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精華】水教案模板集錦10篇

【精華】水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水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水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班上放着一把紙做的小傘,幾個好奇的孩子站在桌子旁看桌上的那把小傘,就傘的作用和材質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看孩子對傘興趣這麼高,我班進行了一節與傘的材質有關的課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記錄的方法。

2、瞭解傘的質地與防水性。

3、瞭解傘的不同作用及其生活中對人類的作用。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1、傘在遇到水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2、能夠清楚不同的傘有不同的作用。

3、學會填寫記錄表。

活動準備

1、各種材質的傘(布,塑料,紙,油紙)

2、製作傘面的材料(普通紙,玻璃紙,塑料布,蠟紙)

3、傘的記錄觀察表,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一個實驗:“傘面會不會濕?”

——出示塑料傘,紙傘,布傘,油紙傘。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不同材質的傘並且用手去感覺不同材質的傘面布。

——在記錄表上找出相對名稱的傘欄,並且能夠在怕水的傘欄打鈎。

——請幼兒猜猜:將水直接灑在傘面上,傘面會不會濕?水到傘面之後不同材質的傘會有傘面樣的反應?

——鼓勵幼兒在觀察表上記錄下自己的猜測。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做做這個實驗,並且説説自己的觀察結果。幼兒分成四組進行試驗。

——請幼兒將水直接淋到塑料傘,紙傘,布傘,油紙傘的傘面上,甩一甩傘,摸摸看傘面有沒有濕。

——實驗後,和幼兒共同討論哪些傘會滲水,哪些傘不會滲水。水灑到不同材質的傘面上的時候,傘面都有什麼不同的變化。——把傘撐在教師的一個角落,觀察哪把傘容易幹,哪把傘不會幹,需要多久才會幹?要求幼兒學會等待並且認真觀察記錄。

——在觀察記錄表上記下實驗結果。

三、讓幼兒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得出怕水的傘分類結果。

——與實驗前的記錄進行比較,説説到底哪些傘會滲水,哪些傘佈會滲水。

——請幼兒想一想,為什麼有些傘會滲水,而有些傘不會。

——通過比較使幼兒更加明確不同的傘有不同的用途。

——教師帶領幼兒對試驗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不用的傘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幼兒自由討論哪些傘怕水,哪些傘不怕水,仔細觀察。

教學反思

1、幼兒通過實驗和觀察,感知到不同的傘對吸水性的不同。

2、幼兒在實驗中,體會到傘是用不同的材質製作成的。

3、在活動中應該多準備幼兒可以實驗的材料,使每個幼兒在課程中都能參與,從而更好的瞭解結果。

4、記錄表應該用不同材質的傘面為標頭。

5、幼兒在記錄的時候,應該注重孩子記錄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油不溶於水。

2、培養、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學習、認識、理解詞彙:融合、分離。

4、探索各類繪畫材料的特性(水粉顏料、油畫顏料、蠟筆等)。

活動準備:

教具:

1、清水、牛奶、紅色水、藍色水、油各一小杯。

2、圖片一張、一盆清水、一個空盆學具:

(1)桌面:一小碗油、紅色水、黃色水、藍色水各半杯

(2)桌底:一盆清水、一個空盆

(3)每位幼兒兩個透明杯、一把小勺。

4、棉籤、白紙教具的準備中,控制好有色顏料水的濃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體現出它的色彩。選擇深色系的圖片,讓幼兒可以清晰的觀察出透過水和水杯展現出的影像。

學具的準備需要為每位幼兒準備好一套實驗工具,讓每位幼兒都可以自己動手操作,體會其中的樂趣。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個,大家共用。透明的水杯以選擇底部較穩的杯子為宜,以免幼兒在操作中碰到後,將水灑出。

活動過程:

一、鞏固已有知識經驗1、出示水提問:水是什麼顏色的?

隔着玻璃杯,透過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圖片上內容。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水是透明的。

請小朋友自己進行歸納總結,説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透明、可以流動的。

再出示牛奶提問:剛才水顏色是無色,那請小朋友説一説牛奶是什麼顏色?

