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温度的教案

温度的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温度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温度的教案

温度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模擬實驗,瞭解晝夜温差變化的原因,會進行科學的解釋。

2.學會用曲線圖分析數據,能從已有的數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3.能憑藉已有的經驗對晝夜温差變化的形成原因進行大膽的猜測。

4.尊重證據,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5.樂於與他人合作、交流,感受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準備

温度計、黑色的紙袋、白熾燈、鐘錶、記錄表、詞典等較厚的書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出示情境圖)提問:觀察這三幅圖,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二、探究新知

1. 感知晝夜温度的變化。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一天中温度的感受。

(2)提出問題:晝夜温度的變化有沒有規律呢?

(3)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説温度變化的規律。

2. 分析晝夜温度變化的規律。

(1)提出質疑:一天中温度變化究竟有什麼規律?

(2)出示氣温測量記錄表,學生觀察。

説一説:從記錄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觀察這幾天的氣温,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3)繪製氣温變化曲線圖

①提出任務:為了便於我們觀察,直觀的反映出温度變化的規律,任選兩天的數據繪製曲線圖。

②學生繪製曲線圖。

③觀察氣温曲線圖,交流發現。

④整理交流,把發現記錄在書上27面。

3. 探究晝夜温度變化的原因。

(1)提出問題:晝夜温度變化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2)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推測。

(3)學生進行實驗研究:

①教師講解實驗要求。

②小組合理進行分工,開始實驗,並做好記錄。

③討論分析。(重點引導學生分析記錄,發現四支温度計温度的變化規律)

④彙報交流。

(4)分析實驗現象,探究實驗結論。

①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思考:實驗中的白熾燈相當於什麼?早上、正午的太陽光照射,分別類似於實驗中的哪種情況?

②結合實驗分析:晝夜温度變化與太陽的照射有什麼關係?(與照射的距離、角度、面積等有關)

三、總結延伸

1.説説你本節課的收穫,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2.一年四季氣温不一樣,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3.晝夜温度的變化對動植物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課後收集相關資料。

温度的教案2

第三單元第1課(節)

主備人:xx授課教師:xx

課題

3.1温度

教材

簡析(創新元素)

本課是熱學的開始。在學生感受到靠感知的温度不可靠的基礎上引入温度計,通過自制温度計領會温度計的原理、構造,接着學會使用温度計。教材注重探索學習,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温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温度、0℃與100℃的規定

(2)知道温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例得出温度的定義及單位,攝氏温度的意義。

(2)通過實驗比較,説明温度計的用途,並進一步的瞭解温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温度的學習,知道温度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

(2)通過對温度計的使用的學習,能正確使用温度計。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温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温度、0℃與100℃的規定。

2、温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温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1)一燒杯熱水、一燒杯温水、一燒杯冰水

(2)不同種類的温度計

(3)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制温度

教學流程(可以手寫)

教學過程(信息化資源應用)

二次備課

一、情境引入

播放學校的景色(濃霧天氣拍攝)視頻,讓學生觀看

二、進行新課

1、實驗體會:

讓學生摸自己身邊的物體(比如剛從冰箱拿出的食物、剛烤熟的地瓜、自己的額頭)

1)提問:同學們所摸的物體,感受怎樣?

2)通過學生回答(這些物體的冷熱程度不同)進入新課。

2、新課教學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温度

2)實驗體會:

器材:在桌面上分別放課前準備的三杯水

方法:選兩位同學做體會實驗,並把他們命名為甲同學和乙同學。想讓甲同學將一手指放入熱水中,立刻讓他把剛才放入熱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温水中,問他的感受。同樣,讓乙同學將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讓他把剛才放入冰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温水中,問他的感受。

A、學生回答

B、提問:按理説,同一杯水的温度應該是相同的,為什麼剛才兩位同學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呢?憑我們的感可靠嗎?該怎麼辦呢?

3)温度計

活動一:拿出自制温度計,先放到熱水中,觀察現象

再放入冷水中,觀察現象

問:你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自制温度計是依據什麼道理製成的?

展示實驗室温度計、體温計、寒暑表,讓學生觀察其結構

温度計的用途:用來測量物體的温度的儀器。它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裏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温度計又叫水銀温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4)在生活和生產中,温度常常採用攝氏温度。温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

5)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温度規定為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問:同學們,今天你們進入校園時,還記得你的體温嗎?誰上來把自己的體温寫到黑板上,並大聲讀出來。

黑龍江省的漠河是我國氣温最低的地方,冬季最低氣温為—52。13℃。同學們知道怎麼讀嗎?

活動二:利用自制温度計能不能準確測出熱水的温度?為什麼?

