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爬山教案模板集錦10篇

爬山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爬山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爬山教案模板集錦10篇

爬山教案 篇1

作品分析:

繪本《兔子兔子爬山嘍》,看這本書的封面,我們大家都以為故事講的應該是描述兔子去爬山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後看,才發現他是一本描述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温馨的情感的書。活動的開展希望孩子們能夠領悟到與媽媽共同遊戲帶來的快樂和温馨。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大膽的猜測:故事裏的山是高高聳立的,看書後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後背;草是綠綠的,看後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頭髮等等。一張一張形象逼真的圖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提高孩子們的看圖講述畫面的能力,培養具有大膽表述與創意想象能力。最後遊戲部分邀請媽媽跟孩子們互動,讓孩子知道故事中的遊戲的具體玩法,媽媽們的參與這種感情就很間接,孩子們也不僅在意識上理解媽媽和寶寶的感情,更豐富了肢體的具體感覺。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2.體驗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願意共同講述畫面內容。

3.感受和媽媽一起遊戲帶來的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繪本

2.兔子手偶每人一個

3.《兔子兔子爬上嘍》

4.邀請媽媽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播放歡快的音樂)

1.教師和幼兒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隨音樂跳舞,感受快樂。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寶寶一起出去做遊戲吧!

(指導策略:音樂是最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現不僅更孩子一個更直觀形象的刺激,更活躍了氣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跟着音樂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這愉快的氣氛中。)

二、集體閲讀:

今天小兔子和我們跳舞感到非常開心,他要給小朋友分享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繪本書,採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1)今天我帶來了一本書,看一看書的封面上有什麼?(字、兔子)?綠綠的是什麼呢?封面上的小兔子在幹什麼呢?(幼兒猜猜)(指導策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帶着懸念進入活動。)小結:原來這隻兔子正沿着綠絨絨的小山坡往上爬呢,嘿喲嘿喲,這是什麼山呢?還和小兔子差不多高呢,這本書的名字叫《兔子兔子爬上嘍》

三、播放PPT,理解繪本內容。

(1)出示PPT2,提問:兔子爬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山。(逐頁閲讀)幼兒:長滿小草的山,綠色的山等(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綠色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開放性的提問,留給孩子的是一個寬闊的思維空間,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師:你來學一學兔子爬山的樣子,他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指導策略:動靜結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動作,讓幼兒自己感受一下“嘿喲嘿喲“的感覺,充分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

(2)出示PPT3,提問:原來小兔子在哪裏爬山呀,綠綠的是什麼呢?小兔子見到寶寶他會説什麼呢?(指導策略:引導幼兒學會如何打招呼,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你好小兔子!你好寶寶!短短的幾句話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教育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小結:原來小兔子是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麼是黑色的呀?

(指導策略:引導幼兒觀察寶寶頭髮的顏色,讓幼兒大膽説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寶寶的頭髮。引導幼兒模仿兔子吃草的動作和聲音,很有趣,讓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

(4)出示PPT5,師:小草吃起來是什麼味道的?為什麼?幼兒:好香呀,一定是寶寶很講衞生,經常洗頭。(指導策略:這是寶寶的答案,好香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衞生教育,教育寶寶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

(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嘍,他是怎樣下山的?

幼兒:像滑滑梯一樣,(指導策略:引導幼兒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覺鼓勵幼兒學會關心別人“下山要小心哦,慢點。”)

(6)出示PPT7,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麼覺得這座山很軟呀?(指導策略:引導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間相互摸摸,感受軟軟的感覺,體驗和同伴共同遊戲帶來的快樂。)

(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嘍,怎麼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麼呢?

(8)出示PPT9,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啊,(鼓勵幼兒互動)

(9)出示PPT10,寶寶再見,再見,小兔子別走,別走,原來小兔子和寶寶一起做遊戲呢,寶寶和小兔子玩得開心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10)出示PPT11,畫面中出現了誰?寶寶在哪裏?小兔子呢?引導幼兒發現小兔子是套在媽媽手山的玩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寶寶、媽媽、兔子的表情,感受他們之間的相親相愛,温馨和快樂。

(指導策略:第二環節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容一張張的展現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使圖象更加清晰、清楚,內容顯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們猜測的慾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三、完整欣賞1.引導幼兒自主閲讀。(每人一本繪本)(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一頁一頁翻閲,手指着畫面邊看邊講,愛護圖書。)2。邀請媽媽上台和寶寶一起表演請媽媽戴上手偶小兔子,寶寶坐在媽媽身上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爬山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從葉老批改的作文及教導中體會他認真、平和、親切、質樸的作品和人品。