幼兒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對於水的瞭解,小朋友們從小班開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觸和認識。所以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師進行,幼兒進行總結歸納,在鍛鍊了他們觀察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於科學實驗所產生的結果能用語言進行總結的技能。

二、練習盛水、倒水的方法師:請小朋友們將小杯靠近大盆,再用桌子上的小勺輕輕的將大盆中的水盛到小杯中。看看誰的本領最大,可以不讓小水滴偷偷溜到盆外。

設計意圖:玩水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當幼兒們看到桌子上的勺子和水杯時,早已按捺不住伸手一試的衝動。為了讓孩子能將注意力放在接下來的科學實驗中,所以在一開始就讓他們嘗試盛水、倒水的小樂趣。在幫助幼兒理解水是可以流動的特性同時,也為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所產生的一些操作上的需要,做好相應的練習準備。

三、融合小實驗。

1、師:小朋友,清水中加入紅色水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進行猜測。

幼兒進行操作,並且得出正確結果:清水中加入紅色水後就變成紅色水了。

同樣方法,瞭解清水與黃色混到一起後的變化。

學習新詞彙:“融合”

2、幼兒動手操作,請個別幼兒展示。

請幼兒新詞彙“融合”對於剛才的操作進行總結和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水與有色水的混合,讓幼兒理解了相互融合的意義。同時為下面的另一個新詞彙“分離”做好鋪墊。

四、油水分離小實驗出示花生油師:請小朋友説説老師手上的花生油是什麼顏色的?

通過觀察知道花生油是黃色、透明的。

師:如果讓它和水放在一起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幼兒進行預測、探索。

師:為了證實小朋友們的設想是否正確,現在還是請你們進行小實驗。將玻璃杯中盛半杯清水,再盛一勺油放在清水杯中,看看會發生怎麼的結果。

幼兒動手操作、攪拌。

由幼兒進行總結。教師引導幼兒説出:油和水是分離的,水在下面,油在上面。

學習新詞彙:“分離”

教師小結:

油不溶於水的原因是由於油比水要輕。

設計意圖:

油水分離的實驗是本節活動設計的重點,所以在活動中所佔時間長一些。首先由幼兒進行觀察油的特徵,其次進行猜測混合後的變化,再次進行操作得出正確結果,最後由幼兒總結,老師説出油和水不能融合的祕密。所有過程由全部交由幼兒操作進行,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展示了他們愛動腦、愛動手的能力體現。

五、活動延伸師:今天我們要畫一幅有趣的畫,工具是棉籤和油。請小朋友在白紙上用沾了油的棉籤畫一幅你喜歡的畫。在吹乾以後,用剛才我們融合在一起的紅色、黃色顏料刷在白紙上,看一看完成後的作品會有怎樣的奇妙之處。

設計意圖:

利用油水分離的方法,通過繪畫作品的展示,更為直接的體會到不同的風格的繪畫樂趣。

六、探索活動尋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於油和水的一些工具,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於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

感知水的流動性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裏灌水,儘量不灑出來

材料的準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裏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裏面有毛巾)和裝有適量水的量杯;海綿、棉花、石頭、水果、餐巾紙等材料若干;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1、出示一個八寶粥罐,將量杯裏的水倒進去,請幼兒猜還能倒回杯子。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罐,並做相同操作。

3、請幼兒猜一猜水到哪裏去了呢?

二、集體交流討論水娃娃不見的原因。

1、請幼兒上來把蓋子打開找出原因(原來裏面有一條毛巾)。

2、得出結論毛巾把水娃娃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三、為幼兒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

1、以實物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2、集體猜想部分: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請幼兒自主選擇笑臉、哭臉娃娃去貼一貼)

3、分組實驗

4、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四、拓展經驗,説説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説出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

2、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會吸水的物品實驗台,實地操作)。

水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結合孩子的興趣點及季節特徵,我們開展了“有趣的水”主題活動,從最初的自由玩水到有選擇地使用工具玩水,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孩子們已積累了一些玩水的經驗。考慮到應讓2—3歲的幼兒在開放的空間裏,在豐富、適宜的環境中獲得自然的發展,我預設了“運水”活動,讓幼兒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運水,積累更多玩水的經驗。

活動目標

嘗試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將大盆中的水運到小盆中,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過玩水的經驗。

材料準備:①瓶子、小碗、小勺、水壺、漏斗、水桶等大小不一、種類不同,能讓幼兒運水的器具;②小橋三座(難易不同);③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小拖車、小推車;④佈置小熊的家;⑤4—5個可裝水的大盆(2個稍大的作池塘,其他的作小熊家的水缸)。

活動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

師(出示小熊):剛才,我接到小熊的電話,它説:哎呀,不好了,今天我家停水了,天氣這麼熱,可怎麼辦呢?