那麼,你能為自制温度計標上刻度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討論

6)温度計的正確使用及讀數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温度計插入被測液體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沒在液體中,且不要與杯壁、杯底接觸)

C、讀數時,温度計一定要保留在液體中,切不可將温度計從液體中取出,視線要與刻度線水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零以上的温度讀作××攝氏度,零以下的讀作零下××攝氏度。

活動三:學生分組測冷水、熱水的温度,練習使用温度計,並讀數

7)體温計

讓學生閲讀課本上的文字,瞭解體温計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三、歸納與小結

1)温度的定義、單位及單位符號是什麼

2)温度計的用途是什麼,它的原理是什麼,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3)如何正確使用温度計、如何讀數

4)其他温度計

作業設計(佈置)

1、完成課後1,2題

2、完成學習之友上基礎練習部分

板書設計

3.1温度

1、温度

(1)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温度

(2)單位:(通常情況下采用攝氏温度)

攝氏度,符號是℃

(3)攝氏温度的規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温度規定為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温度計

(1)用途

温度計是用來測量物體的温度的儀器

(2)設計原理

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

(3)結構

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裏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温度計又叫水銀温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3、温度計的使用

課後反思(手寫)

温度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識讀温度計,並從記錄中發現温度與天氣的關係。

2、激發幼兒對觀察、測量、記錄天氣變化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每人温度計1支。

2、每桌涼水、熱水各1盆。

3、《科學》下P。6~7。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1、教師扮演天氣預報員,播報今天的天氣情況。

2、討論:怎樣能知道每天的氣温?

3、教師瞭解每位幼兒有關天氣温度的認識。

二、探究温度計的使用方法。

1、出示温度計,請幼兒説一説它有什麼用途,怎樣使用它測量温度。

2、小實驗:請幼兒將温度計分別放在熱水和涼水中,觀察温度計內水銀柱的變化。

3、實驗後幫助幼兒總結:氣温變熱,温度計的紅線上升;氣温變冷,温度計的紅線下降。

三、測量温度。

1、請幼兒觀察和記錄室內温度,然後帶着温度計到室內測量,觀察温度計上的紅線的變化,比較室內、室外的温度。

2、請幼兒選擇太陽照射到的地方測量並記錄下彎度,然後再到背光陰涼的地方測量,觀察温度計內水銀柱的變化。

3、請幼兒説一説變化的温度告訴人們什麼信息。

4、讓幼兒知道從天氣預報中瞭解温度邊哈,並注意增減衣服。

四、請幼兒瞭解一天內不同時間温度的變化。

1、觀看畫冊《變化的温度》。

2、教師指導幼兒按畫冊上的要求記錄一天內不同時間室內或室外的温度變化,讓幼兒從中發現時間與温度的變化。

温度的教案4

 一、教材分析:

1.《測量水的温度》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教材三年級下冊《温度與水的變化》單元的第二課

2教材內容:

第一部分:測量水温的方法

測量水温,首先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測温計。選擇時要讓學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麼範圍內?接着就學習和理解測量水温的方法。教學時,可讓學生圖文結合閲讀理解每一操作步驟的要求。特別要讓學生反思,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要求操作,會出現什麼情況?同時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的操作示範,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技能學習主要是以模仿為主的。

第二部分:測量水的温度

這部分的第一項活動:是學習用水温計對四種不同温度的水進行測量,並記錄測量數據。交流各小組測得的水温數據,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為下一步連續測量10分鐘內的水温作鋪墊。

第二項活動:每隔2分鐘,分別測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活動的主要意義在於通過對觀測數據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在自然降温時的一般規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測水温的變化

對觀測數據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水在自然降温時的一般規律。據此,引導學生推測,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將分別作怎樣的變化?最後怎樣?引出科學概念:對一個物體來説,温度下降,説明物體的熱量減少;温度上升,説明物體的熱量增加。最後作一項推測:如果要讓水的温度低於周圍空氣的温度,可能嗎?需要怎樣做?教師要引導並帶領學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凍箱內,為下節課《水結冰了》的教學和學習做準備。

 二、學情分析:

《測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也是繼前一課《温度和温度計》學習的延續。本課我將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實際練習測量物體温度和識讀攝氏温標。學生在這一課將分別測量涼、温、熱、燙4杯水的温度,並每隔2分鐘連續測量10分鐘內每杯水的温度。本課中每位學生都將有比較多的實踐機會。因此,測量水温的步驟、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每一條規定的意義,並掌握每一步驟的操作規程,以保證後續測量數據的相對準確。為後續學習(五年級的“熱”單元)打下基礎。對一個物體來説,温度下降,説明物體的內能減少,温度上升,説明物體的內能增加。熱量是描述內能轉移的物理量。但內能這一概念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説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教材採用了小學生通常使用的熱量的説法。