【教學重、難點】

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並從中體會葉聖陶老先生的人格美,學會做人。

【課前準備】

1、蒐集葉聖陶和肖復興的資料,閲讀他們的作品;通過閲讀相關資料和作品,初步瞭解這兩位作家。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學生質疑,導入新課

1、讀課題,質疑。

2、檢查預習,生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讀課文:

1、劃出生字新詞。

2、想一想: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用小問號標出來。

三、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一讀,説説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師評價。

2、會讀的同學站起來齊讀,師生共同評價。

3、填空,整體感知課文。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學生質疑。

2、劃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指名讀,説説分別是描寫什麼時候的爬山虎,它們有什麼不同,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3、指導感情朗讀:

這確實是一種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畫面,也可以説,作者在這兒營造着一種美的意境。這美的意境是不是單單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綠綠的美構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什麼?那麼,葉老美的人格體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讀讀課文,找出具體事例,劃記出直接寫葉老人格之美的句子。針對這些句子,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變成問題考考別人。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共同解答。在合作中又發現了什麼新問題?我們來一個小組PK賽,看哪個學習小組找的問題最多,理解課文的能力最強。提出一個問題或回答一個問題老師將在你們那個小組粘上一個爬山虎的葉片,添上一片綠。哪個小組的爬山虎的綠最多,將得到老師的特別的獎勵──葉聖陶爺爺寫的書哦!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4、小組PK賽,相機指導朗讀。

5、評價總結。

6、美麗的景色與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這時,在作者眼裏,在作者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不是藴含了更深的含義呢?讓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後一段話,生齊讀。

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五、課後作業

1、和小夥伴們交流交流寫作文和改作文的體會。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和收穫,寫下來,下節課和同桌交換一起改一改。

爬山教案 篇3

姚老師執教的《爬山虎的腳》這堂課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講究教學方法,着眼發展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加強了課程意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一、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課堂教學形式是連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樑,對理論和實踐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姚老師的這堂課,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主要體現在:

1、成功運用情境教學法。上課伊始,姚老師便通過播放課件,緊抓兒童年齡特點,通過感官刺激,鋪墊搭橋引路,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

2、把活動引進課堂。姚老師這堂課,表演式教學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讓學生畫一畫,演一演,給影片配音等活動,全面交流互動,達到了以情煽情,有感而發的教學效果。

3、把評價引進課堂。姚教師鼓勵學生之間互評,小組之間賽評,加上老師的導評,使課堂教學一次次推上高潮。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高昂的學習興趣,又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此外,姚老師還運用了討論法、比較法等,讓學生不斷參與實踐。多種形式的交叉、合理運用,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貫穿始終

課堂上,姚老師安排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議一議,畫一畫,如爬山虎的腳有什麼特點呢?、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呢?一腳一腳能換成別的詞嗎?,對於這些問題,姚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姚老師還特別注意學生的參與形式,如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給影片配音、演一演爬山虎是怎樣爬的等等,讓學生參與面更廣,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參與的滿足感、成就感,調動了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教為學的思想,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堂課,姚老師以小組學習為主的合作學習把個人學習、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點撥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生生互動,又在師生交流。在探究學習方面,老師設計了幾個啟迪思維、質量很高的問題讓學生研討,進而畫畫、配音、表演。這些問題,注意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的個性特長有了發揮的機會,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課程意識得到明顯加強。

過去,不少教師把課程僅僅理解為教科書,理解為教師教的材料。其實,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這姚老師通過安排情境創設,畫一畫、演一演、給影片配音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帶着自己的經驗背景,帶着自己的獨特感受,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這就是對課程的創新的開發,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課程建設,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了不少教科書上沒有的東西。

除此之外,這堂課從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難點突破、多媒體的運用等方面都是做得較為合理和到位的,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記得有位哲學家説過:因為缺陷而完美。也就是説,姚教師這堂課也並非完全無可挑剔。假如給影片配音時多給些時間讓學生邊看影片邊練習,這樣效果會珧好一些;讓學生畫了爬山虎的腳之後,多讓些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這堂課就更加完美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姚老師執教的《爬山虎的腳》是一堂成功的、優秀的、典型的閲讀教學課。

爬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自瀆課文,重點學習本課第1、2段。

(3)學習作者描寫事物的方法,學習如何去觀察一個事物。

(4)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通過對詞語的理解,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動物會爬牆嗎?那有沒有會爬牆的植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會爬牆的植物。教師板書爬山虎的腳

二、初讀課文,解疑,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生詞,並通過上下文理解詞義。

2、可見出示本課生字,生詞,學生讀,師糾正

3、讀課文,找出課文的哪幾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4、教師講解本課體裁説明文。

三、講讀課文。

1、課文的1、2自然段寫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A、個別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寫什麼?