教師支持方式:順應幼兒、靈活應對(如:小熊家不遠處有一個小池塘,可它一個人拎也拎不動,你們願意幫助他一起到池塘裏運水嗎?)演示各種運水工具(大小不一的瓶子、小水桶、小碗等),提問:想一想,用哪些東西運水可以運得又快又多?

2.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方法運水

到場地後,教師把任務交待一遍,並讓孩子數數有幾個池塘,河上有幾座小橋?提醒幼兒需注意的規則:運水需走過小橋;過橋時,小心別把水潑了。

觀察要點:

觀察幼兒是如何與材料積極互動的,重點觀察幼兒選擇什麼工具,用什麼方法盛水、運水。

裝了滿滿一大瓶的水拎不動怎麼辦?(引導幼兒用小拖車、小推車等)

觀察幼兒是如何把水運過橋的。提醒寶寶整理運水工具。

3.交流分享

説説是怎樣把水運到小熊家的。小熊:謝謝你們,你們可幫了我的大忙(獎勵寶寶粘紙)。

活動反思

作為教研員,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解決教師在實踐中碰到的棘手問題?在“運水”活動中;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得到了一線教師的認可。

1.託班的活動要儘量低結構。在託班的集體活動中,常常會看到比較高結構的活動,教師控制着活動的進程,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小年齡的孩子往往並不怎麼感興趣。而在“運水”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沒有一個孩子游離在活動之外,這顯然和選材有關(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但我覺得另一個原因還在於活動的組織形式比較低結構,孩子有機會自由選擇、能自主地參與活動,因為針對小年齡孩子的特點,我提供了很多大小不一、種類不同的運水器具、難易不同的小橋以及一些輔助材料(小拖車、小推車),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在與豐富材料的積極互動中建構新的經驗。活動中,也讓我對託班孩子的能力有了更深的體悟。

2.注重活動的整合。在“運水”活動中,我儘量考慮到了生活化、遊戲化和情境化,創設了“幫助小熊運水”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盡情地玩,天性得以自然流露。活動是運動、遊戲、學習的高度整合,很難分清這到底是運動,遊戲,還是學習?

3.提供合理的“鷹架”。有效的“鷹架”教學不是成人告訴兒童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的主動學習。孩子可以自主選擇運水的器具,大膽嘗試不同的運水方法(拎着走、託着走、推着走、拖着走等),通過自身的`主動參與、反覆實踐和探索,體驗玩水的樂趣,積累玩水的經驗。

水教案 篇5

課文《水的脾氣》是一首詩歌。詩歌通過具體事例,表明水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也可以給人們造成災難,並告訴我們只要掌握水的脾氣就能叫它替人做事。

一、水的脾氣到底是怎麼樣的?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從課文當中找出並劃出描寫水的脾氣的句子。答案有四個:

1、我會暴跳如雷,把大橋一折兩斷。

2、我會給人們帶來幸福。

3、我也會給人們造成災難。

4、我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我也會給人們造成災難。

二、分析答案產生的原因:

1的答案中,“暴跳如雷”是課文中最明顯的表示脾氣的詞語。可是能説明的只有水不好的一方面。

2、3也是不夠全面,把一個完整的句子強硬地把它拆為兩句。説明有部分學生缺乏一種完整的概念。

第4個答案是課文對水的脾氣的.總結句。

三、引導統一答案,為後面形成一個研讀專題打好鋪墊。

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但是學生的態度是堅定的,誰也説服不了誰,而且都有自己的根據。只有老師出面調節和引導了。

具體引導過程如下:

師:我會暴跳如雷,把大橋一折兩斷。這是説明水的脾氣好還是不好呀?