 三、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1.根據不同的測量範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製作了不同的温度計。測量物體温度時要根據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温度計。

2.對一個物體來説,物體失去熱量,温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温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温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過程與方法】:1.觀察不同温度計的測量範圍,選擇合適的温度計(刻度範圍在0℃~100℃)用於測量水的温度。

2.間隔相同時間(2分鐘)連續測量和記錄4杯不同冷熱的水的温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

2.進一步鞏固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測量水温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水的温度

 五、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PPT、各類温度計、燒杯等

小組:4杯不同冷熱的水(1號杯自來水,2號杯温水,3號杯燙手的熱水,4號杯剛從熱水瓶裏倒出的燙水),4支相同的水温計(刻度範圍在0~100℃),水温測量記錄表、乾毛巾、(氣温計、體温計、高温計等),時鐘,冰櫃。

温度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温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的性質。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温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冷熱水水槽各一個,橡皮圈2個(做標記用)。

2、演示温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温度計1支。

3、學生課前蒐集各種各樣的温度計。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水和其他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指導學生了解温度計的測量標準。

3、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1、談話:温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在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計的液柱為什麼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温度計的科學。(板書課題)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實驗)

(1)提問:出示模擬温度計與演示温度計,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把它們分別放入熱水、冷水中,液柱有什麼變化?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温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槽中,觀察液柱的變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麼回事呢?

(4)學生討論、彙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種性質,我們把它叫做“水的熱脹冷縮性質”。

(6)提問:其他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並討論、彙報。(參照課本第6頁進行)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收縮的性質,可以推斷,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温度計就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1)學生看課本第7頁閲讀部分。

(2)提問:攝氏温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3)學生討論、彙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水燒開的温度並非都是100攝氏度,水結冰也不絕對都是0攝氏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探索其中的奧祕。

課後感受

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對於温度計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認識,瞭解了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温度的教案6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測量水温的方法

測量水温,首先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測温計。教學時,可讓學生圖文結合閲讀理解每一操作步驟的要求。同時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的操作示範,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技能學習主要是以模仿為主的。

第二部分:測量水的温度

這部分的第一項活動是學習用水温計對三種不同温度的水進行測量,並記錄測量數據。第二項活動:每隔2分鐘,測量一杯熱水的温度,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活動的主要意義在於通過對觀測數據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在自然降温時的一般規律:水在降温的過程中速度是先快後慢。

第三部分:推測水温的變化

對觀測數據的整理分析,引導學生推測,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一杯熱水的温度將會與室內温度一致。

學情分析

《冷熱與温度》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也是繼前一課《温度和温度計》學習的延續。本課我將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實際練習測量物體温度和識讀攝氏温標。學生在這一課將分別測量涼、温、熱三杯水的温度,並每隔2分鐘連續測量10分鐘內一杯熱水的温度變化。本課中每位學生都將有比較多的實踐機會。因此,測量水温的步驟、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每一條規定的意義,並掌握每一步驟的操作規程,以保證後續測量數據的相對準確。為後續學習(五年級的“熱”單元)打下基礎。對一個物體來説,温度下降,説明物體的內能減少,温度上升,説明物體的內能增加。熱量是描述內能轉移的物理量。但內能這一概念對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説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教材採用了小學生通常使用的熱量的説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根據不同的測量範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製作了不同的温度計。測量物體温度時要根據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温度計。

2.對一個物體來説,物體失去熱量,温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温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温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不同温度計的測量範圍,選擇合適的温度計(刻度範圍在0℃~100℃)用於測量水的温度。

2.間隔相同時間(2分鐘)連續測量和記錄3杯不同冷熱的水的温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

2.進一步鞏固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測量水温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水的温度

温度的教案7

一、 學習目標

物質三種狀態的不同特徵,體温度計的工作原理,用温度計測量温度。

二、 學習重點

正確使用温度計

三、 課前準備

〖例1〗 如圖,先把兩手同時放人熱水和冷水中,過了一段時間後,再將兩手同時拿出並放入温水中,這時兩手的感覺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這個事實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以下説法中,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人體的正常體温為35℃。 B. 冰箱冷凍室的温度約為5℃。

C. 上海 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達38℃。 D. 上海的最低氣温可達零下30℃。

〖例3〗醫生用普通體温計給感冒發燒的病人測量體温,從體温計的構造和使用情況來看,運用了哪些物理知識?請你寫出其中的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效果檢驗

1.__________是表示物 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單位是__________。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體温

C.讓人感覺温暖而舒適的房間的温度 D.廣州市冬季最冷的温度

3.使用温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量程和認清它的 。小強在用温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温度 時讀取了四次數據,每次讀數時温度計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圖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麼冰的温度是 ________ ℃,水的温度是 ℃。

【課堂反饋】

1、 通常情況下,物質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種狀態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體積,又有一定的形狀,物質外於哪種狀態與_______有關.