B、這兩處地方有什麼共同點?

C、齊讀思考:你能從這兩句話中看出爬山虎的什麼特點?

2、講讀第2段、

A、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什麼?

B、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麼?

C、葉子顏色的美表現在哪裏?

D、葉子的均勻、整齊表現在哪裏?

3、導讀。

A、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

B、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顏色很美。

C、爬山虎的葉子長的很整齊。

D、爬山虎的葉子的很均勻。

E、當風吹過,滿牆的葉子也很美麗。

4、理解:拂漾

5、齊讀課文,個別讀

6、歸納短意。

四、背誦第二自然段。

五、小結,準備下課。

爬山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着重介紹了它的'“腳”。寫了“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敍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 背誦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

(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多種方式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激發興趣,並從中瞭解到植物的特點。)

2、導語: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牆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麼?(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聖陶爺爺就是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拿自己和作者對比,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對課題質疑。

讀課題,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會從哪些方面去寫。(葉子、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怎麼爬、腳的變化)葉聖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置換角色,從課題質疑,可激發探究的興趣,又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敍述脈絡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注意這樣兩個問題:(1)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2)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麼?

2、檢查交流:

(1)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嫩綠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漾起 拂過 葉柄 蝸牛 緊貼 蛟龍 枯萎 逐漸 牢固

(學生當小老師,增強自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第一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很美麗。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麼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讀第一自然段,你從“滿是”“一大片”中體會到了什麼?(爬山虎長得很茂盛,能爬。)

2、欣賞爬山虎爬到巖石、屋頂、牆上的圖片。

四、佈置作業,重視語言積累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誰能説説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葉子,腳的樣子,怎麼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穫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穫?可以和你的小夥伴一起學習。

(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閲讀為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彙報交流。

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麼收穫?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麼地方?(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美?(“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聖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麼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處處注重了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嚮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着很大的關係。出示圖片:誰能説説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腳的樣像什麼?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麼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麼?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麼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並數了有六七根,説明葉聖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啊!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緻了。

(圖文結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緻。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交流話題三:怎麼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麼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麼變化呢?

誰能彙報你讀這段的收穫?(沒有觸着牆的,枯萎了,觸着牆的,腳巴在牆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説明了什麼?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牆是多麼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麼新的感受?請帶着這種感受再讀最後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象中滲透人文薰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內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引導發現,總結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麼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啟發?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1)觀察細緻。(2)要抓住特點觀察。(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麼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2、課外查詢資料:(1)本文作者葉聖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關知識。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閲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板書設計:

25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 嫩綠 綠得新鮮 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麼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 萎了

課後評析: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始終還給學生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他們的興趣,我以趣味謎語、親切談話、課題質疑的形式激發他們探究渴望能的慾望。請小老師帶讀生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學習,給他們充分讀、思考的時間,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還語文課堂以朗朗的讀書聲

閲讀教學要以讀文本,要讓書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課始,學生初讀,掃除生字障礙,理清了課文脈絡。接着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去讀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葉子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后,配樂和畫美讀,在讀中培養了語感,在讀中受到了情感的薰陶。在滲透爬山虎腳的攀登精神後,讓學生再讀,學生就會感受文字富於生命氣息,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三、 讓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

本教學比較好地實現了信息技術和理解內容的結合。如果課件出示過早,那些直觀形象的畫面容易代替學生的思維,代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學適宜時機運用多媒體,提高了教學效率。

1、再現美景,激發情感。在學生充分通過語言文字品味爬山虎葉子的美麗之後,為了進一步激發情感,在音樂聲中邊請學生欣賞爬滿山坡、牆頭、巖石的情景,邊請學生有表情、有節奏地朗讀,使形象與情感融合,獲得美的薰陶。

2、再現過程,突破難點。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麼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上,再適時機地出示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交給學生,把説話權給學生,把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閲讀、感悟、思考、質疑、解疑,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師的牽引下被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突破難點,在讀懂內容基礎上,進行相應寫的訓練,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遷移,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爬山教案 篇6

文本解讀: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生長經歷,表示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3. 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重點:葉老給“我”批改作文