生:不好的。

師:那文中有沒有説明水好的地方嗎?請你找出來?

生:“我轉動一台台機器,把電流送往城市和村莊。”就説明水的脾氣好。

生:“我在江河裏流動,養肥了成羣的魚蝦。”也説明了水的脾氣好。

師:那就是説課文中除了説水的壞之外,還説了很多水的好。那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嗎?

生這時候是自然而然地把“我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我也會給人們造成災難。”這句話給找出來了。

師:剛才的第二個和第三個答案,都是一句話裏面的,不應該把它拆開。

四、朗讀指導。

要求讀出感情來,讀出區別來。在讀的時候讓學生先合起來練,再分開來練。

他們能結合課文,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把前半句讀得歡快,為水能造福於人類而高興;後半句則讀得深沉,體會到水給人類帶來災難而進行自責。

五、研讀專題的形成:水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是什麼,災難是什麼?

反思:這樣對學生的完整思維能力培養是很有好處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就避免了教師瑣碎地分析課文,學生也不用在那裏為了應付老師的問題而費苦心了。他們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見解或者説是需要補充的部分,能主動地指出,並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課堂成為學生的用武之地!

水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計算活動——神奇的水 託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不同類材料的東西。(木頭類、鐵類、塑料類、石子類)

2,初步瞭解水的神奇力量:東西放在水裏有沉有浮。

3,喜歡觀察和做水的實驗。

活動準備: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絲螺母和分類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材料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看看這個盒子裏放的是什麼。這個? 幼:乒乓球、……

2,這個盒子裏的東西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是塑料還是鐵?幼:塑料

師:對,這個盒子裏的東西都是塑料做的,這是塑料類的東西。(依次分類介紹)

二、沉浮實驗

1,沉的實驗:現在老師拿出來一盆水,我們放一個鐵類的東西,看看會有什麼變化,鐵質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下面

師:對,鐵沉到了税的下面。

2,浮的實驗:現在我們再放一個塑料類的東西在水裏,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從塑料的東西里選一個放水裏。(幼操作)塑料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上面。

師:對,塑料的東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齊操作

師:我看到很多寶寶都在做實驗,現在老師看哪個寶寶坐得最整齊,先請他拿一個東西放水裏,然後告訴老師你拿的是哪一類東西?是沉還是浮。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説説這是什麼類東西?幼:塑料類(依次説分類,然後分批操作)

水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學編詩歌――色彩謠。

2、培養觀察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學習詞:綠、橙、紫。

二、活動準備:

1、幻燈機一部,畫有紅、黃、藍三色花的明膠片一套,裝有紅、黃、藍三色的滴瓶小試管三根。

2、每張桌上放兩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滴瓶,每個幼兒三個小玻璃瓶、三根棉籤、兩張紙。

三、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

1、出示有三色花的明膠片,讓幼兒觀察並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提問:你看到了哪幾種顏色?(學習詞:紅、黃、藍)

2、以變魔術的形式疊合或分開兩種顏色的明膠片,讓幼兒感知顏色的變化,激發幼兒對顏色的好奇。

(二)、試一試

1、讓幼兒人人都來做“魔術師”,利用桌上的材料,把兩種或三種顏色自由混合,觀察顏色的變化。

2、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如將紅、黃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橙色;將藍、黃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綠色;將紅、藍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紫色;將紅、黃、藍三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黑色。

(三)、畫一畫

1、你變出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學習詞:橙、綠、紫、黑)

2、你能用變出來的顏色畫什麼呢?(讓幼兒用棉籤分別蘸變出的橙色、綠色、紫色和黑色自由畫面)。

(四)、編一編

1、討論:’剛才,你們在玩色的時候發現了什麼現象?你們變出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怎樣變來的?你們用變出來的顏色畫了什麼?

2、請你把變顏色和畫畫的過程編成一首兒歌。紅、黃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

你們用變出的橙色畫了什麼?

(啟發幼兒編出詩句“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橙子。”)黃、藍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綠色畫了什麼?(啟發幼兒編出詩句“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竹子。”)

紅、藍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紫色畫了什麼?

