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我能行》説課稿4篇

《我能行》説課稿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能行》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能行》説課稿4篇

《我能行》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我能行》這一課是冀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中的第二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中“不膽怯”的要求設置的。自信是人快樂生活的基礎,只有擁有自信,人才能有成功的希望。本課就是針對低年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膽小、缺乏敢於嘗試的勇氣等方面問題,將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有機整和,通過一系列活動,提升兒童對問題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兒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做到不嬌氣、不膽怯,培養他們“我能行”的自信心和挑戰自我的勇氣。本課圖文並茂,安排了:“我是小小男子漢”、“説一説:把你最精彩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遊戲:擊鼓傳花”三個環節組成。旨在培養學生不膽小、不嬌氣的行為習慣,正確認識勇敢,引導兒童體悟到成長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1、知道不膽小是勇敢的表現。

2、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做到不嬌氣,不膽怯,敢於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三)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勇敢、有自信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課前準備:學生把讓自己膽怯的事寫在紙上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孩子年齡比較小、幼稚,存在嬌弱、膽小的性格特徵,他們對生活的瞭解和道理的認識都是朦朧的,所以,品德與生活就是要讓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在課堂上創設情景,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和良好品德,正確的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道德認識、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能力。

三、説教法

現代思品教學研究證明:學生有目的的主體活動是促進道德內化,提高其思想素質的關鍵,因而,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兒童道德認識形成的規律,以“啟發式”教學理論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採用討論、講故事、遊戲等形式,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促使良好品質的形成。

四、説學法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和學法是緊緊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上,我主要從這三種方面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和規範行為的能力。讓學生明白有自信就能成功。

五、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注意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一個故事導入本課。師講故事《咪咪學本領》:小貓咪咪跟媽媽學本領。媽媽先教它捉老鼠。漆黑的夜晚,它們來到老鼠洞邊,媽媽説:“孩子,你就在這兒練習捉老鼠吧。”咪咪一聽嚇得兩腿發抖,急忙説:“媽媽,媽媽,我怕,我怕黑,我怕黑,還是以後再學吧。”夏天到了,媽媽又要教咪咪學釣魚,咪咪連忙説:“媽媽,媽媽,我怕熱,我怕熱,還是以後再學吧。”秋天到了,媽媽對咪咪説:“孩子,你跟我學爬樹吧。”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樹??

師生互動(學生續編故事):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樹,它又會説什麼呢?它學到本領了沒有?揭示課題:我能行!學生齊讀。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獎章,準備把它獎勵給那些不嬌氣、勇敢、自信的孩子。你們想獲得這些獎章嗎,那就像勇敢的軍軍那樣做吧。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知識結構體系,按教材知識的順序進行講授。

1、多媒體播放課件“我是小小男子漢” 請學生説説小軍是怎樣克服膽怯心裏,用自己的勇氣和自信一直等到媽媽回家的。期間可提問以引導學生思考:小軍自己在家害怕嗎?他告訴媽媽沒問題時是怎樣想的?他用了哪些方法來克服膽怯?學生通過思考、發言之後,教師總結:是自信和勇敢讓小明成了真正的小小男子漢。

2、分小組討論。學生把課前寫在紙上的自己害怕的事在組內討論,尋求解決辦法。(學生討論後,老師針對大家存在共性的幾個方面提出:老師怕鬼、怕打針、怕一個人睡覺、上課不敢舉手怎麼辦呀?誰來幫助老師呢?這樣激發大家的發言慾望,並檢查討論結果。)

2、説一説:把你最精彩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培養學生的自信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正確的認識自信,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誇誇我自己

“我能行”的範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回想、講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發給同學獎章)

活動二:辨一辨:(課件出示一位學生滑樓梯扶手的圖片)

師:這位小朋友最喜歡把樓梯扶手當作滑梯滑了,每次他滑的時候還對大家説:“瞧,我多勇敢呀!”小朋友,你們認為他勇敢嗎?