教學難點:文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讀題·釋題。介紹葉聖陶。

二. 自讀課文:

1. 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認讀詞語。

3. 分節讀課文。

三. 再讀課文。

瞭解課文大意。課文寫了哪幾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四. 默讀課文。

1.找出課文中“修改作文”和“做客”的段落。

2.同座互讀這兩個內容。

五.放聲朗讀“修改作文”和“做客”的內容。

六.作業:

1.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複習詞語

二. 細讀課文,突出重點,引導理解“修改作文”的內容。

1. 自讀課文3----5自然段,同學質疑。

2. 指讀3---5自然段,考慮:

(1)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

(2)“我”有什麼感受?

3. 指讀3自然段。

(1)找出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語句,讀一讀。

(2)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什麼?(葉老修改多·修改細。態度認真)

(3)“愣住”何意?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生想象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4. 指讀4自然段。

(1)這段話中哪些是寫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

(2)哪些是寫作者的感受的?(生讀相關句子)

(3)從“仔細”一詞你體會到什麼?

(4)指讀寫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體會修改作文的方法。

(5)從葉老的修改中你學到哪些方法?(逐句閲讀體會,要求結合自身的作文實際來體會)

(6)齊讀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結合實際談自身的習作體會。

(7)看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樣的體會呢?(指讀相關句子)

(8)齊讀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引導體會。

(9)你能用自身的話説説作者此刻的心情嗎?(生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5. 指讀5自然段。

(1)葉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的?(生找出讀)

(2)齊讀葉先生的評語。葉先生的評語中交給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嗎?(作文事實具體。親切)結合自身作文實際談談。

(3)作者看了評語之後,是怎樣的感受呢?(讀最後一句)

(4)此刻,作者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三. 自讀3—5自然段,複述修改作文的方法。

四. 感情朗讀“修改作文”的內容。深化同學認識。你想説點什麼?

第3課時

一. 談話引入:這節課學習作者去葉老家裏“做客”的內容。

二. 自讀6---10自然段。

(1)課文在寫做客的內容中幾次寫到了爬山虎?請把它們找出來。

(2)指讀相關的句子。

三. 細讀課文,突破難點,引導理解感悟作者去葉老家裏“做客”的內容。

1.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一):

(1)讀句子。

(2)引導體會:這裏為什麼要寫爬山虎?(寫景抒情)

(3)“迷離”何意?為什麼“像温柔的小精靈”?(興奮、緊張、期待)

(4)你能用自身的話説説這種心情嗎?(生想象表述)

(5)感情朗讀這個句子。(師引讀、指讀、齊讀)

2. 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二):

(1)讀句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爬山虎?

(2)理解詞語:沉鬱、搖曳、虎虎。

(3)引導比較句子一、二中的比喻句,體會心情。為什麼此時的爬山虎“像一片濃濃的湖水”呢?(心情平靜,興奮,充溢信心,期待)(4)讀句子。用自身的話表述此刻的心情。(生想象表述心情)

(5)感情朗讀句子。

3. 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三):讀句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爬山虎?

4. 指讀第10自然段。

(1)這段話有幾句?

(2)讀第一句。“堪稱楷模”何意?從中體會到什麼?(作者很慶幸)體會讀句子。再聯繫第6自然段朗讀體會驚喜意外之情。(3)指讀第二句話。理解詞語:懂得、模模糊糊。既然“懂得“了,又為什麼還”模模糊糊“呢?(作者很年幼)“作家就是這樣做的”,“這樣”是哪樣?(結合8—9自然段相關內容)“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這麼”是哪樣?(結合修改作文內容理解)

(4)到葉老家做客後,作者又怎樣的的感受?(讀最後一句)

(5)這裏寫的是爬山虎,實際上是寫自身的內心世界。你能用自身的話説説嗎?(6)請結合上文用自身的話説説作者的內心世界。

四. 迴歸整體,昇華認識。

1. 自由讀文,此刻你想説點什麼?

2. 討論課文的命題。課文是寫事的,請你重新給它擬題。

3. 教師小結:一個人一生中能夠遇到良師益友,那是三生有幸!葉老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刻骨銘心。一天又一天,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一年又一年,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4. 師引讀,凸顯課題,昇華認識。春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夏天,在我的眼前,總有-------;秋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冬天,在我的眼前,總有-------。

5. 教師小結: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從春綠到秋,從下綠到冬,那種刻骨銘心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也成了一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一流的大作家。

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wn0p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