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強調句型説課稿

強調句型説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強調句型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強調句型説課稿

各位評委好:

1.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一節英語語法課

2.我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來陳述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分別是:教學對象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方法,學習策略,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

3.首先,我的教學對象是中職二年級單招班的學生,相當就業班的學生來説,單招班的學生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強;因為要參加單招高考,他們也具備一定的學習動力。儘管如此,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是缺乏英語學習興趣,覺得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很枯燥。因此,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應全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語法課堂上活躍起來。

4.材料內容分析。本課取自中職英語第二冊12單元,標題是Great men and women偉人。

單元內容由聽説讀寫及語法5個部分組成,其中語法是關於強調句型,這是高中階段的一個全新的語法項目,也是高考的必考語法考點,所以,學生必須要充分掌握它。

5.基於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我設定了如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首先,知識目標是學生要能識別並理解強調句的結構,並能運用相應的語法規則來解題;能力目標是學生能夠通過對例句的理解和分析來推導出強調句的一些規則,並能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強調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情感方面學生要能克服對語法學習的恐懼心理,並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習興趣。

6.基於這樣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並操練強調句型;教學難點分別是:學生如何自己推導出強調句的.規則以及如何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強調句。

7.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運用了三種教學方法,分別是:任務型教學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8.此外學生可以採用歸納法、發現學習法及交際法來學習強調句型。

9.這節45分鐘的語法課包含七個步驟:即導入、呈現、練習、拓展、鞏固、總結和佈置作業。下面我將對這些步驟的設計逐一進行解釋。

10.在上課前將全班分成四個組,告訴學生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要評出表現最出色的一組,這樣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11.在導入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傳話遊戲:告訴學生老師今天有個祕密要向大家宣佈,但只把祕密先告訴每組第一排的同學,再由他們依次傳給後排的同學,最後由每組最後一名同學説出這個祕密,看那組傳的最快,説的最準確。由於句子比較長,可以把配套的照片投在屏幕上供學生參考。這是關於我校某位教師獲省級技能競賽金牌的消息。這是一個真實情境。

12.教師把句子寫在黑板上,同時對句子提出4個wh問題,即,who, what prize, where, when,學生能很容易得出答案,根據學生給出的答案,教師逐一擴展出四個完整的句子,讓學生對四個句子進行觀察比較,學生能發現這些句子都有一個相同的結構在裏面,那就是It was…that,告訴學生,這就是今天要學的語法結構:強調句型,順便指出這一句型的含義和結構。

13.在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三種題型,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讓學生學習強調句的一些具體規則。

14.第一種是根據句子的劃線部分把句子改成強調句。這是最基礎的題型,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勝任。

15.第二項是給出一些例子,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規則:例如,主謂一致。

16.然後通過題目來鞏固這一規則。

17、18、19.人稱照應、疑問句式、not…until的強調等等。

20.在學生選出正確答案時,給予及時的表揚。

21.第三項練習是讓學生學會在語篇中使用強調句。

22.在拓展環節,我設計了兩種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使用強調句。相對上一個練習環節,這個活動屬於交際型學習。

23.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試着用所學的強調句來描述偉人,比如愛迪生、馬丁路德金、居里夫人等。學生會説出It was Thomas Edison that/who invented the electric bulb.正是愛迪生髮明瞭電燈,馬丁路德金正是在1968年4月4日被槍殺的等等。這個活動不僅讓學生熟悉了本單元的話題,也達成了語法的運用。

24.第二個活動是一個猜測遊戲,讓一個學生用強調句説出班裏的一個同學,比如,It is she who lives near our school.正是她住在我們學校附近,讓其他組的同學來猜:Who is she?她是誰?這個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説英語,用英語的慾望。

25.在鞏固環節讓學生做幾道歷年來的高考題,讓學生熟悉強調句的考查方式。

26.在總結環節,通過一張表格,要求學生寫出強調句的結構,理清強調句的基本規則。

27.下課前,發給學生兩張表格,一張是課堂學習評價表,另一張是課堂學習反饋表,教師通過這兩張表可以具體看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作業分成AB兩個層次,基礎薄弱的學生做B項,其餘學生兩項都做。

28.這節課由於用了多媒體,黑板上的內容就不多了,左邊是一個導入環節的句子和強調結構,右邊記錄了各組在課堂活動中所取得的成績。

29.關於教學反思:新課程要求語法課不能是教師滿堂灌,語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將語言的形式與其意義、交際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去內化語言規則,從而達到準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我認為,這節語法課之所以比較成功是因為我設計了恰當的活動和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運用和交際中學習語法,促進了學生聽、説、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不足之處在於課堂容量較大,有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對於語法規則部分理解的時間不足,難以全部消化。可以把一部分難點挪到下節課。

標籤: 句型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x4o77.html
專題