讓學生髮言、討論,使學生明白,這不是勇敢。還比如跳台階、捅馬蜂窩等。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老師講張海迪的故事,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

3、遊戲:擊鼓傳花 教師讓學生按順序傳花,鼓聲停時,拿花的同學就要表演節目,什麼都可以,旨在鍛鍊學生的自信。活動中要多鼓勵、發獎章,激發同學的表演慾。

第三個環節 : 歸納總結

用簡練的語言把本節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號召力:同學們,自信的人最美麗,勇敢的人最讓人敬重。讓我們擁有自信,都來做一個勇敢的人吧!讓我們一起喊:我能行!(課件出示)

這節課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講故事、做遊戲的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能行》説課稿2

一、 説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在整體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一課感悟什麼是自尊和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係基礎上主要是引導學生肯定自我,讓學生體驗自信的感受。本節課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了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以及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以幫助學生走出自信的誤區,以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本學科的總要求和對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本節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可分三個層次: ⑴知識目標: A、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B、瞭解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係 ⑵能力目標: A、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 B、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卑、不自負 ⑶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自信的含義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由於七年級學生受自身認識水平的限制,對於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需要加強探討和引導。

二、説教學理念

考慮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活動為教學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切實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看待自己,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 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課教學內容的主題是自信,教師本人應以自信姿態從事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擁有自信的渴望,並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控制和自我調適心態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説教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圖片、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小品表演、競賽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發揮,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説學法

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注意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活動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聯繫生活導入 聯繫學生的考試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知識結構體系,按教材知識之順序進行講授。

(1) 自信一族(板書)

①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本目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自信的榜樣——王海波。在閲讀王海波的故事後,我讓學生討論為什麼王海波能在高考中創造“奇蹟”,從而使學生對自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相信自己),為下面的講解做鋪墊。

②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將自信的理解從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誇誇我自己

“我能行”的範圍很廣泛,可以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體育、文藝領域方面的,還可以是知識技能、特長方面的。

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

③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我能行”,進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設計了

活動二:説一説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組討論,然後每組選兩位同學説説感受,在學生進行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自信的含義和自信的表現。

“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實現自身所追求的目標。

自信的表現: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④為使學生對自信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信的認識更加具體化,我又設計了

活動三:自信者的風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風采,讓學生感受自信帶來的成功和精彩。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成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個性魅力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自信所賦予他們的。

(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這部分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把握的關鍵在於自負、自卑都源於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由於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侷限性和不成熟,對自信易產生誤解,將自負和自信混為一談,自卑和虛心相提並論,在此環節,我設計了活動四:請你來分析,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區分它們。

活動四:請你來分析

材料一:王海波進入大學後,發現周圍的同學分數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最好的,就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裏。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王海波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麼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呈現出的就是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忽視或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並讓學生閲讀課本“誰最大”的故事加深對自負的認識。

材料二:

進入大學不久,王海波在自己生存的小環境培養起的自負和驕傲迅速被現實擊得粉碎─競選幹部的失敗,參加書法比賽的失利,人際關係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王海波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麼也不行,並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王海波還相信自己嗎?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這種心理有什麼特點?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這種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義(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可能會存在各種認識上的差異,教師可通過暗示、説服和質疑等方式加以疏導,樹立學生正確理性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負,瞭解它們對成功所造成的影響,我設計了知識結構圖(多媒體展示):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情景劇場——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錶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學考試後,自卑的小風、自信的小佳、自負的小輝都得了滿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麼表現)。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為表演的同學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後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遊戲是學生普遍喜歡的活動,有益的遊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我利用這個情景劇場組織學生分組圍繞情景進行表演,然後請觀眾打分。通過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又能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第三個環節 歸納總結

用簡練的語言把本節內容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於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在,同學們正處於一個注重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都渴望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滿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四個環節 知識梳理

1.你在本節課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你覺得本節課中有哪些問題沒有清楚或者你又發現了什麼新的問題?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索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我能行》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大班科學《5的分解和組成》。在幼兒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基於幼兒對數概念比較不理解,教材通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覆進行5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幫助幼兒形成數概念。

二、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後,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係。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

三、説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係。

四、説教法和學法

(一)關於教法

本節課屬於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説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裏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關於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通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遊戲,鞏固新舊知識,提高計算技能。

4、通過觀察直觀的表格,進行歸納和推理,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五、説教學程序

(一)説設計思路

本堂課我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分別是:

1、遊戲導入,複習4的組成。

2、學習5的分解。

(1)拋出問題。

(2)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

(3)小結。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4、找一找,合一合(《鴨子走》。學習5的組成)。

5、遊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二)説活動流程

1、遊戲導入,複習4的組成。

出示數字4,(碰球遊戲):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嘿,你的1球碰了3球,------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5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鴨分吃餅乾的情節,使數學貼近於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説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説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我能行》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我想我能行》是選自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這一單元的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至純至美的童心。童心讓世界充滿温情,充滿感動,充滿美麗。所以我們在教授這一單元的課文時,要喚起我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擁有一顆童心,讓我們充滿愛心,充滿歡樂,去理解孩子們的情懷。《我想我能行》這篇課文是一篇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讓我們從貝貝“我能行”的做法中感受到童心的力量。這是一篇敍事明理的文章,貼近孩子的生活。講述了貝貝的籃球被幾個大孩子搶走後,靠自己的能力得到同伴的認可,融進了他們的圈子,擁有了更多朋友。讓學生能夠學習貝貝遇到困難時自己努力解決的勇氣和辦法,學會與人交往的方法。

二、説學生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1、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3、學習貝貝面對困難自己努力解決的勇氣和辦法,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4、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因為這是二年級的語文課,識字和寫字教學仍然是教學重點。就本文的內容來看,比較適合在讀和説中進行情感積澱和交往方法的學習,而這要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如何建立學生表達的信心,激發學生討論發言的積極性則是教學難點。

五、教法

在第一課時中,主要以生字教學和讀書為主。在生字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找疑、認讀、掃疑、板演生字書寫等方法進行教學。在指導學生讀書中,我運用了“五讀指導法”讀書,給學生逐步增加讀書的難度,同時又是循序漸進的。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主要以“情景教學法”為主,為學生創設“校報特約記者來採訪”這樣一個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學法

學生在教學過程,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五讀”教學環節中,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激發了學生想説的慾望,學生樂於參與到其中。因為二年級的學生對事物已有了一定的看法,他們對交流的問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與幫助,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七、説課時安排與教具準備

本課安排教學兩課時、教具有自制課件

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因為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生字教學還是作為第一課時的重難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我以和學生談話的方式導入到本課課題:“同學們,老師最近遇到一點困難,練習寫毛筆字,可總是寫不好,平時同學們遇到困難,都是老師鼓勵大家,今天你們誰來鼓勵鼓勵老師呢?”讓學生鼓勵老師,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也一定會有諸如“老師,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成功的”“老師,希望你克服困難,把毛筆字練好”“老師,我們相信你是最棒的!”此類的鼓勵發言。我對學生的發言表示謝意,説:“謝謝同學們對老師的鼓勵,你們的鼓勵讓老師更加自信,下決心一定要把鋼筆字練好。我也想用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的話來鼓勵自己——我想我能行。貝貝究竟遇到什麼困難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我想我能行》,請同學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我想我能行)學生書空寫課題,讓學生確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

(二)初讀課文,發現問題

老師佈置學生初讀課文:“文中的貝貝,是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想知道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嗎?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你讀課文時讀不通的地方做上記號。

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和閲讀量有限,在初讀時也一定會遇到很多讀不通的地方,這一環節引導學生髮現在讀課文時的障礙。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發現學生的字詞錯誤,及時糾正,用課件出學生易讀錯的本課要求認讀的字。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之後,通過指名讀、學生領讀、開火車讀、競賽讀等形式,學生進行鞏固練習。然後進行生字擴展積累詞語練習,增強學生的詞彙量。

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有八個,我先採用歸類法讓學生記憶生字。“拾、拍、搶”讓學生找到它們的特點,都與手有關,都是提手旁;眾是會意字,三人為眾;用形近字辨析來區分“投”和“沒”。在指導書寫上,我在低年級教學時,一般會是通過投影儀示範書寫,但今天因為設備原因,我在黑板上示範一個字的書寫。通過範寫生字,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規範書寫,在寫生字時做到心中有數,並讓學生練習空寫。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低年級的生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識字與寫字時,要達到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做好學生的識字、寫字這項教學任務。

