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於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7篇

關於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7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學工作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合集7篇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學習活動的熱情,體驗製作與表演的樂趣。

2、學習鼓的裝飾方法。

3、通過學習活動、初步感受不同藝術間相互交融與襯托所帶來的美感。

重點:體驗製作與表演的樂趣。

難點:鼓的裝飾方法。

教具:廢舊材料罐、紙、木棒、膠水、剪刀、繩。

教學過程()

一、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鼓兒響咚咚》好不好?(屏幕顯示課題和打鼓的畫面及鼓聲)

2、我為大家朗誦一首兒歌,《我的小鼓響咚咚,我説話兒他都懂。我説小鼓響三聲,我的小鼓咚咚。》(教師揹着小鼓表演兒歌) 指着小鼓問同學們這是什麼?

同學:(略)

你們能説説在那些地方見到過鼓嗎?

鼓勵同學大膽回答問題:(略)

3、現在請大家看一段《鼓娃娃》的舞蹈。 (屏幕顯示)

二、

1、那麼好看的小鼓,那麼好聽的鼓聲,它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屏幕顯示課本學生作品供學生欣賞)教師引導:這些漂亮的小鼓是用廢舊瓶、罐等材料製作出來的,你們同樣可以廢物利用,做個漂亮的小鼓。

2、屏幕顯示課本小鼓製造步驟。

3、教師示範小鼓製作步驟:(1)扎線

(2)裝飾小鼓

(3)貼上你喜歡的小飾物

4、學生製作小鼓。

三、欣賞評析——自主表演

1、你喜歡哪個同學的小鼓,為什麼?

2、根據曲目來表演小鼓(教師示範)

xx xx |x o|xx xx |x o|

xx x|xx x|xx xx|x o|

3、請同學上台用小鼓表演節目。

4、放《鼓娃娃》舞蹈。請同學欣賞——模仿——表演

四、小結:(鼓勵課後廢舊材料的利用、創新。)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學校美術工作條例》和《美術教學計劃綱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開展美術教育研究,培養美術書法特長生,進一步完善科組建設,形成學校鮮明的美術、書法特色。把學校美術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加強美術課改教研活動,努力施行新課程標準,用新的理念來強化教育教學活動。爭創學校的美術特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教學目標:

1、狠抓教學常規,規範教研、教學程序。抓好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規範教學常規管理。規範教學常規,包括規範備課、上課、作業、教研、科研等方面,本學期着重規範上課程序,要求教師備課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強調教學評價與反思環節,注重課堂的完整性。

2、狠抓基礎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美術水平。學生的美術水平大部分還處於低級水平,加強構圖、線條運用、色彩運用、表現技法等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想象力,以求整體提高學生繪畫水平。

3、有計劃、有目標開展美術活動。美術活動包括各種美術比賽、美術第二課堂等。對於比賽,任務落實到人,認真瞭解比賽內容、規則、有關規定等,制訂詳盡的組織計劃,對於參賽的作品要科組內反覆討論,不斷優化。校內的美術第二課堂要有具體的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有專人負責。

三、工作設想:

1、教學教研工作:充分學習、貫徹課改精神,認真鑽研新美術課程標準,深化課程改革,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制定具體的教研計劃,一次教研活動解決一個問題,並利用東莞市、萬江區教研的機會,帶來美術教育的最新信息,與市、區的美術教研保持密切聯繫。教研時間為每週五下午,本學期校內教研活動最少六次,如遇特殊情況則按實際加開教研會議。

2、第二課堂工作:要突出本校特色,設計具有代表性的主題。通過美術興趣學習,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及美術水平,並定期作全校性的展示,增加學校的藝術氛圍。興趣小組面向全校1-5年級招生,以自願為原則,自願報名,經考核擇優錄取,計劃每班招生20-30人。

3、校園文化宣傳工作:全力配合學校總體規劃,做好校園文化宣傳。

4、加強管理,規範教學常規:規範作業本,一、二年級用16開大小,三—六年級用8開大小作業本;評分使用等級制度,並要求有批改日期;堅持寫

美術科組的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及時紀錄學生課上的反饋及課後感想;鼓勵在班級裏使用適當的獎勵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有一週的存課量;認真製作好教具,鼓勵資源共享。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本學學期美術小組將以學校的為依據.按照學生的特長出發,重點培訓繪畫的尖子生.平時讓他們進行課後的練習工作,讓他們在學習各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能豐富藝術修養.以生為本.着重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為了更好的開展本學期的繪畫興趣小組工作,現將本期工作做以下計劃:

一、 培養學生的對美術的興趣:

有參加興趣小組的同學都有這麼一個感受:就是以前畫畫只是應付老師的作業,有時甚至是為了向爸爸媽媽“交差”。打算通過學習讓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變成主動的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夠自覺完成而且還能頭頭是道地向同學介紹他所學習到的知識。

二、培養學生的知識面:

在本期的興趣小組中不但美術的基本知識,而且更多的是讓學生掌握了許多繪畫的基本技法,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 增加實踐的機會:

由於興趣小組不僅有室內的理論學習而且還參與實踐,打算組織開展一些評比,展現他們的才華,贏得廣大師生校友的好評。而更大的就是“美術來源於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美術的用處。當然也更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的角度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在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更有興趣的學習。

當然,我們前面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我們期待着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將本着為學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們的學生的素質更好地得到提高。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 學生現狀分析:

本年級有三個教學班,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對美的事物也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存在問題: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比較慢。

二、 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論。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水平。理順美術教學和對優秀生的培養,真正發揮學校美術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五、學期教改研究專題

通過簡筆畫的學習欣賞,嘗試並體驗簡筆畫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激發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從而形成“臨摹—記憶—想象—寫實—創作設計”的基本技能和造型規律。使簡筆畫成為我校藝術教育的特色,進一步認識、瞭解簡筆畫知識及運用,初步掌握簡筆畫技巧,能夠獨立設計、描繪較為複雜的繪畫作品。

六、教學措施

1、 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8、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9、 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10、 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

11、 注意學科間的聯繫。

12、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13、 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七、 教學進度安排:

課題 課時

第1課老師您好 3(第1-2周)

第2課卡通大亮相 2(第3-4周)

第3課鳥之王 1(第6周)

第4課會走的小人 1(第6周)

第5課旋轉卡 1(第7周)

第6課盤泥卡 1(第8周)

第7課留住秋天 3(第8-9周)

第8課玩偶大本營 3(第10-11周)

第9課花樣 2(第12周)

第10課紙盒城堡 1(第13周)

第11課開心枱曆 1(第14周)

第12課我是生活小主人 2(第14-15周)

第13課幸福樂園 3(第16-17周)

自選內容 4(第7、13、16周)

機動課時 4

總結測試 2(第18周)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3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20課,分為5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餘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本教材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具體講,有以下方法:

1、明確學習目標。

2、以問題為紐帶。

3、以提示為指導。

4、重感受和實踐。

5、多自評與互評。

6、學習建議分層次。

三、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願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5、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四、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五、教學措施

(一)改革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改革美術教學方式的途徑之一是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眼,動口中學會創新,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更不是被動的產品,學生更象是一條小溪,有着自己生機勃勃的創造力,教師則象一名善良的水利工作者。一方面要幫助小溪改善自身的水質,擴大流域面積。另一方面要引導與調節它們行進的方向,使每一條小溪都逐漸壯大為一片海洋。

1、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多點寫生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美術課堂讓學生走出室外,呼吸大自然的氣息尋找靈感,效果更佳。美術教學中,組織學生寫生,參觀等活動。學生開闊了眼界。讓一切事物盡收眼底,激發了它們創作的靈感,使同學們的觀察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也從而增加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學習舞台。

《學記》中早已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學習中,同學們通過相互討論,可以互相加深理解。另外,教師可以採用幻燈片,錄音機,電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使同學們更直觀的感知客觀事物,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身臨其境的效果。

3、作品展示,樹立榜樣。

展示是作品評價的另一種形式,也可以細分為短時間展示與長時間展示。展示是為解決兒童的困惑,激發兒童的創造才智,表彰兒童通過努力所取的超越自我的成績而舉辦的。學生喜歡看同齡人的作品,當然對所展示的自己作品尤為感興趣。他們喜歡感覺自己是教室精神的一部分,並以自己的努力來為其增輝。多提供機會讓學生觀察塑造優秀榜樣,他們一定會向榜樣看齊,也能繪畫出不少精美的傑作。這樣發現了人才也使更多的小畫家得以湧現。

4、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使班級同學共同努力。

孩子們是21世紀的小主人,是未來的棟樑之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也要在美術教學中提供引導學生學會團結合作,使其共同發展。