2、 物體的冷熱程 度用_______表示;實驗室常用________來測量,它是根據_______________

温度的教案8

一、教材簡析:

本課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做個“温度計”研究温度計的祕密,。

第二部分:表達交流,歸納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能用簡單的器材做探究液體熱脹冷縮的觀察實驗。並作實驗記錄: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和阻力的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二)尊重證據;願意合作與交流;樂於用 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三)瞭解通過加熱或冷卻使液體的形狀或體積發生變化,即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初步運用熱脹冷縮”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得到正確的結論。

難點:指導學生設計氣體熱脹冷縮的實驗。

四、教具準備:

帶膠塞的燒瓶、細塑料管、熱水、冷水、燒杯、醬油、橘子、水槽、酒精、温度計。

五、教學課時: 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提問:(出示一杯温水)你能用什麼方法知道這杯水的温度?

(出示不同温度的水)分組用温度計測量不同温度的水

(二)學習新課:

2、用簡單的器材做探究液體水的熱脹冷縮的觀察實驗。

(1)提問:在測量中你會發現哪些問題?

(2)為什麼温度計的液柱可以隨時變化?

(3)由學生提出假設

(4)怎樣證明你的假設是正確的?

(5)組織討論:你準備用哪些材料?怎樣進行探究?(填寫觀察記錄)

(6)在學生討論中教師出示探究提示卡。

(7)各組設計實驗方案。

(8)組織交流。

(9)各組開始實驗。

(10) 各組交流實驗現象,彙報實驗結論。

①提示學生思考:水、酒精等在受熱的時候增多了嗎?金少了嗎?是什麼發生了變化?

②指導學生填寫問題的結論。

(11) 教師小結:水、醬油、酒精都會在受熱的條件下膨脹,受冷的條件下收縮。

(板書:水

醬油 在受熱的條件下膨脹,受冷的條件下收縮。)

酒精

第二課時

3、自制温度計學習測量物體的温度

製作過程:

(1) 提問:你準備怎樣標上刻度?

(2) 小組討論

(3) 各組彙報製作方法。

(4) 合組製作

(5) 測量不同温度的水

(三)擴展知識:

寒冷的冬天,經常會遇到自來水管凍裂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

七、佈置作業:

觀察周圍還有那些熱脹冷縮的現象?

八、板書設計:

6、温度計的祕密

醬油 在受熱的條件下膨脹,受冷的條件下收縮。

酒精

温度的教案9

學習目標:

培養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

主要環節(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鞏固應用---課堂小結

預習內容:

預習教材。

重難點、問題預測及對策:

【教學重點】測量水温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水的温度

教學資源及優化組合:

小組:4杯不同冷熱的水(自來水、温水、熱水、熱水瓶裏剛倒出的燙水),4支水温計(刻度範圍在-20℃——110℃),水温測量記錄表(參考書P46)

全班: 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温度計若干(氣温計、體温計、高温計等)

師生互動:

一、測量水温的方法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温度計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温度計來測量水的温度。

板書:測量水的温度

2、師:書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計(氣温計、數字温度計、體温計等),你還知道哪些温度計呢?

3、師:要測量水的温度,我們必須要有合適的温度計,該選擇怎麼樣的呢?

4、學生討論交流後師小結:一般來説,液體水的温度會在0℃——100℃之間,所以,要測量水的温度,需要選擇測量值在0℃——100℃範圍的温度計。

5、師:有了合適的温度計之後,我們可以直接測了嗎?我們要如何來測量水温呢?請大家一起來看一下P45的插圖和方法。(學生閲讀)

6、師生共同明確方法。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1)手拿温度計的上端。(2)將温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3)視線與温度計液麪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5)讀數時温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介紹完了之後,請學生想想為什麼要這樣操作,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要求操作,會出現什麼情況?(歸納:(1)——上端比較好操作,拿中間會擋住刻度,拿玻璃泡會造成所測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讀數時離開液麪,測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視或仰視會造成讀數偏大或偏小。(4)——沒有穩定時測出的温度不準。)

二、測量水的温度

1、師:清楚了測量的方法之後,我們就要來實際操作一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最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四杯水, 1號杯內裝的是自來水,2號杯內裝的是温水、3號杯內裝的是燙手的熱水,4號杯內裝的是剛從熱水瓶裏倒出的熱水。我們來比一下哪個小組測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準確,及時記錄在P46的表格中,同時要小心熱水燙手。開始吧。

2、學生測量後彙報。

(預設:通過交流能發現個小組測量同一種水的温度有差異。)

討論:這些差異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於測量方法錯誤引起的,教師再做適當講解。)

3、師:我們再來測量一下,現在要求每隔2分鐘測量一次,把測量結果記錄在P47,在等的過程中思考:這些水的温度會有變化嗎?估計會怎樣變化?

