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通用技術説課稿

通用技術説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通用技術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通用技術説課稿

通用技術説課稿1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第一章第一節。本教材的第一章是“走進技術世界”,這一章主要是要讓學生正確、全面的認識技術其及性質,而第一節“技術的價值”,主要從“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三個方面闡述技術的產生及技術對人、社會和自然的產生的作用和影響。

2、學習者特徵分析

《通用技術》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課程,對於這門課學生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但在學生心中仍然這是“副科”的思想。從全省各地考進海中的學生都是學生中佼佼者,這些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都很強,但他們對《通用技術》課堂中的高度交互、互助協作的這種學習方式不一定適應和認同,需要慢慢的轉變。

3、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學習環境:多媒體教室

學習資源:課本、課件

4、學習目標與任務

本節課授課類型是新課授課。針對高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年齡特徵,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技術的基本概念和來源;

B、理解技術對人類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2)、能力目標:

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能對有關技術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態度和情感:

培養主動探究技術,學習技術的樂趣。

5、重點和難點:

技術概念的來源和理解;技術對人類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價值和影響

6、教學手段:

本節課使用通用技術專用教室進行教學。

因為本節課的內容以案例閲讀分析和師生互動交流為主,如果單純的口頭語言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觀圖片和教具、詳實的技術資料的使用可以輔助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知識難度,加快節奏,增大課容量,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7、教學方法:

新的課程改革改變了原來的講授式、注入式等傳統教學。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為充分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二、教學過程(主要過程)

1、組織教學:

2、複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開始學習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中的走進技術世界的第一課:技術的價值。(其他導入語略)

3、出示教學目標: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識目標:

A、知道技術是人類位滿足自身的需求和願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B、理解技術對人類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4、講授新課:(講授、閲讀案例、提問和討論相結合)

新課內容:

一 技術的價值

(1)技術與人

(2)技術與社會

(3)技術與自然

詳細過程:

(1)、技術與人:

首先,技術是人類位滿足自身的需求和願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技術是因為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在這裏,並不需要給技術下一個嚴格確切的定義,只是要讓學生知道技術產生的原因。這裏的大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閲讀」(學生快速閲讀)

“案例分析”-“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

「討論」(師生互動進行,教師提問,學生作答)

如果人類沒有控制和利用火、沒有發明燈,我們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我們人類對光明的需求,是如何推動了照明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其次,技術的產生實現了對人的保護、解放和發展。(讓學生舉出具體的技術和案例來説明有哪些技術,它們是如何實現對人的'保護、解放和發展的)

其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技術活動,結合個人興趣和愛好,看能否利用技術上的創造與發明獲得自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2)技術與社會:

①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動力之一。

②技術是社會財富積累的一種形式。

③技術的發展導致社會勞動力結構產生變化。

④技術進步,不僅帶動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且滲透到軍事、政治、文化燈各個領域。

(以上觀點,通過課文的三個“案例分析”:工業領域、農業領域和交通工具的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讓學生了解技術是如何影響社會的,體現技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的作用。)

「討論」(讓學生談生活體驗,教師適當總結)

交通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3)技術與自然:

①利用技術,人類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讓學生舉出中外著名的、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技術工程案例和技術設想)

②人類利用技術利用和改造自然應有合理的尺度。

(利用技術造成了哪些問題,讓學生舉例説明)

③人類利用技術利用和改造自然帶來的環境問題,最終也會通過技術來解決,利用現代技術應注重環境保護。

(舉一兩個利用新技術和技術更新來解決已有問題的案例,如綠色冰箱,綠色農業等等,提醒學生有關“綠色技術”的説明。)

5、出示課後練習提綱:

通過網絡或者相關資料收集和調查有關綠色農業技術產生的背景和發展過程,並評價對本地的農業發展及當地自然環境的效應和價值。

6、總結:

總結本課知識點和通過課堂討論達成的對技術的認識。

三、教學反思

新的課程改革改變了原來的講授式、注入式等傳統教學,教師角色由原來的講述者變為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在實踐中學習。下面我對在實踐本節課中出現的不足及今後的改進方法進行總結: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節課讓老師和學生積極互動起來,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接受率比較高,從而反映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2、 體現了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3、 時間分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學生在質疑問題上未做到全員參與,討論比較集中。

2、 問題考察具有侷限性。

3、 在有些問題引導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課堂中問題討論應再多一些,力爭達到全員參與。

2、發散思維要更深、更透。

3、儘量給學生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總之,要在教學方法上改進提高,達到導與學的和諧統一。

通用技術説課稿2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節講的不是某個項目具體的設計過程。而是設計的一般過程,內容上具有設計的共通性。

(2)本節體現了教材設計上“先總後分”的特色。正確地把握本節與後面幾章內容的區別和聯繫。

(3)本節的內容在於讓學生了解構成設計一般過程的主要環節。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學平台,引領學生親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和不斷優先的過程,讓他們自主地建構一般過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設計本質是具有創新。

(6)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樣性。

(7)充分體現技術的人文性。

2、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需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樣性。這是學生第一次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作品,學生一定會很有興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不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並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應難而上。同時,為了防止在第一次動手操作就碰上過多的困難,所以這次製作內容不宜定得太難。

3、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學習環境:通用技術專用教室

學習資源:課本、課件、製作工具、製作材料

4、學習目標與任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3)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5、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一般設計過程中的基本環節。

難點:(1)知道成功的設計應該形成多個方案;

(2)產生一個好的方案需要經歷反覆和優化。

6、教學設計思路:

以學生活動為主線,以教材內容為載體,在教師的引領下達成本節教學目標要求

二、教學過程(主要過程)

1、組織教學:

學生入座,點名和準備播放課件。

2、新課導入:

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着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當今很少有產品是偶然被開發出來的。

設計的過程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策略,如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空間現象、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等等,它還需要動手能力,如測量、畫草圖、繪圖和使用各種工具。

學校在我們一進入學校就給我們每位同學發了一個小凳子,以便同學們在開會或其他室外活動之用。同學們對學校發的小凳子滿意嗎?如果去郊遊你願意帶上這個凳子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設計一個能放入我們書包的便攜式的凳子呢?本節我們將通過設計便攜式的小凳,來體會一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3、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3)掌握髮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4)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5)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4、講授新課:(閲讀案例、提問和討論相結合)

我們可以大致把設計過程分成五個階段。但這是一個普通的一般過程,不是一個規定的程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這種過程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產生反覆。

(一)發現和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講,設計是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它從問題出發,並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

老師剛才通過調查和詢問同學們就發現同學們的小凳攜帶不方便,知道同學們希望有一個能放進書包的小凳子,發現了問題,產生了設計便攜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應該設計成什麼樣子,它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學生通過討論制定出小板凳的設計要求:

1. 結構穩固,最大承重為600牛頓。

2. 質量不大於1千克,並能方便地 放入中學生書包。

3. 材料成本不高於3元。

(二)制定設計方案:

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應該確定:

首先,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其次,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制定設計方案的步驟:

(1)收集信息:

要儘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儘可能多的有關信息。

(2)設計分析:

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並分析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3)方案構思(發展想法):

最具挑戰性,需要創新思維,大膽構思,發揮個人潛力。

(4)方案呈現(繪畫方案草圖):

將自己的構思和創意具體化,形象化和視覺化。

(5)方案篩選:

選擇方案:分析比較,權衡和選擇

(三)製作模型或原型

繪製樣圖、製作模型、製作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1)測試:

技術試驗

(2)評估:

(3)優化:

(五)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5、課堂小結與課後練習

三、教學反思

新的課程改革改變了原來的講授式、注入式等傳統教學,教師角色由原來的講述者變為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在實踐中學習。下面我對在實踐本節課中出現的不足及今後的改進方法進行總結: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節課讓老師和學生積極互動起來,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接受率比較高,從而反映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2. 體現了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3. 時間分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學生在質疑問題上未做到全員參與,討論比較集中。

2. 問題考察具有侷限性。

3.在有些問題引導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進的方面:

1. 課堂中問題討論應再多一些,力爭達到全員參與。

2.發散思維要更深、更透。

3. 儘量給學生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總之,要在教學方法上改進提高,達到導與學的和諧統一。

通用技術説課稿3

一、 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有關"技術及其性質"中"技術的性質"的學習,力求以通過一個個"案例分析"、"閲讀材料"和"討論"為主線,從一個個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出發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參與討論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概念,在完成教與學的過程中,適時地瞭解有關的概念與思想,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本節課授課類型是新課授課。根據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技術的價值"的內容,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

B、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C、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D、知道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瞭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幾申請方法。

(2)、能力目標:

能對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能對技術對倫理的影響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瞭解專利的申請方法和流程。

(3)、態度和情感:

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技術中的人文問題,培養學生技術責任感。

(4)、重點和難點:

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3、教學手段:

因為本節課的內容以案例閲讀分析和師生互動交流為主,如果單純的口頭語言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觀圖片和教具、詳實的技術資料的使用可以輔助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知識難度,加快節奏,增大課容量,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學方法:

為充分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

二、教學過程(主要過程)

1、組織教學:

2、複習導入:

技術的價值體現在那幾個方面,為什麼技術會有這樣的價值。這個與技術本身的性質有關!

3、出示教學目標: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識目標:

A、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

B、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C、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D、知道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的重要性,瞭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幾申請方法。

4、講授新課:(講授、閲讀案例、提問和討論相結合)

新課內容:

一 技術的性質

(1) 技術的目的性

(2) 技術的創新性

(3) 技術的綜合性

(4) 技術的兩面性

(5) 技術的專利性

講解要點:

(1)、技術的目的性:

技術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的某方面的具體需求。

「閲讀」(學生快速閲讀)

"案例分析"-"助聽器的發明"

「討論」(師生互動進行,教師提問,學生作答)

助聽器的發明的目的?解決的問題?滿足什麼需求?

「再舉例」

飛機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電視機的發明?

技術的目的性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技術活動中。(讓學生舉出具體的技術和案例來説明有哪些技術解決了人們的哪些需求和問題)

(2)技術的創新性:

①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

②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

③技術創新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案例分析」:

"瓦特蒸汽機與第一次技術革命"

"顯示器的革新與電視機的創新"

「討論」

沒有創新,技術的會有發展嗎?技術創新有哪些表現?

(3)技術的綜合性:

①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讓學生舉出具體的案例,比如製作一個普通的凳子,椅子)

②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繫。

科學側重認識自然,力求有所發現。技術側重於利用和改造自然。

(讓學生分別舉例説明。)

③技術與其它學科的關係。

技術與藝術,技術與工藝,技術與人文

(4)技術的兩面性

任何事物客觀上都具有兩面性,技術也不例外。

(讓學生分別舉例説明。)

「案例分析」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帶來的困擾"

"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

討論這些技術給人們帶來實用價值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讓學生舉更多類似的例子)

現代技術的發展,也挑戰着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

(5)技術的專利性

技術作為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技術發明人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他包含豐富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標籤: 技術 通用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wrz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