特點。

標籤: 導讀 茶館 老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3ydd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