4、小組測量,教師指導。

5、彙報交流。師:從這些數據中你有什麼發現嗎?

(預設:隨着時間的變化,2、3、4號杯裏的温度都在下降,4號杯裏的下降的最快,1號杯裏的温度變化不大。)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時的一般規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來水的温度與周圍空氣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時間內幾乎不發生變化。

6、帶領學生閲讀P47:對一個物體來説,温度下降,説明物體的熱量減少;温度上升,説明物體的熱量增加。

三、推測水温的變化

1、師:如果這四杯水再過10分鐘,水温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呢?放一天呢?温度還會變化嗎?水的温度會無限下降嗎?

(預設:當水的温度和周圍空氣的温度一樣的時候,水温就不會下降了。)

2、師:如果要讓水的温度低於周圍空氣的温度可能嗎?有什麼辦法嗎?

(預設:把水放在冰箱冷凍槽裏,水温就會繼續下降直至結冰。)

3、師:這個只是我們根據生活經驗推測出來的,今天回家後去試驗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師生總結(板書及質疑):

2、測量水的温度計

研究性作業:

審思:

温度的教案10

一、教學背景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到物理,從自然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温度”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本章的教學首先圍繞温度和温度計進行,更重要的是物態變化圍繞温度是否變化進行的。因此,“温度計”這一節課在本章的地位可見一斑。本課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主動探究等方面力爭做出一些努力,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淨勝、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通過媒體展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他們的觀察、想象能力不斷髮展。但是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且在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的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

知道温度計的製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瞭解生活中常見的温度值

會有温度計測量温度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温度計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通過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温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4、教學重點

攝氏温度的`的規定及其讀法和寫法

實驗室温度計的使用方法

5、教學難點

温度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被困火焰山》,提問:視頻中師徒四人到達火焰山之後,感覺怎麼樣?(學生回答熱)接着追問他們為什麼感到熱?引出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冷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的物理量——温度

(二)自學

學生自制體温計;觀察實驗室温度計的結構;回顧長度測量的方法,自學使用温度計的方法

(三)精講

1、温度

我們用温度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熱的物體温度(高),冷的物體温度(低)

讓學生舉例哪些物體温度高,哪些物體温度低

提問他們是怎麼知道物理温度的高低的?(憑感覺)

反問憑感覺是否可靠,用實驗驗證

2、温度計

感覺不可靠,用什麼測量温度?引出温度計

介紹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計的由來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温度計——實驗室温度計、體温計、寒暑表

展示自制温度計,瞭解自制温度計的結構原理

觀察實驗室温度計結構,對比自制温度計

3、攝氏温度

介紹講解攝氏度的規定原則、標準。

練習讀温度計讀數

讓學生練習一些自然界中的温度的讀數

4、温度計的使用

回顧對比長度測量,直尺的使用,學習温度計的使用

讓學生動手實驗,用温度計測量水的温度

5、體温計

與實驗室温度計對比,讓學生自己得出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提問:為什麼體温計可以離開人體後再讀數?

因為體温計有一個縮口

為什麼用體温計之前要甩一下?

為了把水銀甩回到玻璃泡

五、教學反思

整堂課沒有把學案和課堂有效的結合,給學生自學的時間相對較短,講解的過場太長,缺少對一標準大氣壓的解釋,體温計的使用沒有講解詳細,温度計讀數估讀與不估讀的問題解釋的不夠清楚,在實驗前沒有進行預實驗,導致實驗現象不夠明顯,實驗過程不夠流暢。

温度的教案11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自界的物質以三種狀態存在,以及他們的不同特徵。

2、學會使用酒精燈。

3、瞭解温度計的工作原理,學會温度計的測量。

重點難點: 温度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目標,導入新課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顧自學情況。

1、自然界的物質的三種狀態為:

2、物質處於固態時,有一定的 和 ;處於液態時,有一定的沒有一定的 ;處於氣態時,沒有固定的

和 。

3、酒精燈使用:

(1)酒精燈的 温度最高,應該用 加熱;

(2)絕對 禁止用一個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個酒精燈,應該用 去點燃;

(3)熄滅酒精燈時,必須用 蓋滅,不能 ;