(啟發幼兒編出詩句“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黑色畫了什麼?(啟發幼兒編出詩句“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珠子。”)

(五)、念一念

1、請幼兒朗誦自編的兒歌。

2、鼓勵幼兒為自編的兒歌取名字。

3、教幼兒學念兒歌,可以集體、分組或請個別幼兒學習朗誦。

四、活動延伸:

將活動材料放在科學角里,讓幼兒探索用其他顏色的顏料變出更多的顏色。

附:色彩謠(幼兒自編的兒歌)

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橙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竹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珠子。

水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水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孩子浪費水,不知道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如:洗手時把水龍頭開的很大,洗完手後還在玩水,或者是不關水龍頭就去幹別的事情等等,節約用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其中也應該包括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為此設計了這個活動,教育孩子節約用水,培養良好的節約用水的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水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2、通過了解水資源的現狀,產生節約用水的意識。

3、瞭解節約用水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事先把盥洗室的水龍頭閥門關閉。

2、泥巴池裏的一些泥巴。

3、缺水情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體會缺水的感覺引出主題

1、帶幼兒到户外泥巴池玩摔泥巴的遊戲,遊戲結束後讓幼兒回教室,老師提醒幼兒洗手。

2、幼兒到盥洗室,發現水管裏沒有水,無法洗手。

3、老師讓幼兒看看自己的手上有沒有泥巴,不洗手難不難受,讓幼兒體會沒有水的不方便和沒有水的情形,讓幼兒着急。

4、老師將閥門擰開,水龍頭流水,幼兒高興地將手洗乾淨。

二、引導幼兒瞭解水的重要性。

1、 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談談水的作用。

2、 讓幼兒想一想除了人類需要水外還有誰需要水。

3、 出示缺水情景的圖片,瞭解水的重要性,使幼兒產生節水的意識。

三、瞭解節約用水的方法。

讓幼兒討論節約用水的方法。

[活動延伸]

製作節約用水的標誌,貼在盥洗室的牆上。提醒幼兒注意節約用水,從而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水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沉浮。

3、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講述。

活動準備: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綿、沙、棉花、小石塊、積木、朔料玩具、白紙、

一個熟雞蛋一生雞蛋。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1、出示兩個大盆,裏面裝有水讓幼兒自由在周圍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種積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裏,老師:這些東西怎樣?它們有沒有沉到水下?為什麼會漂浮在水上?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把小石塊、沙投放到水裏,老師:這些東西又怎樣呢?為什麼會沉到水裏?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試。

4、把棉花、海綿投放到水裏,引導幼兒觀察。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籃積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探索過程。

(三)討論、擴展經驗。

1、老師出示一張白紙,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樣啊?為什麼浮在上面”老師慢慢用水弄濕白紙,看看白紙慢慢沉到水裏。

2、老師出示一生雞蛋,投放到水裏,看看它怎樣?又出示一熟雞蛋問:它會怎樣呢?

(四)小實驗:會游泳的蛋寶寶。

水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體驗運水的樂趣,在運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特性。

2 嘗試使用工具運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3 能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樂於嘗試和思考。

活動準備

玩水池一個,玩水工具若干,單反數碼相機,背景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組織幼兒玩水,讓他們體驗玩水的樂趣,感知水的特性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揭去遮蓋物,出現玩水池。)

師:你們想玩嗎?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也想和你們一起玩,不過它有個小小的要求,玩的時候不要把衣服和地板弄濕,好嗎?捲起袖子,我們一起來玩吧!(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徵,用遊戲的口吻把學習要求交待清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自由的玩耍能夠讓孩子有機會學到更多語言。獲得更多經驗。)

師: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把玩具寶寶放回水池,找個小椅子坐下來,拿塊毛巾,擦乾小手,再把毛巾放回到原來的地方。(教師動作示範,用無聲的語言幫助小班孩子掌握學習常規。)

師:哪個寶寶給大家介紹一下,剛才你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引導孩子用語言大膽交流表達,學習説完整的話,豐富詞彙。)

教師總結:小朋友都發現水會從有洞洞的地方流下來,水是會流動的。

二、動手操作——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尋找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探究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1 引導孩子猜測,瞭解孩子現有水平。

師:還想玩嗎?水池裏的水太少了,如果多一些肯定會更好玩。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讓水池裏的水變得多一些?