(四)三讀課文

請同學們正確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同學們認識了本課的生字,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把它們在課文中讀正確,如果能就把剛才的問號擦掉。在你讀課文時是不是會有一些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請你用問號標記出來。

這個環節讓學生把初讀課文時遇到的不認識的字擦除,其實在給學生無形又建立了自信,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收穫與快樂。讓學生標記不理解的詞語,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學貴有疑”在這個五一環節也得到體現。

(五)四讀課文,理解詞語含義

彙總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引導學生自己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詞語意思:“同學們有些詞語需要教師的幫助,有些詞語通過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有很多詞語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來理解。”學生讀課文時,我要巡視指導,幫助一些學生來理解。這個環節把理解詞語這個“球”又踢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六)五讀課文,做到有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們讀得時候不僅要思考詞語的意思,還要做到正確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那就更好了。”通過指讀,教師引導學生怎樣把課文讀出感情來,讀出文章的起伏,開始的平靜,中間的波折,最後迴歸平靜。

(七)課堂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的生字寫一寫。

(八)作業

佈置學生練習寫字和繼續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課文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能力目標:讓學生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文中貝貝面對困難自己努力解決的勇氣和辦法,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本文的內容非常適合學生在讀與説中進行情感積澱和交往方法的學習,口語交際可謂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因這是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所以讓學生在複習後可直接導入到口語交際訓練當中

同學們,先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因為貝貝和同學們對老師的鼓勵,才師的毛筆字有了很大的進步,是不是應該為老師祝賀一下。老師有了進步,不知道我們的小主人公貝貝遇到了什麼困難呢?因為上節課對課文內容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感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述課文。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來回答。(課件:時間人物地點在幹什麼)學生可能會説到:“一個春天的中午,爺爺陪着貝貝在廣場上玩籃球。可是球被幾個大一點的孩子搶走了。貝貝被拋在一邊變成了觀眾。教師相機板書:一個春天的中午爸爸貝貝廣場搶拋觀眾)

(二)談論交流,學習貝貝的方法

接着我設置教學情景:貝貝的球在廣場玩籃球,可是被幾個大一點的孩子搶走了,那該怎麼麼辦呀?校報通訊員也瞭解了此事,老師作為校報的特約記者來採訪一下同學們,看看同學們的想法是怎樣的?那老師就開始履行我特約記者的身份來採訪了!這位同學你遇到過貝貝這種情況嗎?遇到這種情況你有什麼想法?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角色轉換,投入到教學情境當中,學生對這樣的話題也很感興趣。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思維方式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教師此時要是一個聽眾,對學生語言方面的障礙進行幫助,瞭解學生對這伯事的態度。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發言。

通過學生髮言,總結幾種各異的想法:

1、哭;

2、找爸爸幫助;

3、和他們一起玩。

特約記者還有問題:如果你是貝貝的爸爸,你會怎麼做?同樣通過學生的發言總結出爸爸的幾種做法:

1、教訓;

2、讓他們和貝貝一起玩;

3、孩子們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你認為貝貝和爸爸的哪種作法最好?為什麼?很明顯,學生都會選最後一種。

我們來看看課文中貝貝和爸爸是怎樣做的?指導朗讀爸爸和貝貝的對話,並讓學生了解到喜歡貝貝的做法在於貝貝並沒怪那些大孩子,也沒有求助於父親,他細心觀察,抓住機會,用“一跳“,”“一接”,“一傳”成功地展示了自己,贏得了同伴的認可,融進了他們的圈子,擁有了更多的朋友。(相機板書:一跳接傳融)而爸爸這樣做更是尊重了孩子的意願,也是在啟發和誘導孩子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爸爸也正因為兒子的表現高興地笑了。根據學生的認識,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

(三)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結識了善良的貝貝,感受他用純真的童心去理解大孩子,用簡單的行動就化矛盾為友誼了。老師也希望你們都能像貝貝一樣,在童心世界裏純真、健康地成長吧!

(四)作業

語言作業:把貝貝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行為作業:向貝貝學習,解決學生和生活中的困難。

九、教學預測

通過層層深入、充滿情趣的教學活動,我預測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對於識字和寫這些語文基本技能掌握提很牢固,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方面得到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並在思想上學到了與人交往的方法。

標籤: 能行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wrn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