(4)萬一灑出的酒精 在桌面上燃燒起來,不要驚慌,應立刻用 撲蓋。

4、物質的狀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變的,那麼物質處於那種狀態與 有關。

5、 常用液體温度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測温液體

的 的性質 製成的。

6、温度計上的標度常採用 温標,該温標是由 國物理學家 首先規定,標度的單位是 ,符號是 。

7、0度的規定: 。

8、100度的規定: 。

三、探究新知:

1、雲、雨、霧、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態成分的有 ,只含液態成分的有 ,含固態、液態等多種成分的是 。

2、一塊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另一塊冰原來的温度為—2℃,降低了10℃後,冰的温度變為 。

3、物體的冷熱程度用 表示,測量物體冷熱程度的儀器是 ,它是根據 的性質製成的。

4、常用液體温度計的種類有: 、 、 。

5、—20℃的正確讀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攝氏20度 C、負20攝氏度 D、零下20攝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兩者温度相比較( )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 D、兩者狀態不同,無法比較

7、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温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數分別是( )

A、上升的示數一樣,示數相等

B、內徑細的升高的多,示數也大

C、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温度計的示數相等

D、內徑粗的升高的高,示數也大

8、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温度計的示意圖 。 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温度計是根據氣體的 熱脹冷縮 來測量温度的;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温度升高時液柱向 移動;(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處的刻度應標 0C;

(4)該温度計測量温度時會不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答 。(填會或不會)

温度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温度計,瞭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温度計指示温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温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温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温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温度計模型,氣温計、體温計若干。詞卡:温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温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温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温計,説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温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温度。

出示温度計模型,問:"温度計裏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温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温。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温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温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説説,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麼使用温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温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温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温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遊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遊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遊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温度計;瞭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温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温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温的叫體温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温計;測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計"(出示卡片"温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温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温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裏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麼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温帶,能經歷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温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温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説明常用的温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温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温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温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温度計測量完水的温度後,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為甲流,體温計脱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温度計測體温呢?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温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温度計、體温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並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温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瞭,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温標教學草率

對於攝氏温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節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温度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温度計,知道温度計的用途

2、使幼兒獲得温度計如何指示温度的粗淺經驗,學習觀察、測量温度的簡單技能。

3、培養幼兒對測量温度的興趣。

教學準備:每組一隻温度計、其他温度計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認識温度計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温度計,看看這些温度計有什麼不一樣?

2、教幼兒怎樣測量氣温

a)幼兒小組測量,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正確使用温度計和讀數。

b)引導幼兒將温度計拿到户外,觀察温度計的變化。

1、小組進行,將温度計分別放入冷水、熱水中,觀察温度計的變化

2、教師指導並參與記錄。活動結束。

效果分析:

因孩子們對温度計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前期經驗(班級內有,孩子們已早就觀察過)所以接受起來較容易些,孩子們的興趣較濃厚,觀察到了温度計在不同水温中的變化,但數字記錄不是很理想,因温度計上的數字過小,分格過小,有些幼兒看不清楚。建議進行此次活動時,教師可將温度計的小格放大,畫在紙上使用,效果會更好些。

活動反思:

教過《水温的變化》一課之後,總的感覺是得失摻半,成功失敗兼而有之。成功之處在於對本節課的教學資源做了較為恰當的處理,其中有預設性的,如選定分析水温變化的方法。也有生成性的,如關於實驗誤差的處理;失敗之處在於這節課沒有按預定計劃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時間比較緊張,課後的兩個問題(兩杯温度相同而水量不同的熱水,放置一段時間之後,温度是否相同?怎樣使一杯熱水的温度儘快地降下來?)沒有按計劃解決,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的積極性不高。回顧這節課,具體反思如下。

一、明確的實驗目的更有利於學生參與到探究活動中

《水温的變化》是學生在掌握了温度計的使用方法的基礎上,而且是他們在學習科學課程以來所進行的第一次實驗探究活動,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研究熱水温度變化的規律。但是這個實驗結論的得出,必須依賴於比較準確的實驗數據,因此,也就要求學生所進行的實驗操作比較精確,除了全班學生採用統一的計時方法之外,主要是負責讀數的小組長按照要求準時正確地讀出温度計上的數據。然而,許多學生在這個環節做得不夠好,他們都急於觀察一下温度計上的度數。結果,在記錄温度和分析數據時,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另外,還有幾個負責讀數的小組長也沒有做到專心致志,所以讀數時秩序有些混亂,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將温度記錄在課本上,算出鄰近兩次測量的温度差之後,便急於觀察熱水的温度,卻很少去深入思考熱水温度變化的規律,或者説對於自己先前的猜想缺乏一種科學求證的探究熱情。

