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注文本誦讀

關注文本誦讀

孟津雙語實驗學校      陳新安

                                                

     教育部新編訂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必須讓全體學生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並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就語文素養修習而言,是永遠也離不開經典文本與良好的語言環境的。

     眼下的語文課越上越大,也越上越空了。遠離了文本,也遠離了最有活力的語言文字。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不但要突出工具性,而且要挖掘出工具性中本來藴藏着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揚人文性時,又必須注意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文本,通過語言文字的“細嚼慢嚥”,把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熟悉語文教學得人都知道,辨詞析句是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因為在不少名家名篇中,一些原始的、最細小的問題,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標點,有時卻是最基本的、最有質量、最含有語文味的',而且往往是能夠帶動全文的。如朱自清的《春》中,“蜜蜂嗡嗡地鬧着”,一個“鬧”字不僅寫出了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了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另外,還有“鑽出來”的“鑽”字,“散在草叢裏”的“散”字,“籠着一層薄煙”的“籠”字,無不是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體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若不細細品味,是體會不出其中韻味的。這樣的例子,應當説在語文課中是不勝枚舉的。當今的語文課,太需要學生養成這種良好的讀書、品書的好習慣了,因為這是可以終身受益的。

    語文課堂上,還不能缺少琅琅的讀書聲。誦讀應當是語文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可以讓學生接受高品位的語言與高質量的文化薰陶,從中提高審美能力。要重視訓練學生學會出聲、大聲讀書,讓他們大膽去讀、自由地讀、高興地讀、輕鬆地讀。在有聲朗讀的過程中,他們能感悟到其中內在的感情,這種語流也能使他們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我在教授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時》時,由於經驗不足,並沒有很好的帶領學生進行誦讀,只是按照程序讓學生讀了兩遍便開始思考、討論、探究,因此,學生學習效果並不好,沒有透徹地理解詩歌的重點語句和深層含義。於是,在教授郭沫若的《靜夜》時,我便帶領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誦讀,直到熟讀成誦,學生們便很容易地説出了詩中“籠罩”、“漏”等這些詞的妙用,並且能夠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於像《皇帝的新裝》這樣較長文章,則是先啟發學生説出 小説的情節脈絡,然後再大聲朗讀,在讀中不僅理解了童話的一波三折,峯迴路轉的曲線框架,而且加深了對文本真正意義的領悟。恩格斯曾説過:“科學的教育任務是教學生去探索、創造。”創造不僅是一切知識和技 能開出的鮮花花朵,更是一切實踐活動結出的最終果實。只有通過“讀”的實踐活動,學生“讀”的能力得到真的提高。

       因此,我們在“思考、討論、探究”的同時,也要重視文本和閲讀性教學。

 

標籤: 誦讀 文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xk4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