在教學中,採用“小組學習式”的學習方式。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同學之間多向交流,讓學生在智力上互相激盪,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評價上互相檢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並從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作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學習氣氛是培養出來的,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創造出師生情感,求制,探索精神的高度統一,融洽和步調一致的情緒氛圍,讓學生學習。

音美結合,產生奇妙的效果。美術與音樂是相互聯繫的,美術課中巧用音樂,可以刺激學生聯想促成“作品”形象的“完善”。美術創作畫中巧用音樂,使可聽變為可視。可觸摸,可展現,便於“昇華”學生的創造思維。例如:在設計時,可以放一些輕快,温馨的音樂使同學們感覺到家的温暖。從而使他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讓學生領略成功的喜悦,使他們在成功的氣氛中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同學們多參加各種美術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能力的信心。

(三)充實自身的教學知識,培養合格人才。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一些自身就不具備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藝術教育工作者,去培養出具有創造思維和創新意識的二十一世紀的新型高素質人才可能嗎?不可能。因而只有不斷加深自身的學習。同志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不斷培養自身的'素質,做到去問,去研究,去探索,才能更好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四)改進課堂的評價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中,採用討論法讓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發言的機會。給同學們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於錯誤的答案不要輕易的否定,要引導學生繼續思考,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慾望。當同學的答案回答的非常好時,教師應給予評價,並鼓勵繼續保持,對於有些偏離的答案,教師應親切的説“説的不錯,有誰能補充。”這樣不但不會傷害孩子,而使他們會思考更準確的答案。學生相互評價,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

對於評價作業早已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方式,對於好的作業,教師除了口頭表揚以外,適當還可採用物質獎勵。這也是激發同學們認真學習的方法。

教師是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指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的教只是學生求知的條件之一。教師和學生的求知權利是平等的,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看成課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讓他們在民主,和諧,有趣的氛圍中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六、教學時間安排(略)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以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為指針,依據本校工作要點,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落實各項要求,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的功能作用,引領教師參與教學研究,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組織並開展好學校興趣小組活動並落實到實處。

二、本學期的任務目標:

1、督促教師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做到按表上課,不使美術教學成為虛設,而使美術教學落到實處。

2、通過聽課、評課活動,促使教師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水平。

3、通過組織美術研討和交流活動,使全體美術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4、通過各種美術競賽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能從中學到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品位,並使校園充滿生機和活力,營造出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

5、通過課內教學活動和組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培養一批美術特長生,以點帶面足以帶動其他學生學好美術,從而全面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據教導處的教學要求,並結合本學科特點,安排並組織教研活動。

2、杜絕不備課而上課的現象,使美術教學能正常開展。

3、通過聽評課和研討會,促進全體美術教師的經驗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4、鼓勵美術教師充分利用美術室現有模具和自制教具進行教學,發揮直觀教學的作用。

5、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舉辦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激發全體師生的藝術創作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6、組建美術興趣小組並積極開展好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特長。

四、教研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訂、收繳美術教學計劃。

2、成立美術興趣小組。

十月份:

1、舉辦國慶書畫展。

2、興趣小組活動

十一月份:

1、參加組內聽課評課活動。

2、優秀案例評比。

十二月份:

1、組織美術期末考核。

2、撰寫美術教學工作總結。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我校美術教研工作,根據市教研工作意見、計劃為依據,認真學習和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落實新教材,、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關鍵,以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六個“轉變”、全面提高我校美術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美術教育改革,力求美術教師的教改向縱深發展,根據上級有關的指示精神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提高我校的美術教育教學質量,教育科研的水平和學科全體師生的學科綜合素質。

二、重點工作:

續深入開展美術課程標準及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研究活動。理解、把握課程改革、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內容,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為下學年實施新課程教材做好準備。

三、本學期教研專題

本學期的教研專題: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我校美術學科教研專題:

1、 以低年級學生為教研對象的研究專題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以中高年級學生為教研對象的研究專題是:“審美意識的保護與創造力的培養。”

四、本學期所上的研究課

《美術課程標準》

《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

《新課程與評價改革》

五、工作活動安排:

三月份:組織學生參加青少年美術繪畫比賽

四月份:開好一堂全市的美術教研課

五月份:1、組織全片老師參加秋風小學的美術教研活動。

2、組織學生參加全片的迎六一書畫比賽。

六月份:組織學生開展美術作業展活動。

標籤: 計劃 教學 美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9zgx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