由此看來,先前的猜測環節也是存在缺陷的,問題主要在於猜測的結果沒有引起學生從事探究的興趣,就是説,沒有將猜測的結果轉變為學生探究的目標。產生這種後果的原因固然在於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之間我更傾向於前者,在於小學生還不善於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在於學生剛剛接觸實驗探究這一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在於我對上述情況缺乏必要的預見,對學生的情況缺乏深入的瞭解,自己的教學期待遠遠大於學生的接受能力,就是説,自己對學生情況的把握不到位。由此看來,順利完成實驗教學任務的困難很多。

因此,也就有必要將探究活動前猜測熱水温度變化的環節進行一番改進。我原來的做法是,在組織學生談話,得出熱水温度會逐漸降低後,接下來又組織學生進一步猜測並得出下面兩個假設:一是熱水温度的變化是先快後慢的:二是熱水温度的變化是先慢後快的。這樣的猜測結果對於學生來説顯然是增加了許多難度,同時也淡化了實驗探究活動的目的。因此,可以改為這樣導入“熱水的温度會逐漸降低,那麼,熱水温度的變化具體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呢?這節課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深入探究一番。”然後,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這樣,就會避免出現先前那種拖泥帶水的導入方式,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同時,有利於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定位在接下來的制定實驗方案、開展探究活動上面。

二、簡化並完善實驗數據的分析方法

對於實驗數據的分析,我捨棄了課本中提供的採用折線統計圖的方法,改變為讓學生計算出鄰近兩次實驗數據的差,最後再將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都呈現在黑板上面,讓同學們直接觀察這些温度差,並找出變化規律。之所以這樣處理,一是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因為他們還沒有學習折線統計圖,因此運用起來自然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二是為了便於看出實驗效果,本次實驗所使用的熱水的温度儘可能做到很高,這又導致折線統計圖上的温度變化看起來不是特別明顯;三是這樣做,可以讓每個小組測量的數據都能夠得到利用,既滿足了實驗結論普遍性的需要,同時又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自己所從事的實驗操作的價值,這是尊重學生勞動成果的具體體現;四是這樣處理,也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我在以前教學這一環節時,也是採用了這種分析實驗數據的方式,效果比較理想。

三、及時處理生成性教學資源

如何處理實驗中出現的誤差,對於本節課來説是一個生成性的教學資源。處理誤差的態度與方法是教給學生正確地看待實驗結果,教育他們重視實驗操作的規範性,讓他們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的重要而寶貴的資源。在概括實驗結論時,由於有些小組所測量的數據誤差較大,結果有的學生便認為結論的得出有些勉強。對此,我沒有敷衍塞責,而是正確面對,讓同學們綜合考慮各個小組的實驗數據,用普遍性來糾正某些學生頭腦中個別情況的不足,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温度計液柱頂端相平,讀數的時機過早或是過晚,等等。從這一點來看,對於實驗過程中的誤差的處理,不應該回避,而是應該予以理性面對、科學分析。

這裏還涉及到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問題。依我看來,預設是一節課應當完成的基本目標,在完成這些預設性目標的情況下,學生也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生成則是基於人──學生髮展基礎上的教學目標,關注的是眼前的學生,關注的是這一個學生,而且由於生成的問題來自於學生,因而更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更容易為他們所理解和掌握。一節課,如果僅僅是着眼於並完成了預設目標,那麼,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毫無靈動可言的。從這個意義上説,生成的課堂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也就必然是精彩的課堂。

温度的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瞭解液體温度計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練習使用温度計測量温度。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使用温度計測量物體的温度,並認真分析、討論、總結如何正確使用温度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相互協作、友好相片的健康心理。

(2)讓學生經歷實驗操作過程,享受物理實驗帶來的喜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實驗使學生進一步強化正確使用温度計的方法。

【難點】温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實驗器材】

冰塊、自來水、温水、燒杯兩隻、温度計一支

 【課型】實驗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語一 師:同學們,温度是什麼樣的物理量?温度的測量工具是什麼?

導語二 師:(1)常用液體温度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2)常用液體温度計的構造是什麼?

(3)怎樣正確使用温度計?

二、合作交流 解讀探究

實驗(一)測量冰塊的温度

【實驗步驟】

(1)估測被測物體—冰塊的温度,記入表格;

(2)觀察温度計的是量程(即測量範圍)和分度值(一個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3)將温度計的玻璃泡與冰塊充分接觸;

(4)當温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温度計仍需和冰塊接觸;

(5)讀數時,視線要與温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將實驗結果記入表格。

[做一做]學生按要求實驗操作,教師巡視。

實驗(二)測量自來水的温度

實驗(三)測量温水的温度

【實驗步驟】同上

記錄表格

冰 塊 自來水 温水

估計温度/℃

實測温度/℃

[交流]你的估計準確嗎?

