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語文教學中美育滲透方法摭談(教師中心稿)

語文教學中美育滲透方法摭談(教師中心稿)

高中語文組:吳昌均

語文教學中美育滲透方法摭談(教師中心稿)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文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的情趣”。也就是説,語文教師應當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中也認為,“審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層需求。

當前,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並重”的觀點,已經在教育界達成了廣泛的共識。而語文是最具有美育特徵的人文課,被視為純藝術的文學作品在語文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豐富多彩的自然和社會的集中反映,堪稱美的最高形態之一。在文學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美育?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此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在作品的朗讀中滲透美育

就初中現行語文教材而言,被選編的文學作品均是經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不少作品是名家的大手筆,各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這些散文、詩歌等都是極理想的朗讀材料,非讀不能領悟其美。作為朗讀的直接指導者和參與者--語文教師,不僅要有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還需要有高超的朗讀技能,更應教會學生怎樣才能讀得聲情並茂、蕩氣迴腸,促使其在朗讀中增強語感,體悟文思,接受美的薰陶。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不朗讀不能感受春的生機和活力,更不會體味到“小橋流水”般的意境;不朗讀魯彥《聽潮》中的“海怒段”,絕不會理解“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的雄壯;不朗讀《沁園春.雪》,更不能感受到詩中表現出的革命英雄主意和革命浪漫主意情感。

二、在文學語言的品味中滲透美育雄主意和革命浪漫主意情感。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是藉助生動、優美、凝練的語言來表情達意的。文學語言有別於生活語言和理論語言,其形象性、生動性、概括性令人驚歎。只有通過對文學語言的細緻品味,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駕馭語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學作品中語言的真正內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藝術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產生共鳴。那麼,就更談不上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楊朔的《荔枝蜜》中有這樣一句話,“夢見了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單從表象上看,“僅僅是作者做了個夢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層的揣摩語言,前後關聯,學生就會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在腦海裏浮現“夢境”。然後進一步的理解到對蜜蜂的熱愛,作者卒章顯志,讚頌勞動人民的情感也就明白無疑了。再如賀敬之等的《<白毛女>選場》一文中,只要對黃世仁的語言“我家自有谷滿倉,哪管他窮人餓肚腸”細加品味,就不難理解戰爭年代曾有一位戰士向演“黃世仁”的演員開槍的情境了。這樣,學生就能把作者欲表達的思想領悟得深透。從而也把握了作品言外之意,自然地培養了學生語言鑑賞和審美能力。

三、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滲透美育

文學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小説、詩歌、戲劇中鮮活的人物比比皆是,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表現出了鮮明的愛憎褒貶傾向,體現了作者的美學理想。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美學觀起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於是他們便會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客觀地、理性地評判文學形象和生活中的芸芸眾生。

詩人藏克家在《有的人》一詩中,通過對比的藝術手段,成功地映襯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形象。教師可引導學生思忖人物高潔的心靈,並且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以魯迅形象為榜樣,努力追求心靈美,做有益於人民的人。學生情感隨之得以昇華,靈魂也得以淨化。再如,施耐庵筆下的魯達是正面讚頌人物,無庸置疑。但反面人物鎮關西這類形象,同樣具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美學家朱光潛認為:“醜與美不但可以互轉,而且可以由反襯而使美者愈美,醜者愈醜。”《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魯達形象正是靠鎮關西的反襯,越發顯得耀眼,使讀者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作者傾力褒揚的對象,給讀者以愉悦、感奮和教益。

總的説來,語文教學過程滲透美育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多層次、多角度發掘作品中的美育點,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同時,筆者以為,教師對美育的形式和內容應多元探討,不要僅囿於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該貫穿到學生生活的始終,真正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

(拙文發表在《湖北教育》1998年11期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m4gm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