師:我們可以把盆裏的水運過來。水池裏的水就會變多。怎麼運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小班孩子思維形象具體,喜歡模仿和跟風,因此直接動手實驗是最好的選擇。)

2 引導孩子選擇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師:噢,我們可以請玩具寶寶來幫忙。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好多玩具,請你們去找一找,試一試,把盆裏的水運到水池裏。(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感受、積累相關的經驗,孩子使用材料時會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享受並體驗探究的快樂;教師觀察引導,提醒幼兒發現問題,並不斷嘗試:教師用數碼相機記錄孩子探究學習的過程,拍攝典型的情景供講評:背景音樂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思維。)

三、體驗交流——結合照片講評,引導孩子大膽表述發現,並將工具分類,提升總結經驗

師(播放照片)提問:這是誰呀?你在用什麼東西運水?它叫什麼名字?請你把它找出來試給大家看看。(幫助孩子回憶。再現即時情景,展示和分享經驗。)

師:它能運水嗎?請你大聲地告訴小朋友。(學習説完整的話,“××能運水”或“××不能運水,水從洞洞裏流走了”。)

師:這是能夠(或不能夠)運水的東西的家。請你把它送回家。(學習按標記分類)

師:原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運水。有的行有的不行。剩下的玩具都想回家了,我們幫忙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送的時候可要開動小腦筋噢,千萬不要送錯了。如果你不知道它應該放哪裏,請你想一想、試一試。然後再把它送回家。

師:它們都找到家了嗎?你有什麼發現嗎?(幫助孩子梳理、提升、歸納經驗)

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它們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到家裏再找找看,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活動延伸

1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能運水的工具,並探究變更的方法,使部分不能運水的工具能運水。

2 如果孩子們意猶未盡,提出了繼續玩的要求,可組織孩子學習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長距離運水。例如讓孩子將水運往室外,使孩子的學習經驗得以運用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和提高。

設計意圖與反思

本案例來源於我園小班主題活動“水搬家”,內容選擇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玩”是本次活動的關鍵,整個活動過程既是“玩”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又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因此,我通過“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環節讓孩子在探究中學習,樂學、愛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集中體現“解放、遊戲、體驗、輕結果”四大特點。

“解放”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準則,就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本活動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設置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解放了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樂想;提供了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的材料,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解放了孩子的雙手,讓孩子樂做:提供了體驗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互動分享,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讓孩子樂説:生活拓展引領孩子去感知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現象,解放孩子的空間與時間,讓孩子樂學。

“遊戲”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途徑,其本質就是在“玩中學”。孩子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孩子的生活是遊戲的生活,孩子的學習是遊戲的學習。本活動通過設置遊戲情境,讓孩子在遊戲狀態中輕鬆、主動地建構知識,在情境中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交流中表達、在遊戲中想象,孩子在獲得、運用知識技能的同時,其情感、道德、創造、審美等得到全面的發展。

“體驗”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內容,強調身體力行,從親身的感受中去學習及領悟。所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十分重視各種探究對象的選擇和情景的創設,以此引發孩子積極的體驗心理,在獨立和合作的各類體驗情景中,以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自由地表達、質疑、討論,乃至天馬行空般地聯想。與此同時,活動非常強調設計的探究對象和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兒的生活實際,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能夠有新的發展。

“輕結果”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整個教學中不看重孩子最後做出來的結果是什麼樣,而是看他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觀察、思考、想象、記錄、實驗、討論……我鼓勵孩子動手操作,嘗試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發現支持自己的觀點,但不追求唯一標準的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價值”,就是“結果”。

此外,本次活動打破了科學活動中“記錄”的固有模式,將數碼照相用於小班科學活動中的記錄環節,嘗試用現代化手段記錄孩子最真實的做法和想法,幫助孩子再現即時情景,總結提升經驗,解決了小班科學活動難記錄的問題。(肖菊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7zrn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