[議一議]我們在實驗中,使用温度計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小結歸納](板書)

(1)實驗前先要估測被測物體的温度,選擇合適温度計;

(2)要愛護温度計,不能用温度計攪拌液體,更不能與容器碰撞。

(3)要規範讀數。

[看一看] 多媒體播放 “温室效應”和“熱島效應”圖片,並請學生同時閲讀書本中有關內容,請學生就此發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後活動] 每個學生可選擇一個恰當的時間做實際温度的測量記錄,通過描繪不同時刻所對應的温度邊連線,瞭解一天中氣温變化的情況。

三、應用遷移 鞏固提高

類型一: 温度及温度計的使用

[例1]按温度計的使用要求,將下列步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排列(用字母代號)

_D. B. E. A. F. C_

A.讓温度計與被測物體接觸一段時間

B.選量程適當的温度計

C.從待測液體中取出温度計

D.估計待測液體的温度

E.讓温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測液體中

F.觀察温度計的示數,作好記錄

[例2]體温計的示數是38℃,若粗心的護士僅消毒後就直接用它去測量37℃和39℃的病人的體温,則該體温計的示數先後分別是( B )

A.37℃和38℃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

四、總結反思 拓展昇華

[拓 展](05廬江縣) 氣象學裏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當中的2時、8時、14小時、20時這四個時刻氣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這四個時刻的氣温如圖1所示,則該地的日平均氣温是 2℃ 。

[總 結]

温度及温度計的使用

五、作業

《目標檢測》

温度的教案1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探究:水稻種子萌發的最適温度和含水量

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全過程(事先要查找一些資料)

學生進行探究

芽的種類

準備枝條、掛圖和擴充資料

討論分類

芽的結構

提供模型、講解結構、放錄像,用教鞭演示芽的生長過程

指導學生做一個圓白菜的葉芽縱剖學具

頂芽和側芽的關係

放錄像

討論、舉例、觀看錄像

教學活動設計

一、探究:水稻種子萌發的最適温度和含水量

目的:通過對水稻種子萌發的條件的研究,進一步熟悉變量控制法在工業和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一)提出問題:有一水稻的新品種,要在工廠裏育苗,如何獲得它的最高萌發率?應怎樣獲得最適宜的條件?

(二)分析和假設:教師提供其它種子的最適温度和含水量,讓學生確定實驗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設。

提示:(1)注意給定的條件,空氣可以滿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適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設置實驗中的變量控制問題

(3)首先要查找有關資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種的萌發温度,含水量是怎樣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別給定區間內的不同點的温度,水分設計對照組,觀察紀錄。

(6)想一想能不能設水分、温度均為變量。

(7)設計好實驗方案後,設計表格記錄實驗結果。

(三)實驗設計:

(四)實驗數據分析:(參考課本上小明的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五)交流和評價:

二、芽的發育

(一)芽的種類:

課前可準備一些枝條(楊樹、柳樹等)、掛圖或投影片,告訴學生芽分類有許多種類,分類標準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

學生討論,經常會説到書上的分類方法,即芽分為頂芽和側芽。

教師擴充,如楊樹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鱗片保護,這種芽叫鱗芽。沒有鱗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長季節可分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質可分為葉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頂芽可能是葉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發育成枝條的芽應該是葉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結構:

出示掛圖,觀察芽的結構。

教師可用圓白菜心,製作成“葉芽縱剖教具”,用來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結構和名稱,用模型説明芽發育的過程,也可用伸縮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況。

有條件的可放一段錄像片,進一步展示芽的生長、發育的全過程。

(三)側芽發育和頂芽發育:

引導學生討論植物的側芽發育與頂芽發育是否有關?

舉例説明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生長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樹、楊樹等)。

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它主要分佈在生長旺盛的地方。生長素多集中在頂芽等生長旺盛的地方,並能往下運輸。在含量微小時會促進植物的生長,含量稍多時就會抑制植物的生長。一般情況下頂芽生長素含量少生長快,側芽生長素含量多生長慢。但頂芽去掉後,生長素向下運輸的量減少了,側芽處生長素含量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解除,側芽開始生長,便能發育成側枝。側枝上也有頂芽,同樣的道理會抑制側枝上的側芽的發育,以此類推。可在黑板上畫簡單的圖來表示,學生更易接受。

放錄像,看頂端優勢和整枝摘心在農業實踐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教學反思

在探究水稻種子萌發的最適温度和含水量時,總有些紙上談兵的感覺,因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國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選取材料時教師可選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蠶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學生接受。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9d7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